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2800000033

第33章 蕺山学派(6)

蕺山学派的消亡是内忧外患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忧者,如前所言,一方面是刘宗周思想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蕺山学派诸弟子在其去世后的分裂与争执;外患者,如心学的衰落与攻击宋明理学的风气日起,代表事件便是令黄宗羲不得不亲出马自予以回应的潘平格的挑战。潘平格是当时浙东地区反对宋明理学的先驱,他吸引了甬上证人书院里蕺山学派的众多弟子,其中甚至包括黄宗羲最得意的门生万斯同。潘平格认为,朱、陆两派都非“真儒”,“朱子道、陆子禅”,并讽刺他们是孔庙两庑中的一群僧道。潘平格的学风就是提倡“力行”,这对厌倦了玄妙的心性之学的甬上弟子很具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也标志着一代学风的转化。其实,在蕺山学派分裂的同时,也有一股力量在努力维护学派的生机。这在刘汋去世之后更为明显,比如前面提到的绍兴、甬上两个证人书院的成立,以及后来恽日初的《刘子节要》、黄宗羲的《蕺山学案》、董玚重订的《刘子全书》等的陆续出版。书院的成立,在组织上和人员上进一步加强了蕺山学派的势力,各种著作的出版使得蕺山学派的宗旨复明,并且学派有了新的领袖———黄宗羲。在黄宗羲的甬上证人书院聚集了大批后来很有名望的学者,比如万氏三兄弟、郑梁、邵廷采、毛奇龄等人,鼎鼎大名的全祖望也是私淑黄宗羲的。从这些看,蕺山学派不但不应该衰落,反而应该更加兴旺。然而,由于以黄宗羲为首的甬上证人书院的学风发生了转变,以心性之学为主的蕺山学派也就日渐没落,为黄宗羲的梨洲学派所取代,转向了经学和史学。为刘宗周重新编订《年谱》的姚名达认为“传其道者,惟黄宗羲最正,邵廷采则其再传嫡派也”。如前所说,在黄宗羲那里已经出现了将“诚意”等同于“致良知”的倾向,到了邵廷采,这种合蕺山于姚江的倾向就更加明显了。姚名达在《姚谱遗响》中说:

(康熙二十八年)元夕,黄宗羲会讲于姚江书院。

邵廷采请董玚作《姚江书院志略》。此两事为黄、邵对于姚江一派加以修正,渐入证人一派混合为一之表征。

(康熙三十三年)廷采是年主讲姚江书院,条次《训约》十则,第一为“立义宜诚。”立教一本先生。自此姚江之旨于证人无二。(康熙三十六年,廷采)又尝论先生曰:“明儒虽众,必推王、刘为一代程、朱。王近明道,刘近晦庵,而功勋节义过之。

朱、王之学,得刘而流弊始清,精微乃见。”“蕺山之所谓独,盖即良知本体,道心之微,与朱子殊,不与文成殊,特变易旗帜,改换名目,以新号令,作士气耳。”“蕺山虽不言良知,然补偏救弊,阳明之学实得蕺山益彰。”“蕺山先生专主诚意,以慎独为致知归宿,择执并至,而不补格致于诚意之前。合一贯之微言,审执中之极则。孔、孟以后,集诸儒大成,无粹于此。”

在邵廷采看来,蕺山学派对阳明学起到了“补偏救弊”的作用,虽然“刘近晦庵”,但其精微处“与朱子殊,不与文成殊”。他的这种见解虽不无道理,却不可不谓之俗论。蕺山思想的出发点是要汇合程、朱、陆、王、张诸家之精要于一身不假,补救“良知”之说的流弊也不假,但他的补救并不成功,救“良知”之失,亦灭“良知”之得。他得了阳明学之体系,而骨子里却仍是程朱,所以邵廷采才会有“刘近晦庵”的印象;说其精微处“与朱子殊,不与文成殊”更是以显为隐,以隐为显,沿袭了梨洲旧说,不知蕺山之学只是将朱子学“反客为主”救其“支离”而已,其门下倾向朱子一系抛弃其宗旨也是未会此意。至于说蕺山“慎独”之说便是阳明“良知”之教,“特变易旗帜,改换名目,以新号令,作士气耳”,则不可避免使得蕺山学派混入阳明学之中,如所谓“导江入海,反填其淤”。

主要参考文献

(单篇论文已随文注出)

刘宗周.刘宗周全集.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1994

黄宗羲.明儒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5

黄宗羲等.南明史料(八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陈确.陈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

