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16100000036

第36章 曾经的欢声笑语

老爸老妈有三同:同年生人(属老虎),同浙江人(一个嵊州一个东阳),同有两个女儿。这最后一同有凑数字的嫌疑。

根据我们家法律,我每周六要给老爸老妈打电话(每周日要去看望公公婆婆),不管在哪里,中国还是外国,西藏还是成都,灾区采访还是北京开会,都雷打不动。当然,周六之外,我有时也会打电话,比如咨询个事情,或者忽然想跟他们聊聊了。偶尔,他们也会主动打给我,跟我说个什么事儿,或者说给我寄了东西告诉我。

差不多每次打电话,我都会乐不可支,被他们逗得开怀大笑。如此说来他们还有一“同”,同风趣幽默。比如:

我:杭州下雪了吗?

老妈:没有啊,绕过杭州,下到温州去了。真不像话。

我:也好啊。免得你们太冷啊。

老妈:我们怕什么啊,两套方案呢,下雪就开空调,出太阳就坐阳台。

我:我婆婆给你们寄的贺卡收到没有?

老妈:收到啦,你婆婆的文笔还很不错呢。

我:那是,想当初人家也是记者啊。

老妈:看今朝人家还得过奖(我婆婆最近参加单位征文得了奖)。

哈哈,老妈有时候那反应真让我吃惊,非常快。

有次我去云南采访,周六出发的,于是去机场的路上给老爸老妈打电话。老妈接了电话就说:你放下,我们打过来。

他们经常如此,要我放下,他们打过来,其原因是:老是有推销电话费的上门,老爸经不住劝,竟然预存了三千块钱,不花出去他们心里有负担。

我说我在路上呢,就简单说几句吧。

老妈说,好好,不耽误你。

我电话里告诉老妈,我们一家已经确定一起回杭州过年了。

老妈说,太好了,你们尽管过来吧,你爸已经去订好旁边那家宾馆的房间了。

我很吃惊:我爸去宾馆订房间?他这么能干啊?

老妈:那当然,要不怎么会有你这么能干的女儿啊。

我大笑:妈,瞧你这话说的,太有水平了。

老妈得意:我这叫一石二鸟。

有一年我帮老爸印了一本诗集,老爸虽然是学工程的,却是个文学爱好者,尤其喜爱古典诗词,从年轻时就喜欢写,积累多了,我帮他印出来,好让他分送给朋友。

老爸收到诗集,每天都去分送。院子里的就一家一家上门放邮箱,远方的就去邮局寄。周六我打电话过去,是老妈接的,聊了一会儿我问,我爸呢?老妈答:你老爸搞发行去了!

真把我眼泪都笑出来了。

虽然我说他俩都很风趣,但老妈的幽默更胜一筹,毕竟老爸是工程师,跟数字打交道,以严谨著称。比如我有篇随笔,说他读书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很认真地给我改成在“总是考前三名”(“我又不是回回第一”)。我写他的奶奶,说祖奶奶非常善良,他给我改成“比较善良”。诸如此类吧,完全是在用绘图的严谨对待文学创作。我帮他印诗集,问他要多少本,他算了半天,说二百三十本。我知道他这已经是四舍五入了,没具体到个位数就已经很好了。

老妈还有个强项,字写得漂亮,在我们家绝对排行第一。那是有童子功的,从小跟着外公练字。外公算是东阳县本土书法家,逢年过节会搬个桌子在街上帮人写春联,每次去都让老妈跟着(老妈是三女儿),闲时研墨,忙时顶替上阵。

当然老爸也有强项,那就是记忆力超强,至今仍能背几十首唐诗宋词,包括《琵琶行》、《长恨歌》(我都背不下来了);也至今能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心算。有时我们买了东西,故意不用计算器让他算,他从没算错过。这一点,在我和姐姐已经失传了。(书法也失传了,一代不如一代呀,羞愧。)

虽然各有所长,但长期以来,做“粉丝”的是老爸,做偶像的是老妈。老爸对老妈的崇拜,从恋爱开始延续了一生。他甚至不顾两个女儿的脸面,下定论说:你们两个最多传承了你们妈妈的五分。

我也不得不承认,老妈的聪明,的确是我们难望其项背的。尤其是她的机智幽默,少有。

有一回我拿了一袋河南小米回家,老爸马上要去熬,老妈说等看了说明再熬(在烹饪上老妈是绝对权威)。于是老妈戴上老花镜开始念:“取适量小米,水初沸时入锅,文火熬五十分钟以上(砂锅最佳),如加入大枣、花生、核桃仁或鸡肉等……”

老爸还没听完就连连说:哦哟,太麻烦了!

