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99700000029

第29章 佘太君:真实不是你想象(2)

折御卿的事迹放在现代也足够感人,折氏的忠勇并没有到此为止,还在向下延续。折御卿去世后,其子折惟正继任府州,经略府州、泾源一带,为北宋边防和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108年,折惟正的侄孙,泾源经略大夫折克行病逝,朝野一片赞誉,“善用兵,所向克捷。经略河右,为金人所畏,望见旌旗即避”,“家声著河北, 忠勇冠山西”。

折克行的儿子折可大继续经略府州,“侄折可适未冠有勇, 驰射不习而能”,“后羌夏人十万入寇, 可适率八千部卒伏发冲之,羌兵众相蹈藉, 赴涯涧死者如积”。建炎元年(1127 年) 高宗曾派府州将折彦质( 可适子)任宣抚副使统兵十二万拒金。

自折从阮抗契丹到折彦质抗金, 折家将一直是宋朝廷戍边的主要力量,180 多年间前仆后继抵抗外族侵略, 战功赫赫,在华夏五千年历史上屈指可数,忠勇爱国之心可照日月。但他们从未封侯拜爵,折氏几次要求迁居朝内,也都没有成行,因为边关太需要他们了。

折氏一门三代坚守边关,延续到北宋末已达七代,从抗契丹、西夏再到抗金,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与杨家将祖孙三代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杨家将到了第三代杨文广之后便日渐没落,在虚构的故事里延续到了第五代,而折家世代忠勇至第七代,其辉煌程度比杨家将还盛。杨家将故事很可能也借鉴了折家的事迹。

折家军与杨家将通过儿女姻缘结合在一起,实在是太完美,太理想化,也太戏剧化了。问题是折家有没有这样一个女儿,折、杨两家历史上又有些什么样的关系?

《宋史·折德扆传》记载,折德扆有两个儿子,名折御勋和折御卿,没有提及他还有别的孩子。现在陕西保存着许多折氏墓碑,从记载折氏史事的史籍及墓碑中,从未发现有关折太君的片言只语,甚至连名字也查不到。折太君是折德扆之女的说法无据可证,不知缘何有这样的说法传出。而元杂剧中最早出场的杨业之妻姓佘,根本就与折氏无关。

至于折、杨两家的关系倒是有据可查,他们属于不同的军事集团。折德扆效力于后周,与契丹和北汉势不两立。而杨继业“幼事北汉世祖”,被赐以国姓,是深受器重的北汉主将。在那个年代,两国不断交战,折、杨两家免不了生死厮杀,战场上你死我活、有你无我的故事屡屡上演。

公元952年,北汉大举进攻府州,折德扆勇敢还击,消灭北汉军2000人。北宋建立后,折德扆归附北宋,与北汉的交锋从未停止。961年他还曾经入朝,“陈太原可取之状”,虽然壮志未酬,但他的儿子折御卿则参与了宋太宗平灭北汉之战,并且立下汗马功劳。

到979年北汉灭亡,杨业坚守北汉30年。如果折德扆的女儿嫁给了杨继业,30年间经常亲自出战的佘太君,要经历多少与娘家的交战,她又将如何面对,折御勋和折御卿们又将如何面对?他们怎么会将她嫁到北汉之后,又频频提议灭掉北汉,那不是故意把她往火坑里推吗,所谓道不同不与谋,这事怎么看都有点荒唐。

杨业归宋后,两个亲家同殿称臣了。折御勋虽然已经身亡,但折御卿还在,如果说杨家归宋之前,因为分属敌对两国来往不便,那么共事大宋之后也无有往来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追寻原因,只有一种解释,两家没有特别的关系,当然不会来往过于密切。如果折御卿真是佘太君的亲兄弟、杨六郎的娘舅,杨家经历了那么大的冤屈,折氏却从没有向娘家求救,折家也从未施以援手,总是无动于衷,这不是于情于理都不太说得通吗?

