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10800000019

第19章 张大帅末日

在杜月笙的一生中,他有许许多多关系密切的人物,或黑道或白道,或老百姓或达官贵人,上至总统总裁下至流民贼寇。但若论其重要性,女人当数孟小冬,其次是林桂生;男人当属黄金荣,其次是张啸林。

因为林桂生和黄金荣是夫妻,就放到一起来说说。黄金荣本是上海滩的小混混,因为需要,进法租界当了包打听。有资料说,林桂生本是一个烟花女子,见到黄金荣后,认为他是个人物,便嫁给他为妻;还有资料说,林桂生本是黄金荣上司的老婆,有一次串门,她见黄金荣一表人才,便心生爱意,和他私奔,结为夫妻了。反正不管怎么说,林桂生是看上了黄金荣这个人,而不是其他原因。这个林桂生,嫁给黄金荣后,为他出谋划策,开赌馆贩烟土,大发横财。可以说,黄金荣的发达,离不开林桂生这个女人。有人评价说林桂生是女白相人中的鼻祖,可见她能量之大。黄金荣一直听她的,出入酒馆青楼,也还是不敢生花心。可是,当黄金荣年过半百的时候,他倒是花起心来,迷上了女伶露兰春。这个露兰春,是黄金荣的劫数,更是林桂生的劫数。因为她,林桂生与黄金荣几十年的恩爱夫妻化为乌有。最后,她被赶出黄家门,在孤独和痛苦中度过余生。

杜月笙的发迹,离不开黄金荣夫妇的提携。特别是林桂生,在杜月笙起步的时候,她更是给了他莫大的关照。她不只是给他锻炼的机会,见他二十好几还没成家,还给他物色对象,把曾在身边梳头发的姑娘沈月英嫁给他。对于她,从小失去双亲的杜月笙是发自内心地感激,把她当做师娘,更把她当做大姐。在她落难时,他不忘旧情,在西摩路为她购置了一幢房子,室内家居摆设尽量保持林桂生在黄公馆的式样。后来,露兰春弃黄金荣而去,黄金荣过了一段心如死灰的日子。慢慢地,他念起林桂生的好来。可是,林桂生生性高傲,再也不愿回头。日后,心生后悔的黄金荣,在黄公馆栽了六百棵桂花树,以此来表达他对结发妻子的思念和愧疚。

黄金荣在女人问题上昏了头犯了错,后来能有所悔悟,不犯同类错误,善莫大焉。不过,他在民族大义上,倒也清醒,没犯过原则性错误。第二次淞沪会战失败,蒋介石担心上海三大亨落入日本人手中从而变节,便派人传话要他们速去香港。

对于这个安排,杜月笙没半分犹豫,还积极做黄金荣和张啸林的工作,劝他们也速速逃离上海。黄金荣、张啸林都舍不得上海的家业,留在了上海。不过,在日寇的威逼利诱之下,黄金荣和张啸林走了不同的道路。

当杜月笙上门做工作的时候,黄金荣叹息一声,说:“月笙老弟,我都七十岁的人了,半截身子已经入土,更何况身体还有病,我是不打算走了,就待在这里。”

杜月笙说:“大哥,您要想清楚,小鬼子早就惦记上您了。万一,他们请您出山,怎么办?”

黄金荣说:“这个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当汉奸的。都要死的人了,还留下骂名,遗臭万年干吗?”

确确实实,黄金荣说到做到了。1937年12月,日寇在浦东扶植成立“上海大道市政府”。为此,日寇驻华海军武官佐藤少将上门做工作,请黄金荣出任上海大道市市长一职。上海已在小鬼子手中,断然拒绝肯定会惹来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怎么办?流氓有流氓的法子!黄金荣赶紧打了一针事先备好的药。一针下去,他的体温马上剧降,大热天要穿棉袄,全身哆嗦。佐藤来到卧室,向黄金荣表明来意。黄金荣颤着手,说:“我年老多病,你看,大热天穿着棉袄还嫌冷,连路也走不稳,手脚乱颤,这个样子哪里当得了市长!再说,我也不识字啊!”这番推却,倒也合情合理,让佐藤不好再说。后来,小鬼子就没再登门,让黄金荣安心在家养病。

