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年看着议论纷纷的场景,只能傻呵呵的陪笑,毕竟是自己瞒着大家,也考虑不周之处。
那边刘雨跟杨氏也不停的下东西,大家这才搞明白,大院子是刘年盖的,小院子的是二房盖的。
大家都直咂舌,没想到他们倒蚀的坛坛罐罐如此挣钱。
显而易见,还是刘年院子看着气派,光占地就要大上两倍,里面可想而知。刘家老二的房子看着没有三房盖得好,但在刘家庄已算得上够好了。
刘年开了门往里拿东西,周叔、王婶两人帮忙分担。
本就对院里的房子很是好奇,这门一打开,所有的人一拥而入,差点没把门板挤掉。
刘家庄盖了新房,都有请村民观看的习俗,所以大家都没讲客套,直接进屋。
进去一看,直伸大拇指称赞。这房子盖的确实好。在刘家庄,里正家的房子算得上最好的。这房子跟里正家的不相上下。
村民们也只能拿里正家的房子作比较,除了好,也说不出啥华丽的辞藻,毕竟大家的文化程度有限。
院子很大,还用青石块铺地。这青石块的价格乡亲们都知道的,造价不菲。平常人家正房都舍不得铺,更别说院子。
所以一进院门,就把众人惊呆了。
一溜三间正房,两旁还有东西厢房,火房、杂物间以及牲口的棚子都是用青砖砌成。村民又进了正屋,映入眼帘的中堂,供奉神灵的条几都是古色古香的木质,上面还精雕细琢着花纹,还有那桌椅…
不少村民除了咂舌还是咂舌,更有少数人低声嘀咕着。
“这人比人气死人呀,别人家牲口呆的地方都比人住的好。”
也有人笑颜逐开的奉承,也有人很是不解。
“刘年呀,你真行,房子盖的如此气派…”
“这得花多少银子呀…”
“刘老三,你这是走了****运,发横财呀……”
“这房子跟里正家差不多…”大家总爱拿里正家的房子做比较,那是因为他德高望重,就算比他家的好,也不能明说。
村民们一个个议论纷纷,争先恐后的想探知一二。
这人多嘴杂,刘年一个人也应付不过来,只能笑呵呵的打马虎眼。至于花银子的多少,他大概透露了一点,说的很是含糊。
说多了乡亲们定认为刘年显摆,说少了又认为他故装清高,想瞒而不说。既然左右不是人,还不如留个悬念的好。
被村民们东拉西拽,问东问西。场面甚为混乱。
村民们只是大致的参观了前面,并不知晓一溜正房后面暗藏玄机。刘年发自内心的高兴,看来夫妇俩的心思没有白费,果然藏富。
李婶忙着端茶倒水,帮衬着刘年招待乡亲们。他又许下承诺,等屋子收拾好以后,定会请大家来作客。
众人一步三回头的离开,然后又转战到二房盖的房子。
刘雨家的房子也盖的很漂亮,也是一溜三间的正房,左边两间侧房,右边是火房跟杂物间。地面上也铺了青石块,院墙是用黄土胚打造的,但整个院子看上去干净又整洁。
大家又称赞着二房的屋子,说这两兄弟真有本事,家家都盖了大瓦房。
村民们看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都是知情理的人,人家第一天入宅搬东西,那有时间招待他们。
看热闹的村民,三五成群的朝村里走去,大家七嘴八舌的谈论着。
有说刘年断了胳膊被分出来,没想到几个月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刘老爷子这会定是悔青了肠子。
还有的兴灾乐祸,说刘老爷子活该没有享福的命,两个能干的儿子都赶了出来,留下一个整天游手好闲的老大到处惹事,做爹的还要给他擦屁股。
也有人同情刘老爷子命苦,人到暮年,搞的人财两空,空留一人孤独寂寞。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反正嘴长在人家身上,想说啥是别人的权力。
众越说越上瘾,讨论的激情澎湃,仿佛是自家盖了新房。刘家分家的事也被扒出来谈论。
关于刘家分家的事儿,大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有一些不知情的也围上前听个一二。众人听完后,都直说刘老爷子是咎由自取,落到现在的下场也是活该。
本还有些心疼刘老爷子的乡亲们,这会儿知晓内情后直咂嘴。最后的一点点同情心也消失殆尽。
一时间,刘家的名声更臭了。
二房东西少,屋子不多,拾掇的也快,三下五除二就忙完了。
刘雨夫妇俩又匆匆来三房帮忙,一大家子人忙的不可开交。
直到都收拾妥当,准备开火做饭时,刘年才叮嘱杨氏去接飞燕回来。
她挽着飞燕走在日落黄昏的乡间小路上,妯娌俩话着家常。
两人商量着泡菜日后的发展,必竟盖房子花销了不少,飞燕手中的银两有数,大概也只够日常的周转。
并且一到冬天,泡菜可做的品种屈指可数,品种一减少,销量也会大打折扣。必须乘着收获的季节,把货品备足,为长久的冬日做准备。
杨氏非常赞同飞燕的看法,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她也正有此意,眼下一忙完,就准备全身心的投入到腌制泡菜的行列,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远远看着两人的亲密样,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一对亲姐妹。
这去新盖的房子还有一段距离,不过有杨氏一路解闷,飞燕也没感觉到累。
反而不知不觉间已到了门口。
她们到的时候,王婶已经做好了饭菜,周叔正忙活着往桌上端,小美忙着准备碗筷,这已成了她每一天必做的事情。
刘年笑的像一朵花儿,慌忙上前献殷勤。这不扶着飞燕坐下,又是捶背又是揉肩,嘴里絮絮叨叨的回报着屋里屋外的布置。
看着刘年温柔体贴的样,王婶由衷的高兴。
吃饭的时候,大家来到堂屋坐下。这屋内的桌子大,坐十来个人也不成问一题,大人小孩都坐在一起。
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聊着家常里短,场面羡煞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