从折德扆、折御卿和杨继业三人的年龄看,双方联姻的可能性也不大。折德扆生于917年,他41岁折御卿才出生,而杨继业仅比折德扆小12岁左右,如果杨继业在正当婚配之年的20岁,折德扆也才三十刚出头,若要他的女儿与杨继业般配,也应该是十七八岁了,折德扆十五六岁就有孩子,姐姐比弟弟大出二十五六岁,这又是一个匪夷所思。岳父和女婿年龄相差太少,且又分属两个对抗的国家,这样的通婚似乎不太可能,杨业妻为折德扆女的可能性很小。

据山西代县杨忠武祠保存的《杨氏族谱》,佘太君生于后唐清泰年间(934年),后汉乾祐二年(949年)与杨继业成婚。卒于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寿77岁。她的一生被给予高度评价:“中心乐善,内助教忠,受龟寿五福之多,邀象服六珈之贵。不我先不我,后睹星月之重明;俾尔炽俾尔,昌焕乾刊之新渥。爰稽邦典,益进郡封。汝有子,若汉室功臣山河永誓;汝有德,如鲁侯寿母松伯弥坚。被我宠光,贰缓休祉,可特封郑国君太君夫人。”

从清代以来,想证实佘太君确有其人的资料不少,但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有关佘太君真假的论证,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现象:本来是一些莫须有的传说,甚至可能只是戏曲、小说中的故事,但因为年月既久,传播日广,便被误以为是历史实事。一些文人和地方志作者,不去辨别真伪,或者无法辨别真伪,将传说记录下来,人们以讹传讹,以为这就是历史。而后的研究者,又根据这些记录论证本来是传说的人物和事件,因果倒置,形成了一个循环论证的怪圈,无益于历史知识的普及与历史研究的提高。

关于佘太君真假的论证就是如此。

佘太君为杨业妻之说法不见于宋元正史及笔记,到了清代,家谱及方志却突然冒出这种说法,无论是《保德州志》还是《岢岚州志》都存有历史常识错误,有着明显的硬伤。而清代的族谱距杨业之死已数百年之遥,中间存有明显的历史断层。一般来说修族谱的目的在于光大本族,稳定宗族,一个宗族的社会地位常常与这个宗族的历史文化、祖先功德等紧密关联,所以托名人为祖的现象屡见不鲜,且古已有之。李唐王朝便曾以老子为宗,而赵宋朝堂则以赵玄朗为祖,帝王尚且如此,民间在宗族问题上攀龙附凤也就不是什么新奇事了。从明代开始,杨家将故事和人物大量进入地名和族谱之中,民间传说由此混入正史。

至于地方志,那是要记一方风物的,编修的目的与族谱大同小异,在于弘扬本土文化,树立地望,以地缘关系联系一定的社群。“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而灵”,“地不在要,有名人才行”。地方志为突出当地名望,往往都要附会名人豪杰。既然杨家将故事中有佘太君,佘氏又没有太过突出的名人,与“佘”音相同的“折”家便成了附会的主旋律,所以才有了“佘”即是“折”,佘太君是折德扆之女的逻辑,其实“佘”和“折”根本就是两个姓氏,有不同的宗族来源,是不能混到一起的。把佘太君托之于折氏之女,最简单的逻辑就像那首歌所唱的,“因为爱所以爱”,因为是所以是,感觉上很美,是件两全其美的事,唯一的缺憾就是误导了历史,造成了历史错觉,引发了歧义和混乱。

三 一个真实的折太君

折德扆有女无女都是未知数,怎么能够确定佘太君就是他的女儿呢,那些方志的推断有点荒唐,但如果就此说佘太君是完全虚构的,很多人感情上恐怕接受不了,也不符合历史真实。宋代没有杨业之妻折太君的记载,为何后来的杂剧小说中出现此人呢?很可能是由另一个折太君演变而来。

折德扆家没有佘太君,并不意味着历史上没有折太君。杨业一定是有妻子的,也可以叫做太君,这一点毋庸置疑。太君不是人名,是中国古代对一定级别官员之妻或母的尊称。在唐代,四品官之妻为郡君,五品为县君,他们的母亲则被称为太君。宋时,为了体现对大臣的优待,朝廷为群臣之母专设了国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等封号。宋太祖建龙三年(962年)下诏,为文武大臣的母亲和妻子封号,刺史以上官员的母亲封为县太君,妻子封县君。杨延昭官在刺史之上,其母当然可以被叫做太君。

抗日战争时期,汉奸称日本军官也为“太君”,这个“太君”的意义与宋时的“太君”完全不同。日语和韩语中“大”字的读音为汉语的“太”,如“大金”念“taikim”。中国古汉语中“大”和“太”是同音同义的异化字,“太君”实际上就是“大君”。日语taikun(日文汉字为“大君”)是对强大将军的尊称。汉奸们把侵略者叫做“太君”,实际上就是在拍马屁,视他们为“强大的将军”。

