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94900000010

第10章 他为什么这么倒霉

1

对于这个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他感受到的更多是恐惧。他尝试过用自己的技能填饱肚子,但都很失败,经常是只能吃个半饱。他心中有一些哀叹,于是写了一些诗。他最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诗不能卖钱?饿着肚子的时候,他只好沉迷于电脑,在网络中消磨时间。如此一来,他成了一个自学成才的电脑高手。有一天,他在一个网站上看见了一个招聘广告,对方要一个能教学生使用某款软件的老师。他的心怦然一动,这正是他最为精通的一款软件。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过去,对方很快回复,让他第二天上午去面试。面试的结果双方都很满意(一课时一百块钱),但是,当他问到课程的时间怎么安排的,也就是说,他什么时候可以来上课?对方显得吞吞吐吐,有点不好意思地告诉他,目前他们还没招收到学员。那你们着急招什么老师呢?他有点失望,又有点生气,便不客气地将对方批评了一下。对方仍然充满歉意地对他说,请你理解,有了学生我们马上通知你。

通知果然来了,但他去了之后才发现,学员只有一个。教学一对一,这是滑稽了点。但对方说,钱不会少,仍然是一百块钱一课时。好吧,他振作起精神,他想的是,可能过两天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恰好对方也是这样想的。只是,他们的幻想都没能变成现实。那个唯一的学员特别聪明,两个半课时就完全掌握了操作要领。他挣了二百五十块钱,便又失业了。

2

他对命运没有过多的思考,有的只是困惑。他常常躲在城市高楼的阴影之下快速地行走,但他事实上并没有明确要去的地方。他个子很高,1.80米,但体重还不足60公斤。他有许许多多的幻想,让自己胖起来便是其中之一。他还幻想过当海盗,以及自己拍电影,然后靠做导演赚很多的钱,买下一层楼,开一家夜总会。但如同他至今也没能胖起来一样,这些幻想仍然是空中楼阁。经朋友介绍,他曾经在一家科学幻想杂志当过编辑。按理说,这份工作对于好幻想的他比较对路了。但是,他干了不到三个月就逃跑了。其原因是,他总是不能按时上班,每次坐公共汽车,不是坐过了站(通常是过了两站他才醒悟过来),就是未到站之前(也通常是还差两个站)就下了车。这搞得他很紧张。他也害怕开选题会,同事们越是口若悬河,他越是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其实他是有创意的,而且不比同事们的差。但是,他一想到要面对这么多人说出心中的幻想,就跟坐公共汽车一样的紧张。每天早上,当他被闹钟闹醒,就幻想着马上发生一场地震,或是别的什么天灾人祸(一场倾盆大雨也可以),那样他就有借口不去上班了。但这座城市一贯的风调雨顺,他等不来任何借口,只好不要借口,自己跑了。

这之后,有媒体听说了他,向他约稿,写影评。他很高兴,这又是他拿手的活儿。他看了那么多盗版碟,正有话想说。但也是没写满三个月,他就心灰意懒了。原因是,那家媒体(一份外省的娱乐报)不仅稿费太低(一千字100元),而且还不能按时支付(写了两个多月还一笔稿费都没收到);不仅稿费不能按时支付,编辑还经常批评他,这样写不对,那样写不好,并要求他多写一写美国大片。他终于忍无可忍,写了封电子邮件过去,说,这傻逼活儿我不干了,谁傻逼谁干去。

3

很多人都在发财,这从报纸从电视从网络上天天都能看到。他有时候百无聊赖也去坐坐露天茶馆,他喝着茶,抽着烟,看着路边停靠的各种品牌的轿车,他就想,为什么发财总是别人的事?有人拿着一双拖鞋过来,要换他脚上穿的皮鞋。他换给他了。过了一会,他几乎都要忘记这事了(他一直在天马行空地进行着他的一系列思考),那人把皮鞋送了回来,并换回他脚上的拖鞋。他给了他一块钱。于是,他问自己,我能不能也像他一样,去替人擦皮鞋呢?面子应该不是问题,关键是,他自己衡量了一下,还真没那个本事。他自己在家里从来就没把一双皮鞋擦得这么亮过。