老妈说:我还没念完呢,你急什么呀?最后一句是:如嫌麻烦可以不吃。

前年秋天老爸拉肚子住院了,我很紧张,连忙赶回杭州,一看没有大碍,才放心。老妈向我汇报:你爸早上说他不舒服,我一摸,脑袋有点儿发热,赶快给干休所医生打电话,医生来了,一看就决定送他去医院。八点就住进医院了。从你爸报案,到把他捉进医院,两个小时。一点儿没耽误。

去年杭州西湖“申遗”成功,我打电话回去时,老妈问我看到消息没有,我说看到了。好事。老妈感叹说:申遗成功,全靠苏市长当年打下的基础啊。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哪个苏市长?老妈说:当然是苏东坡喽。

一般来说,我打电话回去,老爸一看是我的号码,会拿起话筒先递给老妈。除非老妈有事不能接,他才会跟我说。

老妈聊天是感性的、随意的,甚至丢三落四的、唠叨重复的,而老爸就是一二三几件事,信息量比较大。所以等老妈说够了,或者忽然不想说了,就叫老爸:你过来跟你女儿说几句。

老爸接过电话,非常认真地说,我补充一个事情……

相当于正职汇报完工作,副职补充两句。

比如我打电话告诉他们,他们的外孙已定下行程,将直接从北京回杭州过年。老妈高兴地哈哈大笑,说:太好了,大人物终于要回来了。需要我们列队欢迎不?我顺着她说:挂个横幅就可以啦。老妈很抒情地说:横幅算什么,现在我们的每一间房子都充满了期盼。

老妈抒情完毕,就让老爸接电话。

老爸上来就说:杭杭是十九号上午到还是下午到?几点的航班?需要车接吗?

看看,截然不同的风格。

我说你不用管他,他一个大小伙子,自己会到家的。

老爸说,老小伙子接接他也没问题呀。

有次春节我在家,早上一起床老妈就跟我说:哎呀你爸早上把我骗了,我还没起来,他就跟我说,雪下得好大,一个晚上就一尺厚了!我连忙爬起来看,根本没有雪。

我说,他经常骗你的,你怎么还上当?

老妈说:这次他骗术很高明,有后续的,他很认真地说,这次天气预报真准,要表扬的。我就信了。

这时老爸走过来了,我说:听说你今天把妈给骗了?老爸毫不掩饰得意地说:那是,相当成功。

那年六月我从美国返回,凌晨四点多才到家,为倒时差强行不睡,于是一天都昏昏沉沉的。老爸老妈打电话来我也不想说话。到了黄昏上网时,忽然看到说那天是父亲节,连忙再给老爸打过去,祝他父亲节快乐。老爸自然是非常开心的,但嘴上却说:啊呀,你还专门打电话啊,我看这个父亲节完全没必要嘛,有个母亲节就可以了嘛。为什么我们要造航空母舰,不造航空父舰?说明母亲比父亲重要得多嘛。

一句话把我逗乐了,人也清醒了。

国庆节我回家去看他们,老妈说我长胖了,我很沮丧地说:是啊没办法,挡不住的。老爸连忙安慰:哪里长胖了?我看正好,正合适。一点儿也不胖。

老爸说这话时坐在沙发上喝茶,我就从他跟前走过去,他忽然大发感慨地跟我妈说:啊,山山从我面前走过去,我眼前一黑,庞然大物一样。

国庆节之后,杭州开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老妈一早就守在电视机边,很少见。我问她看什么呢?她说是头天晚上的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因为太晚了没看,今天补看。

我不以为然地说,这还要补看啊。

老妈说:残疾人多不容易,我们什么也不能帮他们,关心一下总应该的。

说得我心里怪惭愧的。

过了一会儿再去客厅时,看到老妈眼圈儿发红。

我说,被感动了哇?