黄炳垕.王政尧点校.黄宗羲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3

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全祖望.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全祖望.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94

周敦颐.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

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朱熹.四书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朱熹.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守仁.太上感应篇.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朱长祚.玉镜新谭.北京:中华书局,1989

李清.三垣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计六奇.明季南略.北京:中华书局,1984

李贽.焚书·续焚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袁黄.袁了凡先生四训.清重刻本李颙.二曲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

李光地.榕村语录.北京:中华书局,1995

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84

钟彩钧主编.刘蕺山学术思想论集.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8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东方朔(林宏星).刘蕺山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刘宗周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杜维明,东方朔(林宏星).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宗周哲学之精神与儒家文化之未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杜维明.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李振纲.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衷尔钜.蕺山学派哲学思想.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王瑞昌.陈确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李明友.一本万殊———黄宗羲的哲学与哲学史观.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余英时.方以智晚节考.北京:三联书店,2004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4

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何俊.南宋儒学建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束景南.中华太极图与中国文化.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

束景南.朱子大传.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吴光主编.阳明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989

陈来.宋明理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侯外庐.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周与沉.身体:思想与修行———以中国经典为中心的跨文化观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崔大华.儒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包筠雅.功过格.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傅小凡.晚明自我观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

贺照田主编.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步近智,张安奇.顾宪成、高攀龙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钱明主编.阳明学新探.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夏咸醇.情与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成中英.合内外之道———儒家哲学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

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

孟森.明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叶浩生主编.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申荷永.中国文化心理学心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冈田武彦.吴光,钱明,屠承先译.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沟口雄三.索介然,龚颖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华书局,1997

魏斐德.陈苏镇,包伟民等译.洪业———清朝开国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郝大维,安乐哲,施忠连译.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弗洛伊德.孙名之译.释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弗洛伊德.林尘等译.弗洛伊德后期作品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弗洛伊德.王献华,张敦福译.论宗教.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1

弗洛伊德.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弗洛伊德.程小平,王希勇译.精神分析演讲导论新篇.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0

弗洛伊德.徐洋等译.论文明.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霍妮(荷妮)著.陈收等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霍妮(荷妮).雷春林,潘峰译.精神分析新法.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弗洛姆.刘林海译.逃避自由.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弗洛姆.孟禅森译.人类的破坏性剖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弗洛姆.贾辉军译.精神分析与宗教.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弗洛姆.申荷永译.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弗洛姆.孙恺祥译.健全的社会.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荣格.冯川译.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荣格.成穷,王作虹译.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1997

亨利·西季威克.廖申白译.伦理学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阿德勒.陈太胜,陈文颖译.理解人性.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阿德勒.周朗译.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沙利文.韦子木,张荣皋译.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卡尔·R·罗杰斯.杨广学等译.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罗洛· 梅.冯川译.爱与意志.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

弗兰克·G·戈布尔.吕明,陈红雯译.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RD.莱恩.林和生,侯东民译.分裂的自我———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霍夫曼.杨韶刚,万明译.移情与道德发展———关爱和公平的内涵.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利昂·费斯汀格.郑全全译.认知失调理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埃利奥特·阿伦森.郑日昌等译.社会性动物.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门林格尔.冯川译.人对抗自己.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罗伯特·凯根.韦子木译.发展的自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简·卢文格.韦子木译.自我的发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MichaelStClair.贾晓明,苏晓波译.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贝克尔.林和生译.拒斥死亡.香港:华夏出版社,2000

默里·斯坦因.喻阳译.日性良知与月性良知———论道德、合法性和正义感的心理基础.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埃利希·诺依曼.高宪田,黄水乞译.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威廉·詹姆士.唐钺译.宗教经验种种———人性之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ME.斯皮罗.徐俊等译.文化与人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威廉·巴雷特.杨照明,艾平译.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斯皮罗.徐俊等译.文化与人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米歇尔·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北京:三联书店,1999

米歇尔·福柯.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北京:三联书店,1998

别尔嘉耶夫.徐黎明译.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的体认.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泰戈尔.宫静译.人生的亲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迪尔凯姆.冯韵文译.自杀论———社会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伊琳娜·帕佩尔诺.杜文鹃,彭卫红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论作为文化机制的俄国自杀问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布迪厄,华康德.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精典

