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8000000007

第7章 豫州不言自沉厚

◎汴梁自古帝王都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宇非凡。

——《五城记》

开封,古称大梁,又称东京、汴京、汴梁,是我国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位于河南省东部、黄河以南的豫东平原,与郑州比邻,陇海铁路擦城而过。迄今为止,开封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

相传,早在五千多年前,在今天的开封城附近,就形成了居民点,这里是我国最早开发的区域之一。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主要以农牧为生,过着一种原始社会的生活。到了夏商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因为这个地区的生产进一步发展而从原始公社步入到奴隶社会。到了春秋时期这一带则属于郑国。郑庄公命令郑邴在这里筑城,作为囤积粮食的地方,并命名为开封,取其开拓封疆之意。

根据确切的开封历史,最早在这里建都的应该算是魏国。当时正处在战国时期,那时的中国领土上,分散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封建诸侯国,其中之一就是魏国。由于魏国任用了李悝、吴起等人进行社会改革,所以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后来,地处西方的秦国,因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国力也渐渐强盛起来,并开始和魏国等一些地处东方的诸侯国争夺人口和土地。公元前4世纪中叶,魏国一方面为了控制中原土地,另一方面为了回避秦国的武力威胁,于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2年),迁移至今天开封这个地方,并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城,命名为大梁。魏惠王迁都至大梁后,又称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这段著名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开封作为一个城市的历史,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翻开中国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曾以开封为国都的一共有七个朝代。那就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之后的北宋和金。另外,西汉时的梁孝王,也曾把开封作为自己的封国——梁国的都城;元末大起义的时候,红巾军首领刘福通也曾把他们所建立的农民政权的都城定在开封;明朝初年,朱元璋也一度把开封定为他的北京。直到今天,仍然留有“开封古城,十朝都会”的说法。尤其是在北宋时期,因有漕运这样的有利条件,开封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都市之一。

开封的景点多是围绕着龙亭而建的。龙亭位于宋都御街上,建造在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周、北宋和金朝末年皇宫的遗址之上,气势恢弘。从南门进入,走过玉带桥,就到了龙亭大殿。龙亭建筑雄伟,富丽堂皇,又被碧波荡漾的潘、杨二湖所环抱,气势壮阔。

来到开封不能不看看开封府,就像来到北京不能不看看故宫一样。“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来到开封府为的是感受那朗朗正气和刚正不阿。开封府是北宋时期的天下首府,威名远播。游走于府内,耳畔似乎响起了包大人升堂办案时侍卫们气吞山河的“威武”之声,余音袅袅,荡气回肠。

余秋雨先生在《古本江先生》中说过“文化无界,流荡天下,因此一座城市的文化浓度,主要取决于它的吸引力,而不是生产力”。所以开封也并非总板着脸孔,道貌岸然地对待我们,其也有上至九五之尊下至“三教九流”的爱情故事,也有和开封的帝都气质格格不入的浪子、才子们的故事。比如风流皇帝宋徽宗和名妓李师师在矾楼交盅吟唱;黑旋风李逵夜闹东京……开封城的每一粒尘埃,都写满了历史抖落的一切。

开封有着“一统天下”的豪气与文化韵味。一如碑文,或遒劲明晰,或斑驳模糊;一如尖塔,根扎大地,上沐天光。据说开封的美好故事几乎都掩埋在厚厚的黄河泥沙之中,只有号称天下第一塔的铁塔,因建于山峰之上,保存至今基座完整。登塔远眺,可望见大地似茵,黄河如带,游人至此,飘然如在天外,故又有“铁塔行云”之美誉。时光荏苒,昔日的山峦和铁塔的基座已因黄河数百年来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而被埋于地底,“铁塔行云”的盛景如今已是过眼云烟。看它迎着风向东微微倾斜着,是力量也是智慧。千年前的建造者真的是绝对的智慧。开封因为大水淹了无数次,开封城下已是三座城,唯独这铁塔,立得好正,在阳光照耀下,五彩生辉,具有一种神秘的气息。余秋雨先生借开封古塔,来寓意城市命运。将人类发展的进程,比作登塔,“塔顶塔尖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召唤”,“塔身中天地进行着青春和生命的接力赛”,启示我们只有“进塔”并不断攀登,登上古人不经意间留下的“物理上和心理上的两个制高点”,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祖先有点出息、有点能耐的子孙,那么我们才有可能重塑古城现代的辉煌。

