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1200000021

第21章 在低处抒情

高脚杯

葡萄美酒夜光杯,唐人的葡萄酒仅仅作为一种奔放、狂热的情绪感染着我——感染并不是真的感动。作为城市英雄,我们远离了白玉精制而成的“夜光杯”,却很绅士地去触电一只透明的高脚杯,拈花一笑万山横。

有人说不同形状的杯子是为了助长和停留酒的风味,但在我的视觉世界上,单单把玩一只杯子,就足以构成审美的完整了。简单得接近透明,精致得无比优雅,高脚杯融合着“环肥”和“燕瘦”:肥是丰乳肥臀,硕果累累;瘦是修长美腿,袅袅娜娜。高脚杯善跳掌中舞。当缤纷的色彩沿着薄薄的杯壁缓缓下流,我们总是手托杯肚慢慢晃动,在手掌的呵护下,鸡尾酒的芳香便如丝绸一般滑过鼻尖和心灵。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她的自传体小说《情人》这样写道:“他的皮肤透出丝绸的气息,带柞丝绸的果香味,黄金的气味。”看来,丝绸缠缠绕绕着的是性感,还有晕眩。这时,轻举着高脚杯,你拥有的是一座浓缩的空中花园。

倒进红酒的高脚杯,仿佛苹果到秋天,红润饱满。红酒雅而艳,杯子薄而滑,加入两三冰块,轻轻的叮当声中,浅浅地啜着夜色中的玫瑰花香,酸甜相间,凉意袭人。尤其是在城市霓虹虚幻的光影里,举杯邀夜色,风度何翩翩。眼前的这只杯子,杯身至杯口边缘处渐次收紧收窄,据说是为了在杯中保留酒香,颇有点怀抱琵琶半遮面的古典韵味。酒吧里萨克斯有一搭没一搭地吹着,年轻的调酒师很专业地把冰杯抛起来,又稳稳接住了。

烈酒海碗是霸道的,不满不饮,一饮而尽。高脚杯只是让人浅斟低唱,它用液体的不同色彩,芳香的不同长度,来流露出不同的情调与情感,它绝对婉约,像一位吟咏宋词的红袖。仅仅倾入一点点酒水,就让高脚杯摇出姿态万千,风韵无限。它的杯壁薄而光滑,它的“脚”纤细雅致,都是完美的同义词。至少在我心目中,高脚杯是男人高贵浪漫的风衣,一杯在握,皎如玉树临风前。于女人,却是一枚作为点缀的精巧首饰,只在优雅的场合才会取出来佩戴。这时,她的眼神迷离她的两颊飞红,浓郁的酒红色滑入唇边,女人把高脚杯端在右侧上方的姿态,真是性感。

我想,那最初发明高脚杯的人一定是个唯美主义者,他当初该是怀着对女性美的极大崇拜设计出来的吧。也许高脚杯太精致太完美,因而显得更简单而透明,简单得不堪一击,落地即碎,透明得一览无余,清澈纯净。难道这就是美的残酷性?

美丽,不是罪名。对于高脚杯这样的艺术品,我们惟一要做的是轻拿轻放,像对待自己的初恋。

高跟鞋

“选择不同的男人,搭配不同的鞋子。”磁性的声音、眩目的造型让我忘记这是一则电视广告,弦外之音是不是女人等同于鞋子,鞋子是女人灵魂的支撑?突然觉得做女人其实很简单,选择一双锥子跟的鞋子,最好是乌黑长筒皮靴,也就达到了美女的一半,剩下的一半,譬如三围譬如脸蛋是上苍的恩赐。对,是高跟鞋。

高跟鞋的诞生耐人寻味。一说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特制了高跟鞋,以抬高王者的高度。按时下的说法,他身材矮小,属于“三等残疾”。一说是15世纪的一位威尼斯商人在出远门之前,故意用高跟鞋来限制妻子的自由。谁料想妻子在仆人搀扶下,如弱柳扶风,袅袅娜娜,娉娉婷婷,步步莲花,行人莫不驻足。前者虚荣的成分太浓,杂以政治因素,只能损伤眼球。倒是后者,是美丽的不经意流露,迟迟春日弄轻柔,知是凌波缥缈身。腰肢轻摆,莲步挪移,曲线曼妙,《诗经》里的“窈窕”被一双高跟鞋诠释得淋漓尽致。

