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47900000035

第35章 弦歌不辍杏坛璀璨 教育普及文化昌盛

中宁县教育事业,向来发达。最早的学校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社学。

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枣园堡设立第一所社学,其后渐次增多,至清朝末年被私塾代替。社学由一方民众呈请县学署批准、备案并受其管理,但资金由民众自筹,多利用寺庙或其他公共建筑物改建而成,筹置学田、市房,以学田之田租和市房之房租支付社学开支。社学学生食宿自理,课本笔墨自备,但不缴纳学费。凡居住在社学附近7岁以上儿童,皆可自愿入学。社学一般规模不大,学生数十人,教师三四人,其中一人专教或兼教武术。社学设启蒙班、开讲班、习作班。启蒙班是初入学的幼童班,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课本,由教师指字领读,正音、正字,至学生能认、能读,并能背熟为止。读书之外,还要由教师教给执笔、运笔及笔顺等知识,每天练习描红。开讲班是读完《四书》《幼学》之后,每日增加讲解课文内容的班级。先从《三字经》讲起,渐至《千字文》《四书》《幼学》等,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学生机械记忆。当天讲课结束,即写大楷,配小字,读《五经》,同时学习音韵知识。习作班是开讲一段时间后,增加写作内容的班级。开始是对对联,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经过修改指正,反复练习,直到能掌握对仗,自出自对,然后学习作文章、写诗、练习八股文、试帖诗,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初期境内社学有枣园社学、宁安社学、恩和社学、鸣沙社学、白马社学等。

枣园社学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创办,以堡北城隍庙为学舍。不久沦为仓廒,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新开办。置无差粮学田57亩,有学舍12间。

宁安社学是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创办,在宁安堡城东门外文昌阁院内,有学舍12间。在孔家滩有学田20亩,岁收租银4石;在宁安堡有市铺32间,岁收租银20两。

恩和社学创办于乾隆二十四年,在堡北,有学舍10间。在沙湖有学田80亩,岁收租银13两。

鸣沙社学创办于乾隆二十四年,在安庆寺内,有学舍12间。在红柳沟南有学田60亩,岁收租粮12石。

白马社学创办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白马寺内,有学舍12间。在白马滩有学田60亩,岁收租粮12石。

私塾和义学,是社学之后的另一种办学形式,都可以看做是封建社会私立学校的雏形。但私塾是收费的,而义学是免费的。

清代,社学设点较少,不能满足当地儿童入学的需求。于是一些离社学较远且人口密集的村庄,群众自筹馆舍,延聘教师,开办私塾。塾师的酬金,由学生家长负担。境内最早的私塾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出现的舟塔寺私塾和康滩镇远寺私塾。清咸丰八年(1858年),又出现了新堡经堂庙私塾。清光绪年间,先后出现刘家大庙私塾、恩和减水闸私塾、岗渠东经堂私塾、鸣沙菩萨台子私塾、长滩私塾、永兴堡圣帝庙私塾、石空堡东岳庙私塾、张义堡太平庄私塾、枣园堡关帝庙私塾、铁桶堡高庙私塾、渠口堡经堂庙私塾等。清宣统元年(1909年),出现宁安堡高庙私塾。宣统二年(1910年),又出现了恩和文庙私塾。清末,私塾总计不下30余处。于是社学渐废,私塾取而代之。还有少数富豪大户,延聘教师,在家设馆,专教自家子弟,这种私塾非财力雄厚者不敢擅设,故为数不多。

义学是善举,不在收益,重在施舍,是有心人掏钱为地方上办点好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张恩堡人陈龙因为当地距社学较远,学童入学不便,于是挪出自家住房3间,自任教师,不收酬金。因此,学童无论家境贫富,皆可入学。陈龙办义学10余年,至民国初年殁,受到乡人感念。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石空堡贡生张坦,向当地大户劝捐经费,典入农田50亩,成立兴文社。该社不收学生而是以这50亩田的田租收入作为基金,资助本堡贫穷生员外出参加科举考试。兴文社存在期间,曾先后资助本地数十名学生赴甘(兰州)陕(西安)京(北京)参加考试。

清代,张恩孙抡元考中探花,石空郝定国、罗全诗先后考中进士,石空罗如伦、宁安王光临先后拔贡,石空罗一伦、宁安陈忠孝、朱炳朗、李殿奎等先后考中举人,皆社学、私塾和义学之功也。

