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91200000015

第15章 渐行渐远

朱耿河

一条河流,在我的肉体可能是一团模糊的气体时,就消逝了,就像旧历年祠堂上供着的祖先,薄薄的灯光漂洗着他们的名字。

它是朱耿河。朱耿河是一条雨水河,它的出身和消逝,像谜一样纠结在我的眉头。“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歌声在我听来,有时就是锯齿,切割着我内心的隐痛。几乎每个人都有一条童年的河流,但是,我没有。一个没有河流的童年,他的胳膊只能在半空中划来划去,以桨的姿势。

“东朱耿,因位于朱耿河以东而得名。”看过故乡的地名考,我只能臆测出这样的意象:一根匍匐着的藤蔓,结出了两个葫芦,葫芦长大以后成为瓢,在水缸里,浮浮沉沉,藤蔓像一条羸弱的手臂,满是皱褶,水分在悄无声息地,流失。

60多年前,爷爷永远躺在了朱耿河的西岸。我的小脚奶奶抱着一个(我不满周岁的父亲),领着一个(我的大伯),走过了朱耿河。父亲太小,他后来只知道爷爷的名字是刘世温。大伯11岁那年得病死了,父亲成了刘家的独苗、郝家的长兄。父亲说,要是现在,你大伯就不会死,条件不行啊。父亲重重的叹息像石块,压得他低下头,只好用胳膊支撑着自己的倒伏。晚年的奶奶是父亲和二叔轮流赡养的,一家五天,按当地的集市日计算。是奶奶决定的,这样时间短,遇上农忙,两家都能顾上。奶奶来来回回,就像赶集,隔墙喊一声,奶奶便小腿勤挪,一步一颠地过来了。奶奶没有名字,生产队里按人头分东西,我看见奶奶的那份写着“郝赵氏”(奶奶娘家赵姓),我的胸口像是被一床棉被堵着,憋闷,胀痛。我上学了,填写履历,“家庭成员”一栏:奶奶,赵氏。我对父亲心存芥蒂:他那时是生产队长,是郝姓家族的大哥。“水往低处流”,经年之后,我理解了奶奶和父亲。他们以水的姿态,把自身降到了最低处,赢得了最低限度的尊严。

一条河流,缝合了断裂的土地。西边我的籍贯,东边是我的故乡。这是一条负重累累的河流。它是一个赶脚的汉子,每天都在路上,忽然有一天,它走累了,躺下,沉溺在漫长的夜晚。它生在天上,死于大地。

我无比怀念我的爷爷,尽管他一直是一个称谓。我在乡下教书的时候,见过我一个同事的父亲,70多岁,腰都直不起来了,他弯腰抱起小孙子的时候,胖乎乎的肉墩正好填充了他的胸前,使他的身体不再是一个弧,而是敦实的,像装了新麦的粮囤。我停下来,作业不批改,只抱着笔,怔怔地看。有个爷爷多好,他用长长的胡子扎我的脸,他拽着我的小鸡鸡问:这东西是干什么的?我头一偏,看天:打种的!我高兴了,就骑在他头上,去捋高高的槐花。

一个没有爷爷的童年,注定是残缺的。消失的朱耿河是一根喑哑的琴弦,它的失语,让枯黄的叶子迟迟找不到春天的树枝。

今年清明,给母亲添了新土,我转道去了爷爷的坟墓,和我的女儿。爷爷的坟很小,像小时候的窝窝头。这些年,我们一家人不停地搬来搬去,东朱耿,慈埠,安丘,直到把母亲搬到亘古的黑暗里,才恍然明了,独独把一个人扔在了西朱耿。如果我是一滴水,爷爷必是我的上游。如同河流消失了,村庄站立着。

无论我怎么眺望,依然看不到我的朱耿河。那是怎样的一条河流?夏天的时候,田野的裂缝被朱耿河温柔地覆盖;到了冬季,它羸弱的手臂,依然挽着两个村庄,绵延的体恤,悠长的慈悲。

真的有过一条朱耿河吗?