老妈说:是的,很受教育。人家残疾人这么坚强,我们经历点儿挫折算什么啊。

瞧瞧这觉悟,还要进步。

我每次回家,都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听老妈发牢骚。奇怪,我老爸对她百依百顺,她还是会发老爸的牢骚,也许除了老爸,她没人可抱怨。我就让她说,等她说完我再说,我爸对你够好啦,没几个人能比的。老妈通常都承认的,偶尔也会耍赖,非说还不够好。

有一次我就给她讲我一女友父母的事,女友父亲长期卧病在床,母亲日日照顾,每天午睡起来要刮一碗水果泥,晚上九点还要擀一碗面条,半夜还要起来换热水袋,就这样老父亲还经常发脾气……

老妈听了连连惊呼:哎呀呀,以后你经常给我讲讲这种事,我就对你爸很满意了。

老妈此生有两大爱好,一是读报,二是养花。

养花我已经专门写了一篇,这里就说读报。他们家里订了六七份报纸,她每天都要看完。不愧是报社老编辑。有一回她在报上看到一个社会新闻,气得要死,打电话告诉我时还气呼呼的。

我劝她,你血压高,以后碰上这种新闻不要看。

老妈说,要看的,生生气免得老年痴呆。

有时候老妈还会职业性地比较两家报纸的新闻标题,对不好的那一个说,这个主编该挨板子,立场不明确。或者,这组照片要表扬,版面生动,贴近生活。

老爸也喜欢看报,每天上午就是他俩的看报时间。但风格不同。老妈是广泛地看,七八份报纸都要看完,国际国内家长里短修身养性虫鱼花草,所以老妈什么都懂点儿;而老爸是重点看,他只看《南方周末》《作家文摘》加上《参考消息》。

而且老爸看到他认为好的文章,是一定要动笔和剪刀的,还要尺子,比划着剪下来,然后拿到外面去复印十份以上,分发给干休所的老头们。比如有段时间钓鱼岛局势紧张,他就特别关注这方面的资料。老爸对钓鱼岛和日本都很理性。他说街上那些借着反日打砸抢的,不是爱国主义,是害国主义。所以他印发的,也都是些很理性的文章。算是传播理性思想吧。

这些年老妈看报,特别关注营养方面的知识,脑子里装了很多,时常向我传授。有时我真奇怪她怎么就记得住那么多词儿。比如她告诉我,动脑子的人要多吃四季豆,里面含草酸,是补脑的。又比如女人要多吃藕和姜,是抗氧化的好食品,可以少长斑。还比如,嫩胡豆含有丰富的多巴胺,补充多巴胺可以防止帕金森病。胡萝卜素是养眼的,芹菜是降压的,豆腐乳有丰富的氨基酸等等。

天长日久,不仅我老爸深受影响,连他们请的钟点工小艳也受了影响,于是他们的饭桌上时常冒出各种术语。

有次吃饭,一碗嫩胡豆还剩几颗,老爸就说:剩下的这几颗多巴胺我来吃光吧。小艳就说:嗯,这两天多巴胺涨价了。

有段时间老爸酷爱吃红烧猪蹄子,老妈说胆固醇太高,老人不宜。老爸不听。老妈就把从报纸上剪下的各类食品胆固醇排行表压在饭桌玻璃板下面,排在第一的就是猪蹄子,以此警醒老爸。有天老爸从外面回来,进门就明目张胆地说,今天我们红烧胆固醇吧。

其实老妈也爱吃猪蹄子的,很容易就放弃抵抗了。不过老妈一定会找出吃它的道理来。她说,猪蹄子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对老年人的关节有好处。后来,小艳就经常去买“知味观”的“红烧胆固醇”。我每次回家,也要跟着他们吃几次“红烧胆固醇”。惭愧的是,我吃饭远不如他们老两口吃得香。所以我曾经说自己前世是撑死的。

这两年,老爸越来越能开玩笑了,毕竟在老妈的长期熏陶下(已熏陶半个多世纪了),也常有妙语出口了。

干休所有个老头,非常节省,其中有个经典的例子被我写进了小说,就是烧开水前要先晒一个小时,据说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分钟的煤气。我回家老爸指给我看,果然在阳台上有一壶水。

