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8000000041

第41章 那些凝固的历史(2)

然而,清朝末年,中国的封建制度已到了行将就木之时,不再有人愿意将心思花在这样一块荒僻之地,莫高窟从此安宁了。一个名为王圆箓的逃荒道士接手了敦煌的这块瑰宝,在这儿安了家,成了守窟人。这是历史的不幸,也是中国文化的不幸。在《美的无奈》中,余秋雨先生曾说,“天下文明的沦落,不一定是由于地震或战争”。莫高窟的浩劫就验证了这句话。这位王道士身上有着中国人的良好修养:勤劳、好客。每天早上,他都要用挂在腰间的钥匙打开洞窟的铁锁,认真地审看,有没有什么地方与他一个道士的身份不相符。至少那些彩绣辉煌的飞天就不合适,于是,找来匠人,粗略地改造一番,五颜六色的墙壁经白灰一粉刷还真亮堂。1900年的一个早上,这个王圆箓将一个藏有自公元4世纪到14世纪历代经书文物的洞穴打开了。这些文物件件都价值连城,此次发现被誉为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尔后又因此发展出有名的“敦煌学”。但是王道士好客啊,为了招待远方来的客人,他只是收取几个小小的铜板,便让这些原本愿为之送命的强盗轻而易举地将一批又一批的经卷用牛车载走。在《文明的碎片》的题叙中余秋雨先生这样写道:“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做存在。”然而,对于存在的文明熟视无睹,一文不名,何尝又不是一种悲剧呢?一拨又一拨的外国人来了,有人掀走了壁画,有人搬走了雕像,有人拿走了经书,有人运走了织绢与绘画。俄国的、匈牙利的、日本的、法国的……他们拉走了一箱又一箱,拉走了一车又一车。莫高窟在哭泣,在西北苍凉的风中耸动柔弱的肩无助地流泪。

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地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历经千年风雨以及数次劫难后,莫高窟早已千疮百孔,一幅一幅壁画被揭去,菩萨美丽的头颅不翼而飞,墙壁上到处都有流沙的划痕和人为的破坏痕迹。

莫高窟的劫难,不单单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破坏,可以说,它是全人类的劫难。这样的恨意,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

“剥除文明的最后结果,就是容忍邪恶,无视暴虐,文明被撕成了碎片,任人搓捏和踩踏。人类历史上一切由人类自己造成的悲剧,大半由此而生。”这是《文明的碎片》中余秋雨先生题叙的文字。这不由得令我们思考:我们该怎样保护这灿烂的文化?

◎散落的文明

文明易碎,文明的碎片有可能被修补,有可能无法修补,然而即便是无法修补的碎片,也会保存着高贵的光彩,永久地让人想象。能这样,也就够了。

——《乡关何处》

余秋雨先生曾说“我们是飞天的后人”,为我们“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是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禀赋”而无比骄傲。面对瑰丽的敦煌莫高窟,百年前的王道士未能守住它,尽管余秋雨先生也已将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了,可是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了“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余秋雨先生说,“不幸由王道士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而倘若换另一个有文化的人来当家,似乎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当然,首先我们得正视中国近代史上的这场浩劫与悲剧,只有正视历史,才可以反思。历史已翻过新的一页。大量敦煌文物的流失,不仅仅是民族的屈辱,也为专家们对华夏文明史的研究带来了阻力。不过让人欣慰的是:敦煌的辉煌依然在中国,敦煌学依然在中国。作为民族文明的耻辱以及衰败的象征,尽管“道士塔”已成历史却足以鞭策所有的中国人:一定不可以重蹈覆辙。在《简单与自然》中,余秋雨先生说:“现在我们已经不可能抹去或改写人类文明史,但有权利总结教训。”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华夏文明史是不可或缺的一段华彩乐章。以工艺珍品、书画典籍等文物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中国留给世界的宝贵艺术财富以及文化遗产。现在,它们就像一颗颗珍珠,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艺术馆和私人收藏中。在《千年一叹》的自序中,余秋雨先生写道:“这种抚摸经常会引发苦思: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代价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

自鸦片战争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多次的入侵,其间数不胜数的文物被掠夺、毁损,诸多珍贵文物流失海外。中国文物流落海外大部分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正常的贸易与馈赠,例如我国古代出口的瓷器、丝绸等。在近代战争中被西方列强所抢掠的,比如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抢走的文物数不胜数。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地方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相媲美。”被非法挖掘坟墓、偷盗的,被非法商人用低价讹诈的,比方说英国斯坦因等一些外国探险家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来到中国,掠回国去的中国文物也数不胜数。

