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是释锦龙急召,苏一忙向黄平升告辞,与杨晓风火速赶往内宫,苏一问起何事,杨晓风道:“九龙谷纠集不少江湖游勇,起义造反,一夜间杀尽了瞭望城文武官员,瞭望城守军望风而降。现在义军围攻烟柳城,烟柳城飞骑向朝廷求援。”
苏一惊道:“这么快便起事了?他们哪来这么多人?”
“据说是流放地中的异族相助,具体事情我也不清楚,见了释锦龙再说吧。”
不一会二人来到军机殿,殿上已经聚集了不少文武官员,看服饰多是天部和火部的武官,昭绝神赫然在列,群情激奋,议论不止。
二人走上殿,站在了天部武官一列,众武官大多识得二人,纷纷招呼。不一会,太监喊道:“武侯到!”
殿上登时安静下来,释锦龙缓步走来,仍是一副没有表情的面孔,众官员连忙行礼,齐声道:“参见君侯!”
释锦龙挥了挥手,道:“深夜请各位到此议兵,皆因那九龙谷拿下了瞭望城,现围烟柳城甚急。昭绝神。”
昭绝神走上前两步,道:“在!”
“剿贼大军可准备周全了么?”
昭绝神道:“启禀君侯,剿贼大军尚未准备万全,不过先锋部队已成,共有龙骧,虎贲二营,每营一千五百人,随时待命。”
释锦龙点了点头,又问道:“这两营战力如何?”
昭绝神笑道:“武侯放心,龙骧虎贲二营是大军中战力数一数二的尖刀先锋,营中将士个个都可以一当十。”
释锦龙道:“好,圣上命我为剿贼大军统帅,你为副统帅,现在我为龙骧虎贲二营各点一统领。”说着看先众武官,众人跃跃欲试,都想当这个先锋统领,天部众武官暗忖跟随武侯多年,这份差事应该会落到自己身上。
释锦龙看了看众人,思索片刻,看向苏一和杨晓风二人,道:“着天部侍郎杨林统领龙骧营,天部侍中苏枫统领虎贲营,两路先锋三千兵甲明日正午即出发,驰援烟柳城。”说罢令人给苏一和杨晓风呈上了兵符。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不满之声阵阵而来,连苏一和杨晓风也是惊愕无比,天部提督付海林上前道:“君侯,这二人虽说是武举前两名,可是毕竟没有带兵临敌的经验,把前锋营统领这等重要职务交与二人,末将担心会误了事。”
付海林是天部除了释锦龙以外军权最重的人,带兵经验丰富,早就有意做这个剿贼大军的先锋,天部其余武官也不敢与他抢,不料释锦龙让这两个小娃子做了统领。
别人可以不管,付海林可是天部的第二把手,释锦龙道:“付提督,当年我提拔你做御林军统领抵御外敌的时候,你也不过年方二十,也没有过临敌经验,不也是一刀一枪的拼出来了么?这两个年轻人敢想敢干,颇有你当年的影子。”
付海林听他说起往事,颇为感慨,不再争执,其余武官见付海林都不在相争,自然也不敢多说。
苏一万没想到自己刚到御史台没有几日就要离开,刚抓了乔允文和康丽,还有一堆烂摊子要收拾,此刻怎能离开?正想开口推辞,忽然被杨晓风拉住,杨晓风对他摇了摇头,小声道:“待在皇宫决计不如去军中。”
苏一对他颇为听从,当下与杨晓风走到殿中,齐声道:“末将必不负君侯厚望。”
释锦龙点了点头,继续道:“众将听令!”
众武官齐声道:“末将在!”
“本侯担任剿贼大军统帅,地部护法钟万仞,火部护法昭绝神为副统帅,地部军师封之林,风部护法袁崇祯为左右参将。天部侍郎杨林为龙骧营统领,天部侍中苏枫为虎贲营统领,率前锋营先行开拔!”
众将齐声道:“末将遵命!”
释锦龙又道:“昭绝神,剿贼大军中还有哪一军动得?”
昭绝神答道:“熊军已经准备万全,多由天部军队和各城的兵役组成,最擅陆战肉搏。”
释锦龙点了点头,道:“付海林,着你统领熊军,授车骑将军,为前锋营的后军,为其掠阵。”
付海林喜出望外,车骑将军位比公侯,位高权重,更有熊军在握,可以说是军权一时无两,付海林忙道:“末将领命,定不负君侯厚望!”
释锦龙又道:“众将可还有异议?”
等了片刻,无人说话,释锦龙便道:“都退下吧,苏枫和杨林留下。”
众将纷纷退下,只留了苏一和杨晓风二人,释锦龙道:“你们二人可有信心带好前锋营?”
二人相互看了看,均道:“末将定当尽力而为。”
“呵呵。”释锦龙难得的笑了,看了看苏一,似乎饶有兴致,又看了看杨晓风,大有赞赏之意。
二人不知何意,杨晓风道:“君侯,还是赶紧让我们去前锋营整军吧,我们从未去过前锋营,明日就要出发,只怕仓促间难以整顿。”
释锦龙点了点头,对苏一道:“你且去吧,记住,你既然是虎贲营统领,虎贲营一千五百兵勇就是你的了,你的话便是军令,他们一个字也不会违反。”
他让苏一先去,却是让杨晓风留下了,苏一看了看杨晓风,杨晓风也不知道释锦龙是何意,苏一只得先行告退。
苏一去后,杨晓风道:“君侯留我何事?”