如现代社会的其他城市,今日的古都开封已不同往日,看上去似乎有些“破旧”,但开封的破旧中却透着一种古朴和风度。其实,这位被七个朝代遗留下来的老贵族,正以另一种面目继续着千年前夜晚的灯火。没有了宝马雕车,不见了钗头云鬓蛾儿舞,“珑鞋浅出,飘渺身”亦无处可寻,更不会再有塘溪渔船上“红乍笑,绿长颦”这许多矫情又可笑的做作。远离了踩在脚底百米以下的文明,灯火仍是阑珊。

面对开封久远的历史年代和它旧时的灿烂辉煌,余秋雨先生说它曾“脚踏一个宋代”,将其与意大利的庞贝古城作了一番比较之后,就更加凸显出了开封古城旺盛、活泼的生命力。历史的长河推进到现代,“层层淤泥堆积,把宋代繁密的脚印深深潜藏”,开封“成了一个褪色的遗址”。余秋雨先生正是在感叹古城旧时风貌与辉煌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对现代辉煌的呼唤。

◎妙笔图成意自深

在富丽的大观园里筑一个稻香村未免失之矫揉,农舍野趣只在最平易的乡村里。时装表演可以引出阵阵惊叹,但最使人舒心畅意的,莫过于街市间无数服饰的整体鲜亮。成年人能保持天真也不失可喜,但最灿烂的天真必然只在孩童们之间。

——《笔墨祭》

开封人最爱之物要算是《清明上河图》了。连余秋雨先生也要说“开封最骄傲的繁荣,见之于《清明上河图》”。在宋王朝的汴京——开封,根据《清明上河图》复原放大的清明上河园成为一个符号,诠释着千古的成败兴衰。在《清明上河图》里,汴河沿岸的店铺鳞次栉比,街道上的行人熙熙攘攘,这一派喧闹繁华,就像是一声巨大的开山炮响之后,水的波纹一圈圈迎面荡来,你分明可以感受到面部的冲击,然而它们却又转瞬无踪。透过那玲珑至极的画意,透过那人马喧闹的汴京都市,恍然间仿佛回到了盛极一时的大宋帝国,但它又分明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封建王朝。

北宋末年,庆历新政和熙宁新法早已成为历史。神宗皇帝、范仲淹、王安石、苏东坡等明君良相又已驾鹤仙去。蔡京、王黼、童贯等一众奸臣把持朝政,他们狼狈为奸、收受贿赂、骄奢淫逸、卖官鬻爵,致使朝野一片混乱。同时还排斥异己、残害忠良,极力搜刮民脂民膏。徽宗皇帝不思治国,沉迷道教,大造道观。他纵情享乐,挥霍无度,一年的财政收入竟不够九个月的支出,致使“累朝所储扫地”。

余秋雨先生在《悬崖上的废弃》中说过“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因此,不能太轻易地进入”。但是张择端做到了,他的《清明上河图》即取材于当时的汴京城。至今,开封坊间还流传着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据说当年在北宋汴京的相国寺里,住着一些民间画师,他们靠给寺院绘画谋生。这些人里一个青年画师,他说他可以将首都汴京城的繁华盛景搬到画纸上来,这个青年就是从山东诸城来的张择端。宋徽宗赵佶驾临相国寺降香时听说了这件事,就命令宰相蔡京将张择端召进翰林图画院,并指定题目让其绘画北宋汴京的繁华盛景。

张择端被召进了宫中的翰林图画院,但是他却提出要在安静的农舍中作画,宋徽宗答应了张择端的请求,命宰相蔡京为张择端在汴京郊外,找了一处安静的农舍,从此张择端夜以继日潜心作画。当宰相蔡京将张择端所绘的长卷呈给宋徽宗时,宋徽宗大喜过望,并将《清明上河图》收入皇宫内府。

“靖康之难”时,金兵掠获了《清明上河图》。为了让宋高宗赵构不忘国耻,坚决抗金,张择端闭门不出,呕心沥血,又重新绘制了一幅《清明上河图》长卷,并将它献给赵构。可是赵构和他父亲赵佶不同,他对书画根本没有兴趣,将画退了回来。张择端望着被退回的画卷,心绪难平,激愤之下,将自己的沥血之作《清明上河图》长卷付之一炬,幸好他的家人及时抢出了一半。在这种沉痛的打击下,张择端不久就抑郁而死。虽然今天已无法考证张择端两次献上《清明上河图》的故事是否真实,但根据民间的说法,张择端确实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画家。