文物走私也是中国文物被大量流失海外的原因之一。在全世界,文物走私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曾一度告别了文物外流的历史。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暴利的驱使之下,国内外不法分子互相勾结,掀起了盗窃、走私文物的狂潮。

文物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文化的物化,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在世界上,中国文物一直有着非常独特的价值以及崇高的声誉。一百五十多年来,无数文物包括大量国宝级文物流失海外,而流失的文物到底有多少恐怕永远都会是个谜了。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全球防止非法贩运文化财产报告》指出: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件,并且都是文物中的精品。散落于世界各地民间的中国珍贵文物应该是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的10倍。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中国珍贵文物的流失数量竟然高达几百万件,达到国家一级、二级文物标准的就超过100万件。海外流失文物档次之高、数量之大,让人们惊愕又痛惜不已。面对被强取豪夺走的中国文物,某些国家竟然拒绝归还,对此,专家提议,因为流失于海外的中国文物数量庞大,并且情况千差万别,应不同对待:凡在正常往来中留存国外的中国文物,当不在追究之列;而对被偷盗、劫掠、骗取的文物,应诉诸国际法律追索讨还。我国著名的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传世珍贵文物,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但是坚决不因此而允许暗偷明抢,巧取豪夺。比如云冈、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敦煌壁画、圆明园国宝等,都属于从我国掠夺走的文物,应要求无偿归还。

在《文明的碎片》的题叙中,余秋雨先生提到,“称为文明古国,至少说明在我们国家文明和蒙昧、野蛮的交战由来已久。交战的双方倒下前最终都面对后代,因此我们身上密藏着它们的无数遗嘱”。确实,我们肩负着祖先与父辈的遗嘱,有责任把“遗失的文明”追回来,这一遗嘱还会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子子孙孙加入此行列当中。

敦煌曲子词等文学音乐,石刻、壁画等石窟艺术,这些都是祖先留下来的瑰宝。在敦煌研究院聚集了一大批国内甚至国际上都走在前端的文物保护专家。他们几十年甚至毕生于沙漠戈壁当中,过着如往日苦行僧侣般的艰苦生活。在日本侵华期间,中国著名的画师张大千带着妻儿,赶着牛车,踏上西部漫漫黄沙来到敦煌。面对敦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他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以一个中国文人的自豪感开始在这儿工作。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临摹壁画,并且整理登记编号。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院长、以近半数得票当选为2004年最深刻影响中国的文化人物樊锦诗,20世纪50年代曾经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毕业之后毅然来到了大漠戈壁,守护敦煌莫高窟四十多年,为敦煌石窟走上科学保护之路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在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她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守护敦煌莫高窟,是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在《流放者的土地》中,余秋雨先生说过,“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他们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顾物欲利益,不顾功利得失,义无反顾,一代又一代”。可是,此种少数人的力量是十分微小的,在另一部作品《失落的背影》中,余秋雨先生说出了心中的无奈与困惑:“人类至今没有建立救助文明的机制,一切只凭少数人心头的一点良知,但那点良知究竟有多少力量?又有什么方法能让它们聚集在一起?”

同类推荐
  •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戏(E眼藏地行 卷四)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6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

    《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科普读物,它熔古铸今,展示了博大精深的新疆传统饮食文化,从冰封雪域到沙漠绿洲,从千里草原到山区田园,书中以近千张精美的图片及优美的文字再现了新疆7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饮食风情,并展示了当代清真美食,绘就了新疆穆斯林饮食文化的发展画卷。
  • 北京AtoZ:26个字母里的城市体验

    北京AtoZ:26个字母里的城市体验

    本书是详细介绍老北京的人文辞典,描述了这古老城市的风俗变迁,市井状况,人文古迹。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诗与思的交响

    诗与思的交响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鲜有人将笔触及几十万戎马半生的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一道军令骤然就定格在边疆垦荒种地的历史。这闻名中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经历即便在韩天航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中也只是通过一群女性侧面表现出它的历史背景。
热门推荐
  • 女配无敌:月老你的红线掉漆了

