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93000000033

第33章 老街

树龄长了,叫老树;人岁数大了,叫老人;街的时间长了,叫老街。老街可能还称不上古街,但往往是旧街。隔上十天半月,我就要到老街走走,这几乎成了我的习惯。

走出我谋食的学校就是一条省级公路,沿公路走几分钟就到了老街上。

走进街口,先看到的是一个石牌坊,典型的“四柱三间三楼”式庑殿顶构架。牌坊的横匾上,能清晰地看见御题的“节孝牌坊”四个字,能辨认出“嘉庆丁丑季春”的落款,但叙述节妇孝女事迹的文字早已无法辨认,让人去猜想和想象,甚至连雕刻的装饰图案也分辨不清,只剩下一团一团的刻过字的凹槽。斗拱的一肩上是一大片烟熏火燎过的痕迹,另一肩上长着荫绿的苔藓。材质是大青石,但包浆早已脱落,锈迹斑斑,像周身长满了皮癣和癞疮。

我总要在石牌坊前驻足良久。二百年前,它就在一声声“嗨哟嗨哟”的号子中,被一双双厚实的肩扛着抬着,在一双双长满老茧而灵动的手里,在“叮叮当当”的铁锤、铁钻的敲击声中,从一块块简单的石头,华丽转身,完成了蜕变,成为一个道德的象征和教化的特殊符号,同时成了匠人们的艺术品。我总忍不住去摸一摸那剥落的石柱,但轻轻一摸,手心里就沾满了令人心疼的细细的沙。那沙,深深地嵌进我的掌纹里,拍都拍打不掉。我知道,这是时间的灰烬。

离老街不远,有座文武宫。从正面看,它还竭力保持着庄严大气的外形。正中三个醒目的大字“文武宫”以及嘉庆年的题款。左右两边的翼壁上各有“忠孝”和“流观”两个斗大的行体字。大门两侧有幅行草楹联:“异姓同胞同胞不如异姓,三人一心一心惟有三人。”横批:人伦首出。外体为朱红色和朱黄色,是新近涂上去的,但这最近的一次补填起码也有十年了。

与宫旁住的老人闲聊。他们说,以前是供奉孔子和关公的,“文革”时把神像销毁了,改成了戏台。文武宫离河近,常年被水淹。前些年,镇上的居民自发筹集了一些资金,准备把破败不堪的文武宫修缮加固,但县里来了人,说是文物,修复必须报上级文物部门审批,事情不了了之。

石牌坊和文武宫是老街的标志。

灰瓦屋。木板门。小阁楼。石板路。

老街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强烈地吸引着我。

老街是陈旧而俗世的。那灰黑的瓦屋之间,拉扯着走势复杂、纠缠不清的电线,有的线在街中间轻轻踮起脚就触手可及。下过雨,被一双双脚磨得坑坑洼洼的石板地面上就留下东一块西一摊的水凼。屋檐口、街边,甚至两棵树之间,竹杈做的晾衣竿上,晾着被单、外套、三角裤、胸罩、尿片,像一面面花花绿绿的万国旗,迎风招展。沿边的屋门口,散着些用烂盆烂桶栽的花,有芍药、杜鹃、玫瑰、紫罗兰,也有的盆里栽着葱花、蒜苗,不美观,但实用。

老街是闲散而颓丧的。空荡荡的惠民药房门口,一只肥胖的黑猫蜷伏在长凳上,盘成一团,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几只顽皮的狗在街边追着玩着,一只黄狗藏猫猫般钻进一个门洞里,又从另一个门洞里钻出来。三五只鸡,散在颓败破烂但草木丰茂的烂瓦屋间啄着食。有时,阴沟暗洞里会突然窜出一只湿漉漉的污黑的老鼠,大摇大摆地鼠窜而去。寂寞的打铁匠,头发像一蓬杂乱的蒿草,蹲坐在屋门口,袖着双手,眼神空洞,茫然地望着天空,顺着他的视线望出去,只看见阴郁的天空,连一只飞鸟的影子也捕捉不到。他屋里废弃的打铁炉,早成了碍眼而多余的摆设。小巷口,几个小孩趴在地上,拱起朝天的屁股,乐不知疲地弹着彩色玻璃珠。散了学的小学生,形式不拘地伏在屋门口的长板凳上写作业。有一天,我还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双手半拖半搂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杵在街中间,瞪着黑葡萄般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我。