“一位尊贵的女士的鞋可不是用来亲吻人行道的。”设计师艾玛·霍普如是说。作为镶嵌在个体与博大的世界之间的一个装饰性零件,它轻巧纤细,是一首精致的个性化的抒情诗。我喜欢倾听高跟鞋在地板上敲出“笃笃”的旋律。就高出地面那么七八厘米,女人的世界便阔大敞亮了。“笃—笃—笃—”,一板一眼,翻译成汉语就是——优雅自信从容,随意地飘进飘出,淡出淡入职场、超市和美容院。当高跟鞋底呼呼生风,鼓点短促明快之时,侧耳细听,分明是麦当娜的歌声:“给我一双高跟鞋,我就能征服世界……”

近年来,时装秀、选美大赛风起云涌。高跟鞋作为一件必不可少的舞台道具,总要闪亮登场。一蹬上高跟鞋,提臀收腹挺胸,身段也“魔鬼”了。笙歌四起之时,迈上T形台,含笑出水,是碧波仙池里的水芙蓉亭亭玉立,仪态万方,风情万种。鲜荷嫩藕,荷是美女的俏脸,双眉如黛,香腮似雪;藕,是修长凝脂的玉腿,包括它的延长线——尖尖的鞋跟。

西班牙电影《高跟鞋》,反复营造着一个“高跟鞋”意象:一双红色的高跟鞋总要经过窗前,只有红色的质感和清脆得让人的牙和心一起发酸的声音。后来,女主角穿着红色高跟鞋杀了人。那一个瞬间,我偏颇地认定,高跟鞋是一位冷美人,它神秘,孤傲,藐视着地平线,是高贵的载体。法国人克里斯蒂安·卢布坦的设计使高跟鞋进入了性感时代,他从大脑的程序中下载了一条猩红色的曲线,装裱在女人的脚踝部位。“红色的脚踝”引领了整个世界的视觉风暴。这是怎样一根红线啊!放射出千娇百媚,魅魅还湄湄;挑逗起万般脚步,风风又火火。用“画龙点睛”来定义它,最恰当不过。一些选美大赛上的众佳丽,身上除了最后的遮挡,还有一双晃眼的高跟鞋,脚踝处当然缠绕着一条明亮的银蛇。

高跟鞋就是童话里的那双水晶鞋,穿上它,女人便进入了魔幻世界。

素描:红盖头

我想如今的婚礼,一定是很少可以看见红盖头了。到处是婚纱影楼,丑小鸭都能包装成白天鹅;满街的美女一脸王菲式的冷酷,倔强的眼睛淡漠地望着虚空。既然是彩蝶,谁愿飞回茧中去傻傻地等待?离了又结,婚礼都快餐化了。在E时代的浮躁热风中,传统的红盖头,只能遥远成了西天的一抹红云。

但是,一身薄露透的时尚婚纱并不比一角红盖头更有神韵。红盖头,它给人一种永远的神秘与向往。闭上眼睛略略一想,那情那景,真真让人心旌摇荡。伊人走下大红花轿,穿着养眼的红小袄红绸裙,顶着红盖头,脸蛋儿一丝不露,红地毯上莲步轻移。手持秤杆,挑起红盖头的那个翩翩少年郎该是我吧。我就是那个金榜题名的状元郎啊。书中自有颜如玉,翻过了万卷诗书,不曾想最美丽的一页就是这红红的盖头。秤杆挑起红盖头,称心如意到白头。红盖头,自有一种超脱了相貌、妆饰的优雅风韵和情致。红盖头,这是怎样一个富有古典意蕴的名词!