    女配无敌:月老你的红线掉漆了

    “靠!作者我要投诉你!”沐木槿哀怨地咬着小手帕控诉:凭什么!为什么别的女主穿越都是各种府里的小姐,而她直接成了众人眼中不染世尘的仙子!这······这······这让她还怎么实现泡各种美男的理想!虽然古代美男多,但是、、、为毛一个个都不是她的菜!没有凯子钓,还和一个女人纠缠不清?!怎么能这么悲剧?操!这个据说原本是废柴后来自学成才成为人才的将军府小姐是怎么回事!难道她还真的穿成了衬托女主的不变女配?切~~她才不稀罕呢~啧啧······不行不行,这个男的太阳刚,不是本仙子的菜,丢了!收拾行囊,闯江湖泡美男去啦~~(≧▽≦)/~啦啦啦~~~~~~~~~本文龟速修改中。
  • 仙世

    仙世

    帝级仙宗,慢慢长生路,一世沉浮,从一个庶出之子成长为仙道巨擎!且听我细细道来;
  • 明月无眸

    明月无眸

    清风如月兮,百千年吹熏出了冷峻的塞北轮廓;月如永恒的天眼,凝视世间万千不定。来自黑暗年代的琥珀信物,是如何流转至今的;使徒后人又是如何守护这惊世秘密......
  • 文学概论新编

    文学概论新编

    本书内容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功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鉴赏论、文学发展论五章。
  • 卿倾我心:呆萌小妻子

    卿倾我心:呆萌小妻子

    纪安然她这辈子最不想承认的就是她小时候竟然被一根棒棒糖给忽悠成了某人的未婚妻,这赤裸裸的让人鄙视她的智商啊。这是一个纯洁乖乖牌大学生被某腹黑美男拆吞入腹的故事,这是一个预谋已久的追妻故事。。。
  • 魔道主宰

    魔道主宰

    他本生在一个商人世家,偶然得到功法开始走向修炼之路……旷世天才,绝世体质,在这个诸王并起的盛世他又如何一步步踏上青天?迷雾团团的绝境,福缘深厚的仙府,这一世频频显世。这一世,为谁开?究竟谁是败寇,谁会称王?是谁将坐落江山?亲人的离去、朋友的背叛,兄弟间的相残,他又何去何从?无奈转身成魔,天要弃我,我当自忍,人若叛我,杀尽负我人。胭脂泪,离人醉,盈盈一笑间倾城亦倾国。盛装打扮为君歌一曲,送君千里,终须话别。桃花林中,佳人翘首以盼,十里红妆待君归。转眼繁华落幕,十载过,桃花林中痴痴等待的她,君临天下却又无奈的他,从此走上了两条路……
  • 绝世武宗

    绝世武宗

    金汤大陆,万族林立,一个小部落中的少年,得到一块龙形玉佩,掀起一场惊动千古的浪潮。
  • 杀手狂妃:锁魂逆天

    杀手狂妃:锁魂逆天

    残忍,杀伐,决断。是她的标志。她-----二十一世纪杀手赏血,意外穿越,被亲生父亲追杀,隐居世外。有一天却成为背负国仇家恨的锁魂师一脉南宫家族唯一留存在世的血脉。背负上成为世上唯一锁魂师的命运。她说:你是人也好,是魔也罢,我只知道---我爱你..清越,妖孽,倾城倾国,他----天下第一公子。可是他的身上又背负了怎样的秘密,怎样的命运?他如此多变的性格,究竟是为何?他说:世人怕我也好,恨我也罢,我只知道---我活着唯一的目的就是守护你..重口味。女强。男强。大家强。
  • LM老师

    LM老师

    陈天明,本来一个有点小小流氓的老师,但因为有一次被传说中的宝物血黄蚁咬到了不应该咬的地方,身体发生了变化;而且天缘巧合地修练了玄门绝世神功,面对众多奇遇和突如其来的幸运他,只好从此走上了应该有的和不应该有的奇妙人生!
  • 冒牌大仙的爆笑生涯

    冒牌大仙的爆笑生涯

    史上最坑爹少年—张腾达,遵守出马仙道士干爹遗嘱一举屌丝逆袭,化身成十里八村的高情操、伟光正、全身心扑在替广大妇女开光大业的出马大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北方正统出马弟子、南方正统道士齐聚草芥子村,与南北杂交弟子张腾达呈三国鼎立之势。一时硝烟四起,战火连天。“本家仙堂三代目仙公,辈分王八代,道号二狐骚,曾用名张腾达。弟子本布衣,受命于危难之时。继承大统之后,内有同门夺位,外有强敌虎视。弟子兢兢业业,潜心修炼。拳打出马仙堂、脚踢道士道观,成就了本家仙堂制霸乡村的光辉伟业,实乃一代伟人!永垂不朽!!”—出自仙公二狐骚个人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