老街是清幽而宁静的。走在清冷的老街上,见到的多半是小孩和老人。他们,成了空巢的守护者。

常看见一个包着罩色头帕的老太太,脖子上挂着一串念珠,神色安详,终日枯坐在一把藤椅上,咧着不关风的嘴,数着念珠。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格子,斑驳地打在剥落的墙上,印在屋里的八仙桌上,印在她橘皮样的脸上。当年,一顶大花轿,吹吹打打地把像花一样娇嫩欲滴的俏女子抬进老街,抬进了老屋,时光荏苒,花样的年华,梦境一般缥缈在她的记忆里。如今,她像朵被岁月风干的的雏菊,却悄然绽放出一种黄昏般的静美。我还看见两个老太太,满头银发,系着淡蓝色的围腰帕,坐在门前闲聊。她们坐的竹椅,颜色跟她们的脸一样蜡黄,椅腿就像她们的老寒腿,轻轻一碰,疼痛的关节就“咯吱咯吱”地呻唤。也看见一个老人,孤寂地坐着斜靠在门楣上,他的脸,被时光揉成张皱巴巴的摊不匀的纸。那一截截柔软而锋利的时光,就藏在他密密的皱纹里,镌刻在他衰老的脸上。他手里拿着个巴掌大的红色的随身听,在小盒子里“咿咿呀呀”的川剧唱腔中悠然地睡着了……

老街的街名叫坊市街。老街的街龄到底有多长,我不能考证,问街上的老人,都说起码上百年了。其实,二十多年前,这还是以街为市、繁华热闹的一条街:补鞋摊、布摊、药摊、日杂摊、百货摊、菜摊、茶馆、小吃店……

赶场天,一条街都摆满了生意摊子,窄窄的一条街人挨人,背挤背。大热天,赤裸着上身的茶客围着茶桌,吸着旱烟,摇着篾扇,喝着盖碗茶,扯着把子,冲着壳子;赶集的乡民们踅进馆子里,吆喝着打二两烧酒,就着盘花生米,一根猪蹄子,直到喝得脸红脖子粗,夕阳西坠才摇摇晃晃地回去。

老街还出招牌美食——马氏牛肉。老板姓马,回子(回族),祖传的独特的制作工艺使之成为“竹海食品一绝”。餐桌上,外地人能吃到马氏牛肉是一种口福。平日,当街摆一个可以推动的小摊车。赶场天,在店门口烩一大锅的牛杂,汤色鲜红,又麻又辣。还出一样佐菜佳品:干豆豉。土炕柴火烘烤,纯手工制作,嚼在口里,干、脆、香。

这是个大镇,以前叫相公岭,后来叫相岭。老街的河对面就是著名的蜀南竹海景区,为了旅游经济的需要,又改为竹海镇。街背后是一条叫淯江的河,两岸青山逶迤,绿竹婆娑,流水悠悠,鳞浪层层,如缎似玉。沿公路,拓展的几条宽直的街成了镇的新名片。老街,渐渐失去了它的商业功能。

现在的老街,像个人老珠黄、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弃妇。

有天下午,我在老街偶然看到一个老头在屋门口打草鞋。他身后的墙上,张贴着几幅领袖的像,跟前的矮凳上,放着一只有些掉漆的大铁瓷盅,几片长长的土烟叶,一根吸了一半的叶烟,一双打好的草鞋。旁边门楣上的春联,扯掉了小半。他戴顶陈旧而有些褪色的蓝帽,穿件同样陈旧而有些褪色的蓝中山装,典型的20世纪70年代的穿着。我像发现了出土文物,凑上去,看他在“打鞋机”上编织。

