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03600000015

第15章 隐没的中国古代文明(5)

敦煌因有佛教胜地莫高窟,佛教在这里有深厚的根基。敦煌的佛教徒参与地方政治活动,关心民众公益事业和文化事业,从事各种经济营生。他们与当地政权和民众有着文化的、意识的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敦煌文化在本质上是以佛教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所以敦煌文书的绝大多数是佛经卷子。然而敦煌文书内却存在着其他宗教如道教、景教和摩尼教的文献。这些异教文献又是保存在佛教胜地莫高窟的秘室之内。可见敦煌佛教徒并无消灭异端的偏狭心理。他们既能与儒学共处,也能兼容异教。我们在敦煌文献里见不到中原那种激烈的无休的三教之争;也许除了开放的态度而外,这里的人们需要不分阶层、民族、贵贱和宗教信仰而团结一致,以对付战争的威胁和民族的侵扰。现实的安全需要使这里的人们团结了。

◎道佛的争斗——《老子化胡经》

道教经典在敦煌文书中约存五百卷,大都是初唐和盛唐时期的写本。其中如《太玄真一本际经》《本际经疏》《灵宝升玄经》《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善胜还国经》《太上洞玄灵宝明真经科仪》《老子十方像名经》《老子化胡经》《太上济众

经》《十戒经》等三十种是为道教经典总汇《道藏》所未收的佚经,或者虽收而文字相异者,这为研究道教教理和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此外,关于道家典籍《老子》,保存了多种罕见的古注本,对研究原始道家有重要意义。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和最能引起我们兴趣的应是《老子化胡经》。此经共十卷,西晋道士王浮著,意在攻击毁谤佛教,以期贬低佛教的社会地位。它随着佛与道的命运升降沉浮而受到种种毁誉,在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朝廷下令禁毁道教经典以后佚失了。敦煌写本《老子化胡经》(P.2007,2004,S.1857)的发现,表明它在敦煌佛地躲过了焚毁的劫运。此经是荒诞离奇的,讲述道家始祖李老君命令弟子尹喜乘着月精降落到印度,进入白净夫人口中,投胎而生,名为悉达。悉达舍弃了太子之位入山修道成佛,这便是佛祖。老子西游回到中国,宣传天下之奥义,将仁义等学问传授给儒家圣人孔子。老子又乘着道气飞往西方邻国,托生王室,成为太子,舍弃王位入道,号称摩尼。此佛教和摩尼教都到了东土,三教混合,一齐尊奉老子。这样,儒、佛、摩尼各教皆源出于道教,所以道教的地位是最崇高的。当然这个故事纯属在宗教信仰的狂热之下编造的,反映了道教以荒诞的意识来参加三教之争,力图抬高道教的独尊地位。《老子化胡经》卷十为《玄歌》,其中的《化胡歌》云:

我在舍卫时,约持瞿昙(佛姓)身,共汝摩诃萨(菩萨),赍经教东秦。历落神州界,迫至东海间,广宣至尊法,教授聋俗人。与子威神法,化道满千年,年终时当还,慎莫恋中秦。致令天气怒,太上踏地瞋,寺庙崩倒澌,龙王舐经文。八万四千子弟,一时受大缘,轮转五道头,万元一升仙。吾在三天上,悯子泪流连。念子出行道,不能却死缘,不能凌空去,束身入黄泉。天门地户塞,一去不能还,虽得存禋嗣,使子常寒心。逆天违地理,灾考加子身。神能易生死,由子行不真。三十六天道。终卒归无形。

歌词述说佛教及异教因违背老子训告,以致老子震怒,使寺庙毁坏,佛徒遭到屠杀,佛祖死去,异教全被消灭。这集中表现了“化胡”的伟大成绩。关于这部道经本身的意义没有必要探究,其客观意义是:它在敦煌佛教文化盛行之地竟被保存下来了。

