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20200000013

第13章 玛丽·罗热疑案(5)

“他们说什么找到的不是玛丽·罗热的尸首,因为才过了三天,尸体就发现浮上水面了,这个论调该怎么理解呢?要是淹死的是个女人的话,可能永远也不会沉下去;就算沉下去,二十四个钟头内就会重新冒出水面,或者还不消这些工夫呢。可是没人认为她是淹死的;她是死了才给扔到河里去的;那扔下河以后,随时都可以发现尸首浮在水上。

“《星报》说,如果这具血肉模糊的尸体,在岸上一直放到星期二晚上,那么岸上总会找到凶手的一些踪迹。这句话初看上去,倒猜不大透这位推论者的意思。想必他预料到自己的想象跟自己那套理论相反——换句话说,尸体在岸上搁了两天,很快的腐烂了——比浸在水里还要烂得快。他认为,万一是这样的话,尸体就会在星期三浮出水面,照他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尸体才会浮上来。他于是赶紧表示,尸体并没搁在岸上;因为要是搁在岸上的话,那么岸上总会找到凶手的踪迹。我想,你对这合乎逻辑的推论总会觉得好笑。你不能因此理解,怎么尸首搁在岸上的日子一长,凶手踪迹就会增加。我也不能理解。

“那张报纸接着说,再说,任何坏蛋若像这里假定的那样,干下了这种谋杀案,没给尸体缚上重物就抛进河里,未免难以教人相信,因为这种毁尸灭迹的办法到底不费什么事啊。瞧,这种想法真是乱七八糟,实在好笑!可没人驳斥过发现的尸体不是被杀害的,连《星报》也没驳斥过。这件暴行的痕迹太明显了,咱们这位推论者,不过打算说明不是玛丽的尸体罢了。他想要证明玛丽并没遭到杀害——倒不是说尸首并没遭到杀害。可是他的论点不过证明尸首并没遭到杀害罢了。尸体上没缚着重物。凶手抛下尸首不会不拴上重物。因此尸首不是凶手扔下去的。这句话不过证明了这样一点罢了。尸首是否玛丽正身,这话连谈都没谈到,《星报》说得口焦舌烂,只是把不久前还承认的话,又都否定了。它说,我们完全相信发现的尸体是个遭到杀害的女子。

“咱们这位推论者也不仅在这个例子上,无意中自相矛盾,甚至在他这一段的论点中也是自相矛盾。我早就说过,他显然无非想尽量缩短玛丽失踪和发现尸首那段时间。可是咱们看出他特别强调,那姑娘离开母亲家那工夫起,就没人见过她。他说,本报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二十二日星期日九点钟以后,玛丽·罗热还活在人间。正因为他的论证显然是片面的,所以他至少是把这件事忽略了;要是知道有谁看见玛丽,比方说在星期一或星期二,这段时间也就大大缩短了,据他的推论,尸首是那女店员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减少了。话虽这么说,看了《星报》坚持己见,满怀信心地继续夸夸其谈,真是好笑。

“现在把这篇论文有关博韦认尸的部分重新看一遍。《星报》谈到胳膊上的汗毛这一点,态度明明不老实。博韦先生不是白痴,决不会单凭胳膊上有汗毛,就一口咬定尸首是玛丽的。没一条胳膊不长汗毛。《星报》泛指一般汗毛,无非是存心曲解证人的原来措辞。他一定说到过这汗毛的特点。一定是汗毛的颜色,浓稀,长短或者地位有特点。

