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3600000003

第3章 老饕说事(3)

本人对此就有体会。数年前,一同事将其母所做八宝饭带至单位与同仁共享。食毕,众皆交口称赞,唯我不知深浅,据实提出两点不足:“猪油略少,豆沙微酸。”做八宝饭,荤油一定要用足,这样才能凸显其香糯,否则不如去吃切糕。家制豆沙因放糖不够,往往容易发酸,对口味影响甚大。此评价反馈过去,招致同事母亲的一声高叫:“别人都说好,怎么就他的嘴那么刁!”这当头棒喝使我顿悟,原来自己竟变成了不受欢迎的一小撮。此后禁绝臧否,遂渐有敦厚之声。

饮食圈外的刁嘴,更是不受人待见。过去朝廷为匡正时弊,专门设有御史之类的官职,其职责就是如实反映情况,“逞刁”。最高首长虽明白此乃江山稳固之根本,但事到临头依然很少给这些人好脸色看。明朝皇帝私下称这些言官为“乌鸦”,逢到打屁股,下天牢,砍脑袋这等“好事”,乌鸦们往往首当其冲。即便是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明君,对诤臣魏徵的聒噪其实也很烦。据《大唐新语》载,“太宗尝罢朝,自言:‘杀却此田舍汉!’文德皇后问:‘谁触忤陛下?’太宗曰:‘魏徵每庭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皇后退,朝服立于庭。太宗惊曰:‘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尽直言。妾备后宫,安敢不贺?’于是太宗意释。”亏得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是个明白人,不然他可能真的把魏徵这面“镜子”给砸了。

尽管生存环境恶劣,刁嘴却始终不曾灭绝。因为大千世界,总有一些非要大嗓门说话的杠头,死不悔改。2003年闹“非典”,便可以见到他们的踪影,其作用无须多说。世界多些刁嘴,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虽则有的人也许不那么高兴。

京菜籍贯

京城有一怪,多名厨,少名菜。

1983年,商业部搞过一次全国名厨技术表演鉴定会,由各方专家在人大会堂现场品尝,现场打分,最后评选出全国最佳厨师。记得当时的评委,除了烹饪圈内的高手,还有溥杰、王世襄等见多识广的食客。最后评出的10名最佳厨师中,北京一地就占了四个,有康乐餐馆的常静(女)、丰泽园饭庄的王义均、北京饭店的高望久和陈玉亮。京城多名厨,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北京这些名厨的看家本事,却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菜。常静的参赛作品有炸瓜枣、桃花泛、翡翠羹,标明就是江南风味;王义均表演的则是葱烧海参、清炒鲍贝这些正儿八经的山东菜;高望久师承川菜名厨黄子云,奉上的是三元牛头、开水白菜、口袋豆腐;陈玉亮则是谭家菜传人彭长海的徒弟,黄焖鱼翅、罗汉大虾、柴把鸭子是其拿手好戏。谭家菜虽然是在北京成的名,其滋味却主要取自苏粤,创始人谭宗浚、谭瑑青的籍贯更远在广东南海。京城少名菜,由此亦可见一斑。

即便是眼下人们公认的京城名菜,如果按创立人的籍贯确定其归属,也很少能留在北京名下。京菜中最著名者,莫过于“两烤一涮”:全聚德的挂炉烤鸭,烤肉宛、烤肉季的烤牛羊肉,外加东来顺的涮羊肉。这“两烤一涮”的创始人,除了烤肉季的季德彩是通县人氏,属顺天府管辖,与北京城沾点边儿,其余全是外来人口。不但“外”,而且“穷”,搁到现在,大概就得归入“盲流”。