他开始找市场经济方面的书来看,并用排除法排除那些虽然有前途但自己却干不了的事情。比如开一家特色店,他没有那个本钱。上门推销商品,他害怕跟人说话,肯定干不好。找风险投资?他是有许多幻想,但他在这个社会上孤身一人,不隶属于任何圈子,就是有了方案找谁接洽他都不知道。不过,阅读虽然没给他带来实际的收获,但他多少明白了一点市场的原理和规律,那就是,有需求,就有商机。

有了理论的指导,商机自然就来了。那天,他漫无目的地坐着公车在城里兜圈子,偶然偷听到后座上一对中年妇女的谈话。她们谈论着自己的丈夫,为拿不到丈夫偷情的证据而苦恼。一个女的说,我只要有了证据,离婚可以,拿钱来,我给你自由。另一个女的说,我不离,有了证据我也不离,但他今后就得乖乖地听我的,想自由?莫搞,我就是拖也要把他拖死。一席谈话,让他豁然开朗。他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马上回过头去,让对方留住自己的电话号码。但他打住了这个念头,不能太唐突。但他确实很高兴,这趟公车没有白坐,有点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下了车,他立马买了一瓶自己最喜欢的饮料,农夫果园(番茄味的),以示庆贺。

4

做侦探是他从小的一个梦想,尤其是那种独来独往的私家侦探。为此他已经做过很多准备。望远镜,照相机,窃听器,易容术,跟踪和反跟踪,情报分析,破解密码,等等等等,这些传统的侦探必备知识,他都有所研究乃至痴迷。再加上对网络以及多款木马软件的熟悉,要对付一个包二奶或是红杏出墙的案子,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他先去一些中年妇女比较集中的BBS(网络论坛)上发布业务信息,招揽顾客。然后,他咬咬牙,用节省下来的饭钱,到《商报》“为你服务”栏目打了一个30字的小广告。这些信息和广告都留下了他的小灵通号码、QQ号以及电子信箱。他很兴奋,完全进入了工作状态,就等着顾客打电话、发邮件,或是加他的QQ号。他买了可以吃上三天两夜的方便面,准备二十四小时不离开电脑。为了不让这种等待显得过于地紧张,他开始写诗。

到他写完第十九首诗的时候,第一个信息来了,是从QQ上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真的有你自己吹的那么神吗?他回答说,百分之九十吧。对方随即又打了一个问句,你怎么收费?这一下难住了他,他之前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他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在电脑城干的那个教软件操作的活儿,便以此为参照,回答说,一百块钱一小时。对方说,还不贵,算是接受了。接下来,他不知道该说什么,等着对方提要求(下订单),但对方却沉默着,半天没有反应。于是,他试探性地发了一行字,你说吧,我能帮你干什么?对方马上回复,我的猫丢了,你能找回来吗?他的脑袋嗡的一声,这个任务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说实话,他对猫真的没什么研究,感觉找一只猫肯定比找一个人难很多,因为,他掌握的那些侦查手段都是用来对付人的。那么,这单业务要接还是不接?对方有点不耐烦了,你行不行啊,不行拉倒。他想,我肯定是不行的,但这是第一个找来的顾客,我应该拒绝吗?就在这时候,电话响了,是个女的,问他,你会修煤气灶吗?对方显然没看清楚广告内容,就病急乱投医,找上他了。尽管这活儿与他的业务不大对路,但他确实是会修煤气灶的。大凡不爱说话的人,动手能力都特别强。于是,他回答说,我会修,你在哪里?问清了对方的门牌号码,他便毅然回绝了第一个顾客,对不起,我不找猫,只找人,我是私家侦探。

