登陆注册
2234600000002

第2章 作为画廊的报章杂志

摇身一变成为画报创办者的卖茶商人

在上海茶叶卖得不理想的英国商人美查兄弟(Frederick Major & Ernest Major),于1872年和伍瓦德(C. Woodward)、普来亚(W. B. Pryer)、瓦基洛(J. Wachillop)等人创办了中文报纸《申报》13。兄弟俩在经营《申报》成功后,还将事业扩展到药品制造、火柴工厂、出版等方面,特别是对清末报业的发展,美查兄弟的贡献很大。

早期外国人所经营的报章杂志,如《申报》、《教会新报》14(1868)、《中西闻见录》(1872)等,经常刊载插图。以图画为主的出版物,如《小孩月报》15(1875)、《瀛寰画报》16(1877)和《图画新报》(1880),算是其中问世较早的,但上面所刊登的插图,大多是从外国的画报转载而来,或是挪借自不用的铜版,因而缺乏新闻性。

用图画如实地传达事件--这类出版物的诞生,应该是由当时的一个“事件”所促成的。这个“事件”就是1883年的中法战争17。中国最早具有新闻性的正式画报--《点石斋画报》就是在中法战争爆发的隔年,由美查等人的《申报》馆发行的。画报初期所刊载的报道,大多是这场战争的新闻。

“点石斋”是光绪二年(1876年)《申报》馆所附设的石印(即石版印刷)机构。该年,传教士为印制传教活动用的印刷品,首次在上海的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采用了石印技术。将石印用于一般书籍的印刷,也以“点石斋”为发端。

慕尼黑剧作家阿罗斯·塞纳菲尔德(Alois Senefelder,1771-1834)发明于18世纪末的石版印刷术18,就这样被带进了中国,并迅速地传播开来。清末许多的印刷品,都是靠着这项技术印制而成的。

《点石斋画报》的发行时间,从1884年5月到1896年年底,长达十三年之久19。《点石斋画报》为旬刊,原则上逢六、十六、二十六日发行。每期八大张(共十六页)、九幅图,首尾两幅各占一页版面,中间七幅则各占对开的两页版面。插图当然是以图画为主,在图中的空白处再加上文字说明或评论。绘制人员除了前面介绍的主绘者吴友如外,还有张志瀛20、周慕桥21、周权香、顾月洲、田子琳、何元俊、符艮心、金桂生、马子明等人,他们都是在上海或其近郊从事民间绘画的画师。本书中收录的许多插图,就是在点石斋石印书局的一个房间里,这些大家可能初闻其名的画师绘制在石膏板上的作品。

美查兄弟茶叶卖得不好,到底是祸还是福呢--这两位英国商人在事业上的失败,反而为清末的报业带来了新气象。

格列佛与清朝士兵

这里我们稍微转换方向,来看看清末的文艺杂志吧。1892年,点石斋石印书局发行了个人杂志《海上奇书》22。之所以称为“个人”,是因为里面几乎都是作家韩子云23(1856-1894)一个人的作品,而且大部分都是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24。这部小说和李伯元25的《海天鸿雪记》26都是用吴语写成的清末著名狭邪小说27。《海上花列传》的每一章回都插有占一整张版面的两幅插图。

清末杂志里的插图,一般是像这样被绘制在与文字分离的独立页面上;或是在文章以外的空白处,放入与内容无关的插图。民国以后,才开始出现像欧洲的小说书籍一样,在书页间随处插入跟本文内容一致的图画。关于插图,清末的论者是这么说的:

外国小说中,图画极精,而且极多,往往一短篇中,附图至十余幅……近年各大丛报,及《新小说》中之插画,亦甚美善。特尚未能以图画与文字夹杂刊印耳。28

在20世纪的最初十年,即清朝的最后十年,被称为“清末四大小说杂志”的四种杂志接连创刊。最先是上段引文提过的《新小说》(1902),其次是《绣像小说》(1903)、《月月小说》(1906)和《小说林》(1907)。其中只有《绣像小说》是线装本,且以“绣像”(即插图)作为杂志的名称。正如其“绣像”之名,杂志每期都刊登有数幅仿自《海上奇书》的石版画。其他三种则是洋装本29,没有所谓的插图,仅在空白处放上了图画。不过,卷首都设有凹版印刷的图页,上面登有国内外名画、名胜古迹的照片,或是外国小说家的肖像。前面论者称赞《新小说》里的插图,就是指这个凹版印刷的图页吧!

借由这些杂志,中国人接触到了许多外国的小说。现在就来瞧一瞧《绣像小说》中所刊载的《格列佛游记》中的插图吧(见图14)。请看格列佛被小人国军队抓住的画面,令人惊讶的是,小人国的城墙和部分建筑物所呈现的风格,不就是中国式的吗?不仅如此,格列佛还拉着小人士兵的“辫子”呢!不过,最根本的问题不在这里。我们应当注意的是,画师对“外国人”格列佛的躯体所作的不合常理的描绘。《绣像小说》的画师们,本领称不上高强。画“中国人”时倒是无妨,依照原样即可画成“像人的样子”;然而在画“外国人”这个未知题材时,画师们觉得情况跟以往有点儿不同,就更施展不出什么本领了。关于这一问题,我们稍后再来思考。

