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8600000017

第17章 悄然告别熊希龄

陈翔鹤走后不久,胡也频和丁玲来了。看到沈从文一脸的喜色,他俩都默然不语。

“怎么啦,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沈从文看到他们忧郁的表情,急急地问。

“能出什么事,还不是经济上的问题!”胡也频笑一笑说。

“我这里还有些钱,你们拿点去。”沈从文忙着掏口袋。

“不,不用。”胡也频说,“碧云寺那儿我们是住不起了,太贵。”

“那就搬下来,这公寓还有空房子,价格不贵,房东人又好。”

“好吧,我们就住这儿了。其实啊……”胡也频看一眼丁玲,接着对沈从文说,“我也不瞒你,我们已经搬出来了。”

“是给房东轰出来的。”丁玲补充说。

沈从文听了,才感到他俩的情况已经是很糟了,立马不好意思起来,连声说:“对不起,我真是对不起你们。”

“你怎么啦?”丁玲困惑地问他。

“你们这么难,我还不知道。真对不起,你们先坐着,我这就去找房东,把你们的房子租下来。哦,你们的东西放哪儿,离这远吗?”

“就在外面呢。”胡也频说。

“快搬进来。”

丁玲见沈从文一副急样,不由地笑了,说:“就放外面吧,待租好了房直接搬去。”

“也好,我这就租房去。”

“给。”丁玲把两块钱递到沈从文面前。

沈从文像是很奇怪地看着他。

“在这儿租房的钱还有一点。”

“不用了,留着生活吧,这房钱就让我给你们出吧。”

“不行。”丁玲的语气很坚决地说。

沈从文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望着胡也频。

“就让休替我们出吧,到时挣了再还他。”

沈从文听了,这才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抬头瞅了丁玲一眼,赶紧离开。“休,休,别听他的!”

丁玲还在唤他,沈从文却头也不回像逃亡似的走了。

丁玲和胡也频与沈从文在汉园公寓里住了一个月,眼看快过年了,丁玲的家里还是没有汇钱来。由于生活无着落,丁玲只好再次离京回湖南老家。丁玲走时,沈从文和胡也频一同去送她,丁玲望着沈从文说:“休,你是一个大好人。记住,我会回来的,至多到年后,就一定回来。”

沈从文听了,认真地点点头说:“我等着你。”

丁玲走后,胡也频一人过来同沈从文一同住。可是没等过春节,因思恋丁玲,胡也频也不愿等下去,再次离京追往湖南。

丁玲和胡也频走后,沈从文一边在北大师从袁同礼学习图书编目等方面的业务知识,一边拼命写作。转眼到了二月,在北京最寒冷的冬季,沈从文结束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进修生涯,于一个雪花飞舞的日子,重回香山慈幼院图书馆。

2月12日就是除夕,到处都在准备过新年,连慈幼院的孤儿们,也显得有些兴奋的样子。沈从文独自一人在关门内的宿舍里,伴随他的只有一些被冷落在廊边墙角的菩萨和天王。

当新年的爆竹噼里啪啦响起来时,沈从文又想起了他的九妹,想到了他的母亲。

母亲啊,我的宇宙,我生存的希望和勇气!沈从文在心里反复地叨念着,在那些菩萨和天王们的面前走来走去,最后终于很快地坐在桌前,展开纸,拿起笔。

这一次,他没有写小说,更没有写诗或散文,而是写了一个独幕短剧。这个短剧后来发表在1926年3月10日的《晨报副刊》第1451号刊上,发表后仅仅四天,就被日本极东新信社用日文发表在《北京周报》第203、204号上。

据统计,沈从文在二十年代外译的著作有三十九篇,占当时发表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三;三十年代外译的著作有四十二篇,占当时发表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三。《母亲》这个独幕短剧,是沈从文的第一篇外文译作。这是后话。

沈从文把《母亲》寄出之后,从邮局赶回宿舍,远远地看见关门前有一个女人。圆圆的一张脸,大大的充满灵性的一双眼睛,正水灵灵地远看着他。

“这不是丁玲吗?”他大喊一声,“丁玲!”脚步匆匆地朝她走去。

“丁玲,真是你。”

“海军呢?”