装病巧拒当汉奸,这是黄金荣的做法。这样做,并非唯一,有很多次。1939年9月,大汉奸汪精卫来到上海,准备组织傀儡政府。黄金荣是跺跺脚就会让上海滩颤两颤的人物,自然成了汪精卫重点“策反”的对象。他先亲自登门拜访黄金荣,希望他出山帮助他。后来,他又设置私宴,邀请黄金荣参加,以示亲近。“抗战必败,中国必亡”!当时,这种言论甚嚣尘上,上海更是日本鬼子的天下,而汪精卫俨然是日寇统治中国的代理人。那些利欲熏心之徒,对于汪精卫这种示好,自然会感激涕零,图报知遇之恩。但黄金荣不这么认为,他依然秉承基本原则,坚决不当汉奸。在宴会上,他装病倒地,全身哆嗦,趁机离开。

对于日寇的威逼利诱,张啸林却表现出全然相反的姿态。杜月笙同样上门做过张啸林的工作。黄张二人的性格,两个人的价值取向,昭然若揭,堪称经典。

“八·一三”淞沪抗战一开始,张啸林就把家中所有的珠宝、钱财等东西统统存入国际大饭店的地下金库,然后去了浙江老家莫干山。这个时候上海正是酷暑,正是战火纷飞,他去莫干山,既避暑又避难,一举两得,亏他想出这样的高招。在莫干山住了几个月,张啸林已经和日本人亲热上了。听说上海战事即将结束,他急忙赶回上海,处理相关事宜。

杜月笙正准备去香港,听说张啸林回上海了,急忙上门做劝说工作。一见面,杜月笙就开了玩笑说:“二哥,你真会掐算,上海战事一起,你就去莫干山避暑。上海战事一停,你就第一时间回来享福。”

张啸林抬起烟枪,抽了几口大烟,好好享受了一通,才说:“我才不管打不打仗,我过我的神仙日子。”

杜月笙说:“东洋人就要打进上海滩了,你还留在这里?”

张啸林把烟枪一放,瞪着眼睛,说:“那能怎样?东洋人还打进法租界?既然不会进租界,你喊我跑个啥?”

“话是这么说。”杜月笙不无担忧地说,“东洋人占了上海,法租界就成了孤岛,我们总不能困在这里,十年八年不出这几条大街啊!”

上海青帮两大亨,就离不离开上海展开激烈辩论。见劝不动张啸林,杜月笙只得以兄弟情义相劝道:“啸林哥,你我情同手足,不论生死都要待在一起,你还是同我一起走吧。”

张啸林皱了皱眉,说:“同你去哪里?”

杜月笙说:“香港。”

张啸林说:“你香港有田?有地?开得有银行?办得有厂子?”

杜月笙说:“我什么都没有,但中央政府要我们去。”

张啸林冷笑一声,说:“中央政府给你几个钱一月?”

杜月笙说:“啸林哥,你晓得我这辈子都不会做政府的官的。”

张啸林说:“那么,你要我跟你去香港做什么?去跳海?”

杜月笙说:“不,啸林哥,少年弟子江湖老,有道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张啸林说:“你忘记了,月笙,你和我一样,这一生一世都没靠过父母。我们的吃喝用度都是靠自己挣的,我们的花花世界,都是靠自己打出来的。”

杜月笙说:“就是说嘛,啸林哥,我们到了香港,一样可以办事业,办厂子啊!”

“你省省吧,月笙!”张啸林把手里的烟枪“啪”的一声丢在烟盆里,“你倒给我说说,东洋人有哪点不好?”

“啸林哥,你不必考我。”杜月笙说,“你要我说东洋人的坏处,我只说一件,那就是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从不曾跑到东洋去杀人放火,开枪放炮!”

张啸林说:“我再问你一句,月笙,东洋人对于我们,会不会有什么好处?”

杜月笙答得斩钉截铁:“就算有好处,那也是毒药!”

“即使是毒药,终归是好处!”张啸林却把话倒转过来,“月笙,人各有志,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我要对你说的,就是几句俗话了。你两眼不观井中水,一心只想跳龙门,谨防物离乡贵人离乡贱,剃头担子一头热,我只巴望你不要有朝一日懊恼起来,热面孔贴了冷屁股。”

张啸林放不下他的花花世界,铁下心来留在上海滩,继续他的升官发财梦想。为什么他的态度如此坚决?原来,在莫干山,他就已经和小鬼子勾搭上了。他回上海,只是想继续和小日本加强联系。很快,他和日本特务机关头子土肥原中将勾搭上,而且过从甚密。

1939年夏,张啸林成立“新亚和平促进会”,公开投日寇。为了讨日寇欢心,他大肆出卖国家利益,胁迫各行各业的人与日寇共存共荣,残酷镇压抗日救亡活动,捕杀爱国志士。汪伪政府成立后,他又开始打伪上海市市长的主意。因为调子太高,日寇没有同意。于是,他又向日寇提出,伪上海市市长当不到,那当浙江省的省主席亦可。为了达到目的,张啸林通过美色金条,搭上大汉奸周佛海的关系,委托他在汪精卫的面前美言。日寇已经准备在浙江建立一个伪省政府,见有汪精卫等人的推荐,表示可以考虑张啸林。

