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9700000011

第11章 领导性格概述

)第一节 领导与领导者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大改革、大发展的时代,社会历史进程的方向是由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性所决定的,但领袖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掌握着国家权力的领袖人物,特别是一些大国的领袖人物,他们对国内外大事的每一项决定,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政治评论界常用影响大的领袖人物来说明一个时代的开始或结束,这当然是由于此人有独特的思想、政策、影响和政绩。但这一切同他们所独具的品质、性格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做一个领袖肯定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领袖的根性。根性就是根本性格,根性与能力是塑造领袖人物的两把宝剑,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就像人的两条腿,左腿代表的是根性,右腿代表的是能力,两条腿都很健康,我们才能正常行走,任何一条腿有问题,我们都会受到影响。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有很多对领袖人物的描述、期盼、观察或总结,最后都可以追溯到几个根本根性。由此可以得出,领袖性格对个体成为领袖或卓越的领导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领导

领导问题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凡是有人类群体生活的地方,都有某种形式的领导存在。

领导的定义是那样的多,研究的数目又是那样的多,可以说有多少种研究,就有多少个定义。对于领导的定义,领导心理学家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孔兹(Koontz)等认为领导是“一门促使其部属充满信心、满怀热情来完成他们任务的艺术”。泰瑞(G.R.Terry)认为“领导是影响人们自动为达成群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坦宁鲍姆(R.Tannenbaum)认为“领导就是在某种情况下,经意见交流的过程所实现出来的一种为了达成某个目标的影响力”。阿吉里斯(Argyris)认为“领导即有效的影响。为了施加有效的影响,领导者需要对自己的影响进行实地的了解”。斯托格迪尔(Stogdill)认为“领导是对组织内个人施加影响力的活动过程”。戴维斯(Davis)认为“领导是说服他人热心于一定目标的能力”。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里是较早研究领导理论的人,他指出“领袖是权利的行使者,是那些能够利用技巧和手段达到自己目标的人。”美国政治学家伯恩斯更进一步地将“追随者”纳入领导的要素,认为,“领导人劝导追随者为某些目标而奋斗,而这些目标体现了领袖及其追随者共同的价值观和动机、愿望和需求、抱负和理想。”

不同的政治学家,领袖们对“领导”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毛泽东指出:“领导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地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领导”是这样描述的:“伟大的领导能力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既要求有非凡的魄力,又要求有非凡的想象力。经营管理是一篇散,领导能力是一篇诗歌。”那么,学者们又是如何阐释“领导”的呢?管理学的鼻祖彼得·德鲁克认为“领导就是创设一种情境,使人们心情舒畅地在其中工作。有效的领导应能完成管理的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著名的学者哈罗德·孔茨是这样定义领导的:“领导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地进行领导的本领是作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学术界引用较为广泛的是斯蒂芬·罗宾斯的定义:“领导就是影响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和过程”。

从上述各种定义看,领袖、专家、学者对领导这个概念的认识很不一致。但是深究各人表述,又不难发现实际存在着共同之处。即:领导只产生于一定的组织,又服务于一定的组织;领导是一种统御和指引他人的行为过程;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的高层次组织管理活动;领导是影响群体的活动使之实现目标的过程;领导是两个人或者更多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影响力和权力不是均等分配的。据有关研究表明:员工的才能得以发挥,60%来自上级领导者的职权;40%来自上级的鼓励与引导。由此可见,领导包括两个过程:即指挥部下的过程和激励部下的过程。

领导和管理是有区别的。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基础上对下属命令的行为。而领导则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的基础上,但更多的则是建立在个人影响力、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等基础之上。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和服从。它不是由组织赋予的职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追随者的意愿。领导是管理的一个职能,组织中的领导行为属于管理活动的范畴。在一般意义上,领导的范围比管理的范围小一些。

综合各方对领导定义的表述,领导力是权力和影响力的统一、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一种自然性的领导方式,受影响者心悦诚服,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自愿、主动的特点;而权力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领导方式,下属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被动和服从的特点。领导力就象一把双刃剑,既需要领导的职位所赋予的指挥性和强制性的权力支撑,又要有吸引追随者的内在影响力。同时,领导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领导的某些特质的确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而领导是一门科学;对人施加影响的过程有技巧性的方式方法,所以领导也是艺术。无论是运用权力还是影响力,领导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