老头很开朗,健谈,大约一年四季难得有人与他聊天的缘故吧。他说他姓胡,问他年纪,他伸出手,张开大拇指和食指,说:八十。闲聊中得知:他的儿女都在外地,大的孙子都结婚了。老伴前些年去世,现在一个人住。“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在这烂房子里待得住,一个二个都出去了。他们接我去城里住,住不惯住不惯,还是住我的烂房子舒服。”他说。我说出我的担心,编的草鞋谁买。他随口吟了他的草鞋歌:草鞋是根茎,老来养生气。没有太阳晒,不遭雨水淋。只要肯动手,不乏零花钱。不专为衣食,须则献余晖。对他来说,打草鞋早已超出了生存和物质上的意义。他拍拍身边的“草鞋机”,骄傲地说:“你别小看它,这个烂枪枪有百多年了,用枇杷树做的,是个老古董了。方圆几百里,我可能是最后一个编草鞋的人了,死后就把它捐给文化馆。”

一来二去,我们便熟识了。一天,他领我进他的屋子,在里间暗黑的卧室里,他抖抖索索地摸索着拉亮了灯,一张帷帐床,一张竹沙发上凌乱地堆放着衣物和一大沓书,有《武则天》、《罗荣桓》,也有《红楼梦》、《围城》,有《三世因果》、《劝世文》,也有《又一高官落马》、《中国军队联合演习》等娱乐时政新闻报刊。书和屋子一样,陈旧不堪,沾着灰尘。他翻出本“书”宝贝似的递给我。我一看,是他用小楷毛笔工工整整写的关于老年人和人生修养的“书”,大概有二十来页。最后一页署的是两个人的名字。细心的老人在那个叫姜元福的名字后面特意加了个括号的注:癸巳年十月廿一日二点已死。

老街偶尔也有闹热的时候。有天,走进老街就听到“哐哐哐”的铙钹锣鼓声,走过去,当街临时用砖块砌了两口大灶,灶里火光熊熊。灶上安一口大锅,锅里放着几个大蒸笼,蒸笼热气腾腾,厨师和相帮的街坊邻居在忙碌着。在老街,住的都是老街坊,哪家有大忙小事都会来相帮。大灶的屋门口,摆着两排花圈,地上落满鞭炮响过后留下的碎纸屑。临时搭建的灵堂里,挂着一位老人的照片,几个和尚在诵着经,超度着亡灵,诵经的声音,在屋子里回旋,满街飘散着浓烈的燃烧的香烛钱纸和鞭炮混合的气味。听说,老人是无疾而终。早上,他在灶间熬药,脚下一滑,倒在地上,再也没爬起来,好在邻居闻到药的煳味,发现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地习俗:老人去世称“喜丧”。当街铺着几张方桌,吊丧的客人围坐着搓麻将,打大二(一种纸牌)。我不知道,仙逝的那位老人,是不是我曾见过的,在门口晒太阳的那个老人,拄着拐杖叉着腰站在街边喘气的那个老人,裹着厚棉衣坐在矮凳上纳鞋底的那个老人……但可以肯定的是:老街上又少了一个人!

一转眼,我在这个镇生活十年了。现在,我去老街,心情是复杂的,越来越感觉像是去探望一位病入膏肓、来日不多的老人。每去一次,都像是和它永别。

2009年的夏天,老街遭遇了一场灭顶之灾,一场七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漫进老街,淹来只看见屋顶,老屋成了一间间水牢。那场大灾之后,很多房子成了危房,老街成为了改造区,列入拆迁之列。在规划图里,两岸将是高高的防护堤,老街将成一条绿树绕堤的滨江路,沿滨江路矗立的是两排有川南特色的楼房。这块难看的胎记,将被永久性地抹去。