释锦龙长叹一声,悠悠道:“我以前收过一个徒儿。”
杨晓风目瞪口呆,释锦龙居然突然说起这等事情来,搞得杨晓风摸不着头脑。
释锦龙兀自道:“他天资过人,兵法武功,诗词歌赋一学就会,我当时以为此子可传以衣钵,我可以退位隐居,尽享清福了。”
杨晓风问道:“后来呢?君侯还是没有传他衣钵。”
释锦龙点了点头,继续道:“当时是皓帝在位,大云国曾两次犯我疆土,便是这第二次的时候,我那不肖弟子为图富贵,倒戈投了大云国不说,还将我的身份公诸于世。”
“君侯的身份?”杨晓风不知何意。
“我便是大云国一品堂的高手。”释锦龙说的平平淡淡,杨晓风却大吃一惊,释锦龙在却离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想不到居然是大云国的人。
释锦龙继续道:“大云国第一次进犯我国境,皓帝刚刚即位,我和一众高手助阵,去刺杀当时的皓帝和大将军。后来我几次三番被皓帝身边的一个高手所擒,皓帝三次开恩****,我便死心塌地追随了皓帝。”
杨晓风心道:“释锦龙如此厉害,怎会有人几次三番擒住他?”
似乎看穿了杨晓风的心思,释锦龙笑道:“那时候我功夫平平,在一品堂也算不得好手,我归顺之后便拜了那位高手为师,那位高手将一身本领倾囊相授,我感激不尽,发誓为却离国一生鞠躬尽瘁。”
杨晓风问道:“后来呢?君侯的徒弟又怎样了?”
“你且听我说。那位高手见我神功大成,便辞去官位隐居山林,他这么做是为了让我平步青云,他如在就没有我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仗着那位高手教授的武功和兵法,击退了大云国,为却离过立下殊勋功劳,皓帝对我甚为倚重,我的官运和地位青云直上,还收了那个弟子。那时候我觉得已然不负此生。谁料大云国二次来攻,我那个不肖徒弟一心荣华富贵,受了大云国的好处,将我大云国一品堂高手的身份公诸于世,朝廷上下一片震动,我在军中苦心建下的威德也登时崩塌,已经没人愿意听我的军令了,甚至有人要皓帝斩我头颅。”
杨晓风听的入迷,问道:“那皓帝呢?他怎么说?”
释锦龙闭上了双眼,叹道:“皓帝是我一生最敬重的人,也是我一生的大恩人。他不仅没有听信小人谗言,还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对我绝对信任,绝不怀疑我。百官多有劝谏,皓帝拔剑怒斥,说道:‘释锦龙是我左膀右臂,你们若劝我杀他,就是劝我自断一臂。’说完一剑削下了自己左手小指和无名指。”
“啊?”杨晓风吃了一惊,道:“世间竟有如此人主。”
释锦龙道:“是啊,皓帝削掉自己手指,又把剑搭在肩膀上,道:‘你们硬要劝我杀了释锦龙,我便先断自己一臂!’百官都吓得面如土色,我更是又感激又心痛,跪在地上不住磕头,发誓此生绝不负皓帝,不负却离国。百官们这才相信我,我率兵迎战大云国,发誓杀了那不肖弟子,与大云国交战时我舍生忘死,一心只想报答皓帝大恩,数月间便打退了大云国大军。”
杨晓风赞道:“君侯英明神武,天下当无敌手。”
释锦龙道:“我哪里算什么英明神武,我亲手毙了那不肖弟子,从那以后专心辅佐皓帝,也不生收徒之念。皓帝薨后,我心灰意冷,不问宫中之事,只到武帝秦玄风躬自下访,请我出山,以当年鞠躬尽瘁的誓言相逼,我才不得已继续做了这天部护法。可是我对宫中事务和功名权利没有半点兴趣,唯想参悟天道而已。”
杨晓风心想:“怪不得你要去抢夺大雪山的冰魄花。”
释锦龙继续道:“我以为我这一身绝学不会再传承下去,想起那位高人的高恩厚德,不禁也有些歉然。”
杨晓风心中一动,心想:“莫非他是想要我传他衣钵?”
释锦龙道:“我跟你说这些是对你坦然相待了,你若是看得起我,大事了解之后,不妨多来与我讨论些学问,武功文法,奇门遁甲皆可。”
杨晓风听出了他收徒之念,忙道:“君侯,末将岂敢……”
“无妨。”释锦龙打断他,道:“时间多着呢,若不是当年誓言凿凿,我早就不做这武侯了,你也不会有这些顾虑。”
杨晓风听他言辞恳切,双眼中真情流露,不似作伪,不免也有些动容,又有些暗喜,释锦龙有通天之能,若是不全力助朝廷,那可是一大喜事。
释锦龙忽然又道:“你和苏一走的很近么?只怕对你无甚好处。”
杨晓风茫然点了点头,只当他是随口一说,倏尔大惊失色,失声道:“你,你怎知道他叫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