老爸去买菜时,在路上碰到了这个节省老头,老头看了老爸的菜篮子就批评说,你怎么又买豆浆又买豆腐?两样的营养是重复的,太浪费了。老爸不服,回嘴说,那么节省干什么?我女儿说了,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钱。但老头还是批评老爸浪费,还讲了一大通道理。老爸气不过,第二天遇见他时一本正经地说,老王啊你是对的,昨天我在报上看到消息了,现在科技进步了,钱可以带到那边去花了。

那老头虽然知道老爸是调侃他,还是被逗得哈哈大笑。

他也经常逗我开心,比如我说,那天我听到妈摔跤了,吓了一跳!老爸就说,我看你坐得好好的,又没跳起来。

他最常逗的是小艳。小艳搞卫生,捡起地下的一点渣滓,他马上一本正经地说,不能吃啊。小艳经过他们三年的熏陶,也很会开玩笑了,就回答说,我正想吃呢。黄昏的时候,老爸说,小艳,下雨了哦。要租雨披吗?小艳马上说,我带了的,不租你的。我插话说,他竟敢收你租金?小艳说,嗯,而且租金还天天涨价。老爸说,不然我们家钱不够用啊。

全家哈哈大笑。

小艳是个八〇后,全家都在杭州打工。她在我们家跟上班一样,上午是八点半到十一点半上班,下午是三点到六点上班。除了做家务,还能去医院帮着拿药。很顶用。和老爸老妈相处得很好。

某天老爸老妈坐在阳台上聊天。老爸望着窗外抒情说:啊,今天这个天气,没有一点云,没有一点雨,没有一点风,三个“没有一点”,让我对老天爷实在是太满意了。

老妈说,那你还不赶快给老天爷发个短信表扬一下?然后喊,小艳,你有新任务了。

小艳从厨房跑进来问,什么事?

老爸一本正经地说,帮我给老天爷发个短信,谢谢他给我们这么好的天气。

小艳很淡定地说,昨天不是发过了吗?

一家人穷开心。

二〇一二年春节回家,我聊到了老爸老妈的婚姻。老爸说,明年我们就是金刚钻婚了。我说不是金刚钻婚,是钻石婚。老爸立即说,钻石也是金刚钻的钻啊。我们就叫金刚钻石婚。

我说准备怎么庆祝呢?

老爸说,那还不简单,小艳把桌子擦擦干净,去买一个知味观的红烧蹄髈回来摆上,我再拿一瓶五粮液出来庆祝。

因为这几年老妈的关节出了问题,行走困难,我们已很少到外面饭店吃饭了。但是只要他俩快乐,在家庆祝也一样会快乐的。

我说好呀,到时候我们全家都回来。

遗憾的是,残酷的是,我没能等到这一天。

老爸老妈也没能等到这一天:二〇一二年年底,老爸查出食道癌,八个月后,他离开了我们。他们的钻石婚,在二〇一三年年底。

我们家的欢声笑语,戛然终止在二〇一二年的冬天。

我还记得老爸说的最后一句笑话,是在查出癌症之后。他笑眯眯地对我说:我麻痹了,被癌症搞了个突然袭击。

二〇一五年夏,追忆

同类推荐
  • 象形2012

    象形2012

    《象形2012》收录了李建春、刘洁岷、剑男、沉河、黄斌、吴晚燕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后工业爱情》、《在武昌城区》、《夹竹桃》、《焚书者》、《雨水的弹奏》、《和儿子谈孤独》、《北京纪事》、《登首象山记》、《失明的小女孩》、《秋夜闻虫声》、《怀念春天》、《雨中过明清石板街》等。
  •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

    《云水清清》是一部近体诗集。书中诗歌清丽纯朴,雅俗纵逸。词句温润婉约,细腻柔情,以女性特有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土地、对爱情深深的向往和浓浓的热爱。期间有岁月洪流带来的不可磨灭的印痕,也有生命过往里夹杂的淡淡的忧愁和透明的感伤,令读者情随文转,流连忘返。
  • 现代性视野中的赵树理小说

    现代性视野中的赵树理小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小说的出现的确显得有些异样,陈思和先生言“赵树理是‘五四’以来新文学传统的异端”。《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的发表,使赵树理迅速地成为闻名全国的作家,在解放区、国统区批评家的高度赞扬下,赵树理被树立为“方向”性的作家。然而,在被树为“方向”的同时,“农民作家”的称呼也部分传递出一些批评家对赵树理作品价值的疑虑,由于没能塑造出阶级新物、不擅长表现社会重大题材等“缺陷”,赵树理的作品在建国前后都不断地受到批评。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李国文说三教九流

