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7200000014

第14章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当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弟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花。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并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花,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花。坐已花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花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注释】

品:等级。

回向:亦作“回向”、“转向”、“施向”。“回”即“旋转”,“向”为“归向”。佛教名词。意为把自己所修功德施往某处。《大乘义章》卷九:“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趋向,故名回向”。“回向”有多种:1.北魏昙鸾《往生论注》将回向分为“往相”和“还相”两种。所谓“往相”,指把自己的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使共生西方安乐净土。《往生论注》卷下:“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所谓“还相”,指在西方净土修行止观圆满后,再回到世间教化众生,“共向佛道”。2.隋智《仁王经疏》也将回向分为两种,它们是“回施众生”和“回向佛果”。所谓“回施众生”即把所做善德施向众生;“回向佛果”即把所做功德作为成就佛果之因。3.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九,认为有三种回向:一为“菩提回向”——把所修功德作为觉悟的业因。二为“众生回向”——把所修功德施向众生。三为“实质回向”——把所修功德转向平等之理,认识一切善行皆真如法相之显现。《华严大疏钞》对此分类表示赞同,卷二十三载:“回者转也,向者趣也,转自万行趣向。向三处故名回向。……三处谓众生、菩提及实际”。另唐澄观《华严经疏》卷二十六,又将此三回向细分为十种。4.《修忏要旨》载“修回向者,所谓回事向理、回自向他、回因向果”,提出了自己的三种回向。依照莲池大师之注释,这三种回向的含义为:回己向他——过去众生之所以修善业,无非是为自身和眷属打算。今回此心向于众生,把自己所修功德尽施于他人,只愿他人得利,不求自己安乐;回因向果——过去众生只知道修行是为了求得人间的福报,不晓得求出世的圣果。今回此心向于无上菩提,把自己所修的善业,尽都用来庄严佛果;回事向理——就是将这能修所修、能向所向的心,向于实际,向于真如,没有种种差别之相。另外,莲池大师强调,修净业的人,凡有一善,必定要先回向于西方,这心便能转福,直向西方路去;否则,恐会还生三界。

六念:佛教称念佛、法、僧、戒、施、天为六念,也称“六法”。

功德:对“功”、“德”二字有以下几种解释:1.“功”指做善事,“德”指福报。《仁王经疏》载“施物名功,归己曰德”。2.善念存于心曰“德”,见于行曰“功”。3.“德”即“得”,意谓修功有些得,所以称为“功德”。《胜经宝窟》卷上“恶尽言功、善满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有所得,故名功德也。”

所谓“功德”,一般指念佛、诵经、布施等,据说因此可得善的报应。“功德”内容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1.普渡众生,通过给众生做好事,完成自己的宗教修习;2.偶像崇拜,通过对佛、法、僧的信仰实现自己内心世界的净化。

功德需要积累而成,由少至多,称作“积”,由低至高,称作“累”。德不积不崇,功不累不大。据说天仙有一千三百善,四年就积累成功德;地仙有三百善,一年就积累成功德;而人虽想积累功德,却常常半途而废。佛要尽渡众生,当然功德最大,几乎所有的佛经,都要赞颂佛的功德。佛的功德被称作“功德聚”。《涅经》的颂词是:“如来无量功德聚,我今不能广宣说。”《浴佛功德经》的颂词是“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庄严功德聚。”因诸佛功德无量,世人都欲求其保佑,以祈赐福。佛教宣称,要想得佛赐福,就需供养佛,《三藏法数》称“若能恭敬供养佛、法、僧三宝,非但成就无量功德,亦能获其福报,是名‘功德福田’。”《无量义经》载“布善种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发菩提芽。”总之,遍种功德田,就能收获福果,这是佛教劝人向善的主旨。

声闻:梵文意译。原指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听其说法的弟子。《大乘义章》卷十七:“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后泛指听闻佛陀言教而觉悟者,与缘觉、菩萨合称三乘。也指修习苦、集、灭、道四谛而得道觉悟者,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最终目的是达到“灰身灭智”的无馀涅。因之只能遵照佛的说教修行,并仅仅以达到自身解脱为目的,故被以普渡众生为己任的大乘贬为“小道”、“小业”。

赞叹:“赞”,赞扬、赞叹;“叹”,叹美。

次弟:“弟”即“第”,“次第”意为“按顺序”。

受记:“受”即“授”。见词条“授记”。

陀罗尼:梵文音译,意为“总持”、“总有”、“不分散”,指能持集种种法而不散失。常译为“总持咒”、“咒”。它是用特定的音符和特定的语句所组成的符号,代表着特定的神明或佛、菩萨的尊称和力量。