张择端以精致的工笔描画出了北宋末叶、徽宗时期首都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民生及建筑,完整呈现出了清明时节汴京的繁华胜景以及自然风光。《清明上河图》无疑是巨制,它融入了张择端毕生的心血,展现出了平常人世的风光。初夏时节的汴京,午后的街头,人们悠然闲适,买米卖布拉车闲聊,小家碧玉也在信步于小桥之上,桥下溪水潺潺,一切都显得如此安逸,如此美好,真可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幅长卷采用了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把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且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500多人物,衣着各异,神情不同,其间还穿插着各种活动,体现出强烈的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韵律的变化及节奏感,笔墨章法都非常巧妙。

张择端是幸运的,他将各家画道遍悟之后,走出了一条以风俗画反映市民生活的创作道路,绘制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巨作;张择端也是不幸的,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的衰亡期。身处这一历史阶段,张择端的痛苦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国家不幸诗人幸,赋到沧桑句乃工”。张择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这句话。在《清明上河图》中,他以丰富的笔墨反映了骄奢享乐和贫困劳苦的鲜明对比。幸与不幸是辩证的,“逆境造人”却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这幅张择端用了七年时间完成的《清明上河图》,曾五次进入皇宫,四次失窃,历经劫难,演绎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就连它的名字,至今都还让人们争论不休。《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与“上河”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专家对“清明”的含义有三种说法:一是指清明节;二是指清明坊;三是指清明盛世。据《辞海》解:清明,犹治平,指政治有法度、有条理。张择端选择在清明时节切入创作他的长篇巨制,是否是希望他的王朝可以遵法度、复条理、“会朝清明”呢?台湾作家高大鹏曾说,清明节是中国民族的复活节。这一天,将中华儿女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股内在的信仰能量,凭着这能量,荡寇扫凶、世代绵延;凭着这能量,一次次跨越历史的劫难,顽强地焕发出整个民族的巨大生机。

关于“上河”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有人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人认为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人认为是“上坟之意”;还有的认为是“赶集上街之意”。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或许,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只是更多的历史被岁月所掩埋了。古往今来,《清明上河图》到底还有多少谜团没有解开?历朝历代,有多少人想占有它,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懂它?走在蒙蒙烟雨之中,倾听雨水滴落的声音,思绪也因此而变得透明、滋润,仿佛游开封就应该是在雨中。在雨中安静地游,在雨中安静地思……忽然,前面出现一间农舍,一位青年画师正在那里作画……

同类推荐
  • 文明的足迹:神奇的四川井盐民俗

    文明的足迹:神奇的四川井盐民俗

    《文明的足迹:神奇的四川井盐民俗》虽是一本科普读物,但改变过去科普只注重对技术的科普化,忽视技术对社会影响的解读方式,将发掘科学技术的人文内涵也作为科普的一个重点,使读者对科学技术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跳出科普的技术层面,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探讨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于是,《文明的足迹:神奇的四川井盐民俗》不仅仅以一个自然科学家的眼光去分析和解读井盐及其生产,还以一个社会学家的眼光去叙述、分析和解读四川井盐生产,从而开拓四川井盐文化研究的新视野。为此,我们重点展示井盐与文明、井盐与盐场对民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民俗文学心理学

    民俗文学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民俗、文学、心理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包括民俗中的心理学、灵异传奇、作家与文学心灵等内容。
  • 国语智慧名言故事

    国语智慧名言故事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分国记事的历史名才。该书以诸侯国为单位叙述史实,起于西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西征犬戎,终于东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晋卿智伯被韩、赵、魏联合所灭,前后共五百三十八年,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共二十一篇。《国语》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关于《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左丘明,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三国时吴国的韦昭在《国语解叙》中也认为《国语》是左丘明所作,与《左传》是姊妹篇。《国语》是我国第一部议论精辟、独具史识的国别史。它通过对话的形式阐发政治、军事、外交、经济、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热门推荐
  • 废材惊天下:王爷约么