    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热门推荐
  • 夜帝

    夜帝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当屠龙英雄还在被人们当成神一般仰望的时候,吕翔却已经开始了挑战神圣巨龙之路。当全大陆的帅男都在苦恼自己得不到美女亲睐时,吕翔才发现自己已经被一票贵族小姐缠的烦不胜烦。当贵族们为自己没有金币去挥霍而烦恼时,吕翔却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富的流油的奸商。适度的YY,绝不装B过火,也绝不嚣张过头,欢迎品尝。======================推荐8难新书《星月幻界》,异界类精品,不好看拿砖砸死淫八。====================夜帝1群:57905010
  • 生道亡途

    生道亡途

    与鬼相争、与尸激斗、与妖血战、与魔诛杀,一系列阴阳正邪交锋,孰强孰弱?谁胜谁败?是道消魔长还是邪不压正?是天命至上还是人力胜天?欲知详情,尽在书中世界!
  • 大城小爱

    大城小爱

    四人之间的纠葛慢慢理清,在知晓自己身世后,任堇感叹自己母亲对感情的执着,也决定不再逃避,勇敢面对与顾子诚之间的关系。兜兜转转之后,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也能够落下完满的句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王之姑姑大人万万岁

    网王之姑姑大人万万岁

    采访越前一家。问爸爸:您对于您妹妹越前琼言有什么看法?答曰:“起开!别跟我提她!”问妈妈:您想对您妹妹越前琼言说些什么?答曰:“唉!言言,早些回家吧,别去祸害其他人了”问姐姐:你对你姑姑越前琼言的感觉怎么样?答曰:“强大!跟着她绝对有肉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玩转异界360度

    玩转异界360度

    穿越的方法有些另类,甚至有些抓狂!不过不要紧,这些阻挡不了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连绵不断的桃花,热情似火的、冰冷如雪的、阳光向上的.....但是桃花千多我只掐你一枝,夜黑风高夜,结婚炮火天,偷偷潜入房,润物细无声...尽情YY!!看我怎么开夜店、泡帅哥,兄妹联手闯遍天下无敌手。“告诉你,乖乖的从了老娘,不然让你的菊花遍地开!!啊哈哈!”某只小男眼泪汪汪任其蹂躏。本文纯情,微伤感,搞笑成分微多。。。。360度玩转古代,你懂得。。。。
  • 重生之一世清欢

    重生之一世清欢

    一夕飞机失事,重生为芮月皇朝战神之女,顾清欢贵为郡主,屡遭小人陷害当然最重要的是,谁能告诉她,为毛线她堂堂一个郡主,却如此....家徒四壁,猫嫌狗不理重活一世,且看郡主大人如何觅得属于她的万里锦绣,一世清欢
  • 梦寐

    梦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格桑花开

    格桑花开

    苏依的母亲,过世不到一个月时间,父亲就另娶他人。她孤僻,她极端,她甚至有些疯狂。然而,在一次商业宴会上,她遇到了洛斌,一个放荡不羁却又温柔如水的男子。这一次的邂逅,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而当他们相爱,要在一起的时候,命运之轮又会带给他们怎样的境遇?
  • 爱是糖甜到伤

    爱是糖甜到伤

    一场意外,让唤梨的爸爸妈妈双双遇难,爸爸妈妈永远的活在了沈唤梨心中沈唤梨,一个华丽而又寂寞的名字,宛如她的人生。他舒夜虽然毒舌,嚣张,傲慢,但是她那一张天使搬的脸蛋,足以抵消他身上的小缺点。沈唤梨在舒家闹出了一系列笑话,当舒念,舒夜,在沈唤梨生命里卷起波涛汹涌的“海浪”时,唤梨该如何去面对?
  • 超级邪少闯都市

    超级邪少闯都市

    不要以为喝矿泉水的都是没钱的,不要以为不写作业的都是坏学生,不要以为拿着打火机就是要吸烟,不要以为整天都笑的人就是心情好,不要有太多的以为,你看到的或许是别人选择让你看到的。热血青春一道疤。青春一去似流沙。历经沧桑几人伴。阅尽浮华一声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