    中华国学精典

    我国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启蒙教材无非是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读古典诗词,通圣贤经书,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百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 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 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 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 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 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前常务部副部长高占祥先生寄语当代青年的重要著作。全书由121篇短文构成,以讲故事的形式,在修养、道德、性格等方面对当代青年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融古今中外学理人事于一炉,荟国学、西学、个人经验心得于一书。本书内容广博,堪称青年人生小百科全书,对当代青年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意思是道德修养堪称人生命的第二次成长,中国当代青年应该谨记心中。作者从一名印刷童工成长为共和国的部长、世界文化名人,本书堪称高占祥先生一生宝贵经验的总结和概述,值得每一位当代青年学习借鉴。
  • 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文章篇目包括《从苦恼到爱》、《歌颂神灵》、《人类与绳索》、《收获生活》、《阅读历史》、《基督与基督教》、《我们对艺术的感谢》、《勇气论》等。
热门推荐
  • 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

    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已切身感受到社会的急剧变化,随着经济、文化、价值多元化等因素的日新月异,我们面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诸如人际关系障碍、夫妻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性变态、抑郁、焦虑、嫉妒、自私、自卑、猜疑、易怒等等问题,越来越严酷地摆在我们面前,把我们折磨得痛苦不堪,而这些问题的症结,都与心理异常和人格障碍有关。如果不及早发现和调治这些心理问题,不仅损害自己的生理健康,还会影响个人正常的健康发展,最终给家庭、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 捡个男神做老公

    捡个男神做老公

    酒醉后她在路边捡了个帅哥,热吻中帅哥答应和她结婚,木想到醒来后帅哥不见了……
  • 入眼是蓝

    入眼是蓝

    蓝色,入眼都是蓝色,蓝得已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地?她在这片蓝色中失去了方向,失去了目标……她是谁?为什么会在这里?这里又是什么地方?想知道却又什么也想不出,只能慢慢的、永远的沉溺于这片蓝色中……
  • 像他们一样:激情·团结·执行

    像他们一样:激情·团结·执行

    本书以激情、团结、执行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通杀三国

    通杀三国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史书,都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而胜利者所书写的史书,一定是以胜利者为标准的。我们说不清历史是个怎样的故事,唱不尽那悠悠万里的过往岁月。暮然回首,却听见那曾经的绕梁余音:“仗剑纵行天下,无技何必自夸,功名过作浮华。挡者通杀,三国为尊指拈花。游子沦落他乡,威风气势不长,鞘中志向尽藏。宝剑独仗,柳绿红尘心难伤。”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火箭炮科技知识(下)

    火箭炮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 后悔无妻,总裁先离厚爱

    后悔无妻,总裁先离厚爱

    江歆语与伍默谦的婚姻,只有郎才女貌,没有门当户对。只有胎儿脐带血,没有天长地久白头偕老。蓄谋的婚姻,一旦捅破,终走至尽头。离婚前,伍家全员皆将她当成草!他妈说:“鸠占雀巢这么久,是时候给人腾出个地了。”他最爱的女人说:“他娶你,不过是为了让我续命!”她与孩子命悬一线,他亦说:“没有爱情的结晶,留着也枉然。”离婚后,她顶着弃妇的桂冠,男人们却将她当成手心里的宝。暖男说:“嫁给我吧,我可以给你享之不尽的财富,海阔天空般的爱!”花心男说:“只要你愿意嫁我,为表专一,我便去结扎。”他妒红双眼,专挑爱她的男人下手,竟做起再次毁她幸福的那个一品渣男!忍无可忍杀上门去,却不知这又是一场蓄谋已久有去无返的温柔游戏。这时候,他还装B故作高冷说:“复婚吧,我尝试着爱你。”总裁前夫想吃回头草,她霸气侧漏:“复婚可以,先叫你妈与小三腾出个地!再割了你一边的肾给人续命!然后戳瞎自己的眼睛,反正你有眼睛也一样瞎,留着也枉然!”【简介无力,正文为主。】【文案看似小虐,其实是宠文!不信?收藏阅读试试】
  • 摸金倒斗记

    摸金倒斗记

    盗墓,粽子,摸金,探险
  •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之中,包含的是智慧、心胸、品质和魅力,它更孕育着无穷的能量。想要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就应该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习和积累经验,善于发现新思路,以更快、更好的方法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 关注现代生活方式病

    关注现代生活方式病

    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生活方式病”已经潜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车代步、电脑前完成一天的工作、餐桌上推杯换盏、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引发了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本书针对一系列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由其引发的疾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其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大众健康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