烤肉宛的先辈,来自河北大厂,原来靠摆摊糊口,属于“马路游击队”。东来顺的创办者丁德山,原籍河北沧县,先前境况更惨,弟兄三人最早靠走街串巷卖黄土为生,勉强算个有业游民。北京城过去全是土路,大街之上积满浮尘,皇上到宫门之外遛达遛达,事先要净水泼街,黄土垫道,不然就得成了土猴儿;一般人家到了冬天也要买黄土,掺在煤面之中摇成煤球,以此取暖。因此京城三百六十行中,有卖黄土这一行。直到1903年,丁德山才在东安市场支了个摊儿,卖点熟杂面和荞麦面扒糕;1914年,才正式挂出东来顺羊肉馆的招牌。至于大名鼎鼎的全聚德,创办人杨寿山也不是北京人氏,祖籍河北冀县的杨家寨,十几岁时,因家乡遭灾无法维持生活,杨寿山跑到北京谋生,起初在前门一带趸点儿生鸡生鸭零卖,积攒下一点本钱后,才在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年创办了全聚德。算下来,这已经是100多年前的事儿了。

不仅掌柜的如此,这些饭馆的当家厨师,也多为外地人。以全聚德为例,挂出招牌之后的几十年,负责烤鸭的师傅总共只有三个,单线联系,代代相传。最早的师傅姓孙,据说曾经在宫廷里伺候过皇上,烤鸭子就是由他引入全聚德的。孙老师傅临退休,把手艺传给了蒲长春。蒲长春干到70岁,准备回家养老时,又将手艺传给了张文藻。时为1932年。三代烤鸭高手,一水儿的胶东人。如果当时有哪一个心里不痛快,撂挑子回家,或是查户口时没有就业许可证被清退回乡,烤鸭子没准就成了烟台一带的名菜,再没北京的份儿。幸好当时还不兴就业许可证。

北京人为什么让这么多外地人掌管自己的嘴巴?大概是环境使然。北京尽管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但是论物产,比不得江浙两广,论庖艺,也难有太多说道。在此建都的契丹、女真、蒙古乃至清代的满族,以前长期游牧渔猎,于饮食上并不甚讲究。元代饮膳御医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所列菜肴,有炒狼汤、熊肉羹、獭肝羹、马肚盘,还有什么乌驴皮汤:“乌驴皮一张,捋洗净,右件蒸熟,细切如条,与豉汁中入五味,调和匀,煮过,空心食之。”这类玩意儿,吃个稀罕凑凑合合,其味道则未必佳。

满族入关在北京安营扎寨后,也带来了一些特色食品,像血肠、包儿饭,还有什么四大酱:炒黄瓜酱、炒胡萝卜酱、炒豌豆酱、炒榛子酱。炒黄瓜酱的做法为:“将黄瓜洗净,切丁,用精盐拌匀,腌出黄瓜里的水分,滗出不要。将瘦猪肉也切成细丁。将熟猪油倒入锅内,置于旺火上烧热,放入肉丁煸炒至干,随即加入葱末、姜末和黄酱炒二至三分钟,待酱味浸到肉中后,放入黄瓜丁、绍酒、酱油、味精略炒,勾芡淋油即成。”味道似乎还不错。不过,天天都是四大酱,人难免会变成咸菜。所幸的是,北京人于饮馔上并不排外,只要是好东西,不管本地外地,统统揽入麾下为我所吃,这才使京菜增添了不少成色。

如果当时官府以保障本地就业为由,将外地人外地菜一概轰出城门,北京人现在大约只好啃窝头,喝豆汁儿,连臭豆腐也没得一块吃。因为王致和据说也是外地人。

“小星”别用

“慧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这是《诗经·召南·小星》中的一章。在古人看来,此诗之意为颂扬后妃之德。汉代郑玄便认为,“小星”即众多无名的星,用以比喻周王的众妾。南宋朱熹的看法近似:“南国夫人承后妃之化,能不妒忌以惠其下,故其众妾美之如此。盖众妾进御于君,不敢当夕,见星而往,见星而还……遂言所以如此者,由其所赋之分不同于贵者,是以深以得御于君为夫人之惠,而不敢致怨于往来之勤也。”深奥之极。

