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86300000011

第11章 千山暮雪为一誓

——徐德言

楔子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那是一个普通的六月,江西省玉山县的郊野,往日凌乱的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忽然变得冷清而秩序井然,只有几名身着考古服的工作人员埋头忙碌着。经过紧张的挖掘抢救,修路施工现场发现的唐代古墓终于可以示人了。

开启古墓的那一瞬间,白骨灿烂而安详,墓主周身迷蒙着古朴的尘灰,如千年时光的沉淀。白骨一侧,一面残破的铜镜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破镜边缘为花瓣形,背面一朵初放的莲花,如初承雨露,清气熠熠。一只凤鸟独立莲花上,睨视一切,威仪赫赫。一双麒麟温顺安详俯视,贵气充溢而出。

据中古风俗,破镜入葬乃刻意为之,宋代以降,此风尤甚。夫妇死后,将一面铜镜摔破,各放入墓中陪葬,祈望在阴间以镜为凭,再续前缘。

破镜重圆人在否——北宋大才子苏轼的一首《蝶恋花》,写的是佳人伤春、思人的闲愁。东坡是才情、胸怀、慧根绝佳的男子,依然勘不破“人长久”这般俗世夙愿,何况引浆卖车者流?因而乐昌公主与徐德言那“破镜重圆”的念想,便是如此的为世间愚夫愚妇所祈求、向往,亘古不绝。

一、江左俊才堪相守

天下分合大势,自古而然。两汉恢弘的气势在曹魏的烈火烹油下黯然终结,历史进入魏晋南北朝。北方五胡十六国混战,为北魏统一,后又分裂为东魏、西魏两国。东西魏不久分别为北齐、北周取代,最终统一于北周。南方东晋为刘裕所篡,先后历宋、齐、梁、陈四朝。古史不堪钩!任世间多少俊杰奸雄戮力,江山不改,人事徒伤。不过幸好有这悲欢冷暖,让后世多情后生、痴心红颜杳渺红尘,能有些许值得顾盼、自醉的断鸿零爪。

乐昌公主与才子徐德言的情事就是这不堪乱世中最值得酣醉的佳酿。

公主本是陈宣帝之女,陈后主最年长的妹妹。长于深宫之中的乐昌公主自幼清丽动人,绝色无匹。但这位绝色佳人有着不同流俗的脾性。据说她素来不喜欢妆奁裙钗、脂粉鬓寰等细碎容冶之物,以为女子之美,上取气,腹有诗书,其气自然馥郁温雅,似万里层云,静秋幽潭;中取性,赤子之心、宽和之度,自然性情纯然婉转,如纤丝柔锦,清水芙蕖;下取色,黛眉檀口,桃李妖冶,芳华一时,虽可摄人心魄,然终究碾落成泥,所谓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者。因此,乐昌公主不事雕琢,反而醉心于诗书,常常素面清衣,贪读诗书,才学可敌当朝文宗。

气质娴雅出众,加上才华过人,乐昌公主的名声自然超逸宫闱,传遍江左。江南繁华之地,烟柳绝胜,正是情意无限的名都佳处。宣帝见女儿初长成,尽管没有重彩艳妆,但依旧如名花照水,清丽可人,又加之诗书锦绣,才情过人,对公主的疼爱凌于其他子女之上。为了帮女儿找个中意的人家,宣帝极其所能,花了不知多少心思,但公主无一满意。

乐昌公主自有心思:父皇中意的不过是世家大族和豪门巨宦的年轻公子,这些纨绔子弟,家财万贯,腹中空空,不过是银样镴枪头而已,长相守必然面目可怖,自然要寻那才识第一,人品无双的男子,一生相伴。

这样的心思在乐昌公主心中挥之不去,直到一个叫徐德言的名字传入耳中。那是一个怎样的男子?情思暗潜的女子在高大的宫墙中望着远方,脑海中出现了模糊而又迷人的印象。

徐德言为普通的仕宦人家,为人朴实厚重,志趣高洁。他聪慧勤敏,自幼饱读诗书,才学堪比子建,声明盛传金陵,为朝廷太子舍人,当朝青年一代的翘楚,是名满江左又无丝毫跋扈浪荡之气的谦谦君子。当公主知道这些事,她突然间变得双目迷离、心事重重起来。

多情的江南,烂漫的金陵,才子佳人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未曾相见已相知!乐昌公主和太子舍人徐德言如寻到故人一般,开始了恩爱无边、羡煞古今的浪漫生活。