咒产生于原始宗教时期,起先一般是通过所谓通灵者的媒介,由神灵所传授的,后来在民间流传。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关于咒语的使用和信仰。在我国民间,还流行符咒并用,“符”是一种用笔绘成的符号,也代表特定神明的灵力,民间信仰认为这种符咒能达到驱邪、避凶、趋吉的目的。

据说,释迦牟尼佛对当时流行的咒术持否定态度,他在世时,不允许弟子采用咒术。佛圆寂后,其信徒渐渐有采用咒术的,故在《四分律》卷二十七、《十诵律》卷四十六等,都有用咒治病的记载。然而依据原始佛法,应该是有病看医生;若遇灾难,应该去忏悔,并心存善念,多做善事,认为这才是逢凶化吉、解冤释结、消除业障的最好办法。所以,早期佛教原则上并不重视咒语的使用。早期的中国佛教也不重视持咒,持咒常被称为杂修、杂行,所以,虽然早在魏晋时代就译出了“孔雀王经咒”、唐高宗时代译出了“大悲咒”,但直到宋代,才被天台宗的四明知礼大师提倡而慢慢得以普及。还有“楞严咒”也是到宋以后随着《楞严经》的普及而受到重视。在中国,佛教中咒语的流行和被重视是在明末之际,当时所编写的《禅门日诵》中,收有许多咒语。与中国佛教一脉相承的日本佛教,在唐、宋时代也不流行咒语,除了密宗之外,也不重视咒语,他们的净土宗专门念佛、禅宗专门参禅,天台宗专门修止观。

然而,后期佛教改变了对咒的看法,他们认为反复地持诵同一种特写的语句,会使持诵者心念集中,持诵越久越集中,逐渐达到统一身心,从有念而至无念的禅定效果。所以,后期佛教也不反对使用持咒的法门。梵文的“咒”有“总持”之意,由此他们认为,持咒就是以一咒的咒法去统摄一切法,任何一咒语,只要修之如法,持之以恒,都会产生相当大的效验。之所以这样,他们认为主要是因为持咒兼带持戒、修定,可产生慈悲心和智慧力,必然能够去执着而消业障,这样也必定能感通诸佛及菩萨。由此看来,虽都名为咒,但佛教所谓的“咒”和原始宗教所谓的“咒”是不同的,佛教主要是将之作为禅定修行的一种修持法门,并坚决反对以害人为目的邪咒。

念咒一般以梵语的原音发音,也就是说,咒语都是梵文音译。其含义虽各不相同,但多半是佛、菩萨等的名号及归敬三宝的语句。

所谓咒语的密付、密传,指被藏传佛教列为高层次的密法,即瑜伽密和无上瑜伽密,具有一定的仪轨和修法的程序,重视心里的引导,故需要师师相传。普通运用的咒语则无需如此。

受持:“受”,接受,领受;“持”,坚持、保持。佛教用语,指对佛法领受在心、持久不忘。《胜宝窟》卷上:“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八:“吾尝梦梵僧告予曰:‘世且乱,定光佛再出世,子有难,能日诵千声,可以免矣’,吾是以受持”。清恽敬《金刚经书后》二:“若复有人闻是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受持诵读,为人解说。”

