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目标后,小王制定了大学四年的主要计划和主要内容。一年级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主要内容有:与师兄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向大四的毕业生了解就业情况;参加学校活动,锻炼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辅助自己的学习。
二年级提高基本素质。主要内容有: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查自己的知识技能;尝试公司兼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承受挫折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同时辅修相关专业的知识。
三年级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主要内容有: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提出自己的见解;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与同学交流求职心得体会,学习写中英文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强校友联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兄师姐交流情况。
这种自我发展式辅导,是通过发展个人的完整职业自我概念,主动对自己的前途负责,达到自主地开创和发展自己前景的目标。
【专家总结】胡适先生曾说过:今天做明天的准备,这才是真稳健;父母做儿女的准备,这才是真慈爱。而为孩子谋划一条适于其发展的人生道路是最大的准备。在20年前,这种谋划是没有意义的,那时的学生只要考取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了。但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呢?第一,对于大学毕业生,国家不再包分配工作,学生有了择业的自由,更有了择业的风险;各类高校收取高额学费,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首先要付出经济上的代价;第二,过去只有普高才能考大学的独木桥变成了职高、中专、技校都可以报考大学的立交桥,国家出台了报考大学没有年龄限制的政策,任何人可以半工半读地完成学业。上面两类因素分别为我们提供了为孩子筹划未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考生填报志愿,是为长远的将来做出明智的选择。这个时刻,考生和家长既要求真务实,更要立足长远,站在高处,千万不要只看眼前或者是什么都看不清!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选对了学校、选准了专业,你的人生将是鹏程万里的一马平川。而入错了门,选错了行,你必将尝尽摸索和跋涉的艰辛。
因此,理性地、科学地、准确地思考、研究填报志愿中的种种问题,是即将面临高考的考生和家长必须面对的战略任务。
【第二专题之案例】
以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为立足点,定位报考方向
李华,男,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在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经历了“文革”和改革开放的二十几年后,父母成为北京某大学颇有名气的教授。家庭给李华的财富,是丰富的知识和文化的熏陶,是知识分子的精神。
李华的高考成绩很好,在本一批线70分以上。李华的家庭为李华的未来选择召开家庭会议。
李华的父母认为,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李华的未来还要成为知识分子,在大学或者科研单位进行知识创新、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当教授或者研究员。
李华认为,知识确实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在今后的时代,知识必须要转化为技术,才能产生实效。自己没有好的社会关系支持,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学会社会交际的手段,只有走技术发展的道路,让自己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出路。搞科研、做学问都不是社会急需的。
李华和父母通过多次的讨论,认为今后医生是社会急需的、不可缺的人才,有高技术的医生是对社会、对人民都有实用价值的“宝贝”。李华自己的一切条件都适合学习医学,在医学的高端技术上发展。
于是,李华和父母确定了李华的人生发展方向:以掌握医学实用技术为自己的人生核心竞争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
根据这个发展方向,李华决定放弃清华、北大,报考协和医科大学的本硕连读医科专业。
【第三专题之案例1】
没有人生方向的“迷途羊羔”
本案里选自徐小平先生的惊世名著:《骑驴找马》。
一个学生给徐小平的信:
亲爱的徐老师:
我是一个在大学取得过优秀成绩的人!但我又是一个现在不知道该干吗的人!我没有方向,尽管我在北京读硕士。我保证各个学校和我同样悲惨状态的人铺天盖地!我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我们都在闭着眼睛摸石头过河——我希望得到您的指导!