今人解释则迥然不同。根据袁梅的译本,《小星》就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小官吏,由于日夜奔波,辛劳不堪,所发出的愤懑之声。此章的意思是:“微光闪闪的那些小星,三三五五嵌在天东。匆匆忙忙起早赶路,日日夜夜要去从公。我的命运实在不同。”虽说诗无达诂,但这一解释似更为确切,无须添油加醋便说得通彻。不过,后妃之德说虽属牵强,但流传于世后,“小星”遂成“妾”之别称。世上不少似是而非的说法,一旦出于圣人名人之口,改也难。今姑且沿袭之。

小星者,出身多不甚高,没有过硬的关系可倚仗,因此纵然靠着卖“嗲”博得一时宠幸,但总觉不甚牢靠,时有危机感。汉代的李夫人出身倡家,入宫之后深得汉武帝刘彻的宠爱。后来患了重病,刘彻前去探望,她把头藏在被窝里交待后事,死活不让皇上再见其容颜。李夫人的姐妹数落她不该如此,惹恼了皇上,自家兄弟再无法得到关照。她却说:“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以从微贱爱幸于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上所以挛挛顾念我者,乃以平生容貌也。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复追思闵录其兄弟哉!”这番话,说得实在深刻。也实在凄惨。

因此,小星总想着改变命运。现成的路就是想方设法由“小”变“大”,挣蹦成一家之主或是一国之主。不过,能像武则天、慈禧之流,最终改元登基或垂帘听政的,毕竟少之又少,多数人还是脱不开“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的结局。不过,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就是事人以“食”,用好吃好喝博得青睐。此路虽然走着艰辛,于“色”上也有些相克,其成功率却更高些。须知,饮食与男女,虽然同为人之大欲,但是颜色难免渐衰,厨艺却可精进。靠真本事吃饭,胜算无疑更大些。

《晋书·列女传》记载,汝南李络秀待字闺中时,安东将军周浚一次出猎遇雨,跑到李家躲避。“会其父兄不在,络秀闻浚至,于一婢于内宰猪羊,居数十人之馔,甚精办,而不闻人声。”周浚见李络秀食色俱佳且办事干练,遂生迎娶回门主持家政之心,不过“大星”已有,只能为妾。为了光大门户,李络秀说服父兄,同意了这门亲事,终凭自己能力和三个官居显位的儿子,使“李氏遂得为方雅之族”,自己也免却了“爱弛恩绝”的慨叹。

小星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居功厥伟。民国初年京城有四家贵府菜享有盛名。军界的段家菜,银行界的任家菜,财政界的王家菜,还有就是谭家菜。段家菜可能是当过“执政”的段祺瑞家的馔肴,他在清朝曾官居江北提督,卸任后从驻扎地江苏淮安聘请了一些名厨随行供馔。其余两家则不知所云。这前三家贵府菜均未流传下来,唯独谭家菜历久而不衰。衰盛之间,便可看出小星之大作用。

所谓贵府菜,多因主人嘴刁而囊中充盈,遂聘请名厨用大把银子堆积而成。一旦贵府不贵,庖人星散,众人殚精竭虑所创之名菜名点,则顿成绝响。谭家菜本来也面临这一危机。谭宗浚、谭瑑青父子费数十年之心血,融南北菜肴之精华,使谭家菜名声鹊起之日,也就是谭家吃得典房质物,难以为继之时。所幸的是,谭家之主厨者并非外人,而是“内人”——谭瑑青的三姨太赵荔凤,因此名厨虽散,绝技犹存,历经周章,终传后世。

赵荔凤出身贫寒,只是因为菜烧得好,才被谭家纳为小星。这在当时是一种风气。清人笔记中就记载,粤人赴京为官,往往找一二善烹饪女子为小妾,以供家乡饮食。谭家祖籍广东南海,对此自不陌生。赵荔凤初到北京时,谭家家境尚可,因此她在掌握了谭家祖传烹饪技艺的同时,还向家中名厨学了不少本事。待到谭家落败,为了生计,她挑起了对外营业的重负,从上灶到采买,诸事一力承担,终使谭家菜声名不堕,黄焖鱼翅、清汤燕菜、蚝油鲍片、扒大乌参等佳肴,至今脍炙人口。

赵荔凤如此卖命,皆因有婚姻和利益为纽带。今人办事,自然断不可以收“星”为手段,但相关人等利益同样需要考虑。不然,难免成为“段家菜”。

调味要义

世上很多事情难有标准答案,什么东西好吃便是一例。比如蛇肉,广东张三认为美味之至,湖南李四觉得不过如此,北京王五表示尚可忍受,而陕西赵六则判定不如狗屎。至于西洋的约翰,则可能来上一句:“这种东西还能吃?我的上帝!”