“你们没碰上?”沈从文大吃一惊。

“他也去了湖南!”聪慧的丁玲立刻猜到了。

离开北京之后,丁玲回到母亲身边,可她思念胡也频,渴望北京的打拼生活,终于说服了母亲,给了她些钱,又北上来京。没想到,丁玲和胡也频乘坐的船在洞庭湖上错过了,这边胡也频南下时,那边丁玲正好从湖南北上。

沈从文弄清了原委,显得有些着急,丁玲只是开始时皱了皱眉头,但很快就坦然了说:“没关系,让他去见见我母亲也好。”

“可是,你现在?”

“这有什么,你陪我去租间房,我在北京等他就是。到湖南他见不到我,还不马上回来。”

“这倒也是。”沈从文像是突然明白过来一样,马上下山去给丁玲租房。

这以后的几天里,沈从文特别请了假陪着丁玲,直到八天后胡也频从湖南回来。看着胡也频欢天喜地的样子,沈从文还是跟上次看到他们俩刚从湖南来京时一样,一边为他们高兴祝福,一边又感到心里空落落的。

与他们俩分别之后,沈从文回到自己的宿舍,面对纸笔,心里有许多话想倾诉出来。

他默默地琢磨了一会儿,挥笔写下了《呈小莎》这么一首爱情诗:

你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光明跟随在你身边:男人在你跟前默默无言,好像到上帝前虔诚一片——在你后边举十字架的那个人,默默看着十字架腐朽霉烂。

完了,他读着这其中的几句,在心里对自己说:“看来,爱情是属于勇敢的人,我得吸取这次的教训。”

就在沈从文写出《呈小莎》诗第六天晚上,胡也频和丁玲上山来找他。俩人的面色都很凝重,沈从文见了,非常小心地问:“又出了什么事吗?”

“你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事吗?”胡也频反问他。

沈从文昨天白天在图书馆,一下班就窝在屋里写小说,连馒头也是花匠给送来的,听到胡也频问,他用力地摇摇头。

“昨天,段祺瑞向群众开枪了,死伤很多人……”胡也频悲痛地说。

就在昨天,1926年3月18日,北京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原因是趁此之前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3月12日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致使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以此为由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国民军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为此,由李大钊主持,北京群众五千余人,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当局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

听了胡也频的介绍,沈从文愤怒了:“怎么会这样呢?这里是北京,政府怎么能跟山大王一样,动不动就开枪杀人!”

“这里的军阀怕是比不上山大王!”

“怎么会是这样!”

“我们要去散发传单,抗议军阀暴行,你去不去?”胡也频问他。

沈从文抬起头来,看看胡也频,又看一眼一直在旁边看着他的丁玲。当他的目光与丁玲接触时,马上垂下眼来。

“你是不是害怕做这种事。”丁玲轻轻地问他。

沈从文摇摇头。

“是不是没这方面兴趣?”

丁玲这回的声音虽然更低,沈从文听着却很刺耳,他再看丁玲一眼,还是摇摇头,沉默了一会儿,才回忆着说:“其实,我对他人的不幸还是很有同情心的。在来北京之前,我曾在陈军长创办的一个报馆里做了三个月校对,有一次看到了一个补锅匠捐款兴学的报道,我想到自己因为家里败落不能读书的苦楚,就用了十天的薪水买了邮票,寄到上海《民国日报·觉悟》,请求转给工读团。做过这件事之后,我心里有说不出的秘密的愉快。”

“没想到你还会做出这种事。”胡也频高兴地说。

“你是说我是个自私的人?”

“绝对不是!对于朋友,这天底下没人比你好,可我就是感觉你对国事不是很关心。”胡也频坦率地说。

不是我不关心,是我没这能力啊!督办做到了民国第一任总理,陈军长贵为一方统领,就是他们这些人,对国事也就只能一声叹息、几句牢骚。像我这样,关不关心又能怎样呢?沈从文心里这么想,但没有说出来,只对胡也频说:“我跟你们一起去游行去散传单吧。”