寻常的日子里,太平盛世的闲情逸致在这两个才情无限的眷属间显得如此充满魅力。夏荷秋桂,春风冬雪,珠玑文章,绝世才思,尽管是波澜不兴的闺房之乐,加入了这绵绵情意,浸润了彼此一致的心气、互赏的灵犀,竟变得如此曼妙斑斓,如此惹人贪恋,似偌大的御花园般有着熟悉却又出人意料的惊诧的向往。

如果一份互赏的爱情,能水波不兴地安然度过,对他们而言该是至大的幸福。只是这样的幸福,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正是因为这可遇不可求的无常,才有了情事旖旎无限的风光,才能为千古情意披沙沥金,扯下多少虚伪的面孔,拣出多少容易忽视的动人情事。

二、颦鼓动地万里杳

公元582年,偏安江南的陈国迎来了这个短命王朝的新皇帝,也是最后一个皇帝——陈叔宝,史称陈后主。陈叔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从小过着富庶奢豪、诗酒美妾的糜烂生活。即位后,他变本加厉,荒芜朝政,沉湎酒色,整日流连于轻歌艳舞、酒筵歌席之间。当时的陈国已经度过了近三十年的太平日子,尽管有北方强敌虎视,但陈后主不以为意。他宠幸贵妃张丽华和龚、孔二贵嫔,专门在临光殿前大起高楼,取名临春、结绮、望仙,穷奢极欲,又召来江总等文人狎客,作长夜之饮,奏《玉树后庭花》。国家大事为小人把持,朝政日益腐溃。

就在陈后主即位的同时,北方的北周也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北周大臣杨坚为辅政大臣,废掉静帝宇文阐,改国号为隋,即皇帝位。与陈叔宝不同,杨坚为人志向远大,善于谋略。即位后,他一边努力革新旧弊,恢复国力,一边趁机四面扩张,扫除其他敌对势力。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隋文帝杨坚下令晋王杨广、秦王杨俊和清河公杨素领兵五十万攻打陈国。

消息传到建康,陈国君臣以为有长江天险,毫不重视,甚至置之不理。不久,隋兵渡过长江,直逼都城建康。正拥着美人饮酒赋诗的陈后主如梦初醒,吓得瘫软在地,日夜哭泣不已。短短一个月后,隋朝大将领兵入朱雀门,陈国宫中君臣、侍女尽被隋兵所俘。

国破必然家亡。公元589年,新年过后的正月,建康城四处是流离失所的人们,战马长嘶,老幼时哭,远望城南,北风送来焚烧的烟火味。驸马徐德言拥着爱人乐昌公主的双手,沉沉地说:“隋军入城,卿为皇家眷属,必然被掳。不如今夜随我逃出城去?”

略显憔悴的公主理了理散开的鬓角,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说:“城门已有重兵守卫,皇族出城格杀勿论。我不能贪生出城而连累了你。”说罢,举起一面铜镜重重摔在地上,转眼铜镜已裂成两半。

公主轻轻拾起残缺的铜镜,将一半递给驸马说:“隋兵不会放过我,你我离乱之日不远矣。君好生收藏这残镜,他日若天各一方,妾必于每年正月十五入长安市中售卖此镜。望君不弃妾蒲柳之质,前往相会,以镜为信。”说罢,这昔日的一对璧人泪如雨下。

当年名动江南的才子徐德言,望着妻子清丽的面庞,泪水涟涟,如凉风中含露的玉兰。他紧紧握着妻子的手,想着二人当年夫唱妇随、诗书酬唱,互为知音,如今却家国破亡,遭逢离乱,忍不住双眼注满了泪水。他咬了咬牙,忍住泪水,一脸刚毅,缓缓说:“公主厚望深情,德言铭记。望善自珍重,努力加餐饭,以图后会!”说着,二人紧紧地拥在一起。

在徐德言的印象中,那是他们分别前最后一次倾心托付。没过多久,隋朝大将韩擒虎就派人将陈国皇族一干人等送往长安,乐昌公主自然也厄运难逃。

从此,徐德言与乐昌公主分别,音信全无。不久战火平息,爱人也离他而去。孤独的黄昏,他失落地行走在游人如织的路上,望着开满野花的田畴,忽然就“哇”的一声忍不住哭出来,他实在太想念公主了。然而战争刚刚平复,中原大地依然危机四伏,爱人又音信全无,茫茫人海,不知何处寻找。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自己无尽的思念化作每日向上苍的祈祷,祈祷爱人能在某个地方平平安安地等着与他团圆。