辛亥革命后,学堂兴起,私塾渐废,境内最早的学堂为宁安学堂。民国2年,宁安堡乡绅王光临、郭镇畿等捐献钱物,并发起募集资金,在宁安堡(今县城)东门外文昌阁院内(今宁安一小校址)建教学用房17间,制作课桌课凳40套,呈请中卫县知事批准,延聘教员2人,成立中卫县第五区第一高等小学堂和宁安堡国民初等小学堂,两校共用一处校舍,当年高等小学堂招生40余名,初等小学堂招生50余名。学堂成立之初,无章可循,基本沿用旧教材、教法。民国4年,从天津购来新编国文、修身、算术、理科、历史、地理各科课本,从此废除读经。高小学制3年,初小学制4年,按课表授课。民国6年,在恩和堡文庙成立中卫县第五区第二高等小学堂和恩和堡国民初等小学堂。民国7年,在枣园堡关帝庙成立中卫县第三区第三高等小学堂和枣园堡关帝庙初等小学堂。民国9年,新文化运动的思潮传入宁夏,群众办学之风大盛,学堂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当年成立高等小学堂1所,初等小学堂14所。高等小学堂是石空堡守备署的中卫县第三区第二高等小学堂,14所初等小学堂分别设在石空堡、舟塔、康滩、东华、新堡经堂庙、恩和西经堂、恩和东经堂、恩和下经堂、刘庙、恩和双庙、白马寺、黄辛滩、石空沙窝庙、永兴等,均为国民初等教育。民国11年,北洋政府颁布《壬戌学制》。据此,高等小学堂改称高级小学校,学制仍为3年,春季始业。民国22年,小学改为6年,即初小年,高小年。民国年,成立宁夏省中宁初级中学,学制年。

民国年间,宁安一小所在地宁安堡的文昌阁,又称魁星楼,位于堡城东门外约百米处,是封建时代供奉掌管文运之神(文昌帝君)的庙宇。清康熙年间,堡人集资在堡城外东南角筑台,高约1丈5尺,五丈见方,在上建八卦楼阁(魁星楼)。檐角高挑,兽瓦飞神,砖木雕工精巧,花鸟人物逼真,为一邑寺庙工艺之首。阁内塑魁星点斗像,魁星身着蟒袍,腰围玉带,头戴冕旒,右手持朱笔,伏案圈点中魁人名。台上周砌砖围墙,高3尺2寸,北建砖阶甬道,可通上下。台下西面,复筑高约3尺6寸土台,上建大成殿3间。殿内正中供孔子牌位,两旁陪供72贤及古代名儒牌位。殿内设有祭器祭乐等。阁院占地共约五亩,内建平房六间。在封建社会,全堡儒生,经常到这里研读经书。每年农历九月的第一个“丁日”,凡生员以上功名的人,都来这里祭祀孔子,俗称“祭丁”。

同治三年(1864年),文昌阁及全部建筑因战事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战争创伤逐渐恢复,民众自动捐资献料献工,清理被焚大成殿地基,重建“一顶金”文昌阁,两旁各建平房两间,向西开月窗,供教学使用,院内另建师生住房五间,恢复了社学。本地秀才四人分担教师,收学生50余人,分设两个启蒙班,一个习作班。戊戌变法后,社学停办,个别生员在此开设私塾,时停时办,数易其人。

1913年,地方人士王光临、郭镇畿等带头捐资捐物,倡建学堂。宁安全堡民众,有钱的捐钱,有料的助料,有人的出工,于当年秋末,在文昌阁院内建起了教学用房17间,制作了桌凳40套。次年春,经中卫县政府和劝学所批准成立“中卫县第五区第一高等小学堂”和“宁安国民初等小学堂”(两个学堂,一套人员)。委任王光临为校董,郭镇畿为校长。聘请了当地人士李锦章、李文藻为教员,招收高小学生40余人,初小学生50余人,分设高初各两班,实行“四、三”分段制(高等3年、初等4年),春季始业。1915年根据新学制课程,初小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体操、唱歌。高小增设历史、地理、理科,同时废除了读经。