◎敦煌文书中的景教文献

敦煌文书里保存的景教文献有《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P.3847)、《尊经》(P.3847)和《志云安乐经》等七种。景教是西方基督教派之一,公元五世纪之初为叙利亚人聂斯托利所创,以玛丽亚只产耶稣之体,不产耶稣之神,故不当为圣母。公元431年在爱非萨召开宗教会议时受到排斥。489年聂斯托利离开波斯,前往中亚传教。中亚人信奉祅教和佛教,景教的影响很有限。公元七世纪初,伊斯兰教势力强盛,景教徒四散。景教徒阿罗本带着经典东入中国长安,唐太宗诏令准许立庙传教。初称波斯经教,后称景教,在长安建波斯寺,天宝时改名大秦寺,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会昌五年(845)唐武宗禁黜佛教,景教亦遭到株连。《景教碑》于明代天启五年(1625)在中国西安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碑林),这在中国宗教史研究上是一个重要发现,引起了中国和外国学者的探讨。《尊经》(P.3847)有一则题记:

谨按诸法目录,大秦本教经都五百二十部,并是贝叶梵音。唐太宗贞观九年,西域大德僧阿罗本届于中夏(中国),并奏上本音,房玄龄、魏征宣译奏言。后召本教大德景净,译得以上三十部卷,余大数俱在皮夹,犹未翻译。

据此,阿罗本带到中国的景教经典共五百余部,翻译为汉文的有三十部。敦煌景教文献的发现,更为研究景教历史和教义提供了珍贵资料。

《志玄安乐经》散落民间,为天津李盛铎收藏,现在下落不明。1928年日本羽田亨教授和杉村勇造同到天津向李氏借阅,并准予抄录进行研究。次年三月日本《东洋学报》第18卷第1号发表全文;此后日本佐伯好郎博士将它译成英文并加上注释(陈增辉:《敦煌景教文献〈志玄安乐经〉考释》,《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编)下册,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此经是完整的,由景净在中唐时翻译,译文优美典雅,应是唐代翻译文学的杰作,如大哉无上一尊弥施诃语:

我在诸天,我在诸地,或于神道,或于人间,同类异类,有识无识,诸善缘者,我皆护持,诸恶报者,我皆救拔。

但于无中,能生有体。若于有中,终无安乐,何以故?譬如空山,所有林木,数条散叶,布影垂阴。然此山林,不求鸟兽,一切鸟兽,自求栖集。又如大海,所有水泉,广大无涯,深浚不测。然此海水,不求鳞介,一切鳞介,自往其中。含有生缘,求安乐者,亦复如是。但当安心静住,常习我宗,不求

安乐,安乐自至。是故无中能生有法。

景教崇奉的无上一尊弥施诃即耶稣基督。《志玄安乐经》是演绎《圣经·箴言》“他的道是安乐,他的路全是平安”,以耶稣和弟子的对话阐释了基督徒的教义。基督教教派之一的景教经典,在西方早已不传,它的古老写本竟会在东土保存下来了。

◎敦煌文书中的摩尼教经典

敦煌文书中保存了摩尼教经典三种:《摩尼光佛教法仪略》(S.3969,P.3884)、《证明过去因果经》(《摩尼教残经一》宇56)和《下部赞》(《摩尼教残经三》,S.2659)(林悟殊:《唐代摩尼教与中亚摩尼教团》,《文史》第二十三辑,中华书局,1984年。)。摩尼教是古波斯(伊朗)人摩尼所创立的宗教。摩尼出生于公元216年,精通天文,擅长绘画,熟悉幻术。其教是杂糅基督教与佛教教义,宣扬光明与黑暗互相对立为善恶的本原,摩尼为光明的代表,故又称明教或明尊教。摩尼不为波斯所容许,便到罗马东部和印度北部传教。摩尼曾一度归国,于公元277年波斯王法拉乃第二时,因受波斯旧教的攻击而被捕,被最残酷的刑法处死:其皮剥下,内装杂草,悬于城门示众。摩尼受难后甚得到人们的同情,其教迅速传播。公元三世纪至六世纪时,中亚各国和地中海沿岸诸国都是摩尼教流行的范围。此教于晋代传入中国。唐代延载元年(694),波斯人拂富诞以《二宗经》