以后接连几天,沈从文都跟着丁玲胡也频他们去了。游行,散了传单回来,胡也频和丁玲都很兴奋,不停地议论着,胡也频偶尔还会义愤填膺地喊几句口号。沈从文却显得很疲倦,一副头昏脑涨的样子。晚上,沈从文一个人躺在床上时,喃喃地自言自语道:“这么做有什么用呢?关键是人心啊。人心不好,只会是刀来枪去,争狠斗恶;人心好啦,世道才会太平啊。”

过了几天,1926年3月28日,沈从文被教务长召去,填了张表,换回一张证书,接着被香山慈幼院聘为图书馆正式编辑,薪金由原来的二十元增加到三十二元。

在给沈从文证书时,教务长一直紧盯着他的一张脸,看到他过分的平静,心里很不是滋味。一个来北京混的,现在有了这么好的一份正式工作,为什么就不激动激动呢?教务长有些想不通。

然而,让他更想不通的事没几个月又发生了!

沈从文在北大接受了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培训,又有了一份正式工作,非但不能激动,有时反倒深感不安。他喜欢图书馆,只是喜欢读图书馆里的书,却并不热衷去做为书分类、编书目等有关事情。我已经有几天没写文章了,他对自己说,甚至有些焦急。

熊希龄对他的宽容,栽培,给他衣食无忧的“好日子”,使他对熊希龄心存感谢,可是,他又仍然觉得自己和熊府及香山慈幼院的上层人物格格不入。当他开始认真地来思考这个问题时,他感觉到:自己享受熊希龄的“恩惠”的同时,已然在放弃“独立”,与自己来北京的初衷相悖。

沈从文的心里,有了一个疙瘩,一种混合着自卑与自尊,感恩与不满的复杂情绪。

1926年8月30日,在反复地考虑之后,沈从文终于对自己说:“我不能用自己的独立人格来换取督办的‘恩惠’!”

完了,沈从文没敢让慈幼院的任何人知道,只是怀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对着宿舍对面的熊公馆看了很久,最后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毅然地离开了香山,再次住进了“窄而霉小斋”。

四十五年后,1980年6月,美国学者金介甫问沈从文:“你当年为什么会突然离开香山,跟熊希龄不辞而别?”

“为了取得独立,也为了其他一些原因”。

1981年4月11日,沈从文在《湘江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我有机会到熊希龄身边去做事情,那是我们中国的一位总理了,又是我的亲戚,他对我很好的。我自己偷偷跑了,离开了……我自己只是想写小说,而且只是想独立写小说。”

沈从文两次与人说的这些,应该只是他离开熊希龄的表面原因,而更深的原因,应该是沈从文在《给璇若》一诗中所透露的:

难道是怕别人“施恩”,自己就甘做了一朵孤云,

独飘浮于这冷酷的人群?竞不理旁人的忧虑与挂念,

一任他怄气或狂癫,——为的是保持了自己的尊严!

沈从文成名后,曾多次去到香山慈幼院,给那里的孩子讲课,对晚年积极投身抗日,毁家纾难,爱国爱民的熊希龄,沈从文后来表示了相当的热爱和尊敬。

1947年12月25日,是熊希龄逝世十周年的纪念日,沈从文为此写了两篇文章:《芷江县的熊公馆》和《新党中一个湖南乡下人和一个湖南人的朋友》,来纪念和缅怀熊希龄。

这两篇文章,不久分别发表在1948年1月3日天津的《大公报》和1948年2月21日北京的《益世报》上。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两篇文章后来竟然对沈从文的命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改变了沈从文后半生的命运!

同类推荐
  • 一代女帝:武则天

    一代女帝:武则天

    贞观九年(635)五月,太上皇李渊谢世。武士彟在荆州哀悼成疾,吐血而死。当时,武则天仅有十二岁。武士彟的灵柩在长沙大崇福观里放了七个月。唐太宗认为武士彟是忠孝之士,并追赠礼部尚书,令官办丧事。贞观九年十二月,武则天兄妹护送着武士彟的灵车,长途跋涉,返回并州(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故乡,在并州大都督英国公李勣的监护下埋葬了他们的父亲。
  • 曼德拉:风雨中抱紧自由