1919年,新建教室四栋12间,学生宿舍11间,开辟了校内操场。1922年,学校改称“中卫县第五区第一高初两级小学校”。1926年,校长徐璋率领师生拆除校内文昌阁,垫平校院,组织学生宣传队配合国民军政治部在街道、庙会上宣传,反对封建剥削、打倒贪官污吏,男人剪辫,女子放足。1931年春,校长严发孝率领学生开辟校外西南荒地作操场,添设单杠、哑铃、低栏、网球,增设新篮球架等体育设施。是年夏,举行了全县小学生夏季运动会,宁安小学篮球队获全县冠军,学生郭永生获四百米、八百米第一名。

1933年,中宁与中卫分治后,改称“中宁县宁安完全小学校”,校长严发孝留任。当时有学生136人,共7个班,教职员9人。1937年,中宁县县长张发祥,驻军团长马惇厚,地方人士魏余三、莫增隆、梁维屏等捐资,由校长王文元负责兴建西式砖雕校门楼一座、教室两栋。新门楼中间凹入,两旁八字斜登,右雕“孝、悌、忠、信”,左雕“礼、义、廉、耻”,上方雕“丹凤朝阳”图像。两边有砖雕对联一副:上联“精讲勤教速造旋乾转坤手”,下联“善诱多导快育经文纬武材”,这副对联由中卫刘佩黼作,中宁王耀先书。是年秋,改称宁安中心小学校,辅导舟塔、镇远(康滩)、东华、莫嘴、新堡、宋营、田滩、茨滩等8所初小。1945年,地方人士魏余三倡议兴建宁安小学校舍,带头捐资,发动全堡群众捐款献料献工,由校长徐建、本堡士绅杜石如负责,至1946年秋,拆除旧房,新建砖木结构大礼堂一座,教室10栋30间、办公室3间、宿舍12间、仪器图书室2间、灶房饭厅3间、门房2间。

1949年9月22日,中宁县人民政府宣布接管了宁安小学。从此,宁安学校走上了新路,文昌阁、魁星楼、旧宁安小学成为历史。

女童教育普及与否和普及程度,向来是衡量社会开放进步的标尺之一。1922年,宁安小学开始接受女生入学。

1926年秋天,冯玉祥国民军参加北伐战争,入甘援陕路过恩和时,队列里女兵们一个个斗志昂扬,歌声嘹亮,学校师生们受到很大鼓舞。为了扩大影响,学校运动会首次设女子项目,还吸收校外十多名大足女孩参加。在运动会上,女生和男生一样,光着脚赛跑、拔河、跳远、跳高……每个女子项目比赛时,周围都站满乡亲和观众。发奖那天,盛况超过集市。学校的《大足歌》在这几天也唱得特别嘹亮:“女子也有天赋权,只为缠足自摧残,我女界同胞赶快起来把足展,莫教旧毒留传染。”

1927年春,恩和完小校长张子箴和老师们决定在该校成立女子班,以校西的娘娘庙为教室,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孙展奎带班,在校的女生全部编入女子班。第二年,女子班发展到了30多人。后来,由于每年招收女生较少,女子班与男生班合并,学校不再设新的女子班。1939年,在县城北街西五道巷口成立女子初级小学,招收女生80余名,分4个班级,有教职员5名。次年,宁安小学女生转入本校,由女子初小改为女子完小。

1946年以前,中宁县的高小毕业生升学考初中,要到中卫县城或银川就读。由于路途遥远,所需费用较多,致使大多数家境贫寒的学生无法继续就读,失去了深造的机会。在此情况下,中宁县的王成雄、魏丰隆、莫丰亭与县长苏盛华协商,共同发起倡议,在县城筹建一所初级中学。倡议发起后,得到了马鸿宾的首肯。因魏丰隆与宁夏教育厅的张凤池私交深厚,因此建校动议得到了张凤池的大力支持,随即成立了建校筹委会。筹委会由魏丰隆、王成雄、莫增隆、胡维桢、范载阳、张有贵、贾鹤亭、王明盘、张敬之、李子和、刘兴汉、于邦杰、田丽生、沈得宝、王文汉、高长寿、王文元、赵顺、张广玉、张自修、鲁锡斋、李松山、李寿三、县建设科杨科长等25位乡绅、官员、商贾组成,这些人都是有一定背景和势力的人,对发展中宁教育非常有利。其中,莫增隆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届国大代表,他和县长苏盛华是同学,两人关系密切。沈得宝是县党部的书记长,王文汉是县财政科科长,高长寿是县民政科科长,王文元是县教育科科长,赵顺是新堡乡乡长,其余的还有商会会长和老板。筹委会成员一致推选魏丰隆任筹委会主任,开明绅士范载阳任副主任。