(光明与黑暗)来中国长安朝见武则天皇后;大历三年(768)唐代宗准许在长安建立摩尼寺,赐名为“大云光明寺”。其教在中国长安、洛阳和西域的商人间流行。唐武宗禁黜佛教时,摩尼教遭到株连,寺庙被没收,经典被焚毁,教徒大多数殉难。此后摩尼教仍不断在中国传播,演变为秘密教派(陈垣:《摩尼教入中国考》,《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集第329页-374页,中华书局,1980年。)。摩尼教经典除波斯文外,翻译得较多,新发现的已有叙利亚文、突厥文、回纥文和汉文。汉文摩尼教经典仅见于敦煌写本三种。《摩尼光佛教法仪略》是开元十九年(731)摩尼传教师奉中国皇帝诏命对本教情况的介绍,其中谈到关于寺庙的建置:

经图堂一、斋讲堂一、礼忏堂一、教授堂一、病僧堂一。右置五堂,法众所居,精修养业,不得别立私室厨库。每日斋食,俨然待施;若无施者,乞丐以充。唯使听人,勿蓄奴婢及六畜等非法之具。

每寺尊者,诠简三人:第一阿拂胤萨,译云赞愿首,专知法事;第二呼唤,译云教道首,专知奖劝;第三遏换健塞波塞,译云月值,专知供施。皆须依命,不得擅意。

这是其寺院情况。教徒的寺院生活是由民众支持与施舍的。

《证明过去因果经》是讲述摩尼教基本教义的。此教认为世界形成以前,净风和善母两位光明使者进入黑暗无明的境界。他们有五种能力和智慧,同时又有五类恶魔黏附,如苍蝇

着蜂蜜,如飞鸟被网罗,如游鱼吞饵钩。净风明使将五类魔与五明身二者结合,创造了世界;于是光明与黑暗并存,善性与恶魔相共。经文教导人们怎样去驱除黑暗与增进光明:

惠明使于其清净五重宝地,栽莳五种光明胜誉无上宝树,复于五种光明宝台燃五常住光明宝灯。时惠明使施五施已,先以驱逐无明暗相,伐却五种恶毒死树。其树根者自是怨憎,其茎刚强,其枝是嗔,其叶是恨,果是分拆,味是淡泊,色是讥嫌。

信徒们只要注意个人的善根培养,除去象征内心邪恶的死树,种植象征怜悯、诚信、知足、忍辱、智慧的活树,勤修精进,自然会生成化果的。这种教谕偏重人的道德修养,不具虚幻迷信的成分,所以长期为中国民间接受,而且转化为一种积极改进社会的信念。经文的结尾是信徒们发愿,一心向往光明:

唯愿大圣垂怜悯心,除舍我将旷劫以来无明重罪,令得消灭。我等今者不敢轻慢,皆为奉持无上宝树,使令具足。缘此法水,洗濯我等诸尘重垢,令我明性,常得清净。缘此法药,及大神呢,咒疗我等多劫重病,悉得除愈。缘此智慧,坚牢铠伏,被串我等,对彼怨敌,皆得强胜。缘此微妙众相之冠,庄严我等,皆得具足。缘此本性光明模样,印于我等,不令散失。缘此甘膳百味饮食,饱足我等,离诸饥渴。缘此微妙音乐,娱乐我等,离诸忧恼。缘此种种奇异珍宝,给施我等,令得富饶。缘此明网于大海中,捞渡我等,安置宝船。摩尼教于十二世纪时在欧洲尚流行,旋即被基督教作为异端攻击。现在摩尼教失传,经典焚毁将尽,西方基督教史料中尚有一些记载。其汉文经典的存在,使我们可见到此教的真实面貌。

敦煌文书虽以佛经为主,却同时存在中国道教以及西方的景教和摩尼教经典。这是世界文化中罕见的文化现象,而在中国也属罕见的。多种宗教在敦煌一隅并存,此非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文化态度支配下是绝不可能的。