按照婚礼习俗,新郎用秤杆挑开红盖头,一对新人正式见面。这之前,尽是美丽的想象和甜蜜的焦灼。烛影幢幢,红光艳艳。被一条红绸牵了,新娘与郎君拜堂成亲。然后在红红的烛火中,静静地等待那个相伴一生一世的男人,来掀起自己的红盖头。满耳都是声音,是哪一阵脚步声近了又远,让人好一阵惶惶不安?眼前是红红的一片,微微低下头,只能看见自己那双红色的绣花鞋。红红的盖头,让女人更加女人,透出一种骨子里的含蓄优雅、雍容端庄。红红的盖头,中国的红色结,在这块色泽上面,凝结了中国人传统的美学理想。

新婚之夜,外面的世界极是嘈杂,只有洞房里的红盖头,像一朵大红的牡丹,静静地,只为一人绽放,在最美丽的时刻,渴望被他玩味欣赏。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新郎,在西藏乃堆拉哨所当兵,任务的紧急让他无暇掀起新娘的红盖头。新娘一动不动地坐在等待里,第二天,新郎揭开红盖头,看到了一尊冰冻的雕塑!只有盖头,依旧鲜红,它美得纯情,美得凄绝,那是一面冻不翻的旗帜,飘扬在茫茫雪域之上。红色作证,这就是具有东方神韵的执著与坚贞。大街上,人造美女涂脂抹粉神情暧昧,让人看一眼都觉得多余。面对这红红的盖头,这泣血的感动,谁不会铭心刻骨?

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散步,看到一位古典新娘端坐在“中国古村落”网站的首页上,红红的盖头像一簇燃烧的火苗,纵使千年风过雨过,新娘依然静候在最初的地方。她会成为化石吗?掀起红盖头,会复活一段古老的爱情故事吗?想起舒婷的诗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按住鼠标轻轻一点,我看到了世上最端庄的宁静。亢奋之余,不禁怅然,网上新娘,大众情人,我并非第一个掀起她红盖头的人啊,再打开电脑,红盖头还是一样的燃烧。网络时代,什么都成为可能,包括轰然的狂喜与失落。我越发钟爱一生只燃烧一次的红盖头,是它把少女五颜六色的想法,净化成一种古朴的色泽单纯的明快。红盖头,莫不是闭合的蚌壳,敞开胸怀,便是晶莹剔透的珍珠;莫不是硕大的高粱叶子,一生的努力,只为捧出红润饱满的果实。在幼虫和成虫之间,它是蛹,悄悄完成着生命的蜕变。红盖头一遮,里面丰盈着人间的绝色,像佳酿的瓶盖,轻轻地打开,便香气四溢,弥满了世界。

多元化的现代生活五彩斑斓,拨开世间的斑斑驳驳,一方红盖头久久地感动着我的眼睛。踩着名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的节拍,两个姑娘牵着一位蒙着红盖头的“新娘”,来到了舞台中央,突然掀起红盖头,水银灯下赫然站着一位老者,胡须银白如雪,盖头殷红似血。这色彩的强烈对比,深刻着一个名字:王洛宾。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传唱着他的歌,却不知道他是谁。79岁时,在一次盛大演出的现场,掀起他的盖头来,人们惊异地发现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红光满面,那是鲜活的音符充盈着他的血管。盖头把他封闭,同时也把尘世的喧嚣挡在外面,让他独享心灵的宁静,在沉寂中感应着露珠在草叶上的响动,获得艺术上的巨大成功。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

让我来看看你的脸

你的脸儿红又圆呀

好像那苹果到秋天……

啊,红盖头,什么时候君临我的头顶,让我完成一次生命的转型,灵魂的飞升。

想象地铁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吓了一跳。我坐过地铁吗?我在电影里见过,后来也在梦里见过。

我生活的城市里没有地铁,上班不是步行就是骑车。我每天的页面都是一样:红灯停绿灯行,白天给学生读文章,晚上给报刊写文章。有时被红灯卡在白线跟前,生活失去了速度,像一台用旧了的电脑:该页无法显示,死机。我想换一台电脑。它的网速能追得上我的想象。

小城的生活是平静的。抬头看看,木叶全落了,枝条比天空还要空洞。给北京的同学发E-mail:昨晚做梦了,在学校南边的运粮河,扎了好几个猛子,都在原地,呛了一口水,醒了。同学回的是短信:来北京吧,一个猛子,我包你从海淀扎到朝阳。听到地铁的召唤,我的手机也发出湛蓝的光芒。