三、破镜重圆遨五湖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转眼间,曾经在长江南岸傲视中原的陈国,在陈叔宝的折腾下王气黯然而收,短短一年之间城破国灭,陈氏皇族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徒。

为了防止余孽死灰复燃,隋文帝下令将这一干人等带出建康,前往长安安置。浩浩荡荡的皇室贵胄、妃嫔宫女被押往长安,前途未卜。隋文帝下令,将陈叔宝、张丽华和龚、孔二妃严密幽禁,其他皇室公卿的男子皆发配边陲放逐。剩下的宫人女眷收入隋朝宫殿充当奴婢,少数貌美年轻的女子则被赏赐给南征的有功大臣。

盛年离索的乐昌公主,自建康城一别,一路颠簸,千里凄凉,随众前往长安。她望着满目疮痍的陈国江山,想起乱中分别的驸马,心中戚戚难安。入长安城不久,她就被赐给了灭陈的大功臣杨素。

杨素为北朝世家子弟,从小落拓不羁,胸怀壮志,文采与见识并重。他与隋文帝杨坚交情深厚,是隋朝开国重臣,深受隋文帝重用。在讨伐陈国的战役中,杨素被任命为行军元帅,掌管水兵主力,从巴东郡顺江东下,大破陈兵。杨素功劳卓著,灭陈后被封为越国公、右仆射,又被赐予乐昌公主为妾。

公主貌若谪仙,不施粉黛,加之才情无双,杨素一见倾心,对公主十分宠爱。但乐昌公主身在长安,心念江南,对驸马的思念如融化的蜡油滴在掌心一般,日日心伤不已。每到夜来,公主黯然神伤,望着幽幽的小月,想起建康城中二人携手杏花疏影里,举杯邀月,诗酒传情,忍不住潸然。

又是一年正月,三五临近。她拿出深藏好的那面残镜,望着镜后的雕花漆金和朝仪金凤,又看着镜中自己萧索的容颜,思念如江南四月的碧草般疯长起来。她愣了好久,唤来贴身的老仆,将半面残镜缓缓放到她手中,眼中企望的神情似乎藏着数千年的哀怨。

那一年的元宵,长安城繁花似锦,蛾儿雪柳黄金缕,宝马雕车香满路。霓虹灯火,璀璨烟霞,车水马龙,恍如当年的石头城。城中集市上,人们围着一个老人,议论纷纷。

老人满头白发,一身麻布衣服,安静地打量着眼前各色人物。她面前铺着一张宝蓝色镶边大手绢,上面搁着半面残破的铜镜。铜镜已然有些年头,花瓣形镜缘已经失了明亮的颜色,几处灿烂的绿锈如凋残的花朵。

“就这么个破镜子,到处是铜锈,人影都瞧不见了,还售价黄金一百两,我看是有病!”一个声音从人群中传出来,引来一阵哄笑。“就是,这样的破烂玩意,唬小孩都不管用,还要一百两黄金!这个老太婆一定是想钱想疯了!”

就这样,从清晨到月上柳梢,整整一天过去了,除了嘲笑的目光和戏谑的口吻,没一个人问津。公主看着回来复命的老仆人,心中掠过一阵寒意。

春去秋来,这样的企盼与失望一直持续了两年。

已经是故国破亡、良人音信杳无的第三年。又是一年长安街头,当老仆人在满街的人即将散去、正准备包好铜镜离开时,眼前走来一个俊逸而憔悴的年轻公子。

这位年轻人看着那残破的铜镜,如发现黑夜中的明珠般,眼中放出惊诧、乐极的光芒。他趔趄上前,满腹忐忑地问道:“老人家,敢问这铜镜售价几何?”老人喜出望外,回道:“足金一百两。”她停了停,又望着年轻人的脸,“若是能拿出与此铜镜相合的另一半,老身则分文不取!”