“《星报》说,她的脚长得小——脚小的何止千万。她的袜带根本算不上什么证据,鞋子也不算,因为鞋子和袜带都是现成出售的。帽子上的饰花也是这样。博韦先生一味坚持袜带上的扣子已经移后,带子缩短了。这一点算不了什么;因为多数女人都认为与其在铺子里试袜带,还不如买回家,按着腿的尺寸调节宽紧来得合适。看到这儿就很难想象推论者说的是正经了。要是博韦先生寻找玛丽尸体时,找到一具尸首,个子和外貌跟那个失踪的姑娘大致相同,他就可以十拿九稳地认为尸首已经找到,根本用不着去管什么衣服穿着的问题。如果他除了认出个子和外形之外,还在胳膊上看到有特征的汗毛,样子就跟他在玛丽生前的胳膊上看到的一样,他对自己的看法一定更加有把握;他越是肯定,越发可见汗毛上有特征或异点。如果玛丽的脚小,尸首上的脚也小,那么尸首是玛丽的可能性就更大,这可能性的增加,不仅是算术上的比例,而且简直是几何上的,或者说是累积的比例。再说,这双鞋子又是人家在她失踪那一天看见她穿的,虽然这双鞋子也许是现成出售的,你也可以把这层可能性看成绝对肯定的了。本身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的事物,由于确实相符,就成了最可靠的证据。就拿帽上的花来说吧,这花和那失踪的姑娘戴的相同,这也就不必再找别的证据了。只要有一朵花,就不必再找别的证据,如果有两三朵,或者更多些,那又怎么样呢?每多一朵,证据就加一倍——证据的增加不是加法,而是乘法,可以多至千百万倍。现在假定发现死者腿上的袜带和她生前用的一模一样,要再追究下去,简直可笑。但这双袜带的扣子发现是移后了,扣紧的,正跟玛丽临出门前,亲手扣上的一样扣着。在这上面怀疑,不是发疯就是装假。《星报》上说这副袜带的缩短是常见的事,这恰正表示它坚持错误。吊袜带的伸缩性正好证明缩短不是常见的事。调节袜带的宽紧需要外来的力量,不过难得有人调节。严格的讲,玛丽这副袜带要弄得这么紧,一定是意外。单单这副袜带就足以证明是玛丽本人了。并不是人家发现这具尸首用了失踪那姑娘的袜带,或者穿了她的鞋子,戴了她的帽子,或者插了她的帽花,或者跟她的脚长得一样,胳膊上的汗毛特征也一样,或者身材和外貌一样——事实上是这尸首不但每一点都相像,而且凑在一块全都相像。如果这恰恰证明《星报》编辑当真有着怀疑,在这种情况下,他根本用不着召传疑有精神病的人至官厅候询,判断其精神是否正常。他认为做律师闲言闲语的应声虫,就算聪明,其实多半律师只要做到法律上长长方方一纸公文的应声虫就心足了。说到这儿我倒要讲一下,法庭上驳回的证据,对有头脑的人说来,绝大多数都是最好的证据。因为法庭完全按照证据的一般原则判案——按照一致公认的原则,明文规定的原则判案,决不愿打破常规,研究研究特殊例子。这种竭力不顾完全相反的例外,坚持原则的做法,倒是万无一失的办法,在随便多长的时间内,要弄清多少真相,就可以弄清多少。因此,这种做法全都合乎情理;但仍然可以肯定,在个别事情上会产生绝大的错误。

“关于暗中怀疑博韦一节,想必你巴不得一句话就驳回。你早已摸透这位好好先生的真正性格。他是个好管闲事的人,浪漫有余,聪明不足。像他这种性格的人,一碰到真正兴头的事,自然而然会招惹神经过敏,或者存心不良的人对他起疑。照你摘记上看来,博韦先生曾经和《星报》编辑亲自谈过几次话,他不管编辑那套理论,大胆提出他的看法,认为的的确确是玛丽的尸首,因此得罪了编辑。《星报》说,他一口咬定说那就是玛丽的尸首,可是除了我们批判过的原委以外,他又提不出丝毫证据,令人信服。说起来,咱们也不必提什么令人信服的有力证据根本拿不出来,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提不出一个叫人相信的理由,倒也可以理解。没有再比认人更说不清的了。谁都认识自己街坊,可是绝少有人准备好说出一番认识的理由。博韦先生认出尸首,可是说不出理由,《星报》凭什么权利不开心呢?

“这人身上那些嫌疑情况,跟报上那个推论者指他有罪的说法并不吻合,倒是我对浪漫而好管闲事的那号人的假设要比那说法吻合得多。要是用一种比较与人为善的说法解释一下,那么就不难理解这些是怎么回事,例如钥匙孔里的玫瑰啦;水牌上写着玛丽这名字啦;把男亲戚都挤开啦;不愿意亲戚去瞻望遗体啦;叮嘱贝××太太在他(博韦)回来以前,千万别对警察谈什么啦;以及他明目张胆表示除他之外,谁都不必插手管账等等。照我看,博韦准追求过玛丽;她跟他卖弄风情;他一心只想赢得她的青睐和欢心。这件事我没什么再说的。《星报》说死者母亲和亲友态度冷漠,说假定他们相信这是香水女郎的尸首,态度这么冷漠就讲不通了——既然事实证据完全驳倒《星报》的说法,咱们现在就暂且当做尸首是玛丽正身这问题已经圆满解决,从此开始研究吧。”

我听到这儿不禁问道:“那你对《商报》的意见是怎么个看法呢?”