当时,锄奸行动正盛。伪上海特区法院院长范罡、伪上海市民协会负责人尤菊荪、伪绥靖第三区特派员本达雄、伪上海市市长傅筱庵等大小汉奸先后遭到军统局派遣杀手的暗杀。组织这些暗杀的,是杜月笙的门徒陈默。到1939年年底,陈默领导的行动小组先后除掉了六十二名日寇军政要员和大汉奸。在军统局上海工作站的领导下,该小组先后实施了二十二次给地方造成重大损失的破坏行动。这当中,有好几个是杜月笙的要好朋友。对这些个汉奸,他是支持戴笠下狠手的。

张啸林的投敌卖国行为,引起了重庆方面的严重不满,也上了军统局的暗杀名单。可张啸林身份特殊,他是杜月笙的结拜兄弟,是他的二哥。要想除掉他,必须得到他的同意,更要得到他的帮助才有可能。可是,他会同意吗?戴笠把杜月笙邀请过去,不过,他不是私下里商量,而是公开商讨。

几十年的来往,戴笠已经摸透了杜月笙的脾气。他知道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怎么个公开商讨法?那个时候,他恰好陪蒋介石在汉口开会,便把杜月笙邀请到汉口。会议期间,他设宴款待杜月笙,并邀请了上海市党部负责人吴开先、陶百川,还有杜的心腹弟子——上海市党部委员陆京生、汪曼云作陪。

酒过三巡,戴笠主动说:“杜先生,您看张啸林的事现在还有回头的余地吗?”

杜月笙早就想到戴笠会提张啸林的事,但没想到是这种场合。他谨慎地说:“我和他隔得太远,不了解他的情况,虽然听到过一些说法,但这些说法已经经过加工,肯定不准确。我想他的事还没严重到要回头什么的吧,再说他的脾气性格不是很好,得罪的人多,难免有人造谣中伤。”

戴笠沉默了一下,语气严肃地说:“杜先生,请你相信我的人的办事能力。我衷心希望杜先生能以大局为重,大义灭亲!”

杜月笙霍地站起来,斩钉截铁地说:“就算你的情报没有错误,我的人也绝不会杀他!”

见杜月笙这么讲,戴笠不好强求,便对汪曼云说:“曼云兄,你回上海后,托人警告张啸林,要是他再这样走下去,别怪我对他不客气!”

汪曼云听了,急忙点头道:“我记住了,请戴局长放心。”

散了宴会,等戴笠走后,杜月笙叹了口气,说:“你们两个刚才见到雨农的反应了吗?唉,啸林要是把绝路走到底,我真保不住他了。”

就是通过这种形式,戴笠把暗杀张啸林的命令知会了杜月笙。如果张啸林就此罢手,军统方面会放过他;如果张啸林死不悔改,那就没法子了。张啸林会改吗?当然不会,他的追求决定他不会更改。同时,他也认为军统方面的杀手奈何不了他。因为他花重金雇佣了二十多个武艺高强、枪法奇准的保镖跟随左右。另外,他的住处还有日本宪兵守卫,陌生人根本进不了,更不用说靠近他。为了保证不出意外,他基本上足不出户,就窝在张公馆,安享舒适日子。

俗话说,不怕贼上门,就怕贼惦记。经过周密策划,在杜月笙门徒的协助下,军统杀手林怀部还是把子弹射进了张啸林的罪恶躯体。那天,因为听闻张啸林即将赴任伪浙江省省主席一职,门徒伪杭州司法局局长吴静观前去拜访即将上任的顶头上司。

两个人正在三楼密谈,忽然听到楼下有吵闹声。张啸林走到窗前,一看吵架的居然是保镖林怀部和司机阿四,火气一下子冒上来了。他探出身子,大声骂道:“妈特个!一天到晚撑饱了没事干,还要在我这里吵吵闹闹,太没体统了!给老子下了他们两个的枪,统统滚蛋!”