辗转三年,跋涉千万里,心中喜不自胜,徐德言道:“请老人家过目!”说着拿出另外半面残镜上前。

“果然严丝合缝!”老人将两块破镜合在一起,满脸皱纹堆成了一朵笑靥。

徐德言兴奋不已,连忙将老人邀到住处,题诗一首,请老人代为送予主人: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乐昌公主见到老仆人,听她说明原委,又读罢赠诗,悲戚难当,泪水如决堤之潮,夺眶而出。三年了,她朝夕思念的良人从千里之外奔赴到此,不知道他历经多少劫难坎坷,不知他饱受多少羁旅风尘,不知他一介书生如何抱着那个誓言风餐露宿跋涉万里到了这繁华冷漠的他乡,而今我却如飘蓬般已生为人妾。

公主摩挲着怀中的赠诗,思念、心疼、担忧和无望填满了悲戚的心,从此一病不起。

杨素对公主一向宠信,见公主心神恍惚,多方慰藉、询问,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他被这一对真情相托、生死不渝的人深深打动。第二天,他将徐德言邀至府中,盛宴相待,令他二人相见。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堂皇绮丽的国公府,那是他们一别三年后的初见,徐德言望着对面的公主、三年来日夜思念牵挂的爱人,这七尺男人也忍不住涕泪飞洒。他目不转睛地望着公主,叹息肠内热,双目流转悲喜交加。

公主坐在越国公身旁,此情此景,心思如潮,忍不住掩泪吟道:

今日何迁次,新官对旧官。

笑啼俱不敢,方验作人难。

杨素听了公主吟诗,一时称赞和感动涌上心头。他望着这二人,又转头注目着公主,满含不舍地说:“卿才情不输须眉,徐舍人更是青年俊杰、翰苑翘楚。你二人少年定情,虽遭逢离乱,历尽沧桑,终能相顾,不负深情。真乃可歌可泣,患难真情!老夫欲成人之美,成全你二人破镜重圆,意下以为如何?”

公主与德言如闻惊雷,半晌才回过神来,双双相携,跪倒在地,“越国公玉成之德,堪比青天!”

谢过,二人不及平身,就在那帷幔轻扬、灯烛艳艳的百步堂下长拥而泣,泪如注泉。

不久,这一对度尽劫波的患难夫妇就离开了长安。他们相携回到江南,在那草长莺飞、小桥流水的烟雨江南隐居起来,将那离别的相思化作了永世的长相厮守。

同类推荐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感怀浙大

    感怀浙大

    本书收录的是以第一人称记述的浙大曾经的人和浙大曾经的事。它们的作者有的曾在浙大工作,有的曾在浙大学习,有的早就离开了浙大,有的一直在浙大工作。这些饱含深厚情感的文章有浙大校友们回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一点一滴,他们写下了在浙大求学期间“最难忘的老师”、“最称赞的课程”、“最留恋的地方”和“笔者在浙大的那些故事”等;也有为国家、为浙大做出卓越贡献的浙大名师竺可桢、苏步青、王国松、费巩的子女们回忆他们眼中的父亲,一幕幕往事在撰写的过程中浮现。
  • 北大美文

    北大美文

    中国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我只见到张竞生君的一篇“爱情的定则”。凡要讲真正完全爱情的人不可不对于所欢的时时刻刻改善提高被阴爱的条件。一可得了爱情上的时时进化的快感,一可杜绝敌手的竞争”这一书话,总是十分确实的。但是道学家见了都着了忙。以为爱应该是永久不变的,所以这是有害于世道人的邪说。道学家本来多是“神经质的”(Neurotic)、他的特征是自己觉得下劣脆弱他们反对两性的解放,便因为自知如没有传统的迫压他必要放纵不能自制,如恋爱上有了自由竞争他必没有侥幸的希望。他们所希冀的是异性一时不慎上了他的钩,于是便可凭了永久不变的恋爱的神圣之名把她占有专利,更不怕再会逃脱。
  • 遁世与逍遥:中国隐逸简史

    遁世与逍遥:中国隐逸简史

    正是隐士的独特身份,促使形成了中国隐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使得隐士和社会、会山林和庙堂处于一种极其复杂的纠集之中。隐逸往往很少是人终其一生的行为,很多人都在仕进和隐逸的路上进进出出。所有形态的隐都有一个共通的地方,即把个人和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对立起来。隐士往往都是个体感很强和原则性强很的人,因为这种强烈的个体感,使得他们无法委曲求全地融入到他们所不愿意融入的世界中去,同时使得他们具有一种强烈的孤独感,他们很清楚自己和那些安于现有的道德和政治秩序的人的不同。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孤独驱使他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热门推荐
  • 大宅门内话管理