“想起来,是比其他一切针对这题材发表的文章,更值得注意。那篇文章前提中所作的推论倒合乎情理,而且精辟;不过,前提中至少发现有两个地方,看法不全面。《商报》言下之意是说,玛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给一伙下流的无赖抢走了。报上硬说,像这么一个年轻女人,认识的人何止千百,不见得走过四条马路,而没一个人看见。久居巴黎的人,吃公家饭的人,才有这么个看法,一个人在城里来往的地方,多半限于公家衙门一带,才有这种看法。这种人觉得自己一出机关大门,走上十来条马路,总难免碰到几个熟人跟他打招呼的。他知道自己交游的范围,人家和他交游的范围,把自己的名声跟那个香水女郎的比较一下,发现没什么分别,就马上得出结论,认为她在路上,跟他一样容易碰见熟人。要是她走的道,跟他一样刻板,没有变化,而且跟他一样只限于在同一个区域里,这说法才讲得通。他按时来来去去,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碰来碰去的人对他注意,无非因为都是同行。一般说来,玛丽走的道可想而知是曲折的。这一回,不言而喻,她挑的一条路线八成跟平常走惯的路截然不同。咱们想《商报》心目中的对比只适用在两个人都走遍全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个人的熟人一样多,碰见熟人的机会才会一样多,碰见的熟人也就一样多了。至于我呢,还是认为,不管玛丽在什么假定的时间内,从自己家到姑妈家,无论走哪条路,凡是她认识的人一个都没碰到,凡是认识她的人也一个没碰到,这种看法不仅可能,而且敢说没错。要把这问题全面地好好看一下,必须坚决认为,哪怕巴黎数一数二的人,认识的人跟整个巴黎的人口相比,也差得老远呢。

同类推荐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吉卜赛弃儿希思克利夫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先生收养后,与其女凯瑟琳相互爱慕,并且反抗其子亨得利的专横暴虐。凯瑟琳因为和希思克利夫社会地位的悬殊以及自己的虚荣心,与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结婚。希斯克利夫愤而出走,三年后致富回乡,发现凯瑟琳已嫁埃德加,便对夺走他爱情与幸福的人进行残酷的报复,通过赌博夺走了亨得利的家财,使其儿子哈里顿成为奴仆,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希思克利夫的复仇虽然成功了,但他并未从中获得幸福。最终不吃不喝苦恋而死。小凯瑟琳和哈里顿继承了山庄和田庄的产业,两人终于相爱,去画眉田庄安了家。
  • 艰难的跋涉

    艰难的跋涉

    《艰难的跋涉》是一部当代农村题材的小说,是一部反腐败题材的长篇力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正直善良的基层干部,积极热情为老百姓办事,带领乡亲们奔小康的故事。小说赞美伸张了正义,鞭挞了丑恶,批判了拜金主义,是一部贴近农村,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上乘之作。
  • 生与死的故事

    生与死的故事

    这是195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西班牙国宝级作家胡安.拉蒙.希梅内斯的作品《生与死的故事》首次与中国大陆读者见面。在这本抒情诗加人生小品中,希梅内斯用诗样的语言将乞丐、退休老人、醉汉、小孩、女家庭教师和小贩等世间各色形象尽收笔底,令读者也恍若亲临亲见。他的小故事演绎了鲜明生动的意象和不寻常的哲理,精致的比喻,巧妙的想象,既妙趣横生,又引人深思。希梅内斯用这种高于现实的真实和丰满,以文字创造出印象派风景,以光和影的巧妙差异捕捉人生各种细微的情境,几乎到达了化境。
  • 赵国彬的梦

    赵国彬的梦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幸福满晴天:虐心单亲妈妈恋爱手记

    幸福满晴天:虐心单亲妈妈恋爱手记

    六年前,为了保住宋氏,晴天以“贪财”为由和宋俊祥分手,在母亲的反对下生下儿子小志。六年后,已是研三学生的晴天再遇宋俊祥,他已是宋氏地产的总裁,身边有一位漂亮的女朋友。进入宋氏工作的夏晴天,结识了宋俊祥的好友精英男贺家易,并被贺家易追求。这场豪门爱情游戏,有了儿子,有了宋氏,有了豪门恩怨还会不会单纯?她的一味成全,他的身不由己,让他和她的爱情走得如此坎坷。明明很爱,却不能说;明明舍不得,却说恭喜;明明想抢回来,却仓皇逃离……那种为了成全一个人,甘愿背负一切的感觉,就像喉咙里装满了芥末,让她五觉失灵,眼泪决堤,却仍然不能忘记,爱他,深爱他。身份悬殊的爱恋,豪门恩怨的参与,她对爱的执著能否感动上天,赐予她幸福的美满?
热门推荐
  • 洛水依神传