小城的街道像一条河流。北边的松树更松树一些,南面的零星挑着几枝枯黄。在冬天的黄昏,我策划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瘦瘦的男人,竖起衣领,像一只高贵的貂,匆匆滑过一棵棵松树——面目模糊的松树,紧紧抓住一缕缕暮色的扶杆。或许黄昏更能让人陷溺于自己的想象:这是一列开往春天的地铁,我第一个跳下地铁,站在春天的站台,静静地观望——“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庞德)。

再也没有比梦更像地铁了,或者,地铁本身就是一个梦。外面是单纯古朴的黑,是飞驰的暗黑隧道,只有梦是暗夜的灯火。在迷蒙混沌中滑行,我贴近的是现实的根系。离开地面的嘈杂和拥挤,我驰骋的语言开始恢复其必要的张力。在明朗得不真实的白天,我渐渐失去了视力和想象。我用梦搭救我的灵感。在地母的宫殿里,我靠着粗壮的柱子,等候随时可能到来的一班地铁。庞大的水箱。幽蓝的顶灯。充足的冷气。陌生的面孔。新鲜的表情。这是一个适合想象的地方,有一些些速度,有一些些朦胧。我想起来了,在白天的街口,广告画上的那个女模特,她裸露的长腿,闪烁着温暖肉色的粉光:第一眼是晕眩,第二眼是冲动,其余的全是腻烦。我问同事,街口能站上一个流浪艺人吗?同事笑了,你去最合适。我很是感到一个地方对我的压抑,和另一个地方对我的吸引。

真的是生活在别处吗?

是的,我希望有奇迹发生。车厢恋情,流浪艺人,离合的场景,奢糜清冷的气息,色彩鲜艳的地铁漫画,卖晚报也卖纯净水的妇女,听起来像一群鸟在唧唧喳喳的方言。像极了一个艳遇的开始。在地铁到站的刹那,如果一个陌生女子突然跌倒在我的怀里,我会即刻献上微笑的花束。故事的高潮,偏偏发生在地铁的结尾。我希望逢着一个穿黑色风衣的高个女人,她从时间的深处跌落,刚好遇见了我。她的来历不明,她的身份模糊。只有黑,是具体的存在:黑色长筒皮靴,瀑布似的黑发,长长的睫毛下,眼珠像黑黑的葡萄。一种品质纯正的炭,一种暗地里的妖娆。神秘,性感,这突兀的组合,让人感到绝望的冷艳,一下子刷新了我的视野。我的眼睛凝视着她的眼睛,谁也不说话,仿佛小说中两条并列的情节,等候着,下一个可能融合的段落。其实,浪漫的故事,仍然会在我们习惯的认知层面上结束:她消失在站台,消失在茫茫的人海。这时,耳边该响起莫文蔚的歌了吧——也许远离你才能靠近你,也许忘了你才会让你记得我。

事实上,我每晚搭乘文字的地铁远走他乡。我用臆造出的地铁养护着我的想象。面朝黑夜,想象花开。

身外是滚滚的红尘。我抱着一把旧吉他,低头自弹自唱。我是我的听众。面对开来的一列地铁,我即兴创作发表着我的歌曲。

像一棵树,我举着我所有的枝条,抓住任何一缕可能路过的风。或者像白茫茫的雪地上的一只黑鸟,“就是这一只不怕冷的鸟,使昨夜的那场大雪,没有白下。就是这一点不妥协的黑,使冷漠呆滞的眼睛,迸出万紫千红”(非马)。