义趣:指佛经的义理和旨趣。

第一义:即终极真理。这里指佛教的根本教义。

眷属:指释迦牟尼佛的随行人。阿难等与释迦牟尼有血缘关系的称为“内眷属”,舍利弗、目犍连以及菩萨等与佛无血缘关系的称为“大眷属”。

法子:指信奉佛法的人。

经宿:“经”,经过;“宿”,夜晚。“经宿”意即经过一个晚上。

宿习:“宿”,前世、过去世;“习”,修习。“宿习”指前世对佛法的敬奉和修习。

不退转:见词条“无生法忍”。

欢喜地:即“初地”。佛教用语,为菩萨“十地”(亦译“十住”)之一。“十地”指佛教修行过程中的十个阶位。常见的有两种说法。一为大乘菩萨十地,是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大乘佛教认为,菩萨修行“十地”的过程,即为“植众德本”的过程,其内容揭示了菩萨行的全部思想,故向来颇受重视,对“十地”的内容的陈述也很繁杂,不同的门派和经典所强调的重点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十度”(施、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愿、力、智)的思想次第相应,用“十度”规定“十地”的内容。据《渐备一切智德经》载,这“十地”为:1欢喜地(愉悦住)。此地由“初发菩提意”开始,标志修行者已“越凡夫位”,进入“菩萨位”,悟我法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故也称“初地”。与“施度”相应。2.离垢地、净地(离垢住)。“弃十恶、建十善”远离能起任何犯戒之烦恼,使身心无垢清净。与“戒度”相应。3.明地、发地(兴光住)。由观无常、苦、空、不净而愍哀众生,成就殊胜之禅定,变现万端,示现神足以“救护十方”,供养诸佛。与“忍度”相应,4.焰地、焰胜地(晖曜住)。重点进修“三十七道品”,使其智慧德性增盛。与“精进度”相应。5.难胜地(难胜住)。重点在如实了解“四谛”及一切谛,使“大悲转胜”、“生大光明”,由于此地令“俗智”与“真智”合而相应,极难做到,故称“难胜地”。与“禅度”相应。6.现前地、现在地(目见住)。解“十二因缘”为众苦之本,了知流转三界,惟是一心。这种由“缘起”之智引生的“无分别智”,可得入三脱门,令“最胜般若”现前。与“智度”相应。7.远行地、深入地(玄妙住)。住于无相行,认识到世间诸法之实相(真正本性)为无生无灭,得“无生法忍”。8.不动地(不动住)。由于得“无生法忍”,故能不为一切事相烦恼所动。9.善慧地、妙善地(善哉意住)。成就“四无碍智”,能遍行十方说法,得“大法师”名。10.法云地(法云住)。成就“大法智”,“具足渡世众德之本”,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

第二种说法为“三乘十地”,也称“共地”,指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共修的阶位。1.乾慧地(亦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等)。相当于小乘的三贤位。2.性地(种性地、种地)。相当于小乘四善根位。3.八人地(第八地、八地)。“人”即“忍”,相当于小乘见道十五心之位(已体认四谛十六心的八忍七智),达“预流向”位。4.见地(见见地)。至修道第十六心“道类智”,达“预流果”位,已断三界见感。5.薄地(柔软地、微欲地)。已断“欲界九种烦恼”,“断诸烦恼、余气亦薄”,达“一来果”位。6.离欲地(离贪地、灭淫怒痴地)。已全断欲界修惑,得“不还果”位。7.已作地(所办地、已办地)。小乘已得“尽智、无生智”,得“阿罗汉果”。8.辟支佛地。以观十二因缘法,“成道名辟支佛”,即缘觉。9.菩萨地。是大乘菩萨无数劫修六度万行之地。10.佛地。是菩萨修行达到的最后果位。

【译文】

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凡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人,都被分为九个不同的等级。第一等级为上品上生者:如果有愿意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只要发‘三种心念’即可实现愿望。这‘三种心念’是什么呢?第一种是至诚之心,第二种是深信之心,第三种是回向发愿心。具有以上三种心念的人,必定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外,还有三种众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哪三种众生呢?第一种是具有慈悲之心,从不杀生,严格遵守各项戒律的人。第二种是诵读大乘经典的人。第三种是修行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内心平静安稳,不为俗世琐事所动摇,以自己所修持的功德回施众生,并发愿愿意往生西方极乐国土的人。具备上述功德的三种人,修行一到七天,就可实现愿望,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由于他们能坚持不懈地修持佛法,克服种种障碍,勇往直前,具足戒满、圆满功德,所以,在将要往生净土的时候,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数不胜数的化身佛、成千上百的比丘、所有的声闻弟子、无量无数的诸天神人等都会前来接引他们到七宝宫殿之中。这时,观世音菩萨手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他们面前,阿弥陀佛放射出巨大的光明,照耀在他们身上。然后,阿弥陀佛和诸位菩萨一起走上前来,牵引住他们的手表示迎接。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其他数不胜数的菩萨称赞他们,鼓励他们继续修持、增进其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者,见到这种盛景都会欢欣鼓舞、喜不自禁,回头看见自己的身体坐在金刚宝台上,跟随在佛的后面,只一弹指的功夫,便已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后,见到庄严圣洁、华贵肃穆的阿弥陀佛和典雅慈祥的诸位菩萨,在流光溢彩的宝林中畅言宣讲美妙绝伦的佛法。闻听此佛法的人,即可觉悟法之无生无灭的实相,得无生法忍。又经过一瞬间,便游遍了十方世界,供养奉侍了各方诸佛。在诸佛面前,一一得到他们的授记,然后,返回到西方极乐世界,得无量百千种持善遮恶的总持咒法门。以上说的是‘上品上生者’。