除了原料,东西南北各色人等于口味上的要求更是千差万别,所谓众口难调是也。

虽说众口难调,在有些场合还非调不行,那只好使劲想辙。最常用的法子是把可能遭致各种人反对的用料和味道全部舍弃废除,只留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内容。曾在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国宴的文章,其烹饪原则即是如此。为了让亚细亚欧罗巴亚美利加的各国来宾都能受用,人民大会堂国宴创立了“堂菜”风格,上席的川菜要少麻辣,苏锡菜品要少放糖,“以清淡、软烂为主,口感嫩滑、酥脆、香醇,以咸为主,较温和的口味辅之”。国宴咱虽然无缘参加,去人大会堂参加各种活动时倒是尝过几次“堂菜”,用料十分考究,但滋味确如此文中所说的那样,温文尔雅,中正平和。无强辣,无大酸,更无凉拌鱼腥草、油炸臭豆腐干之类的嘎味儿。亏得办国宴的地方不多,不然饮食王国大概就剩下王国而无饮食了。

在饮食上其实还有一种调适之道,而且更为简单有效,那就是弃众口而尊一人。其他人一边凉快去,照说话算数的人的口味办事就齐活儿。唐朝诗人王建深谙此理,其《新嫁娘词》云:“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刚过门的儿媳妇,不按婆婆的口味行事,能行么?小叔子小姑子再满意也是白搭,所以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方履新职,要讨当家人欢心,那捷径自然是找到与一家之长最亲近的人细细讨教,探究其喜好什么,口儿咸口儿淡。

王建没当过新媳妇,也未必下过厨房,他能把这调味中的门道写得如此贴切,应该是把为官要诀套用过来了。这烹政两坛之中,本来就有不少相通的地方,要不怎么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呢。

既要让“婆婆”满意,就必须处处顺其心思行事,有时还要揣着明白装糊涂。这是为厨之道也是为官之道。汉语中用来比喻独自占有而不容别人分享的东西,有个词叫“禁脔”。这其中还有典故:“晋元帝渡江,在建业,公私窘困。每得一豚,群下不敢食,辄以进帝,项上一脔尤美,人呼为禁脔。”由此后人便以禁脔形容为美好的事物。又引申为他人不得染指之物。原来,这“禁脔”只不过是猪脖子上的一块肉。北京人称这个地方为“血脖”,因为杀猪时要从脖子处一刀子捅下去,血涌出时便在此处肉中积存。这血脖是猪肉各部位中最不成样的一块,肉老质差,肥瘦不分,即便在三年困难北京买肉凭本的时候,也只是用来绞肉馅儿,不然卖不出去。如今市场上已然不见踪迹。

这晋元帝司马睿放着里脊臀尖不吃,非要把这血脖当宝贝,今天看来实在有些不可思议。我觉得,众多御厨未必不知道这“禁脔”滋味其实不佳,但圣上既然好之,便装傻卖呆,由他去享用。因为说了实话,可能招来祸灾。司马睿准备称帝时,一个叫周嵩的上书劝他先整备军事,收复失地,根基稳固之后再称帝也不迟,结果差一点被砍了头。这就是说实话的下场。政坛的事情难免影响到烹坛。糊涂人不明白,明白人又不得不装糊涂,于是便有了“禁脔”,中国版的“皇帝的新衣”。

为婆婆做羹汤自然要多些规矩,如果自己吃饭,则还是本色一点为好,犯不上非要向圣贤高官名人的口味看齐。一来这样做你也成不了圣贤高官名人,二来弄不好自己的肚子还要受罪。