我的文字一直在路上,只有出发,没有抵达。

同类推荐
  • 傅雷读书与做人

    傅雷读书与做人

    从早年求学到晚年,傅雷先生对读书、对学问的追求从未间断过。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傅雷读书之感悟见诸于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在做人方面,傅雷的一生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他秉性乖戾、嫉恶如仇,他爱真理,恨一切不合理的旧传统和杀人不见血的旧礼教。“小说家最大的秘密,在能跟着创造的人物同时演化。生活经验是无穷的。作家的生活经验怎样才算丰富是没有标准的。人寿有限,活动的环境有限;单凭外界的材料来求生活的丰富,决不够成为艺术家。唯有在众生身上去体验人生,才会使作者和人物同时进步,而且渐渐超过自己。”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对名著的速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速读使你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具体到本书来说:假如你想了解作者的情况及作品的写作背景,你可以阅读“作者简介”和“作品档案”部分。假如你想了解一部名著的主要情节,你可以阅读相关篇目的“内容概要”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中的主人公,你可以阅读“主要人物形象”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名家对作品的评价,你可以阅读“文学成就”和“名家点评”部分;假如你想记一些名著中的精彩篇章,你可以阅读“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假如你读了这几部分而起了阅读原著的愿望,“名家点评”“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则指明了原著的精华之所在。
  •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本书中,有一点会变得日益明显,即你的竞争对手同你一样一脑子浆糊。轻信的顾客比比皆是,不管产品多么毫无价值,多么愚蠢透顶,他们照买不误。简而言之,该是诺查丹玛斯靠边站的时候了。作者披上他的预言家长袍,以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洞察一切,从技术到工作间,从选举到两性大战,从宠物保护到其他星球上有无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书中融笑料和事实于一体,它弹奏出我们社会的热门音符,令读者忍俊不禁,惊诧不已。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都市暗夜佣兵

    都市暗夜佣兵

    谁也不曾想到,这么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在黑夜里却是一个游走在刀光剑影之下的雇佣兵。无名的基因病毒以及小时候的遭遇,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让他走进了一个危机四伏却充满热血的夜世界。
  • 诸天武圣

    诸天武圣

    世间为苦海,人在其中。欲度彼岸,超脱轮回,唯有坚固肉身,修炼武道一途!……“什么?才修炼三百遍拳法就承受不住了?看来今晚还得加练五百次!”“弓箭骑射——一千次!”“步法三百遍!”神风国,‘景王府‘,一高大壮硕的男子望着自己唯一的儿子——林蒙,郑重说道!林蒙则瞪大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武法无天!
  • 易烊千玺对你的爱情有独钟

    易烊千玺对你的爱情有独钟

    李欣,安夏凉,上官梦怡他们和tfboys的相遇是福是祸?
  • 月曜轩辕

    月曜轩辕

    万万没想到,他一个现世的杀手竟然穿越了!还好死不死的生在了最为薄凉的帝王家。我说,爹,哦不,父皇,您这人生经历是不是有点丰富啊……
  • 战争及灾难自救互救手册

    战争及灾难自救互救手册

    本书是一部增强公民紧急救援意识,帮助公民掌握面对突发事件及灾难情况下的救护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型普及读物。通过基本现场救治技术、战伤类型及自救互救、突发公共事件种类及自救互救、自然灾害种类及自救互救、常见意外情况的急救五个章节,详细叙述了公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见的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情况下的自救互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作为公民必备救护知识普及读物,可有效预防灾害及伤害事件的发生,并加强公民的防灾救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避免伤亡,减轻伤痛。
  • 冷情魅遥

    冷情魅遥

    冷魅遥,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饿货高中生,但是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即便她只是一个高中生,但却让校园里的大姐大都不得不屈服在她的脚下,对于陌生人来说,她就是一个拥有着许多秘密的危险人物,对于不认识她的人来说,她本身就是秘密;她掌握着世界的资料,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却唯独喜欢食物,跟上古凶兽饕餮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一个是什么都吃;一个是以美食专家的角度去选择食物......当她穿越时空后,她又将发生什么精彩的事?!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总裁禁爱:替身夫人是狗仔

    总裁禁爱:替身夫人是狗仔

    正所谓,十个男人八个黄,还有两个是色狼,十个男人八个邪,还有两个假纯洁,十个男人八个扯,还有两个性++饥+渴!看来身为全球首富的端木瑞也不过如此,毕竟是血肉之躯,再有钱也买不来立地成佛啊!夏言美滋滋的趴在厕所顶棚俯视下方热血沸腾的男女,却没料到女主角竟然在夏言将照相机对着他们的时候睁开了眼睛!!一声惊叫吓的莫离从天花板上落下,当场将其砸晕,并且砸掉了首席大人的板牙!!狗仔不易,总裁饶命!
  • 墨画丹青

    墨画丹青

    一幅数百年前留下的武林秘籍,一条不知从何而来的流言,一位踏上复仇之路的少年,且看他又将谱写怎样的传奇故事。
  • 阿毗昙心论

    阿毗昙心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