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908000000005

第5章 自律(3)

这个“夜则布卓于庭,焚香再拜以告于帝”,讲的实际上就是:事无不可对人言。孔子说,“二三子,吾无隐乎尔”,做什么事情,没有什么不可以对别人说的。我可以对上帝说,讲得很清楚。有很多事情,如果都能够对别人说,那襟怀就坦荡了。了凡说过,当你说这个人缺点的时候,那么你要让在场的其他人都可以听得见,也能复述一遍你说的才行,这么说才能说得过去。懂我意思吧?就是说你不要给人家抹黑,佛家说的“两舌”即是此类。比如我说某人当年当官的时候有个什么污点,其实人家没这个污点,只是我跟你这么说。因为你是组织部门的人,我想坏他的事。如果他确实有这个污点,他当时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因为确实有这个污点,这个不叫“两舌”。就是事无不可对人言,事儿都可对第三者言,这个事儿可以公开说出来。我们中国人习惯了悄悄地说,就感觉没处可说,只能悄悄的。《诗经·大雅·大明》里面有句话“上帝临汝,无贰尔心。”这个天人相应的学说,在中国的《春秋》和《易经》里面都强调过。天人交感,就是人的心思和宇宙之间是一种契合的关系。《诗经》这话的意思是上天对着你,你不要心思太复杂。这也是一个补过之术。这条路,在做官过程中提醒你,你每天都要做一个总结。我有一个小的修行方法,过去我老跟我的学生们讲:睡觉前十分钟,闭着眼睛想一想这一天经历的事情,清理清理这一天积累的情绪。别把白天的情绪带到夜里面,带到夜里面就会做梦,全身都有反映。我们知道好多人做奇奇怪怪的梦,跟他白天的心结有关系,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这个第三条,公心自鉴,都是可以实行的方法。但对一般人来说,刚开始觉得有点太严肃,这么严肃的人生有点受不了,干吗要这样?人活着就挺累的。其实,我们都知道只有限制才能带来自由,就是只有规则才能带来自由。没有规则你不要以为是自由,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最危险的。我做一把手做了十几年,深知制度是保护人的。当你觉得你在这个单位什么都说了算,什么都很顺,你是老大,你不得了的时候,大事就来了,你就很危险。当你知道各种制度有所限制,有条有款,这个时候你是安全的。人如果觉得安全的时候,其实是最危险的。

4.日常即是养清明,学问之道养公明。

这两句话是具有相当的中国文化素养的一种表征,这是我提炼出来的两句话。我们的日常之养就是要做到时时清明,学问之道则是养人之公明。因为,学问是天下之公器,不公无明。

清明节去祭祀先祖是为什么?为什么要搞一个祭奠仪式?难道是祖宗魂灵在那儿会保佑你吗?中国古人不是这个意思。古人祭祀、祭奠,是一个修行的方法。

怎么讲?过去有句话叫:每临大事有静气。就是出现重大事情的时候,能够很沉稳,很安静。比如说像贺龙,12岁的时候,他爸是个土匪。别人请他们吃饭,有人掏出枪,在八仙桌底下“嘣”的一枪,所有人都惊慌而起,都跑了,只有贺龙坐在那不动。旁边有人看到这情形说,这个孩子以后不得了,小小的孩子有静气、沉稳,这是修都修不来的。出现大事不慌张,能安静,能沉稳,一个是天生的,另外就是后天养成的。而祭祀就是培养人的静气的一个重要手段。人面对祖宗很恭敬的时候,行礼、祭祀的时候,气是往下沉的,内心是干净的。在内心干净和安静轻松的状态下,他就会有一个敬意,就能迅速使你的五脏六腑进入一个清明、安静、舒适的境界,就能把你一身的病甩开。这还能治病。

打坐其实是后来出现的。包括礼拜神佛都有这个意思。我到台湾去,有一个老道长,90多岁,他跟我说,你不知道,我每天拜一千多下,那相当于做一千多个俯卧撑。老道长跟我握手,“咔嚓”一握,我也是多年练功夫的人,从小练少林拳,后来练内家拳。这老先生这一握,我就觉得不得了,90多岁的老先生有这个握力,这个身体,这个身板,这个精神,不得了。跟我一谈3个小时,双目炯炯,那个精气神!拜一千多下,那就是运动量很大的身体锻炼。

这位老先生只谈到了是身体锻炼,而了凡把这个讲清楚了,敬意。所以你们听完课,清明节一定要祭拜祖宗。祭奠实际上是清理你内心垃圾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你看了凡怎么讲:

古人瞬有养,息有存,盖无日不斋戒也。然临祭之时,犹散斋七日,致斋三日。今按《须知》文册,当官三十一事,以祭祀为首。此而不敬,非人矣。凡遇祭祀,务遵戒约,以求感格于神明。

“古人瞬有养,息有存”,这句话在很多典籍上都找不到任何解释,一般人也不知道它在讲什么。这句话确实也是很难解,只有修行多年、有功夫的人,才能体会到它的内涵。它是指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刚才给你们讲的,每临大事有静气。“咔——”就回来了,就是“地天泰”。《易经》有个地天泰卦,就是天气往下沉,地气往上升,天气地气一交,整个身心都清明了,瞬间使自己回到一个正常的状态。

我们人经常是不正常的,你们知道吧?比如说你看见心爱的人就心动了。或者别人在那儿喝酒,你的酒瘾就起来了。今天你其实刚感冒了,人很没有精神,但是人家让你喝酒,你又想喝。我听说感冒了,尤其是吃了“阿莫西林”那个消炎药,千万别喝酒,刚吃完那个药就喝酒,容易死人的。如果管不住自己,巨大的风险就出现了。如果你训练了一个方法,在瞬间之内出现任何情况,“侉——”回来了,回到一个日常的状态,那是很难的,有几个人能做到?比如我们在三层楼的教室里听课,起大火了,谁都会慌神。有人就会从三楼跳下去,很多人就会往外跑,人挤人。如果是几千人的话,就有人被挤倒,甚至被踩死。还有很多人是被吓死的。但如果你能够“瞬有养,息有存”,在瞬间回到日常的状态,你死不了,没那么危险。这是多大的一个功夫!死的那些都是瞬间慌乱、恐惧,慌不择路的人。

这是古人能够面对复杂情况,有清晰判断的能力。决断的基础,就在于你当下的那一刻的整体的状态是在的,是清明的状态。其实我们人比的就是这个东西。《庄子》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有几个人来这儿射箭,以瓦片为赌注,看看谁能射中目标,结果十个人里面有七八个人都射中了。接着以带钩作赌注,很多人就提心吊胆了,射中者寥寥。最后以黄金为赌注,奇了怪了,大家几乎都射不中。还是刚才的箭和靶,结果却迥异。王义夫在奥运会打了多少年的亚军,运动员一辈子有几个奥运会呀。平时他闭上眼睛一抬枪就能打中,他练了几十万遍都可以百发百中,但在奥运会时最后那一下,他看不见了!他打出极低的环数,为什么?庄子的那个故事想说明什么?庄子又举了个例子。你在这儿射,你能够射准。如果让你站在悬崖上,底下是万丈深渊,你站在那儿的时候,很多人就射不准了,很多人就被环境、被周围巨大的牵扯给带走了。所以如果“瞬有养,息有存”,就是瞬间都能够滋养自己,而且一呼一吸之间能够存心,心能够回到心上,那是很大的一个功夫啊。你们有些人如果练到这个功夫,“地狱”你走一遭都不怕,你处理很多事情都能有方法。

今天我们中国这么多家庭,有些家里出现了癌症病人,包括上次我们学生群里有一个人家里出现一个癌症病人,慌慌张张。我想,家里出现一个癌症病人,实际上是对你的家族里面重大问题的一个抉择,你们怎么去对待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整个家族的一个考验。很多人就会在怎么治上、花多少钱上纠结,变成整个家庭的一个巨大的矛盾,哥哥出多少,弟弟出多少,姐姐出多少,全家性的各种复杂问题就出来了。就不能“瞬有养,息有存”,以平常状态去面对它。

后来清代李彦章把了凡这句话变成了一副对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昼有为,宵有得,瞬有养,息有存”。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好理解了。上一句话是很有寓意的话,出自《论语》。讲一个人一定是要有志向去求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知道道了,晚上死掉都行。这句话,你们可不要轻易觉得是随便说的。孔老先生都代行过宰相职责,所谓“摄相事也”。他影响中国几千年,他这样的人都说这个话,说早上真的通了道了,晚上死掉都可以。可见道对生命来说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甚至比生命还重要。一旦通道,“吾道一以贯之”。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险恶环境,或顺利的环境,都一以贯之这个道。所谓“颠沛必于是,流离必于是”。通了这个道,就变成一个坦荡快乐的人。