    废材惊天下:王爷约么

    她原是天才变废材,妹妹和未婚夫的双重背叛将她推入深渊。当二十一世纪的作死女穿越到了含恨而终的她身上,当沉睡的血脉被唤醒,当惊世天才再度出现在众人面前,她一雪前耻的把负心汉扔到海里喂鱼。他是人人避而不及的傻王,纵使拥有天下绝色之颜亦改变不了因痴傻而遭人嫌弃,唯独她慧眼识珠,上演一出女追男也隔座山的追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冷小姐

    冷冷小姐

    原本欢快活泼的井茹韵因一次情伤和一个人的建议而变的冷冷的,不轻易让人靠近,原本就出众的外貌加上冷酷的性格让原本就有不少追求者的她变得更加吸引人,有了更多的追求者。而她却因为不想再伤而拒绝了一个又一个,心里除了那个伤了自己的初恋外,还有一个在她伤心迷茫时给了她建议的他了,她一直在等着他的再一次出现,可是,出现后她却不想说出爱他的话语。。。。。
  • 凤舞乾坤

    凤舞乾坤

    刚出江湖的毛头小子,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是就此沦落成泥,还是崛起为一代大侠!其中的曲折险阻,重重复重重!既定的命运谁也逃脱不了!
  • 爱你是我的错

    爱你是我的错

    眼看马上就要生了,丈夫却要她引产孩子,用脐带血来救妹妹。乔希言苦苦哀求丈夫,放过自己和孩子。狠心的做丈夫却将她强行拖上手术台!顾宇珩告诉乔希言:“你给我记住,我的孩子绝对不能从你肚子里面爬出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点柔唇

    点柔唇

    六岁时,她随寡居的娘亲进了连府,从此后便一直生活在继兄花样百出的整蛊和欺压之下。八年后她已经习惯了躲藏与忍让的生活,然而她的继兄却忽然之间改变了对她的态度,开始百般地讨好她想要弥补他在她心目中的形象。他为什么会欺负她?又为什么要讨好她?为什么他总是在她想要原谅他的时候又做出让她讨厌的事情来......--------唇角新书《凤灵》简介:她,本是天地所生的神鸟凤凰,自由自在,为世人称为祥瑞。可是某天,她却被人以大法力拘了魂魄,封于凡人之体。还要背负着可怕的预言,被人怕,被人厌......她,忘记了自已是谁,只是在心底的最深处,还有着对自由的向往......她,得到了爱,可是又很快的失去,却连最后的承诺,都无法完成......可是,她的灵魂还没有灭,一切只是开始而已......
  • 桃花灼灼

    桃花灼灼

    在日本人侵华战争中发生惨案的一个小村庄,发现了铁矿,日本人来投资,村民们开始抵制,后来为了生活去矿上做工,于是噩梦开始了……
  • 唯吾独尊:废物之崛起

    唯吾独尊:废物之崛起

    舒雅,唯得碟谷真传的女弟子。医术超群,容貌绝美,世界第一佣兵团创始者。一朝穿越,成为尧天大陆相府那个绝世天才却已神志不清的四小姐身上。三魂归一,强者来袭,前世今生,新仇旧恨,只看今朝。痴情如何?敬谢不敏;有仇不报?哼哼,只是时候未到。欠我者必将百倍奉还;欺我者,必将永生长眠......
  • 许诺来生不及携手今生

    许诺来生不及携手今生

    大雪纷飞之迹,镜湖边上你曾许诺来生我们还在一起。经年后,大雁南飞,枫叶凋零。镜湖面上,孤舟飘零。斯人却无缘再见。
  • 罂花粟开

    罂花粟开

    “我消失了,你会后悔么?”“是的我爱你,可是我不能去爱你”“是,尹浩然,我恨不得你去死,不过你放心我不会让你死的那么轻松,我会让你感受我曾感受过的恐惧,我会让你承受我曾经承受的所有。怎么?对于我们的重逢不满意么?你以为我会满心欢喜的冲进你的怀抱?抱歉,让你失望了。
  • 生

    “我”从军医大学毕业,想着以成绩和实习表现,一定能分配到某个大军区的总院,走上一条越来越宽的路。结果现实给“我”开了个彻彻底底的玩笑……这是一篇贴近生活,细腻生动,充满艺术真实的短篇小说,描绘的是人心的巨变,主题是道德的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