北京有一传统小吃豆汁儿,得到过许多名人的推崇。梁实秋认定,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北平人。还有人写文章说,当年老佛爷在颐和园的时候,就有专人照看豆汁儿锅,熬制时要小火,砂锅,先将一小勺生豆汁儿入锅,见开后再放入一小勺,如此豆汁儿才稠乎,喝起来更有滋味。至于老佛爷是否喝过豆汁儿,没说。

祖父给老佛爷唱过戏的梅兰芳大师,倒是个豆汁儿爱好者,在上海唱戏时还让人从北京乘飞机往上海捎,一次要带四暖瓶。不过,喜爱梅派的人如果在饮食上也追随先贤,非要把豆汁尝上一尝,等于没事找“禁脔”吃。这豆汁儿是绿豆制作淀粉之后留下的浆水,味道强烈,酸中带馊,一下子就能喝惯的人,少。曾有外地人慕名到京城小吃店点豆汁喝,刚抿了一口便直皱眉头,悄悄把服务员叫过说:“这东西不能卖了,已经变馊了。”服务员冷冷地回答:“这东西,原本就是馊的。”

世上什么东西好吃,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说法。要寻美味,必先得把自己的嘴巴真正当成自己的嘴巴。

同类推荐
  • 妈咪小茶点

    妈咪小茶点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川菜菜谱

    川菜菜谱

    本书主要讲述了肉菜类、水产类 、豆蛋类、 素菜类 、果品类 、汤羹类 、凉菜类各类才的做法,
  • 风味私家菜

    风味私家菜

    本书主要包括水产、素菜、肉菜3类。做法详尽,操作简单,易学上手,是家庭日常必备书籍。
  • 用味如神

    用味如神

    味,是中国菜的灵魂;百菜百味,是中国菜的特色。日本人吃饭用眼睛,观其颜色,法国人吃饭用鼻子,闻其味道,而中国人吃饭用舌尖品味,是味觉最高享受,这也许正是中国人会吃,中国堪称美食国度的一个原因所在。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调味的基本知识,四大味神,经典味型,凉菜调味,营养调味等内容,是一本知识面广,可读性强,选料讲究,易学易做的饮食指导用书,是家庭餐饮的良师益友,是饭店酒楼、厨师学校、宾馆酒店厨师必备的工具书。
  • 胃口大开的儿童营养餐

    胃口大开的儿童营养餐

    本书介绍的食谱做起来方便简单,所用的材料都是超市里容易买到的食材和家庭厨具,而且每一道菜中都注明了其营养成分和含量,让家长做得轻轻松松,明明白白。在书中除了现成的食谱外,还对儿童营养知识作了详细的介绍,解决了家长们不会为宝宝做营养配餐的烦恼。《胃口大开的儿童营养餐》中的每一道菜式都是作者按照宝宝的喜好和口味来设计的,它的形象可爱,让孩子看到它就会勾起吃饭欲望;它营养健康,作者按照孩子每个年龄段的身体成长特点而科学合理地为孩子做的营养搭配,能够让孩子吃得开心、健康;它易学易做,家长们看到书中的菜谱就能学会每道菜的做法,让做饭成为家长们的生活乐趣。
热门推荐
  • 界天王

    界天王

    界者,借也!界天者,借天也!界天王者!借天之帝王也!~~~~~~~~~~~~~~~~~~~~~~~~~~~~~~~~~~~~~~~在斗塔大陆上,强者如林,战技逆天!天资卓绝的年轻武者更是如过江之卿,数不胜数!一个无法修炼战技的少年——林源,在这样一个战技纵横、群星耀眼的时代,承载宿命的长河,传承大魔师的衣钵,习承逆天战技,借天之锋芒,武耀长空!
  • 至尊小地主

    至尊小地主

    “喂,陈大可,你到底爱不爱我。”“爱,我当然爱你。”“真的吗?”“真的,比真猪还真。”“可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你是不是已经开始不爱我了?”“怎么可能,宝贝,你想多了。”
  • 半妖魔途