这道是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通这个道。其实道就是你们每个人都需要完成的生命觉悟,实际上是价值觉醒,所以要“志于道”。孔子说,一定要对你的生命有一个交待,你要“志于道”,这一辈子活下来,要活得明白一点,就叫“志于道”。知道你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别到临死时,还不知道为什么来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遗憾地走了。

“据于德”,德是什么?你内在得到了什么,内在得到了多少,这成为你的一个依据。别的东西成为不了依据,你的副厅级、正厅级,存多少款,那些东西不能成为依据。一旦成为依据的话,你会增加烦恼。今天解决正处了,或者明天或者十年以后,这个正处对你来说可能会是一个笑话。这么多年别人都上了副厅了,就你是一个正处。当年得到时无比欣喜,后来却成为无比痛苦的根源。所以,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成为不了你的“据”。什么东西能够成为你的依据?只有德。这个德,古人说:“德者,得也。”我跟你们说,德是得到,你内心真正得到的东西,叫德道。我们老说道德,那是西方的一种话语。

在中国,我们讲孔老夫子讲的“德”,就是你心里“得”到多少,这个才叫“德”,也叫“立”,三十而立的“立”,立德。三十而立,不是说30岁娶妻生子,是三十岁内心有所确立。确立什么呢?比如说我不说谎,我不贪污别人家的钱,我做人要讲信用。在30岁立了,40岁、50岁一辈子都不会改变,到死都不改变,这个叫“立”。这个也叫“德”。内化,在内心成为自己不再晃动的东西,叫德和立。所以要“据于德”。

“依于仁”,平时做任何事情以什么为依归?不是外在的条条框框、人情世故,而是自己的良知。仁就是良知。依于仁去做,大体上没错,对得起良心,你就去做去,不要考虑多和少。比如你两兄弟,你母亲生病了,你现在只有十万块钱,你拿了八万块钱给母亲治病。你哥哥有一百万,他拿了十万块钱,比你多两万。你非得跟你爱人说,哥哥拿十万,我们也拿十万吧。其实你已经拿出了你百分之八十,这个东西已经“依于仁”,可以了。不要依于外在标准,那就痛苦死了,你比不上。你把这个心七分八裂,四分五裂,你这个心永远满足不了各种外在的标准。所以这个叫做“依于仁”。古人的一字一句都是修行啊,都有来历啊。

“游于艺”。一个人不能太苦啊,就像我们治理自己,要“游于艺”,会弹弹古琴、打打太极拳、写写书法,用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来养自己。乐者,快乐也。通音乐,养自己,让自己舒服,这叫“游于艺”。

那么下联的“昼有为,宵有得,瞬有养,息有存”呢?白天要有所为,要做事情,晚上要有得,晚上要总结一下,不要老去干,要有停歇后的所得。要瞬间也可养,一息之间有存心。瞬间都能够养,呼吸之间都能够养,不糊涂。很多人多数时候做事是很容易糊涂的,一个清晰的人是很难找到的。

我上次讲《了凡四训》,我们有个学生在整理稿子的时候,自己觉得在现场听得很明白清楚,感觉很好,整理录音时却感觉有更多的美好好像在课堂上都没听见,好像第一回听。我说这就对了。包括你们现在听我讲课,有的人是时睡时醒的状态,有时候听明白了,觉得挺好,有时候睡着了。打开了某些开关,又关闭了某些开关,多数人处于这种状态。孔子讲过,“颜回三月不违仁”,颜回三个月都是清楚明白的,不得了。颜回为什么那么年轻就死了?大家都很尊重他呢。他很清晰,三个月都很清晰。其余的人,孔子说“日月之至焉而已”,就是一般人是一两天清晰,一两天糊涂。我们大家基本都是糊涂蛋,我也是。天天糊涂着,上面还没做完,下面就忘了,出门就忘了带钥匙,带雨伞就老带不回来,各种忘记各种糊涂,都是因为睡着了,不能够清晰地印照周围。

“盖无日不斋戒也。”古人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瞬间恢复一种清晰感,使自己能“每临大事有静气”,有完整的一个判断力,就每天要斋戒。这绝对不是迷信,你们有缘听到这个课,能接上中国传统的东西。“临祭之时,犹散斋七日,致斋三日。”人要天天斋祭更好。而专门致祭之前,须散斋七日,致斋三日。散斋就是非严格的要求,致斋是正式、非常严格的要求。