筹委会经过多次协商,最终将校址定在新堡乡。由于苏盛华等政府官员以公益事业为名,不执行征地补偿政策,出价太低,致使征地出现了僵局。征地一共牵扯到贺子玉、王自恒、赵鸿普、赵光普、张杨伟五家,王自恒受高人指点,到银川拦住马鸿逵的四轮洋马车告状,至此县长苏盛华才同意适当提高征地补偿,贺子玉的地与殷庄村林场的地兑换了,王自恒的地发了官价(按政府定价给钱,官价比市价低)。

由于建校是以捐资办学的形式发起的,这一造福子孙的“劝捐”之举得到了乡绅们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捐款捐物。大工(木匠、泥水匠)由一镇(宁安乡)16个乡共同摊派,当时叫派伕,自带铁锹、背篼,中午饭则是自带干粮。当时做门窗的松木是从陈河州(甘肃河州人)的木场买来的。所需大梁和桁条放了部分公树,还欠差的一部分,是王成雄放了自家的树。椽子全部是买的贺兰山上的松椽。垡子是义工师傅们自己挖的,石头、麦柴都是摊派的,摊派拉来的石灰石,自己烧制白灰,青砖和门板扣、门镣吊子、合页子、钉子等铁货都是买的,但凡花钱买的东西,都以公益事业为名,压级压价,尽量缩小开支,以解决捐资建校经费不足的困难。

当时王成雄负责对外联系,于邦杰负责图纸设计和施工,同时担任木工工头。杜石如负责监工,泥水匠工头是党金太(宁安镇石桥五队人)。

这次捐资建校,虽然各乡都是义务摊工,但老百姓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民工们真正做到了出工出力,各尽所能,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建起了54间土木结构的平房。其中教室四个,每个教室三大间房子,坐北向南。东西两侧几十间是宿舍(供教师和学生住宿,当时的学生全部住校,晚上一律上晚自习)。学校大门面向南开,并建了一个砖门楼子,学校占地面积约15亩,部分建设用地是魏丰隆、王成雄出钱买的。

学校完成土建后,于1947年秋经宁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宁夏省立中宁县初级中学,由县长苏盛华兼任校长,王成雄任副校长,省政府教育厅派殷善嘏(国民党中校军官)兼任教导主任,并聘请教师4人。当年招生86名,设两个教学班,学制三年。开课不久,适逢兵荒马乱,有的学生害怕被马鸿逵抓去当兵,中途退学,到年底仅剩46名学生,两个班随即合并成一个班。当时的班主任是钟宪昌,是山东人。第一届的学生有李天定、田荆蔚、魏国恩、王安民、姚克勤、饶丽媛(女)等。

1948年元月,由黄埔军校十四期毕业生王成雄任校长,他是中宁县恩和堡沙滩村人。1948年夏,第二届的学生共招收了30多名(包括中途退学的),如殷思齐、马树仁、李永庆、刘福德、刘万银、王永廉等。

第三届的学生是1949年夏入学的,共有50多人,最初是一个班,后来分为两个班。1949年9月14日中宁县解放后,驻校军代表是王吉时,原校长王成雄继续留任,县教育科的科长岩峰兼任副校长。教导主任李策民是陕北人,中共党员,是延安中共党组织委派到中宁县的地下革命工作者,直到中宁县解放后才公开身份,后调任平罗师范任校长。1952年10月,由中共中宁县委书记赵民先兼任校长。

先后任教的老师有钟宪昌、霍荣庭、程亚彬,都是山东人。数学老师是胡天录(中宁县鸣沙人,西北大学肄业),化学老师是安秉智,音乐老师是王来亭(中宁县东华人),体育老师是袁克东(中宁县城人,“四清”运动时自杀,后来平反),还有陆燕(中宁县鸣沙人,西北大学肄业)、赵一林(中宁县关帝人,西北大学肄业)。当时学校的后勤人员是魏国柄(宁安镇石桥四队人)、高登华(中宁县莫嘴人)、王谦和三人,负责日常的全部后勤工作(当时叫庶务员)。