我问父亲,他说,河流没有什么两样,河流西边是咱村的坟地,有个西朱耿姓韩的在看林子,就叫了韩家林。韩家林已经是一块耕地的名字,有我家的责任田,现在由我的妹妹、妹夫耕种,农业税不收了,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而我的爷爷,他一直就在河的西岸,他一个人(奶奶去世后葬在郝家的坟地)。他一定看见了我的父亲,在土里刨食,还有我的母亲——一个老实巴交的女人。他看着我们夏日割麦秋天浇水,看着我们的日子慢慢好起来。蒸了新麦馒头,上新麦坟,首先让爷爷尝一尝。我想,爷爷肯定饿坏了,他颤巍巍地接过来,吃得手上嘴里全是热气,然后,不住地打嗝,幸福地几近窒息。

奶奶肯定能记得爷爷的模样,她没有说。我的记忆开始明朗的时候,父亲快40岁了,早活过了爷爷的年龄。更多的时候,我注视着村里的老人,构造着我的爷爷。可爷爷呈现在我眼前的形象总是这样:英俊且悲哀。一个英年早逝的人,就像一条消失的河流,我们记得的,应该是有那么两排白杨守护着的一泓水流,水草肆意地生长,有蜻蜓从水面掠过,低低的,在麦浪之上飞翔。

每一棵庄稼和青草,都是河流抚育的孩子。

一条沉寂在地下的河流,它紧紧握着植物的根系,在无边的黑夜里。当每一株绿色挺出地面,都是一条向上的河流。

堂兄桂明

桂明,是我的堂兄,正值壮年,不想触电而亡。

他还有一个弟弟,叫桂亮。桂亮夏天出去卖冰棍,走到洪沟河桥上,突然肚子疼,用手捂了一会儿,又爬上车走村串巷了。过了一些不咸不淡不痛不痒的日子,又疼,很剧烈,拉着去了医院,又拉着回了家:肠道癌。兄弟两个,像流星,倏地一闪,消逝了。

桂亮媳妇带着女儿远嫁到了外村,即使打个照面也不认识了。桂明家嫂子,嫁了本村一个小伙子,住在原先的三间大屋里。这三间大屋,高高地挺立着,成了桂明曾经风光的最好的证据。不,还有他的儿子凯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桂明没白活一回。听说,今年春节,凯凯和爷爷一起过年来。他爷爷点了鞭炮,凯凯用竹竿挑着,热烈的鞭炮在空中炸响,一个接一个,最后一响是外面凯凯后爸的喊声。放了鞭炮,就是过年了。鞭炮声走远了,留下一地的碎屑,花花绿绿的,像春天的脚印。人呢?

桂明心细手巧。初中升学考试,只是给家人的一个交代:我不是上学的料。桂明跟他小舅学起了木匠活,也进百家门吃百家饭了。他对木头的理解比我入木三分。我吊好了墨线,拉着拉着,锯就走偏了。桂明说,你不是干活的料。铁锯在他手里,是一张弓,我听到了木头鲜亮的歌声。周末,我有时抱着一本书,坐在马扎上,看桂明的忙碌像木屑一样纷纷扬扬。我埋头看书的姿势是不是刺激了他?他忙成了一个指挥家,指挥他的锯子刨子凿子斧子,演奏着一支木头圆舞曲。惟独他,不说话。桂明把岁月变成了沙发衣橱高低柜。我把时间变成了近视眼镜。丑陋粗糙的木头原来也有光洁细腻的内心,这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桂明是我所认识的村里第一个不上门的木匠。他从集市东边买了木头,拉回家,再拉回来,木头已经被点化成了敦实的茶几伟岸的衣橱,还有喜鹊在喳喳地叫着。