    大宅门内话管理

    本书打破了常规管理类丛书的编排模式,分别从大宅门三代掌门人的自身管理特色入笔,基本上涉及了管理的各个环节。白萌堂的沟通管理,选人用人,核心竞争力,权力,决策管理;白文氏的战略管理,人际关系,品牌管理,激励机制,危机与风险;白景琦的创新管理,资金管理,企业文化,计划管理等。全书均从分析剧情入手而展开议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语言引导读者兴趣盎然地学到管理的知识,同时在每一大章的开头还有对人物的介绍以及对其管理特色的点评,每小节的结尾还有一些补充的小常识,希望以此能激发读者的灵感,为现代管理者拓展一些新的管理思想。
  • 混乱三国

    混乱三国

    《幻石神游记3·混乱三国》,女娲用五色石子补天遗漏的一块神石,历经千年沉睡后,化身为21世纪一个时尚、炫酷、睿智的初中二年级光头学生——幻石,他天质聪明,悟性极高,又通神仙法术,将世间的诸多知识汇集到了自己幻化出的一台万能笔记本电脑中。春雨纷纷时节,幻石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酒馆,巧遇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十个作者。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幻石一一通过名著作者,穿越到了名著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展开了无数搞笑、惊险、正义等探险旅程。原著中的人物命运会因幻石的到来改写吗?幻石进入古典原著中又会有怎么的改变?神游中,又有多少离奇惊险的情节和谜底等待我们去发现?一切尽在精彩的《幻石神游记》
  • 汉末莽军师

    汉末莽军师

    三国知识问答,请填空。1.水淹七军?——(本军师做的。)2.白衣渡江?——(本军师做的。)3.草船借箭?——(本军师干的。)4.连环计?——(本军师干的。)5.空城计?——(本军师干的。)6.苦肉计?——(本军师干的。)………………98.美人计?……(老混蛋王允干的!本军师是受害者!)99.东吴美人计?……(小白脸周瑜干的!俺儿子是受害者!)******建了个群52378564,请诸位大能进来聊天打屁,谈论三国~
  • 像狗一样奔跑

    像狗一样奔跑

    「ONE·一个」常驻高赞作者,萌怪青年里则林的首部作品集,当中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有叛逆不羁的雷人行径,有年少生活的种种记忆,有迷茫,有思考,有成长。你有可能被他的冷酷不羁所折服,也有可能因为他的种种恶搞捧腹大笑,然后在紧接着的下一秒,得到长足的温暖与感动。一直在遇见,也一直告别。看一个昔日荒诞不羁的少年,如何在经历和思考中成长为一个平和宽容的青年。或许从中,你可以看到过去和现在的自己。
  • 那年的情里没有爱

    那年的情里没有爱

    在爱情里做好自己,有时候伤害或是受伤难免,但最早的初衷一定是善良。
  • 盛世宠婚

    盛世宠婚

    【宠文】(已完结)公司濒临破产、父亲中风倒下、未婚夫一家落井下石,她一改往日温柔娴静变得冷艳凌厉,走高冷女王范,没想女王次次狼狈不堪都被这个男人撞见……“苏岚,我正缺个老婆,看你挺合适的,不如咱两明天去领证吧。”这个男人说得理所当然,苏岚无语凝噎,在路边求救喊了一声老公,就真的要跟他去领证结婚?!什么?他是顾氏地产总裁?是首都赫赫有名的顾家第三子?苏岚深吸一口气,小心肝颤的厉害,看着从浴室出来的男人:“顾乔北!领证的时候你怎没告我你背景这么雄厚!”男人微微一笑,眼底闪过一丝光亮:“怎么?现在知道了想要悔婚?可惜……晚了!”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秦淮悲歌

    秦淮悲歌

    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大大小小有数百次农民起义。唯一一个建立了全国政权的范例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是当之无愧的“伟大领袖”。在金銮殿上喊他“万岁”的声浪,真是一浪高过一浪。那些当年跟着他“闹起义”的农民兄弟们,如今都“坐天下”了。当年是“游击将军”,今天就是“一州之长”;当年相当总兵,今天就是督抚。怎能不衷心祝愿他老人家“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 爱不言明

    爱不言明

    简介:那一天,他满脸自嘲,说:“......你从来都不爱我,不是吗。你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而我从来都是每个人中可有可无的一个...既然不爱,我们,分手吧。”而她,一如往常般挂起温柔的笑意,答道:“好。”.....一朝错许的心,一段已刻骨的情。爱,就该大声说出来!可惜,她不稀罕......若真爱,何不言明呢。
  • 李文忠公事略

    李文忠公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