魏丰隆,字馀三,人称魏团总,他是当时中宁县的第一大绅士,县参议会的议长,因他和马鸿逵、马鸿宾的关系极为密切,政治后台很硬,他在天津常年设有商号,大宗批发枸杞、二毛皮、羊皮、发菜、甘草等货。建校时他出钱较多,并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捐资助学的带头人。学校建成典礼的时候,挂了一块牌匾,上书“乡梓丰隆”四个大字,下面有25位筹委会人员的名字。“乡梓丰隆”有两层含义:首先祝愿家乡的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其次“丰隆”二字暗含筹委会主任魏丰隆的名字,寓意他在捐资建校时出钱出力较多。

王成雄校长,他为建校办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中宁中学的起步和教育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被当地老百姓所推崇称道。令人惋惜是1950年“镇反”时他被错杀。

1956年,中宁中学首次从中宁、同心两县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了两个高中班,学校升格为完全中学,实现了上高中不出县的目标。1958年,增设中宁师范和鸣沙、枣园两个初级中学。1962年,因国民经济困难,中宁师范并入吴忠师范。“文化大革命”期间,提倡上小学不出大队(村),上初中不出公社(乡),于是全县14个公社91个大队,社社办初中,队队办小学,有的社办初中还戴了帽子(高中班),大队小学也有戴帽子的(初中班)。1973年,鸣沙中学和关帝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宁安二小迁郭庄后,利用其旧址办了城镇中学,仍然不能满足县城高小毕业生升学的需要,又增设了宁安中学,与职业中学共用一个校舍。1998年,通过国家验收,九年义务教育普及达标。2001年,投资1亿元,在县城专设高级中学,又称中宁一中。自此,全县学校布局合理,建筑达标,校舍宽敞,环境幽雅,教学设备先进,教师队伍优化,教学质量提高,每年全国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良好,名列自治区前茅。目前,全县教育系统正在进一步转变教风、学风、校风,推进名师、名校、名校长建设工程,向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教育强县的目标迈进。

同类推荐
  • 黑灵之舞

    黑灵之舞

    一架曼谷飞往上海的班机。在茫茫无尽的黑夜學遭遇了强大气流。当全机人都因此而惶恐不已时,只有一对头倚着头沉睡的小夫妻丝毫不为所动。飞机安全降落后,机上工作人员却发现这对夫妻竟然已经死亡!更诡异的是,曼谷力面沒确他们的任何出境记录。而法医鉴定的结果是,他们俩在登机的两天前就已死亡……一场情与欲的较量、灵与肉的博弈!人心的沉沦胜过一切未知的恐惧!带着我的灵魂离开,逃离这冰冷的深海。我愿在故土的夜幕下,不停不息地旋舞。
  • 多宝不是鱼

    多宝不是鱼

    自己没有男友,相貌一般,性格也不讨人喜欢,凭以前那段莫名而苦涩的恋爱经验,别说闪婚,就是正常的谈情说爱,能否让男友支持到求婚都是个问题,何况要在现实条件下要完成一次闪婚?
  • 我不放过你

    我不放过你

    父母的再婚,使桑瑞昔日的学生葛兰成了今天的妹妹。意外的重逢使葛兰展开了对桑瑞的更加凌厉的攻势,桑瑞在逃离与矛盾的纠结中,又开始与陈瑶的乌托邦、与刘玲的放纵。葛兰在对桑瑞的 “追求”失败后,有了自己的恋情,但就在和男友谈婚论嫁的前夜,葛兰自己却又突然上演了桑瑞式的逃离。
  • 农村兵

    农村兵

    《农村兵》由李治山编著。在一个大雪初晴的冬天,无定河畔的四个农村青年参军进入塞北高原的贺兰山。自此,他们的生活、爱情和事业都面临着种种的选择。而《农村兵》主人公李应高更是经历了退役、入狱、逃跑、被开除、挖煤等种种磨难……
  • 偷窥一百二十天

    偷窥一百二十天

    黑天鹅般迷人的崔善,一觉醒来,发觉自己被推入二十层烂尾楼顶的露天围墙里,逃脱不得又求救无门。计算着被囚禁的日子,她想尽办法要活下去。第十五天,饥寒索命,一场暴雨又夺走她腹中的胎儿。奄息绝望之际,她发现一位拒绝现身的神秘人X在偷窥自己……在这座几千万人口的巨大城市,在鲜有人注目的空中废墟,被偷窥者,正实施着不能自已的连环谋杀,而偷窥者X,正在用残生仅有的记忆,烛照黑暗已久的爱之天堂。从X偷窥的那一天开始,通天塔上的爱人,已经没有黑白之分!
热门推荐
  • 江山书