同类推荐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标准

    党员标准就是党章对党员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它由入党资格、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以及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部分组成。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不同角度对党员标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符合党员标准,哪些地方还存在差距,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
  •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本书重点阐释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如何传承,如何弘扬,如何重新生长,融入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中,按主题分章,每章讨论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质及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的作用。
  • 做人做事做官: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做人做事做官: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在新的发展时期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要用自己终生实践来做出回答的课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问题研究

    本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大理论形态的内在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建构的原则方法与结构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 创先争优好书记

    创先争优好书记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各类难题破解,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涌现出一批好典型,创造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中共甘肃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编写的《创先争优好书记》系统总结和展示了甘肃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热门推荐
  • 柳絮飞

    柳絮飞

    那一刻,她心痛如绞,不为失去清白,只为那言犹在耳的承诺,和他身旁那如花娇颜。那一瞬,她万念俱灰,不为国破家亡,只为那所谓至亲的算计,和那蓝颜知己的背弃。那一生,她魂穿时空,创书斋,结挚友,只为快意江湖,随性而活。那一世,她涅槃重生,动心机,惩仇人,只为埋葬天下,报仇雪恨。三生爱恨,三世纠缠!谁将她轻拿轻放?谁教她世情薄凉?她说,一往情深,三年暗恋只为卿;她说,若有来生,碧落黄泉不识君;她说,我命由我,韶华休笑本无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工作像蚂蚁 生活像蝴蝶

    工作像蚂蚁 生活像蝴蝶

    一个人工作的时候,需要兢兢业业,这就是务实的,所以工作要像蚂蚁一样实干;一个人生活的时候,需要有点浪漫主义精神,所以生活要像蝴蝶那么浪漫。人的一生,不要让消极的心态所主宰,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积极心态的人所取得的。我们要在绝望中摆脱烦恼,在痛苦中抓住快乐,在压力下改变心态,在失败中看到希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
  • 丹道至尊

    丹道至尊

    神火焚灭,附体重生,却又遭遇各种追杀。为了求生,他不停的与天斗、人斗以及各种妖魔鬼怪恶斗,推到一个又一个姑娘,逆转人生,纵横异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归之真

    归之真

    天地大限将期,生灵涂炭在即,于无意中明了真相的他,将以自己的方式拯救苍生,他誓以燕旭之名真能延续人族大愿!
  • 越野赛跑

    越野赛跑

    这是一部有着孩子式的想像和放纵的小说,它跨越了30年时间,讲述了政治年代和经济年代人们的生存境况。小说中有一个现实的村庄,一个和村庄相对应的想像世界——天柱,一匹军队留下的白马。其中,天柱我们内心深处的景观,那是一切奇迹的源头,更是灵魂的自由栖息之所;现实的村庄演绎着1965年以来我们的生活变迁;白马则联系着现实世界和想像世界。
  • 香巴拉秘符2

    香巴拉秘符2

    张崇斌自越南救出祁兵,作为交换条件,与越南黑帮分子达成“合作”协议,齐赴西藏“神山”开展寻“宝”计划。然而“神山”探索征程充满曲折、离奇坎坷,且因有人告密,张崇斌被羁押。为了自证无罪,澄清祁兵冤情,在办案人员和国内权威专家严肃的讯问面前,张崇斌联手拥有天才智商的唐凯以超凡的解谜构思,巧妙地剖析了麦田怪圈、金字塔、UFO等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不解之谜之间存在着的内在关联及其成因机理,并通过对秘图符号释义,揭示出当前威胁全人类的危机所在。
  • 東京喰種之抉择

    東京喰種之抉择

    在喧嚣的都市里,一个少年孤独的走着,他曾经也有幸福的家庭,但是有一次,食尸鬼袭击,杀死了他的亲人,他为了报仇,毅然加入CCG,做了大量的实验……
  •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八大基础课之一,本书为其配套教材。本书力求破解文学理论讲授中教材与教学相脱节的问题,重视教学性,循学生接受与吸收知识的理路来编写教材,在理念与体例上有很大创新。
  • 夜葬

    夜葬

    西南一隅,有一奇特的丧葬习俗,名"夜葬".凶死的人只能在夜晚静悄悄地送到死人沟中埋葬.四个研究民俗的学生来到这里,想要揭开这神秘文化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可他们碰到的,却是一连串不可思议诡异莫名的事……村中的地理先生,欲言又止……山村中唯一的大学生,发现了秘密,却又神秘失踪……山腰上绿树掩映的别墅中,隐居的推理小说作家……别墅中,一瘸一拐走过的管家……还有一只低吠的狼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