    曼德拉:风雨中抱紧自由

    纳尔逊·曼德拉,世界上最著名的囚犯、领导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国父”、名满天下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曼德拉为了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进行了长达50余年的斗争。1964年,他被南非政府以“高级叛国罪”关进罗本岛监狱。27年牢狱生涯不改他反种族主义、建立平等自由新南非的信念。最终,他从阶下囚一跃而成为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为南非开创了一个焕然一新的局面。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罗健夫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罗健夫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女扮男装之那个神盗又傲娇了

    女扮男装之那个神盗又傲娇了

    什么?不就是真心话大冒险玩输了吗?你居然让我堂堂国际大盗去偷一串不值钱的项链?好吧!我忍,我认栽!可为什么不告诉我那项链的具体位置?什么?你说它就在洛樱学院,让我自己去找!这算什么回答?你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吗?混蛋!一朝不慎,她国际大盗血泪居然沦为洛樱学院的学员!嘤嘤!此仇不报非神盗!等项链到手,本盗一定偷得你一毛不剩!可是当她入了洛樱学院,才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诶!小子!你脖子上是什么?给我看看!某盗两眼发光,扒拉着某男的上半身。什么?非礼!!?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就你那身板?你行吗?某盗一脸怀疑。验吗?某男咬牙切齿扑向某盗。
  • 喵喵,王子殿下

    喵喵,王子殿下

    我!超级无敌美少女伊莉雅,最大的心愿就是加入社团,实现自己的价值!! 虽然在这条路上屡败屡战,但在16岁时,我终于成为了自由会社的新社员! 可是……我在入社的第一天就遇见了一个神秘美少年,而且我还发现了他的秘密——他居然会冒出猫耳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浪漫清新恋爱自由式!不可思议的恋人,不可思议的爱恋,喵星来的王子大作战!
  • 王的绝色宠妃

    王的绝色宠妃

    多年的忍耐并不是懦弱,而是孝顺,她谨记娘亲的遗言:“曦儿,你一定不能暴露你的武功、才华、医术!”可忍耐却让她走向死亡。她---22世纪的金牌杀手,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古武、柔道……样样精通,可一手培养她长大的义父竟要她死,一朝穿越,她已不是以前那个处处忍让的她而是---墨曦
  • 大唐飞仙

    大唐飞仙

    宇宙有多大,人界就有多大。在与天界、冥界都不相连的人界中,重生到唐朝,感受到唐朝修道人的风采。道法绝不像是武功,修士绝不像是武功高手。
  • 惊世香府

    惊世香府

    重温修真经典,感悟旷世奇缘。寻找绝世灵根,体会真神飞升。唐烟因仙界妖花的召唤穿越到异界大陆,然而这片大陆却不同于她的理解。什么是正义?什么又是邪恶?为了能够永世成神,腐朽的修真界如同禽兽一般肆意妄为,残害同道,扼杀生灵,踏着千万尸体才能成神。原本美丽如仙境般的人界,如今只能闻到血腥的气味。唐烟又将何去何从...
  • 小白修仙攻略

    小白修仙攻略

    且看现代宅男小白穿越仙侠大陆,如何一路跌跌撞撞终成大器。本书文风舒缓传统,最适打发时间之用,望众位看官前来吐槽。按照惯例: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您的每一次支持,都是小白创作的动力。
  • 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新课标趣味阅读)

    快乐心灵的母爱故事(新课标趣味阅读)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鸟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在云之巅

    在云之巅

    房东太太喜欢上了这个男人。这是在她的丈夫死去之后喜欢上的第一个男人。这个男人脸色总是苍白,像是没有经受过阳光的接近一样。他的脸在阳光下会显现出一缕缕细小的青色血管。这是个待得住的男人。房东太太想,他至少不会像那个死鬼一样半夜半夜的不回家。也是在傍晚,男人总会在院子里用手托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袋子里装着鸟食去喂鸟。当每一把饲料在那个男人手中挥洒出去时,男人脸上就会露出开心的笑容,而那些鸟儿也似感谢他的在他身边盘旋飞舞。像是在云之巅般的梦幻,不现实。
  • An Old-Fashioned Girl

    An Old-Fashioned Gir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媒介与司法:一种理论的视角

    在媒介与司法的多维关系中,两者之间的事实关系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合理性期待,于是就需要制度的介入与规划。但制度作为一种谋划方案并不是万能的,也许参与者的主体实践智慧对于提升现实的合理化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