    洛水依神传

    她是这世间仅存的冀龙后裔,却因家族灭亡,被迫寄人篱下。他是这世间唯一的圣灵之王,却因身世特殊,无法爱已所爱。一生命运多舛,厄运迭生。却最终成为一代大神。
  • 无界神途

    无界神途

    为争一块神秘的玉石,一个千界天才却被误传送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里,他见识了修真强者和各种奇异灵兽,强大的实力让他羡慕不已,这也使得他也踏上了茫茫的修真之旅,而得证天道也是他的最终目标。
  • 夜太长,爱无眠

    夜太长,爱无眠

    轻轻松松月入万元的兼职,阮一唯砸了进去,第一次见面,沈先生意欲未尽的说,“我喜欢泪水多的女人!”第二次见面,沈先生说“你不愿意给我穿裤子,我倒很乐意给你穿。”沈先生就是这么随便!随便起来不是人!阮一唯觉得自己啥都不好,失婚失足的妇女一枚,可偏偏被沈先生看中,床弟之间,情到浓时,她问的最多的是。“沈先生,你爱我吗?”他的爱向来只做不说!
  • 黑道之恋:完美公主的爱情故事

    黑道之恋:完美公主的爱情故事

    本文以第一人称“我”记述了冷依碟和澈的所有生活,在这其中有欢笑有吵闹小蝶和澈的感情发展一直很顺利直到后来有了自己的孩子……(PS:多多支持多多收藏)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网游之血影修罗

    网游之血影修罗

    现实中,他是冷酷无情,让世界各国闻风丧胆的血影修罗……游戏中,他是沉默寡言。喜欢扮猪吃虎的一代杀神……血影修罗,将带给你无穷的快感,让你与主角一起体验一代霸主的传奇经历,带你一起体验冷血杀神的激情生活,究竟谁才是泄露飘渺游戏资料的幕后黑手,究竟谁才是真正让主角家破人亡的刽子手,后续章节,将一一为你揭晓。恩怨情仇,主角又该如何面对,后续章节,更加精彩……
  • 新生活:胡适散文

    新生活:胡适散文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诺贝文学奖候选人胡适的散文集,《新生活》《信心与反省》《文学改良刍议》《差不多先生传》等经典尽入本书。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其散文具有较高的学术及文学价值,非常值得人们阅读。为适应当下读者的需求,本选集对我社2001年版的《胡适散文》进行了整理并重新出版。本书保留了原版对散文的分类方式,删除了一些比较艰深难读的篇目。
  • 沉醉

    沉醉

    那一天,他是一轮明月,她不经意间仰望,就迷失在那皎洁的清辉里。从此,她梦里的那弯玉钩,夕夕成玦。浩荡的东海边,师父说,人就像贝壳,只有找到那相属的一半,才能牢牢护起一枚珍珠。她从江南的烟雨,一直走进塞北的飞雪里,身后依旧是当时的月光。然后才发现,他不是她的另一半贝壳,也不是她的月半弯,而是另一颗遥远的星子,无法触及。洞庭荷花盛开,姑苏枫叶转红,钱塘江潮涨起,大理春光明媚,我都会写下来告诉你,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这十年,你从来不曾在那日清晨离去,你只是藏在了我的心里,融入了我的生命里,陪着我一同呼吸。
  • 迦叶风云

    迦叶风云

    战与火的洗礼,让他从一个孩童成长为这个斗气大陆之中人族的佼佼者,而接下来他却发现,在这无垠的大陆之中其他种族中,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渺小的存在,一切似乎都要在一次重新来过,而想获得强大的力量就只有……千年一莫,天堑成壑。六道之争,起于一人;六族之战,止于一人。迦叶大陆上,这亿万年来的格局真的会因为这一句令人迷茫的话而被打破吗?
  • 让成功来敲门

    让成功来敲门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认为,天资+机遇+优良性格=成功。从这个人生成功的公式出发,本书分别探讨了天资——人生成功基础,机遇人生成功阶梯,优良性格人生成功的关键。围绕成功公式,进一步分析和诠释如何开发天资潜力、如何把握机遇、如何认清自己的性格以及修炼性格的八大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