几年过去了,我回乡当了教书匠。我年轻要强,总想成绩高人一头,动不动就发脾气,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大声训斥学生:真是一些木头。有一次,我到镇上理发,我过去的一个学生就在店里学徒。他辍学了。我问他这里发工资吗?他说打打下手不缴学费就挺好了。我问学完了自己干?他说回村开店俺村挨着公路呢。不知怎的,那时,我想起了桂明,他真是一个好木匠。作为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人,许多人热衷于向外走,桂明却偏偏以留守生活的方式,在家乡的土壤里扎根,发芽,长成高大的树木,枝叶里贮满了风声和新鲜的鸟鸣。

我调到县城教书以后,离童年的语境越来越远,我们的见面也一次比一次客气。桂亮走了,桂明也越来越沉默了,他父母都信了耶稣。桂明一不抽烟二不喝酒,便拼命扛活,一觉醒来,就像掰开闸的电锯,固执地深入木头黑暗潮湿的内心。其间,有一种分解,剥离,暴晒,最后的形状是四条腿的桌凳,敦实,牢靠,平整,也像乡村男人的模样。其实,日子就是一堆粗糙的木头,只有像铁锯那样投入,我们才看到木头的纹理清晰,年轮如波纹,一圈一圈,荡漾在一种晴朗的安好里。桂明的日子直观形象,木头一样。他拆了狭窄逼仄的过道,建了大门楼,开来了汽车,汽笛一响,羊咩狗吠,日子欢腾跳跃。桂明开了家具店跑起了运输,还是丢不下手里的铁锯和刨子。还是很少说话。那年春节,硬塞给我女儿压岁钱之后,桂明便邀我过两天去他家坐坐,说家里什么都有,现成着呢。我礼节性地答应着,炕头还没睡热,就坐车赶回了单位。谁知,竟是最后的一面。我记得,那夜雨下得很大,扯天扯地地垂落。听说桂明半夜从炕上爬起来,去看看电闸合了没有,却从此合上了双眼,一根硬实粗壮的木头,从此吐不出新芽一样的呼吸。我记得他初中物理学得很好的,他好像说过在村里当个电工挺吃香的。他怎么就忘了,干燥的木头不导电,一受潮呢?作为木匠,最后和木头们躺在一起,也是寿终正寝了吧。

对于他的死,他的父母这样认为:那晚是上帝派人来喊他呢,声音真大,我们都听到了,他去了天堂,和天津(桂亮的乳名)做伴呢。

我觉得,一个人的生命,其实就是一根木头,扎根,发芽,抽枝,有了一些岁月,被一些铁锯刨子唤醒,摇身一变,成为吃饭用的圆桌睡觉用的木床,长久地稳固着我们的生活。不声不响的。

老张叔

老张叔失踪八年了吧。口粮田还一直分着,户主还是他的名字。

早些年,老张叔精神就出了问题,一个劲儿地抽闷烟。庄户人属鸡,土里刨食。张婶下坡了,饭温在锅里,晌午回来,一看,人像锅盖一样沉默,呆在早上的地方。馒头,冰凉冰凉的。

我们那里有仲秋节看闺女的习惯。老张叔弟兄三个,排行老大。8月14这天,他去十里外的刘家庄看妹妹,再也没有回来。庄户人下棋,老喊“没得走了拱步卒”,也喊“小卒一去不还乡”。说的是棋路。老张叔就是棋盘上的一个小卒。

老张叔生来少言寡语,一个大老爷们儿,三脚踹不出个屁来,活得有点窝囊。他养了四个孩子,全是清一色的子弟兵,就凭这一点,村里不少人夸他像个男爷们儿:女人的地,男人种,你看人家老张,真有两斧子。他的四个儿子:农民、会民、世民、金民,一个“民”字,附在他们乳名的后面,是一块怎么甩也甩不掉的泥巴。明摆着就是四处大屋。老张叔有时嘟囔:你们四个,哪怕有一个考上学,我也省了一份心思。