5

他经常问自己,我为什么这么倒霉?想做侦探,得到的业务不是修理煤气灶,就是帮人家开锁,代管宠物,陪失意女聊天,充当家教并替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以及,最让他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一个女的打电话问他,可不可以假装是她的男朋友,陪她去见见她的上司?他问为什么要这样啊?女孩说,她上司对她性骚扰,她想拿他去吓唬吓唬他。

一天晚上,他被屋里的老鼠吵醒,才想起自己有好多天没往地上掉面包屑了。他从床上爬起来,喝了一口冷水,然后打开一只纸箱,找到了半包方便面。他把方便面倒出来,放进一只盘子,搁在床前的地板上。然后,他斜靠在床上,一边抽烟一边想,自己还不如一只老鼠。

正当他已然绝望之际,一个神秘的电话让他于绝望中又增添了几分恐惧。打电话的是一个嗓音沙哑的男人。他首先确认,他是不是那个打广告的私家侦探?他说,我是。对方便发出一连串咳嗽和吐痰的声音。好不容易停下来,对方接着问,你会用枪吗?他一下感到紧张起来,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向对方说实话?念大学的时候,他参加军训,打过步枪,但总共只打了三发子弹,完全说不上会用枪。他试探着问对方,你说的是步枪还是手枪?对方说,当然是手枪,谁他妈拿步枪去做事?他犹豫了一下,说,我不会。他以为这样回答,这事就算是结束了。但是,对方却意外的宽容,先赞扬了他的诚实,然后说,手枪很容易学的,让他不用担心,到时候会有老师教他,然后,突然问他的年龄,以前谈过女朋友没有,有没有过性经验?虽然他觉得这些都是他的隐私,但他似乎已经被对方拖住,别无选择,均如实地作了回答。对方说,很好,并问他,知道我要你干什么吗?他说,是不是做杀手?对方又一次赞扬他,你真聪明。到这时候,他才有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他赶紧告诉对方,我我我,是私家侦探,不不不,不杀人的。这时候,电话里爆发出一阵刺耳的笑声,哈哈哈,你小子真逗,还没听出我是谁吗?他确实没听出来,便问,你是谁啊?对方清了清嗓子,说,你再听一听。对方的嗓音已经不那么沙哑了,他也基本上听出来了。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然后猛地提高了调门喊道,老魏,我操你妈!

同类推荐
  • 秉德女人

    秉德女人

    《秉德女人》故事发生于1905年的辽南海边小镇,一个尚未出嫁的美丽姑娘王乃容看到了世界地图,开始幻想与丹麦传教士的儿子一起去航海看世界。为了逃避跟父亲去教堂,她躲到绸缎庄刺绣,却意外地被匪胡子掳走,从此人生轨迹发生剧烈转折,她成了秉德女八。她经历与数个男人的情感纠葛,历经与子女的集合与离散。国家的政治变迁看似发生于遥远,其实,就作用于她起伏的个人命运之中。在有限的土壤中,秉德女人倔犟地生根,养育果实,也遭受了一次次的风雨摧折。家族变得枝叶繁茂,她却在沉重的支撑和负重中渐渐老去。这是被原始生命力不断滋养的秉德女人,受挫中顽强地,一次又一次重建对生活的信念。
  • 我主沉浮

    我主沉浮

    市委书记石亚南和市长方正刚一味追求GDP的增长,为该市七百万吨钢的项目上马呕心沥血,不料,却引发了一场政治和经济的大灾难。他们大搞地方保护,按官场潜规则办事,不惜违规违纪,最终造成一百六十亿元投资打水漂的狼狈局面。省委和中央严厉查处,石亚南和方正刚面对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危境……
  • 官场风云:左右班子

    官场风云:左右班子

    做研究出身的喻格言刚到省纪委熟悉工作,汉沙市政府各办公室里小道消息就传播开了。大家说,雀纪委来了新书记,是二十多年前从国立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后被保荐到人民大学读研究生,以后就在北京生了根,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谒见大学的老师。而市里前不久刚以涉嫌贪污受贿为由,对国立大学的两名领导进行了“双规”。市政府与国立大学在城建中的矛盾已经公开化,这个时候,省纪委来了一个国立大学出去的纪委副书记,汉沙市府的空气立刻紧张起来。
  • 红杏出墙记2:流落他乡