防洪堤,已修到老街的两头。

老街的周围,强迫性的新开了两个商住楼盘。但因老弱病残的“钉子户”、“刁民”多,一晃几年过去了,修了一半的楼盘只好瘫着。

最近几次去,发觉街上挂的“危房,禁止出入”,“危险,观察通行”,“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子越来越多了,房屋似乎又空出了好几家,隔三户五户就有铁将军把门,门上的锁早已锈迹斑斑。这些屋门口的石壁、檐口,铺着绿幽幽的苔藓和杂草。有些搬空的屋子东倒西歪,破败不堪,甚至坍塌。文武宫,摇摇欲坠地厕身于街的一个小巷里。宫的房门洞开,剩下的半扇烂门斜倒在门口。里面阴暗、潮湿,杂草疯长,野生的几棵小树叶片葱绿,肥大,生机勃勃。残垣断柱东倒西歪、横七竖八地散落其间,有的木柱上还长出一小朵一小朵毒菇,猩红、暗绿,妖艳、妖冶。地面上到处碎砖乱瓦,空气中弥散着一股浓烈的腐败气味和阴惨惨的气息。屋顶早已全部见天,散了的光架子还在勉强地支撑着,虽然摇摇欲坠,但仍竭力地证明着它的存在。看上去,像是被抽了筋,剥了皮,掏空了五脏六腑,只剩目不忍睹的几根肋骨。站在洞开的门口,似乎能清晰地听见不绝而清脆的断裂声。那声音,仿佛来自岁月的深处。

石牌坊也形销骨立,瘦骨嶙峋。远远望去,石牌坊在阳光的包裹下泛出一层颓废的晕黄,在石板地面上投下摇摇晃晃的背影,但它依然保持着民间品格的朴实、凝重、冷峻与孤傲的表情。

还好,那个姓胡的老头还在寂寂的门口寂寂地打着草鞋。

但我实在不敢肯定,下次去还会不会见到他。

冥冥中,我幸运地成为它最后时光的陪伴者,同时,它也是我的抚慰者。每次去老街,都像是与一位敬重的长者默默地交流,感觉似有一双宽厚而亲切的手,轻抚着我多皱的额。街上,由经久的岁月弥散或沉淀的一些暗物质,像一剂疗效奇特的传统中草药,浸淫着我,我的内心就会变得简单而宁静,获得一种丰腴的充实,从而沉静,自觉或不自觉地坚守一些东西,也放弃一些东西。我的文字里,也继续保留着尘世里的烟火味。

现在,我也将可悲地别无选择地成为它消逝的见证者。

胡老头的屋往前走几步,有株扶桑,有人多高,长得枝繁叶茂,白里带红的花,掩映在一枚枚深绿的叶片丛里,成了老街唯一的亮色。在传说中,扶桑以它貌似柔弱的手,托起了太阳,承载起一个神圣的使命,被称为神树、太阳树。或许,当初在老街植下这株扶桑的人就是一个智者,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隐喻。“四月,是残忍的季节,哺育了香,在死去的土地里,混合着记忆和欲望”。这是英国诗人艾略特《荒原》里的诗句。那株亭亭的扶桑,在风中摇曳着,似在吟着无声的挽歌……

2014年6月

同类推荐
  • 任长霞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任长霞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任长霞,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人。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警察界先进人物,曾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学习。工作期间,被誉为“警界女神警”。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积累的控申积案,2004年在侦破"1.30"案件中发生车祸,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0岁。2004年06月,被公安部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解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解读

    鲁迅一生都在探讨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的《呐喊》、《彷徨》就是改造国民灵魂的艺术实践。通过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来揭示现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形象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

    《经年的时光》一行行文字,从作者的手心溢出,在西海固母系家园中,温情和善良被疼痛地唤醒;每一个文字,以固有的姿态,洞穿我们的心底;所有的词语,在一张白纸上,灿烂着我们的心跳和呼吸。
  •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为“胡平文集”第五卷。《乱世丽人》讲述了:关于林立果“选妃”,坊间传言无数,真相到底为何?林彪折戟温都尔汗前夜,北戴河密室内,曾经发生过什么?张宁,你可能知道她的名字,却未必知道她的故事,以及她知道的故事。一名美丽的中国女子,一个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一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缠绵的爱恋,之后是一个荒唐的罪名,一份劳动教养通知书,以及一出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红颜,为时代而薄命?彭德怀的妻姐,罗隆基的知己,新民报的著名记者,文汇报的右派先锋,周恩来暗中保护的朋友,却被毛泽东视为眼中钉……浦熙修,她到底为中国做了什么?
热门推荐
  • 霸爱妖妃