家里有四个儿子,日子过得挺紧巴。我记事时起,老张叔就一脸凝重,很有些干部的派头,村里让他干了生产队会计,算盘拨得比生孩子还费劲,不几天,就专门伺候土地了。会计会计,他这么慢,怎么干得了会计?他算账很仔细,哪怕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加法,他也要听到噼里啪啦的算珠声,如此几遍,才端端正正地写在账簿上。有了计算器计算机,那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庄户人过日子,一是要大干快上,用小学时作文中的话就是“披星戴月”,就是“冒着严寒顶着酷暑”;二是抠抠牙缝紧紧腰带,“喝三年薄粥,买一头黄牛”,要节俭。老张叔的第一处新瓦房就是这样盖起来的。大儿农民结婚了。二子会民结婚了。老张叔抱了孙子。偶而回家,我路过老张叔的咳嗽和他孙子的笑声,迎头正碰上我的父亲:“会民家那小子都喊你大爷了。”我和会民是初中同学。

老张叔的名字,再次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是一些年以后了。当时,我在县城教书,离故乡越来越远。一天,他的一个堂弟打听着老张叔,也打听着我,问我见着老张叔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你知道老张叔的模样你向老师同学们说说都注意注意。在学校门口说完这些,他便步行着,向西去了。

离开故乡以后,父亲成了我和故乡唯一的联系。常常,一忙完农活,就来帮着母亲看孩子。父亲抱着他白白胖胖的孙女说,整个村里姓张的人全出动了,方圆几百里全找遍了,还上了电视登了报纸。

老张叔原来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张洪亮。他没想到,在他失踪以后,他的名字很响亮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像暴雨后的青草,肆意地生长着,蔓延着。这是他人生第一次上电视呢。

同类推荐
  • 生死故乡

    生死故乡

    本长篇散文主要以故事和人物的方式,在虚构和纪实之间,就太行山南麓,即河北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太行山区乡野人文历史、民间风习、乡村传统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切和真实书写和呈现,堪称一方地域民众生活与精神的集体画像与北方乡村人群的当代世俗生存史。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本书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金元、明清、近代五章,精选了二十三种典范作品,并在附录中简要概括出了每个时代的文论特点。
  • 徐志摩文集1

    徐志摩文集1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 拆楼记

    拆楼记

    “我”姐姐家所在的张庄,即将成为市高新区的组成部分,姐姐和同村人想趁着土地被征之前抢先盖楼,以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偿。为帮助姐姐脱贫致富,“我”身不由己地成了这一重大举措的参与者和背后军师。楼盖好之后,结成统一战线的十几家人家先后遭到上级部门的各种瓦解,一场巨大的较量拉锯战一样展开。在种种现实利诱或威胁面前,统一战线逐渐分崩离析,何去何从?怎么选择都令人心有不甘,结局出人意料,令人难以释怀。作品既有纪实作品的现场感,亦有小说的精巧架构与卓越的叙事技巧,更兼学者般的缜密与思辨力。它在重在刻写人与人之间细腻微妙的情感变迁,人心的向背与暗角,人性的脉络与真相,令人无力逼视。
  •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收录了《终于能管你一回》、《心境》、《失眠》、《张山的相好》、《后妈》、《女人》、《捕鱼者说》、《福婶的心情》等近百篇微型 小说作品。
热门推荐
  • 地藏菩萨仪轨

    地藏菩萨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立黄昏

    立黄昏

    本以为只是两方人马的纠纷,奈何相遇却暗生情愫。为了守护彼此,无意中捅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千年前,她为神,他为魔,许下爱的誓言。却在神魔之战中却兵戎相见。她留情,被告发污蔑。含泪跃下陨仙台,历经轮回之苦。她历经轮回,他自毁魔体,他与她的纠纷,都是被策划好了的,唯独算漏的一点便是她与他之间如此至深的爱恋……到底能否共立黄昏?
  •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爱国故事(注音版)》主要内容简介:“红枪白马”女英雄赵一曼、抗日名将张自忠、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八女投江、爱国志士闻一多、“烈火金刚”邱少云、黄继光惊天一跃堵枪眼、“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等。
  • 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大多数居民都被外貌的表相所迷惑。那些生来不是那么美丽的东西,被剥夺了很多权利。如果说,只有长的好看的人才有青春,那么长得不好看的人,剩下的岂不只是一个潘多拉的空盒子,连“希望”也飞了。潘多拉的空盒子系列7。
  • 殿下蜜宠,最情深