“不用你们动手,老子自己走!”说完,林怀部开始从腰间拔枪。就在所有的人以为林怀部卸枪走人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林怀部把枪口一抬,开了一枪。张啸林应声从窗户跌落下去,额头处汩汩地冒着血。

很快,法租界的巡捕过来,逮捕了林怀部。后来,林怀部被法租界判十五年徒刑,抗战胜利后被释放。据杜维善(杜月笙的第三子)回忆,他干爹(张啸林)死时,他父亲还在重庆,他既没表态也无唁电,其实他心里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我相信事先戴笠征求过他的意见,一边是兄弟情,一边是民族大义,他不好表态。

但是,从张啸林被刺杀后的反应看,杜月笙应该还是站在民族大义的立场上的。因为张啸林和他有着近三十年的交情,和他隔墙住了近三十年,不是兄弟胜似兄弟。现在二哥死了,他连个唁电都没发,就足以表明他的基本立场。

同类推荐
  •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文乾义作品选(诗歌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内与外:心灵的视镜、回忆中的叙述、遗忘、诱惑、结束、消失、梦境、栖居、幸福、距离、静思、寓言、沉寂等。
  •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似水年华

    似水年华

    文苑精品荟萃中外美文,辑录了一篇篇经典、精彩、有趣、有益的文字,纯粹、清新、智慧,法人深省,感人至深,充满生活情趣,宣扬理性哲思,解读平凡中的意趣与智慧。文苑精品坚持与读者同行,力求成为读者最需要、最具阅读价值、最令人感动的文章集粹。文苑精品做到真正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做到真正的深刻感动,恒久铭记!
  • 青春似酒

    青春似酒

    青春美好而阴晴不定,我们都曾经历,用文字,把它定格下来,我们就成了追逐阳光、露出灿烂笑脸的向日葵。这本书是余红人生经历和生活美景最真实的记录,像一扇扇门窗,每一篇都带你走进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和你分享青春的秘密,带你游历美不胜收的大自然,一起感悟生命不可多得的智慧和哲理。余红用书写留驻了青春,将生命变成一条潺潺流淌、浅吟低唱的小溪,让我们在阅读中获益匪浅。
  • 梦话

    梦话

    我与本书的作者,素昧平生,只知道他留学加拿大,是一位海归IT精英。我一直相信,一个人闲暇时的状态是最能体现真实自我的。这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奇迹,是日常生活中被大多数人忽略了的奇迹;这里的每一首诗,也都是一种武器,是作者切入生活、剖析心灵的武器-写诗,是为了更清醒地活在喧嚣之中。
热门推荐
  • 一代高人

    一代高人

    额。。。这是我写给自己看的,嗯,大概就是这样了
  • 去当峨嵋男弟子

    去当峨嵋男弟子

    静仪师太也是当仁不让,声称虽然没有收男弟子的先例,但峨眉派并无明文规定,而且色即是空,规矩是人订的,只要肯修行,不应该在乎男女。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 毒牛记

    毒牛记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的唠叨老妈(老妈真烦)

    我妈爱面子,爱管闲事。这本来不关我的事,可是,让我愤愤不平的是,当我和老爸讲点儿面子、管点儿闲事的时候,她总会看不惯。说句公道话,我爸在给我和我的朋友带来快乐这点上,可比我妈好上N加N倍。至于我妈,她那些惹人烦的故事,我就不愿再重复了,那样会杀死我很多脑细胞的。
  • 魔王的圣女

    魔王的圣女

    我来接你了,我的圣女。被封印的记忆里,是不一样的自己。为什么感情会如此浓厚……你是谁?我又是什么?!不存在这个身体的记忆,蕴含在灵魂里的回忆,那还会是我吗?
  • 太子瑞应本起经

    太子瑞应本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阙之上

    万阙之上

    大道争锋,万族竞存。重楼之上,谁端坐之?
  • 我和老爸老妈那些事儿

    我和老爸老妈那些事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大人们,怎么说呢,有时候可能要维护一下自己的权威,因此一定程度上习惯于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误读误判你们,给你们定性。随着你们长大,父母们遇到青春期的你们时,他们多多少少开有所怀疑自己的看法和作父母的能力,你们可能越来越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亲子间“拉锯战”就此开演。在这一时期可能每个家庭都会上演一些大同小异的悲喜剧,当然我们更喜欢喜剧谢幕。
  • 探陵志

    探陵志

    60年前,一群职业探陵的家族在大别深山探寻古寺,不幸遭遇千年难遇的白毛旱魃,众人之中,独存两人。其中一受伤身残的人却带走了从寺中唯一淘到的六角佛盒,不知所踪。60年后,六角佛盒再度出现,另一名幸存者的孙子刘五却被卷入其中,纠结一批亡命之人前往神秘的伏牛兵城,却带出了一个巨大的疑团和惊天的秘密。消失多年的人再度出现,神秘的势力也涌出水面。太古神山的遗迹,大漠狂沙的古城,千年圣山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