大灾难的景观

这就是所谓的流行事物吧,清末到民初,小说家们开始尝试创作“电话体小说”。以台词为主的文艺作品,戏剧自然算一种,而这种“电话体小说”,则是有两位出场人物,彼此看不见对方,中间隔着遥远的距离。它的对话形式和戏剧完全不同,甚至还出现了挂断电话后的沉默、人物的沉思等在中国文学中不曾存在的氛围。这种小说的流行大概是由于电话的普及,以及欧洲小说的影响所致。这种近代科技带来的距离感,置于报章杂志上,便成了一边喝茶一边悠闲观赏对岸灾难的寓言式作品。

这里有一幅刊在《点石斋画报》上报道灾害的图画。其上所附的文字,说明了城镇大致的地理形势、火灾蔓延的情形,以及受灾状况。通过图画可以鸟瞰陷入火海中的城镇全貌。画中记录了主要建筑物的名称,便于理解说明。此图跟提供给游客的导览图并没有什么不同。仔细看,被烧毁的房舍瓦砾下,不是还画出了焦黑的尸体吗?

这种从远处观看的灾难图,在构图上可以说是继承了地方志中的插图与观光导览图的传统技法。另一方面,画师们也开始尝试绘制从欧洲小说插图中学来的“全新角度的灾难画”。也就是在第一时间把冷静的摄影师送入灾害现场,给震慑于天灾人祸的人们的惊恐表情来个特写。至于画得成不成功,就由大家来评判了。总之,在近代以前的中国,要找出描绘人们恐惧与痛苦表情的图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样说来,画师们的写生簿上产生的变化,还真是非比寻常呢!

同类推荐
  • 富贵

    富贵

    富贵是个钉鞋匠,相貌堂堂,然而因为穷,娶不起媳妇,只好买一个。买来的媳妇也是女人啊……
  • 时间记得

    时间记得

    青春既然不能够被挽留,也不能够被拒绝,那就用自己的方式去挥霍或者,珍惜。
  • 第安娜漫游记

    第安娜漫游记

    我有一间小木屋,仿佛是童话里的一朵鲜蘑菇,依附在百年老树上。撑着一把小伞,为我遮挡深冬的寒流仲夏的雨。我在小木屋里追忆、思考,假如人间的善恶爱憎无法分明,我宁愿飘浮在永恒冷寂的太空。
  • 空闺

    空闺

    乡村里两三个女人,丈夫们结伴去打工,她们留守在家里,于是彼此将对方当作“可以说体己话”的人,相约赶集,互相着开些玩笑。乡村留守妇女双月整天担心在城里打工的丈夫寻花问柳,当丈夫腊月二十九才回家过年时,她不但得不到感情的慰藉,反而付出了血的代价……
  • 聆听天堂的声音

    聆听天堂的声音

    那一年,我18岁,在花一样的年纪,却出现了一次巨大的转折,人生没有多少次转折点,而那一次,却改变了我整个人生,人生就是一道选择题,而那一次却不是我所能选择的......
热门推荐
  • 五行星域

    五行星域

    玄幻恒长久,YY永流传!
  • 精彩马上回来

    精彩马上回来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由100名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麒麟书香出品,尚振山(东方)先生总策划,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本书为其中一册《精彩马上回来》,书中收录了《一双暴走鞋》、《跪安》、《智障》、《你一定活得很累吧》、《安全》、《乖别摇尾巴》、《近视》、《剩饭》、《走直线说话》……等作品。
  • 猎人同梦魇

    猎人同梦魇

    我的自由我掌控!杀手什么的都是浮云!娅蒂娜的猎人界之旅,敬请期待吧~~~以前创了一个粉丝群喜欢的可以加加292341407
  • 一笑侵城

    一笑侵城

    笑理解的介绍起来。“这是一种食物,很好看!很特别吧!能换多少钱?”“吃的?”老伯略微意外的看着糖果又看向了笑笑,笑笑更是卖力的推销起……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墨杀

    墨杀

    一本动作推理小说,通过“七宗罪”式的连环杀人案,挑战你的神经和脑力。是杀人狂魔,还是侠隐巨子?是变态的杀戮,还是正义的匡扶?恶性连环血案.让一个安逸的城市瞬间变得腥风血雨。一桩”七宗罪”式的离奇大案,引出一个沉默两千年的中华旧学――墨家。警界传奇英雄临危受命,但随着案情的深入,他却走入一个错综的迷局,最终不得不让他以不可思议的方式去转圜危局!反转再反转的结局,让读者过足瘾,飙足泪!
  • 婚久终成宠

    婚久终成宠

    除了领证时的惊鸿一瞥,四年来,乔芷没有见过她名正言顺的丈夫一面。她嫁他是无可奈何,他娶她也是权宜之计,不见,倒是也乐的自在。四年后,他走出军营,回归家庭,乔芷的婚后生活正式开始了。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爱到深爱,婚久终成宠。
  • 穿越之逆天修炼三小姐

    穿越之逆天修炼三小姐

    原岛,一个拥有神秘色彩的岛,无论是王牌杀手,还是普通百姓,在原岛上,都,拥有一种神秘的力量……
  • 残月如血

    残月如血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残月如血》。“上一回书说道:杨少龙胯下大斑马,手持大弹弓,左眼残月,右眼乌啼,龇着满口大白牙奔驰向敌人的百万大军……”小和尚呆萌地问道:“师傅,他要咬人吗?”
  • 那些混在江湖的日子

    那些混在江湖的日子

    难混是江湖!既然我无法改变命运,那我就要改变中国的历史!
  • 世说旧注

    世说旧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