    殿下蜜宠,最情深

    爱与救赎的奇幻冒险,他们能否将命运主宰?星夜下一起期许着远方,守护的心意化作不可磨灭的顽强意志。许沫初来乍到的黄昏,偶遇了帅得无懈可击、年轻有为、淡漠与神秘并存的金景特。缘起,命运之链开始交错羁绊……她一步步深入这个陌生的城市,一步步走进他的世界……成长,蜕变,华丽转身,唯美暗黑的爱情火花热血绽放……戴面具的冷血绅士,被释放的恶魔,缥缈的宝藏,已逝的造物主,奇幻的黑灵古街……血与火的战歌缓缓奏响,谁在黑暗中堕落,谁在孤寂中搁浅了流年,谁为谁倾付所有,谁又与谁一起欢笑,痛苦,幸福?洗净铅华,是毁灭还是重生?
  • 三岁全能小萝莉

    三岁全能小萝莉

    心,二十一世纪的全系异能者杀手,因一次意外来到了与二十一世纪平行的世界,这个异世界与二十一世界相差无几,只不过没有现代的音乐只有古典的乐曲,没有儿童的动漫卡漫只有悲欢离合的电视剧。当一个顶级异能杀手穿成异世第一杀手妈妈的孩子后,无限恶搞开始,一位美人的杀手妈咪,一个孪生的小大人弟弟。一家三口过着迷糊的生活。某天老妈带老弟回国,第二天晚上赌场被当嫌犯,老弟意外被黑道老大抓走,老妈女扮男装潜入救老弟,不料老妈差点被发现。无奈为人子女的我也因任务也回国,没想到一家三口全碰上了,最后钱没拿到,三口变四口,回国还多出一个黑腹的黑道老爸来,子女斗爸抢妈的戏就开始了,做为子女要与父抢母还要打的过父亲的桃花。
  • 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

    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

    投资理财不是富人的专利,而是一套任何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的方法与技术。投资理财不是投机取巧,不是碰运气,而是一种恒心、一种智慧,一种和时间赛跑、战胜自我的毅力,是每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都可以掌握的一门学问、一门艺术。《读懂投资理财学的第一本书》将投资理财要点、方式、策略、风险——呈现在读者面前,既介绍了储蓄、债券、基金、炒股、保险、黄金、期货、外汇这些传统的投资方式,也讲授了收藏、房产投资这类新兴的投资手段。概念介绍穿插提示建议,理论讲解融合案例分析,知识性、实用性、操作性兼备,是中国家庭理财必备之书。最实战、最高效的投资理财战术,最实用、最体贴的理财枕边书,刷新你的财富思维,提高你的大脑财商!
  • 本妖后要祸国

    本妖后要祸国

    00后呆萌间谍坑爹穿越,竟成羽旎国唯一一个公主殿下,被杀手劫走五年后会国姐,初见他,又抱又亲,得知他是男的后哭的肝肠寸断,从此两人的梁子接大了...
  • 洪荒成神

    洪荒成神

    王寻本是一位异世大陆的少爷,因为意外穿越到了洪荒。异世与洪荒神话的武力与文化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主角又如何在洪荒屹立,成就神位
  • 天上人间只为寻你在我身边

    天上人间只为寻你在我身边

    千年之前,她被爱恋他的女子重伤而受轮回之苦,辗转千年,他只为寻回当年的她。历尽千万劫,只为有你伴我身边,风卷云散,不管你在何方,我心跟你走。谁若伤你,屠尽九幽我也要让他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