“第二等级为‘上品中生者’。这一等级的往生者不一定受持诵读大乘经典,但他们善解佛经的义理和旨趣,听说佛教的终极教义——生死即涅、烦恼即菩提后,心境坦然,面色从容,不怖不惊;深信因果报应,对大乘教义不产生疑虑诽谤之心,以此所修的功德回向,发愿求生西方极乐净土。照这样修行的往生者,到阳寿终了、行将离开人世之时,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诸眷属将围绕在他们的身边,手持紫金台站在他们面前,称赞道:‘佛法之子啊,你们修行大乘法门,觉悟理解佛教的根本教义。因此,我们现在来迎接你们’。阿弥陀佛和成千的化身佛一起来接引,往生者回顾自身,见自己已坐在紫金台上,立即双手合十,全心赞叹诸佛。好像一闪念的刹那间,就已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紫金台形同一朵大宝莲花,过了一夜即盛开,往生者从宝花中出来,浑身上下都是紫磨金色,脚下是七种宝贝合成的莲花。阿弥陀佛和诸位菩萨全都放射出光明,照耀在往生者的身上,往生者的眼睛马上睁开,双目炯炯有神;又因为他们前世修习积累的功德,耳朵可以听到极乐世界中的种种声音,这些声音全都在演说那深奥的不可思议的佛法第一义谛。这时,往生者走下金台,向佛合掌行礼,赞叹佛的无量功德。经过七天后,就可在修行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智路上,得不退转的阿跋致果位。立即,他们便能飞行,飞遍到十方世界去供养诸佛,并在诸佛那里,修行各种禅定之学。又经过一小劫的时间,便可证悟到诸法的无生无灭的实相,得无生法忍,得以在佛面前授记为未来佛。以上说的,是‘上品中生者’。

“第三等级为‘上品下生者’。这一等级的往生者深信因果报应,对大乘教义不产生疑虑诽谤之心;虽信根不很深牢,但仍立下求无上菩提的心意。如果用这样的功德回向,愿求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修行者在阳寿将尽之时,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其他各位菩萨会手持金色莲花,化身为五百尊佛来迎接他们。这时,五百化身佛伸手接引他们,全都赞叹说:‘佛法之子啊!你既立下了求无上菩提的心念,现今已经得到清净,我等特来迎接你。’往生者能观想见到这种情景时,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坐在金莲花上,坐上去后,莲花会自动闭合,然后跟随在佛的后面,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的七宝池中。经过一天一夜,莲花才开放。七天之后,才得以去见佛。虽然看得见阿弥陀佛的身像,但对佛身的诸多殊胜吉瑞之相还没有清楚明了的认识。又经过三七二十一天后,才能对佛身的诸多殊胜吉瑞相看得一清二楚,并能听见极乐世界的各种美妙声音,这些声音都在畅言佛教妙法。然后,往生者们也得以游历于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并在诸佛面前,得以听闻最为奥秘的佛法。再经过三个小劫的时间,可以得到菩萨于初地(欢喜地)所具有的智慧法门,心中顿生大欢喜。上述情况说的是‘上品下生者’。以上说了上品的往生者的情况,称为‘上辈生想’,在观想法门中为‘第十四观’。依照我所教授的方法修行此观想的,是正确的观想法;若按其他方法观想,则为不正确的邪观。”

【说明】

从这段经文开始到“是名‘下辈生想’,名第十六观”为正宗分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对第十四、十五、十六这三种法门的观想。经文根据发愿往生净土者各自对佛教的信仰程度以及修习积善断恶的程度的不同,而将他们分成三品,每品三级,共三品九级。品级不同,往生净土后所受的待遇和得到的果位也不相同。

此节经文为正宗分第三部分之首段,讲的是“第十四观想法门”——“上辈生想”。认为凡是信仰佛教的因果报应之说、信仰大乘教义者都属上品。由于信仰程度不同,又分为三个等级,称作“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凡生上品者虽临终时都由“西方三圣”亲自前来迎接,但每级的坐具不同,一为“金刚台”、一为“紫金台”、一为“金莲花”。到了净土之后,上品上生的人马上可以见佛;上品中生的人过一夜才能见佛;而上品下生的人要过七天才能见佛,等到过了三七二十一天,才能真正看清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听禅闻道静思语:佛学中的人生感悟

    禅,正是这样一把打通现实与理想的钥匙,以超然物外的智慧、妙趣文雅的吐属,渡人于稚拙之中,醒人于妄执之间。它是世间一道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带我们进入恬静平和的生活。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的生存之道

    道家崇尚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既是一种淡泊名利,持守节操的高贵品德,又体现出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道德心理学认为,道德对心理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故这种心理平衡能力与个体的道德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立人格,精神充实,有着崇高的人生目标的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道家以“善利万物而不争”、“容乃公”的宽阔胸怀,以祸福相倚,有无相生的深邃智慧,引导人们从更高、更广的角度来看待物质利益和眼前得失,告诫人们,不要为声名、财货这些世俗的物质利益而丧失了自我,扰乱宁静的心灵,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应“抱朴守真”、“安时处顺”、“不与物迁”。
热门推荐
  • 元气成神