    半妖魔途

    这是神明的世界,身躯为尊,融合万物,增强己身。无数年前,一人融合天道石,立地成就神明,留下贤伯一名,成为历史中一座丰碑。十万年前,一人融合万道树,成就万年无敌之名,踏入神道,登临了神界,留下凌霄之名。七万年前,一人融合世间最强神剑,绝天剑,开创全新成神之路,人就是剑,剑便是人,剑之所向,便是锋芒,剑羽一名,亦成为历史上无法抹去的色彩。因为他,世间修行之法如野草般破土而出,很快,修行之法便达到了鼎盛,神明出现了一尊又一尊。融合神晶,融合地火石,融合圣药……
  • 白马令

    白马令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为鉴!白马为证!身上披雪甲!坐下亦白马,手中亮银枪!威名震天下!千年前神将应龙身陨道消,身上所携的太古神器遗落凡间。千年后灵阳大陆一少年尹离偶然得到了这一神器,并且由此揭开了自己三生三世轮回的宿命......
  • 心相篇

    心相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龙门客栈④包君满意

    新龙门客栈④包君满意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为了全族的荣华富贵,娇滴滴的包满意沦为牺牲品,从人人捧在掌心疼宠的千金小姐,变成蛮王的待嫁新娘,狠心的爹爹打定主意,非要逼著她“为国捐躯”,好在娘亲良心未泯,要她带著秘密武器去龙家找救兵。偏偏她逃出了虎爪,却又闯进了狼窝,原来恩人居心不良,准备留下她做一辈子白工,不但找了个黑衣黑脸、沉默寡言的男人监视她,还要她“将就将就”,跟这铁铸似的冷酷家伙送做堆!眼看情况不对,她急著想再度开溜,搬出家传好酒,预备先灌醉这黑面牢头。只是,万万没想到,这酒一灌下去,事情却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 霸宠悍妻:总裁被我承包了

    霸宠悍妻:总裁被我承包了

    “五千块给你,留下!”她甩下一叠钱说。“你在这儿等我,别想偷偷溜走,你一走我就报警说你非法载客且非礼我。”“你个流氓,真上了就认啊,好汉做事好汉当,你要是觉得受了委屈,我可以补偿你,条件任你开。”他这辈子还没见过如此霸道的女人,偏偏那一夜后,他和她频频相遇,而且每次见面都状况百出,先是被泼红油,再来惊魂赛车……这女人像狗皮膏药一样黏上自己,居然还住在他家隔壁。“为了报答你,我决定补偿你的条件就是——嫁给你!”这到底是女人,还是女流氓?--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阑珊下

    阑珊下

    故事发生在原始森林里的蝶翼家族,女主夏阑珊是东阔学院里出了名的胆小鬼,连森林里最常见的昆虫也怕,却被家族里最厉害的女巫,凡伊课?孪徊预言她是蝶翼家族的一代领导者,将带领蝶翼家族翻开历史的新一页,大家都不相信,阑珊倒也没放在心上,就在这时,5年一次的家族候选人选拔开始了,蝶翼家族最高级的长老都聚集在一起,要挑选长老候选人,凡是年龄在15至20蝶翼后代都必须参加挑选。因为真正的长老候选人,年龄在这个阶段,脖子上代表蝶翼家族的象征*蓝蝴蝶纹身就会慢慢发红,最后变成通红色的。而刚好17岁的阑珊在选拔前一个月才惊恐地发现,自己纹身变成了粉红色,接着又变成了橘红色,正在往大红色进发着??
  • 神武虚空

    神武虚空

    你布阵很厉害?能将阵法刻在自己的身上吗?你炼丹很厉害?能以自身为丹鼎直接吞下丹药吗?当这迥异常规的丹与阵结合在一起,会缔造出怎样的传奇?嗯……故事,我们还是从林小宝给那个昏迷的少女做人工呼吸开始说起……喜欢本书的书友可以加群:100176781
  • 吸血魔女:王子请小心

    吸血魔女:王子请小心

    老师(不重要的一个友情演出的一个人)既然你是吸血鬼,那我也要成为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