杨业之妻“太君”究竟是谁,宋人史书从未提及。“佘太君”最早出场,不是在宋人史书笔记,而是在元代杂剧《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佘太君从一开始就是个艺术形象而非历史人物。但当时的艺术形象离人物原型都很近,故事编排讲究“事有源流”,从杨业妻叫“太君”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中迫害杨家、强拆清风府的奸臣谢金吾也不是凭空虚构,而是有人物和故事原型的。谢金吾就是北宋的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因为曾经官为金吾街司,被人称作谢金吾。“诈拆清风府”折射的是北宋开封清理民宅,修建官街的一段史实。当时京城的街巷非常狭窄,朝廷觉得有辱堂堂大宋的形象,便任命谢德权负责拓街扩道。

谢德权依令行事,铁面无私,他上拆达官贵人府邸,下撵小商小贩,毫不留情,为此得罪了不少达官显贵。他们为泄私怨,跑到皇帝那里,添油加醋地告状。皇帝无奈,准备下诏停止扩街。谢德权听闻之后,马上面奏皇帝陈明利害,他说,皇命既然已出,怎么能够轻易中止,现在干扰正常事务的都是些权贵豪强,他们只不过舍不得出租房屋的租金罢了,没有什么大事。

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谢德权放手整治街道,虽然很有成效,但却落下骂名,受到利益受损者的非议,甚至被编排到了戏剧舞台上,《谢金吾诈拆清风府》就是以此为背景进行的再创作。

历史上的谢德权并非卑鄙小人,相反却为官清正,办事干练,喜欢建造有功效利益的工程,发现徇私枉法的官吏,一定要当面斥责,所到之处法纪严肃,政治清明。

《谢金吾诈拆清风府》这出戏是虚构之中隐含真实,故事情节事出有因,人物设计于史有据,反面人物谢金吾都不惧实名,要讴歌的人当然也无须避讳,所以杨业妻很可能真姓佘,尽管史料没有记载,但元杂剧的佘太君决不是空穴来风。《谢金吾诈拆清风府》中的佘太君形象较弱,与普通的家庭妇女看不出有什么两样,遇事没有主见,动辄哭泣,这也许就是杨业之妻的真实状态。后来那些惊天动地的故事,很可能是小说家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段,从另一个折太君演变而来,这个折太君史上确有其人。

《宋会要辑稿》记述了另一个折太君,她的事迹与传说中杨业妻颇为相像,不过她是丰州刺史王承美的夫人,《宋史》有《王承美传》。五代十国时期,西北地区有一个名叫藏才族的小部落,他们乘战乱之机,进入今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的准格尔旗境内。辽伐西夏时,王承美的父亲率藏才族附辽,宋开宝二年(969年)王承美归宋,宋朝廷对此非常重视,将其占据的地方赐名丰州,封王承美为丰州牙内指挥使。

丰州城是北宋时期兴筑的城邑,为现今内蒙古地区唯一的宋朝州城。丰州是宋时陕北的边防要地,与折家镇守的府州、杨家占据的麟州并称“河外三州”,三州成品字形分布,互为犄角,成为北宋西北边防的重要门户。

史书记载,王承美的夫人姓折,很有谋略,辅助王承美屡立战功。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折太君和王承美夫妇率军与契丹军发生激烈交战,斩获敌人数以万计,生擒契丹天德军节度使韦太。第二年,万余契丹兵再度来犯,折太君夫妇又一次大获全胜,并乘胜向北追出百余里,所向披靡,契丹军闻名丧胆,不敢再犯,王承美因战功突出,被授为丰州团练使。

归宋后,王承美夫妇把守丰州城35年从未有失,其事迹可圈可点。景德初年(1004年),宋真宗下诏让王承美进京,亲自接见了这位边防的传奇人物,对他的功劳给予了充分肯定,将其提拔为丰州防御使,王承美载誉而归。不仅如此,宋真宗还特别赏赐了折氏,让她享受边疆官员的待遇,每月赐钱五万,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耀。王承美生病的时候,朝廷派朝中大臣带御医前往探望,后来终因医治无效,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病逝,朝廷赠其恩州观察使。