◎敦煌文书——亚洲多种古文字的宝库

亚洲多种古文字写本汇存于敦煌文书里,这也是世界文化中罕见的现象。其中有古藏文、粟特文(粟特,中亚细亚古国,即粟戈,中国史籍称康国,属伊朗语族东支。其文字与回鹘字母相近,二十世纪初经学者读通。)、于阗文、焉耆——龟兹文、印度梵文、回鹘文、希伯来文(希伯来,阿拉伯半岛中亚古民族,属于闪语族。)。我们还常见一个卷子上书写着数种文字,例如:

P.2020 受戒忏悔文,背面为粟特文;

P.2021 粟特文,背面为索义辩修功德记;

P.202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背为梵文;

P.2046 佛学字书,汉文与藏文对译;

P.2782《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首有回鹘文,背为梵文。

敦煌文书里藏文文献存二千余件,于阗文献约一百二十余件,其余的回鹘文、粟特文、焉耆——龟兹文、突厥文文献数量较少。藏文文献涉及的内容最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文学、医学等方面,具有非常珍贵的史料价值。吐

蕃大王赤祖德赞(815-841),藏文史籍中称为热巴巾,意为“有发辫者”,因其发辫末系续长绸,让佛僧坐在上面以示尊敬。他在位时崇奉佛教,用僧人贝吉允丹为相执政,规定“七户养一僧”的供养制度。公元821年与唐王朝在长安盟会,次年在西藏拉萨盟会,结束了长期的战争。《赞普赤祖德赞愿文》(P.T.16)译文:

神为人主之蕃赞普赤祖德赞犹如先王之化身,精明干练,威望崇高,建立严明规律,弘扬佛法,社稷兴盛,国土扩大,威镇天下南北东西,边陲四邻之邦国尽归吐蕃之一统天下。……

当赞普立下丰功伟业之时,贤臣绮立心儿与大尚论拉卜桑击溃六嘉(四川阿坝藏族部落)敌兵于大战之中,敌营坚固碉堡为吐蕃百姓英勇击溃,英雄们领兵杀敌,双方对阵大战一年之久,……最终敌军长官降服。此间玉园所兴建之佛寺由瓜州都督供奉,为吐蕃王臣祈福净罪。……

由于吐蕃王臣神通万变,天崩可弥合,地裂可缝补,天地融合,克敌制胜;因此敌人逃窜不能,藏北的牦牛不顶角,普天下永久安宁,光芒如太阳初升,花朵处处开放。(罗秉芬译,见《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文集》第340页-341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同类推荐
  • 墨染隋唐

    墨染隋唐

    千古一帝杨坚,开创开皇之治,统一了战乱割据了近四百年的中国。雄才大略的杨广,打通丝绸之路,大运河千古流淌,三征高丽扬我国威。然而如同大秦般,二世而亡,原因何在?杨墨来到这个时代不是为了见证与改变,而是带去了千年后的崭新思想。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能激起怎样的火花?封建与民主的交战会有如何的结果?杨墨的金手指又能不能撬开历史的必然?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重启三国

    重启三国

    优化戒指功能:复活+优化体质+优化兵器穿越到三国,主角手戴优化戒指,率一班兄弟横扫腐朽的东汉末年。自力为王,令潘凤力擒华雄,在陈宫跳的白门楼下堆被子、复活被砍头的高顺,于是主角开始标榜顺我者昌,逆我者……有本事你昌给我看!~给吕布下战书,与曹操决战平原,同孙策争雄水上霸主,令贾诩与诸葛亮隔千里决战于帷幄之中。与刘备、袁术、袁绍等三国众英雄一起逐鹿……还原三国历史风貌,一展名将风流。加入新时代元素,绽放新的三国世界。问天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且看我优化三国!
  •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本书将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浓缩为小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趣味性极强,它不仅让大人们在阅读中受到历史的启发,也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
  • 三国神医

    三国神医

    医者只可医人,而王者却可以医天下。一个现代男子穿越后来到三国,看他如何作为一个医者医遍三国猛将牛人,又如何作为一个王者救治病入膏肓的大汉民族。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梦,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医者。
  • 虎狼大明