    江山书

    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不管谁的只要我想要就是我的。这是邓鸿一直梦想的,前世没有实现,既然穿越了,还是小侯爷,那么就不能再辜负了这些条件。一定要把这个目标给实现了,邓鸿狠狠地想着。
  • 血龙傲天

    血龙傲天

    二十年前,左天浩被逼无奈跳下悬崖。二十年后当左天浩再次醒来时,世界已经不再是其熟悉的那个世界了。异能者崛起,修炼者不知去向。阴极殿的阴谋,殿主不为人知的故事。龙形玉佩中封印的神秘人。体内多出的九霄雷霆种子。妹妹的行踪依旧毫无眉目,心中的愧疚让其身心疲惫。一切的一切都在静静的等待着左天浩去寻觅答案。
  • 重生之我是被逼的

    重生之我是被逼的

    一个网络小说写手,悲剧地在某为了家庭不得不坐台赚钱却因为拒绝客人出台要求而被打了的女孩身上重生了。于是女主悲催地走上了为了还债照顾母亲弟妹而与各式人等纠缠不清的不归路……另一个世界,为她打开了大门。
  • 逆天狂妃:邪帝爱上我

    逆天狂妃:邪帝爱上我

    夏筱沫穿越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就陷入阴谋当中,解开谜团后,竟发现真相是如此残酷。生死之际,被帅气迷人的他所救,几番波折,让两人走到一起,本已决定顺从命运,却又被强大的情敌视为眼中钉……
  •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谜离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谜离

    初次相见,韩亦辰恋上沫熙的倔强,他贪玩,恋上戏弄沫熙,直到有一天,一个多年前被沫熙救下百里千川出现,韩亦辰终于明白,他喜欢上了玄宫沫熙,开始了追爱的旅程,本以为祥和的日子会长久,不到魔族的出现毁了一切,沫熙在最后的一刻,舍命护下了韩亦辰,韩亦辰疼心不已,用他的三生烟火换下沫熙的一世迷离,这一切,又能否感动主神?让他们永世一起呢?
  • 清水川

    清水川

    一部堪称厚重的小说,一部当年的风云纪事,一部有着浓烈地域特色的高原备忘录。清水川岸边不可磨灭的记忆,黄土高原上的苦难悲歌。
  • 邪魅王爷的冷酷杀手妃

    邪魅王爷的冷酷杀手妃

    她,是现代的冷酷杀手;他,是古代的邪魅王爷。她遭遇搭档背叛,穿越古代,变成了一个毫无灵力的废材小姐,好吧,她这运气,也是醉了。不过,本姑娘可不是你们说是废材就是废材!她华丽逆袭,又废材变成天才。邪魅王爷vs冷酷杀手。邪魅王爷对她深情告白,她摇摇修长精致的手指。冷情皇帝许她盛世江山,她对他说:“我不稀罕!”实力强悍的魔髅骷谷主送她世界珍宝,只为博她一笑。究竟谁能赢得美人心?夺得美人笑呢?
  • 异世之火龙传奇

    异世之火龙传奇

    胖子厨师陆寿意外得到一本丙火真解,不幸身死,转世成蛇,化龙的故事.-―――――――――――本文主角胖子,不喜勿入.------------皮皮现在需要动力,请大家多多支持.多多收藏吧.------------推荐朋友的书,黑洞彼端,无限流.情回三世,美女写的哦。------------群号:31370660感谢旋舞Angel大大.------------本书以完.下本同人,也是这个号.
  • 听听投资主力说什么:震荡牛市中的股票、基金投资策略

    听听投资主力说什么:震荡牛市中的股票、基金投资策略

    大牛市的车轮滚滚向前,震荡在加剧,但看不到牛步停歇的迹象。这是一本假众多中外投资基金和专家之口,全面回应中国超级长牛市震荡与盘升的书。
  • 不曾离去

    不曾离去

    我所写的是我一直以来想写的。我构思这么一个故事很久了。文中有许多不专业之处,望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