我1997年进入一所电子工程大学读微电子本科,大学期间任班长、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曾经从企业家那里筹款在学校搞活动,让老师们张嘴瞪眼。我很帅,181厘米,长相不比F4差(要是见面以后您发现有错,我包换!)。大学四年学校内文艺演出的男主持被我包揽,我代表学校参加了许多电台、电视台的活动。我爱运动,高中练过拳击,学过空手道,身体素质好。我觉得我有很强的组织活动的能力与欲望,而且乐此不疲。
学习对我来说可能不是太大的问题,我很聪明,智商130,每门功课不要花太大力气就能得个好成绩,大四就与学校签订一项协议,免试被保送到北京读研究生。由于我在文艺、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加上仪表堂堂,2001年5月,我代表研究生院参加了“亚洲杰出大学生圆桌会议”,去亚洲的几所大学交流访问半个月。
我的困境是:保送读研来北京已经快两年,我发现这个专业根本不是我喜欢的。我是一个爱交际的人,在实验室坐不住,当初我接受保研为的是来北京拿文凭,来了才发现其实保研的价值并不大。我研究生同学里综合素质很低的人多了,还都自视清高。
我的导师是一个严厉的人,说我简直是狂妄自大、不学无术,靠家里给钱的寄生虫(因为我懒得到实验室去,去了也不知道干吗,上上网走人)。我谈了5年的女朋友也被她们单位一个很丑的男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哄得麻了神经,对我不说分手,就是“没感觉”。
这也让我这个还没离开学校的“幼稚大男孩”知道了社会的厉害,郁闷了大半年。
我随着社会上考研的潮流进了学校,现在又打算随着出国的风头离开中国。但是,正像您书中写的:我现在没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不知道上硕士要学什么,为了出国而出国。每天浪费时间。
很多人说我的天赋和资质很好,能干出点事来,研究生院领导在我从国外回来以后,说我“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当时我正好大学毕业不久,踌躇满志。可现在我想飞的劲头小了,更是不知道飞向哪里。导师眼里我是除了吃睡就是玩的懒鸭子。
徐老师,其实我需要的不单是有关出国的咨询,更需要人生规划的指点。现在出国是潮流,考研也是潮流,只要它是潮流就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您关心了出国的人们,也在您的广阔胸怀还有容量之际给我们这样一群尴尬的研究生一点关注吧!
我热切地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您的学生,郝英俊
【专家点评】徐小平先生在《骑驴找马》中,已经给这位英俊的研究生支过招了。专家在这里还是要画龙点睛,轻描一笔。
第一,正如写信的学生自己说的,尽管是英俊聪明,可是也悲惨得很啊。到了研究生的学习阶段,还不知道自己前面的路在何方!尽管知道自己才华横溢,就是不知道自己现在要干什么。天生此才没有用!
这是出了什么问题?从表面上看,问题很多,根本的原因是他的人生没有进行规划。不仅在高考时没有规划,就是升入大学、保送进入北京读研究生,还没有规划。
很多的人认为人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走一步看一步。这话对于不参加社会竞争的人来说,可能是对的。但是,对于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就大错特错!
第二,写信的学生,有着优质的人生资源,供他进行人生规划。
可是,他没有看见,也不会使用这些资源。大家看看他的资源:(1)学习能力很强,1997年进入一所电子工程大学读微电子本科,很聪明,智商130,每门功课不要花太大力气就能得个好成绩,大四就与学校签订一项协议,免试被保送到北京读研究生。(2)长得很帅,181厘米,长相不比F4差。(3)有艺术的特质,大学四年学校内文艺演出的男主持被他包揽,代表学校参加了许多电台、电视台的活动。(4)体质很好,爱运动,高中练过拳击,学过空手道,身体素质好。(5)组织能力极强,大学期间任班长、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曾经从企业家那里筹款在学校搞活动,让老师们张嘴瞪眼。(6)有非凡经历,2001年5月,代表研究生院参加了“亚洲杰出大学生圆桌会议”,去亚洲的几所大学交流访问半个月。
我们盘点一下这个学生的现有资源,简直是一个全能的天之骄子。
真是可惜啊,这么优良的资源在不断的浪费,再过几年,这些资源就是一堆垃圾了。
第三,这位同学错过了一个规划人生的最佳机会:高考志愿的填报。
前面把郝英俊同学的资源盘点了一下,从他的基本素质和特点来看,郝英俊不适合选择“电子工程大学读微电子本科专业”,之所以他选择了这个专业,是因为他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没有规划人生的发展战略,没有人生的发展目标,没有自己的短期目的和长期目标,更没有确定自己的填报志愿的指导思路和方针。所以,即使他有幸被保送到北京读研究生,下一步的道路和发展依然是盲目的。
如果从高考时开始规划,郝英俊同学的人生发展战略应该是:立足于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发展管理能力为核心,选择能够进入社会高层的专业学习,将来在社会的领导阶层发展。