    红杏出墙记2:流落他乡

    本书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女儿在父亲心中

    女儿在父亲心中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夺一群之造化

    夺一群之造化

    群员胡乱开脑洞,导致全群被穿越,不收集齐全部群员还不能回地球?群主周子楚表示,这TM无妄之灾啊!但一旦接受这样的设定——周子楚:“为什么别人都在二次元收集破壳萌,我却在修真界收集群员……”
  • 重生之通灵神医

    重生之通灵神医

    木槿,出生于修炼世家,却地位低下,遭姐妹陷害,重生后,意外得到灵石,修为大增,从此后她光芒万丈,风华绝代,傲视苍穹,原本是艰苦的寻宝之路,不料却钱途无限,机遇不断,此时的她,悔了谁的心?迷了谁的眼?入了谁的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灭世魔劫

    灭世魔劫

    为情大战神界的他,赤焰焚空,狱血重生到现代,气势惊天,论相貌:吃饭,迷倒美女一片,论神功:指头一动,子弹悬空,论霸气:登高一吼,群雄颤抖,男人,谁能挑战,魔剑傲云天,女人,谁能逃脱犀利双眼。绝世修魔,驰骋现世疆场,千年神魔大战再次上演,万般准备,这次他能否称雄苍穹?
  • tfboys之白手永不分离

    tfboys之白手永不分离

    三个女孩遇上了tfboys后,度过了重重挫折之后在一起了,可因为。。。。。。。。。。。。。。。。
  •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绝世神王

    绝世神王

    叶轻侯,作为今世界最大地下军火商家族一员,祖父曾与斯大林和罗斯福共进晚宴!自己却在开着运输机走私军火途中,遭自己兄弟姐妹出卖,被美制爱国者导弹击落后,穿越到中土。穿越了!没关系!只要这个世界有人就好!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纷争,有纷争,还能不用兵器么?以中土诸神的名义发誓:愿这个世界每人都有一把哥贩卖的灵兵,愿你憎恨的人早日下地狱,愿这个世界永远和平安乐!愿我能成为绝世神王!
  • 爱到底有多深

    爱到底有多深

    她就是喜欢他嘛,管他觉得是不是配得上她,她就是要定他了,这么好的男人,不拐来当老公是干嘛?嘻嘻,她又不是笨蛋,天赐的老公她不要!大美人爱上了平凡的男子,爱她三十六计掳男心!不过这男人好像有点呆,唔,天呐!看来她是任重而道远啊!
  • 窃国大盗

    窃国大盗

    穿越康乾盛世,适逢三藩之乱,他明知康熙帝不是好惹的主,却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一刀宰了皇帝,怂恿叛军与朝廷对掐,暗中积蓄大军坐收渔翁之利图谋天下,坐拥江山美人!
  • 耀武仙途

    耀武仙途

    人过七十古来稀,人到了七十岁还能修仙吗?当然是不行了,年纪太大了,身体机能老化,经脉堵塞,哪有七十多岁去修仙的?这不是逆天而行吗?郝强就要逆天而行了,他穿越到一个修仙世界,不幸的是他穿越到了一个寿命将尽的老头身上,且看郝强如何逆天改命,以最不可能的资质耀武仙途。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杀手先生

    杀手先生

    很多人会怀疑,21世纪和平法制的社会,管制森严的中国是否仍然真实地存在杀手这一职业以及此小说的真实性。我会给你的回答是:从古到今,从中国到世界各地,杀手这个行业一直都会存在,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会有夺走生命的人。此小说以身边一位已经退隐的杀手口述和亲笔日记为故事原型,加以文学的渲染。因为其行业的特殊性,不可能再有更多的真实资料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