1012年十二月,王承美病逝之后,宋真宗招折氏入宫,内中缘由与他们的家事和继承权有关。据《宋会要辑稿·方域》记载,王承美的长子是王文恭,但是王承美看来并不喜欢这个儿子,因为他后来将王文恭的儿子怀玉收为养子,改名文玉,并上奏朝廷任命他为殿直。也就是说王承美将孙子视为儿子,钦定为他的接班人,这事在今天看来多少有些古怪。

王承美去世后,藏才族首领认为文玉晓达军政,要求由他继承王承美的职位,这事经过族议之后也上报朝廷通过了,但是文玉的父亲、也就是承美的儿子文恭对此事有自己的想法,上表朝廷陈述此事。宋真宗于是召折氏入京商议,因为折氏也支持文玉,最终由文玉承继王承美之位。朝廷又下诏任命文恭为供奉宫,算是对他的一点安抚,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当时距开宝二年(969年)折氏归宋,已过去了40多年,折太君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

同类推荐
  • 三国群英传之五岳战神

    三国群英传之五岳战神

    五岳战神,如同五岳一样高山仰止的存在,是至尊强者才配拥有的称号。凌峰,一个爱玩游戏,爱读《三国》的少年,带着游戏的记忆穿越到那个刀光剑影,兵荒马乱的时代,是如何逐渐融入其中,又一步步登上强者的巅峰。奇特的世界,异常的法则,是谁在幕后操纵。
  • 当庆此生

    当庆此生

    恶搞一把历史,诉说一段穿越。看宅男侦探迷,如何穿越古代破奇案。看官场纷争乱,怎样演绎一场传奇事。看女子半边天,究竟各色红颜爱哪般。本来兴致勃勃,要写个几百章再发。不过想来也没人看,我就边写边发,不攒稿子了。
  • 下南洋

    下南洋

    昌丰号安然无恙的回来了,震惊的不仅是福清港的跑船客们,还有福清城里漆红大门的程家。程大当家的人虽然没回来,但是手信却是按时的递送到程子珣手中,信就像是刚出炉的山芋,烫的程子珣想放又舍不得放。眼瞅着就是年了,福州府还是没有撑过年,大批大批的人挤在福清港等待着昌丰号的出船,准备轰轰烈烈地下南洋……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太平洋战场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太平洋战场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历代状元(上)

    历代状元(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热门推荐
  • 暴君的四嫁皇妃

    暴君的四嫁皇妃

    他是嗜血无情的帝王,为了天下,不惜割爱将她送进别的男人怀中;她是为爱深陷的海之女,在权利与爱情的搏斗中,她被两者伤的体无完肤。当她再次回到他的怀中,他竟狠心再一次将她推开。这一次,她不再相信他的诺言,因为心早已死。身着红袍的她只留下一句话:你,我,永不相见。为了她,他颠覆天下;为了她,他七日屠城。当他再次抱住她时,竟只看见了她安静的睡靥,还有冰凉的身体。
  • 超级强少

    超级强少

    他、一个来自隐世门派的土包子、是什么样的魅力让各路美女芳心暗许?当众人纷纷向他表示心底暗藏的爱意,浩天要疯了、双手捂住耳朵、大声喊道“让我一人静静好不好?”
  • 冷妃倾城:毒医大小姐

    冷妃倾城:毒医大小姐

    她是镇国候府六脉单传的嫡出大小姐,飞扬跋扈,上打皇子王爷,下欺痞子流氓,嚣张态度万中无一,却被未婚夫太子和白莲花绿茶婊阴谋陷害,魂断九天。她是科学家舅舅最完美的作品,完美无瑕的实验体,灵戒在手,天下我有,一朝身死只为摆脱那令人窒息的牢笼,却不想,当她变成她,这九州大地将又回掀起怎样的风云突变!前世今生从未有过善心,只不过做个交易,动动手却不想救起了一个跟屁虫,还有完没完了?“我不认识你。”季安然横眉冷对。某妖孽笑,妖孽的眼睛微闪,委屈道:“莫非你想赖账,可惜晚了!”季安然无语凝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邪妃嫁到:邪王乖乖唱征服