    元气成神

    天恒大陆,修炼方式:元气;学者和师者分十个等级,王者和宗者分五个等级,帝和圣分三个等级,最后成神,所谓的神体,就是含有神的血脉。........方强,好吃懒做,有强硬的背景,有着修炼者们梦寐以求的太古神体,而且还是两种。从此他想做一个快快乐乐的小少爷就很难罗!.......(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敬请海涵。)
  • 都市鬼族

    都市鬼族

    颓废冷酷的少年在某个平凡的高三午后惨遭可爱暴走萝莉告白。“我知道你挺无情的,但是能不能请你当我的男朋友,行就行,不行的话,我再想别的办法……”这个几年前在地下鬼蜮绰号“摩罗”的少年会怎么做?那些向往真正自由,相信人定胜天的人们啊,他们不惜自称为“鬼”,即使面对众神,也敢悍然拔剑!你可曾想过,那个你无数次奔跑的操场上,正有人等着与你进行一场世纪之战,班主任和教导主任看着你牵动无尽光芒,嘴巴张的可以塞下你曾经考过的鸭蛋。ps:在愚人节之后的这一天开始这本书,是为了显示我的诚意,那些在昏暗压迫的教室里做过的梦,那些过往给过你伤害或者爱的姑娘,那些年少不被人认可的热血,现在开始燃烧吧!
  • 说文解艺

    说文解艺

    杜书瀛兄嘱序于我,我先看目录,很大一部分竟是我没有读过的,于是把书稿看了一遍,有些学理性强的文章还没消化,或还似懂非懂,但我觉得应该来写这篇小序。 书序可以有种种写法,有些著名的序言体文字,是就所序这一本书的中心内容或某一论点加以补充,生发开去,甚或是借题发挥,本身就形成一篇论文,限于学力,这是我做不到的。而人们近年常常批评一些人之写序,说有的是“友情出场”,有的是为了“促销”,有的通篇不过是些“感想”……总之应该列为写序之大忌的,——我现在要写的正不出这个范围。
  • 行武侠传

    行武侠传

    趁今持刀在手,他日天下我有!南汉往与来初宋,另有隐事兼侠情。
  • 无毒不……清穿

    无毒不……清穿

    魔法之下的爱情可以说出“天长地久”这四个字么?若是不可以,它能够配得上“曾经拥有”这个词么?如果有一天,魔法失效了,他还会挽起她的手,共度此生么?
  • 武迹

    武迹

    在如今这武道落魄而法宝盛行的时代,一个穷山沟的混小子陈啸天,在走出穷山沟之后,为了追寻那千年之前的武道巅峰,一路上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踏上了巅峰之路。
  •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可以看作是一个人立身于世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也可以看成是关键时刻做事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与态度。它大到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战略举措,小到一个人日常举止的每一个细节。它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的绝妙策略,也包括对自我精神的完美塑造。可以说无数成功人士都是精于做人之道的高手,他们纷纷将成就归功于做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策略。
  • 一遇陆衍误终生

    一遇陆衍误终生

    她,程米粒,此生最大心愿便是扑倒男神。某次采访,男神说喜欢萌妹纸,好吧,她就当萌妹纸!还是某次采访,男神说他喜欢女汉纸,好吧,她就当女汉纸!依旧是某次采访,男神说喜欢大长腿!她默默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愤怒掀桌,“男神,你到底喜欢啥类型的?给我好好说!”……男神男神你别跑,米粒姑娘她来鸟,呦呵呵呵,不要怕,扑倒,扑倒,亲到鸟~~~
  • 玩转网游

    玩转网游

    跑路到了天池的极道大哥,不混黑社会,竟学人混网游?“这世界就是个金钱世界,无论现实与游戏,我要赚很多很多钱,站在这世界顶端!”可是他一个游戏菜鸟,能混出什么名堂呢?一个小小网游,有可能让人功成名就吗?
  • 废材四公主

    废材四公主

    沐缘天纵奇才十六岁便成为了历史文化科研教授,十九岁那年在研究国家文物局送来的古玉时研究所突然发现爆炸,沐缘以及在场两名研究生被宣布死亡……她从黑暗中醒来,眼帘里有一个绝美的女子眼神中充满了喜悦望怀中的孩子“叫她宣好吗?”男子没有回答只是淡看了她怀中女孩一眼……她是他们的信仰,她却为了他一手毁灭了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