他的报考指导思路是:避免选择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以宽出口的专业为优选目标,在研究生阶段争取跨学科发展。本科选择的专业一定要打好方法论的基础,研究生选择的专业一定要能够进入社会的管理或者领导领域。
他的阶段目标是:在本科阶段,充分发挥智商高的优势,打下雄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研究生阶段,将自己的优良资源进一步开发,使自己成为综合素质很高,组织能力和适应能力很强,专业水平超群的拔尖人才;在进入社会的初级阶段,全面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意志和耐受能力,初步锻炼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在以后的发展中,寻找机会,进入社会的上层,将自己的综合优势发挥出来,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不过,这是后话了。徐小平老师已经给郝英俊同学出了招,相信郝英俊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创造耀眼的辉煌。
【第三专题之案例2】
策划师谈策划人生的法则
1.成功的目标。强烈的成功动机主要靠内部激发。没有激情成不了大事,这里的激情,就是指对成功的渴望,从内心里激发出来的对成功的追求。当你把目标与自己一生的使命相联系时,你会发现人生的每一天都有它确定的意义。所以,明确自己人生的大目标,对把握好目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人是随波逐流地生活着,他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目标,要么认为时间还长着呢,要么认为“一切自有天安排”。这些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设想的人,是很难激发起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的激情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是内部激发成功动机的最直接的方式。无论通过何种方式激发自己的成功动机,有一点是明确的,即这种动机越早激发越好。因为它将引导自己的行为。
2.认真策划人生每一步。有道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千真万确。对自己做的或将要做的事没有任何准备,就是在为失败做准备。实际上,学会制订每一阶段的计划,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也是一个对运筹能力的锻炼过程。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工作计划,要综合考虑自己各科的发展水平,充分把握并有效利用自己的作息规律,还有对学习、工作的合理搭配等等。可以说,一份好的学习工作计划,就是一个小而全的系统工程。它能整合各种资源以达到最优,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如果你每天每周的计划都能完成得很好的话,那么你所盼望的成功,实际上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有计划地学习工作,最关键的因素是按计划实施的决心和毅力,它是对个人自觉性和自制力的最大挑战,只有那些经受了这一挑战的人,才有机会获得成功丰厚的馈赠。
制订每一阶段的计划务必做到具体而明确。有一个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在谈到他成功的秘诀时说:“我有意将我长跑路线上的几个地点记得烂熟,所以,每当我跑完一个里程时,我就心里想着下一个里程的名字,这样,一段很长的路线就被我在心里分割成好几段小的里程,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全力跑完这些短的里程。”
3.理解竞争的意义。现在已很难找到没有竞争的领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竞争,大到整个社会,小至一个小组。竞争,像一根无形的警示牌,在不时地督促我们,使我们不致松懈。中国进入WTO后,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在暗暗较劲,展开着看不见的你追我赶,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每个人策划人生时,应找准自己的生活坐标,这样生活才有意义。如果“执迷不悟”,只会给自己的人生平添许多烦恼。
策划自己的人生,正确地对待自己,成功地发现自我,客观地分析自我,圆满地超越自我。有位教育家认为:“自我教育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最根本的能力”。因此,只有具备较强自觉性,才能不断激发自己的智慧和灵感,不断地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