    霸爱妖妃

    一道密旨,掀起皇城血雨腥风。与这毫无关系的唐小棠,因为意外穿越到了官二代顾盼儿身上。原本该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身份,却因为便宜爹死得早,连入住尘王府也还是个小姐身份。哇塞,这长相逆天的尘王绝对是个黑心狠角色,对付这种人,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想走?哼,也要本王答应才行!”霸道,腹黑,狠辣,他用一碗药将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尾番外

    妖尾番外

    相信大家都看过《妖精的尾巴》,被里面的公会环境所感染,现在跟随小修,再次走进妖尾的世界,小修等你哦!!!【PS:有些内容是小修通过超高人气,向好友求得的,我会在文末p上出处,及作者。但请不要怀疑小修的原创精神!!!】
  • 法界观披云集

    法界观披云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级高手在都市

    超级高手在都市

    来自小山村的喻凡,因特殊原因贴身保护富家千金女,且看超级高手如何贴身保护美女?如何携美肆意于都市花丛中,最终抱得美人归。
  • “小鬼儿”谈天

    “小鬼儿”谈天

    本书从少年那些事儿说起,共分九个部分,包括引子、结尾各一部分,正文七部分,全文近20万字。全书以中国中部农村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记述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片段,摹写了20世纪中后期向21世纪变迁的农村景象。作品用写实的语言把人生的价值取向融入逸闻趣事,用畅想的笔法把未来的美好希冀诉诸于字里行间,其中不乏灵魂的漫步、理想的萌芽、批判的责任以及矛盾的冲突和心灵的自白。作者以一个反躬自问的思考者形象出现,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还将向哪里去”等力求做出注脚,也显示了自己写作的初衷,探究了生活的真谛。整个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画卷,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相宗八要解

    相宗八要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暴雪孤鸿记

    暴雪孤鸿记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苍茫世界,谁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暴雪将倾,孤鸿飞。虽九死,吾往矣。
  • 幻杀生

    幻杀生

    你不得不承认,我是个杀手,曾把荷花拿在手上。
  • 仙君恋上女魔头

    仙君恋上女魔头

    场景一:顾沉香漫不经心悠悠的道:看了本宫的身子是不是该杀了你呢?芙夕叶暗暗叫苦,她就看了点胸膛好吧!什么叫身子啊…我勒个去!她吐槽到:不是吧妖精,看你长得风流倜傥一表人才、没想到却是衣冠禽兽,连小孩都不放过、嗤嗤…真叫人寒心勒!难怪雷都要劈你。场景二;他意味深长的道:看来本宫高估你了…芙夕叶觉得莫名其妙,莫非他脑子有问题?她不禁感叹,看来上天是公平的给了他副好皮囊却没给他脑子!场景三;她突然眼泪朦胧,带哭腔楚楚可怜的眼神,跑过去抱着老妖精的大腿道“爹爹、孩儿终于追到你了”场景四:樊音你不是神圣不可侵犯吗?本座偏要侵犯'说完便吻了下去.....
  • 格列佛游记(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格列佛游记(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是一部远远超过“儿童读物”范围的奇书。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酷爱航海旅行的英国人,他年轻时学医,后来在轮船上担任外科医生,多次参加航海旅行。这本书记叙了他在四次航海途中发生的一系列的荒诞故事:在小人国,他是力大无比的巨人,可以轻松过海将敌国的舰队拖回来;在巨人国,他又变成了矮小的宠物,成为了别人的玩偶……书中描绘了一个奇幻、滑稽的童话世界,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在《格列佛游记》中,作者叙述技巧和讽刺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青少年在感受经典的同时,还可近距离地接触大师,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