    虎狼大明

    崇祯十一年,建奴入寇,抢走了数十万人口。崇祯十一年,最有可能力挽狂澜的重臣孙承宗殉国,最能打的文官卢象升也殉国,大明从此走入了没落。而在这一年,顶级驯兽师张伟带着他的白虎来到了这里,他看到了这个蛮夷遍地,华夏寥落的时代,他的白虎对着敌人张开了血盆大口,用坚硬的獠牙撕碎了敌人,把敌人驯成了一只走狗。可是,后来他发现,要进行驯的不光是侵略者,还有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他不得不再次以军队为驯鞭,以土地和财富为诱饵,把这个国家驯成为了一只猛虎,把国民驯练成为了一群饿狼。“养民如羊不如养民如狼,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外国人听到了我们华夏的人,就感觉见到了猛虎,见到了饿狼一样害怕!”张伟说。
热门推荐
  • 人生百忌

    人生百忌

    刘墉先生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来自“有女长成”的牵挂和不安:她要去环游世界,她即将步入社会,为人父者总有百般叮咛嘱咐。凭借贯通中西的睿智学识和行走世界的人生经验,取“忌”字为题,刘墉先生幼人之幼、倾心成文,以特有的表达方式提醒女儿人生要设防,帮助广大青年读者划出安全底线,点解处世禁区。开口有忌,用时有忌,忌不守法,忌不在场,忌见猎心喜,忌自作聪明……句句切中要害,篇篇发人警醒。小到出门钞票钱包怎么放、参加公司酒会怎么穿,大到职场生存方式方法、政商谈判战略战术,刘墉先生将告诉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原来都玄机暗藏。读本书,如聆听慈父教诲,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将茅塞顿开,颇有阅历的长者也可从中获得教益。
  • 网游之无尽神域

    网游之无尽神域

    2042年乔小安收到一个虚拟游戏的头盔,开始了他在游戏中的强者之路。
  •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亲情故事

    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亲情故事

    本书用平淡的语言、感人的真情展现了至纯至真的亲情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如一把灵动的钥匙,带你的心灵去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
  • 青春染指流年

    青春染指流年

    青春的寂寞是生命的点缀,没有寂寞的青春是悲哀的,然而寂寞的青春不是没有幸福,而是我们不懂幸福。想唱一首歌,一首关于我们青春的歌。歌词里写的是你和我的故事。或许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感人肺腑。却也真真实实的存在过,也曾这样被我们深深的铭记。
  • 一场无法诠释的爱

    一场无法诠释的爱

    人生,有了情,便有了期待;有了情,便有了精彩;同样,有了情,便有了遗憾,有了情,便有了怎么说也说不完的伤悲……记得有位词人这样写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一问,问倒了世间多少痴男怨女,又有谁能给他一个答案?
  • 随机应化录

    随机应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品质成就孩子的一生

    品质成就孩子的一生

    这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告诉你如何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使孩子走上成功之路,获得人生幸福。
  • 完美替身:重生娇妻宠上天

    完美替身:重生娇妻宠上天

    重生之前,她是一个没办法用自己真实面目上镜的替身演员。每天给她讨厌的人做替身,还要看着她讨厌的人撩她的男神。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她就被那个讨厌的人给害死了。重生之后,她是一个还没真正踏足娱乐圈的零演技小萌新。同时还是她男神继母的女儿,也就是男神的妹妹!每天跟男神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住在同一屋檐下。谁能告诉她,这种情况下,她要如何控制那颗想要撩男神的心?
  • 四品学法

    四品学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植物召唤师

    网游之植物召唤师

    陈子昂语录:一:召唤师是一个有故事的职业,选择召唤师做为职业的人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二:精灵是一个坑爹的种族。兄弟是一个要命的称呼,美女更是系统洗劫口袋里金币的至强武器。三:淫荡只是我的表象,猥琐才是我的本质。四:两腿之间的暴击是一种强大的弱点伤害。五: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掉级掉装备。六:有时候英雄也只是反应迟钝的情况下别人都闪开了只好自己上。事实证明,形势造就英雄,闲的蛋疼的人才愿意充当英雄。七:其实挂掉你,爆了你的胸甲只是为了验证一下我的眼神是否一如既往的犀利。八:马勒戈壁是一句亲切的问候语,去年买了个表才是骂你的。九:系统可以更新,走过的时间却永远也无法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