    邪妃嫁到:邪王乖乖唱征服

    天下谁主?谁亦是那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墨家功高盖主,皇家自然不会让它活下去。当墨家危险时,一个又一个只顾着争夺权力。却不知后面的恐怖。当他们开始争夺时,他们都已成为棋子,而墨染尘为下棋者在他们你死我活时,以墨染尘为首的三房一派。墨天挚直接掌管墨家。一切才刚刚开始。皇家?!她可不怕,墨家掌管着全国上下的财路。修仙界的高手?!她更不怕。有法宝在手,何惧之有?天下谁主?谁笑到最后?女强男强。结局1v1这是一个女子登上最强之王的故事……
  • 论势

    论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之始祖

    妖之始祖

    一时的好心,成就了妖族也成就了自己。被妖族尊为始祖,却被人类所忌。升仙劫遇袭,被囚两万年。重回大陆之日,必是血债血偿之时。………………曾有过百万的完本作品,请大家放心收藏。新书求点击、求推荐。
  • 绮梦契丹(完结)

    绮梦契丹(完结)

    她是玉婉清雅的大宋公主,他是冷漠蛊惑的契丹王爷。政治与战争的阴影下,由于一纸婚约他们成了政治婚姻下的牺牲品。她背负着国仇家恨,对他的仇视是化不开的纠结。他深爱着她,但她的敌意让他不得不隐藏他心底的炽热。她坚韧、善良、淡雅、清丽,他执着、霸道、俊美、神勇,他的心永远系着她的一蹙一笑,她的眼神中永远是迷茫。命运的捉弄,生活的波折,身世的疑团都让他们疲惫不堪。她会爱上他吗?他的“爱”字何时才能说出口?命运的齿轮依旧辗转,他们的结局是喜,是悲,还是一场人间闹剧……这是小桥的处*女*作。希望大家支持!终于完结了,谢谢各位对桥桥的厚爱与支持!!!!
  • 黑白时代:贫富的较量

    黑白时代:贫富的较量

    占有欲的骚动,金钱名利的诱惑,自由宁静的追求。贫穷与富贵,幻想与现实,善良与邪恶,黑与白,谁会是这场战争的胜者?一个平凡的女孩,一个贫穷且平凡的女孩,一个在乎别人胜过在乎自己的女孩,傻,天真,爱幻想,多愁善感,这些词用在她身上最合适不过了,可是她却讨厌这样的自己,她一直在挣扎,想挣脱这些束缚,做个没心没肺的人,什么都不在乎的活着。另一个高贵的女孩,一个富有且高贵的女孩,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出门不愁,这样的生活她已经习惯了,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应得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改变自己,因为她觉得现在这样的生活完美无缺。在这个黑白时代,即将上演一场贫与富的较量,谁会是这个时代的最终赢家?
  • 大叔来势汹汹

    大叔来势汹汹

    结婚三月,老公因病去世,她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众所周知名门周家大少爷,病入膏肓,根本无法行夫妻之事,一夕之间她成了人人唾弃的荡妇。当她成为众矢之的,百口莫辩时,他立于她的跟前,看着她的眼睛,幽幽的说:“我的。”他眼里明明带着讥讽,却依旧向她伸出了援手。她心悸,却无从选择,即是万丈深渊,当下也不得不跳。从此她的人生开始步入另一个轨迹。据说,周五爷的神秘小娇妻,八面玲珑,温顺开朗。却在产后性情大变,成了善妒心狠手辣又不择手段的女人,将周家搅的鸡飞狗跳。有人说她恃宠而骄;有人说这才是她的真面目,冷血无情,从一开始就居心不良,步步为营,他不过是她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可归根结底,究竟谁才是居心叵测的那一个
  • 网游萌恋:大神的小透明

    网游萌恋:大神的小透明

    网游悬赏巨资寻某游戏玩家。“100J找逝水名花方位,杀者截图赏500J。”身为游戏代言人,洛洁不得不去游戏中打打酱油,奈何玩个游戏被人当作人妖截杀,被踢出帮派,号被轮白了,最后又告诉她若是不甘的话可以借个大号去决斗,乖乖,等到她上大号的时候却惹了个竹马BOSS哥哥。腹黑的BOSS哥哥明明就是爱着她的,偏偏闷骚,不说爱她却以‘为了不和陌生人成亲’的理由和她完成千年情缘任务,一步一步的把她给弄进爱的陷阱中,可她却以为在攀豪门不敢见面、不敢多上线,哪知又引起了一连串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