据此我们得出领导的定义,领导就是指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领导者必须有下属或追随者;领导者要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下属来实现组织目标。在指导和影响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领导主要有:指挥、协调和激励三个方面的作用。领导的涵义中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重要的因素:具有领袖地位(身份、职务、任务)的领袖人物(指挥者、先导者);具有领导者素质(领导能力,统帅能力)的领袖人物(指挥者);进行领导(统帅、指挥)过程。

二、领导者

有领导就有领导者,领导与领导者是互为依存的。没有领导者也谈不上被领导者,就没有领导行为而言。反过来没有领导行为,作为领导行为主体的人(领导者)也不存在。领导者是指担任领导工作的人(领导个人和领导班子),或指利用影响力带领人们或群体达到组织目标的人。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于职位的权力,称之为权力影响力或正式权力、职位权力;二是来自于领导者个人的权力,称之为非权力影响力或非正式权力、个人权力。权力影响力是由上级和组织所赋予的,并由法律、制度等名文规定的权力。一般与职位相联系。

非权力影响力不是由领导者在组织中的职位产生的,而是产生于领导者自身的某些特殊条件。与职位没有关系,它所产生的影响是组织成员发自内心的敬重与服从。

领导者可以任命,也可以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管理者是被任命的;领导者的影响力来源于权力影响力(职位权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个人权力),管理者的影响力来自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法定权力);究竟是领导者就一定是管理者?还是相反,是管理者就一定是领导者?国外看法:是管理者必然是领导者,反之未必;国内看法:是领导者必然是管理者,反之未必。因为领导是管理的一个职能。一般地讲,一个人既是领导者,又是管理者,但也常常存在两者分离的情形。领导者并非一定是管理者。如:非正式组织的头头,虽然能够影响别人并不表明他同样也能够或需要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管理者不一定是领导者。因为领导的本质在于部下的服从,有些管理者没有下属追随,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

领导的实质是组织成员的追随与服从。正是组织成员的追随与服从,才使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得以确定,并使领导过程成为可能。服从有主动被动之分,追随却完全是主动自发的行为。管理大师德鲁克断言:“领导者的唯一定义就是其后面有追随者。一些人是思想家,一些人是预言家,这些人都很重要,而且也很急需,但是,没有追随者,就不会有领导者。”引发追随的因素,可以是领导者自身的学识、才能、人格魅力,或者是满足对方的愿望和需求,为之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中,人格魅力就与性格修养密切相关。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要赢得组织成员的追随拥戴,达成组织和群体目标,不妨看看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成果,反思一下自身性格有无讨人嫌的毛病,千万别做令人排斥、不受欢迎的十种人。这十种人分别是:一、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对他人缺乏感情,不关心他人的情绪,甚至把别人作为自己使唤的工具;二、对人不真诚,只关心自己,不顾别人的利益和需要,采取一切手段处处想获得自己的利益和好处;三、过分取悦别人,过分惧怕权威而又不关心部下;四、过分依赖他人,丧失自尊;五、妒忌心强;六、怀有敌对情绪与猜疑性格,怀有偏激情绪;七、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八、性格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九、偏执,不愿接受他人规劝,过分使用防御机制,报复性强;十、好高骛远地提出过高要求、过高目标,苛求他人。

三、领导者的素质

领导者的行为成功和取得绩效的因素很多,这里仅从领导者自身的素质、领导者的影响力等方面分析、说明。

(一)领导者的素质

所谓领导者的素质是指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条件,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作风素质、心理品质、身体素质及增效素质等。政治品质主要指领导者的基本政治态度、立场和观点。领导者应具备的心理品质主要有能力素质(智力与特殊能力)和非能力素质(个性特征)。德才兼备是对领导者的标准要求,德的问题是指领导者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与作风品质等。才的问题主要指领导者的工作与技术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领导者成功的心理品质除上述能力素质外,还包括领导者的个性倾向、领导者的性格特征和领导者的自我调节特征。在领导者的个性特征中,领导者的性格特征是其中最核心的成分。良好的性格特征是领导者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领导者应具备的性格特征主要:主动、独立、敢冒风险与创造精神;合作、团结、谅解与宽容精神;诚实、正直、公道与秉公精神;勤奋、努力、刻苦及上进精神;恒心、毅力、忍耐及坚韧顽强的精神;忠诚、踏实、认真负责的精神等。领导者的增效素质即指能增加领导行为效率的除基本素质之外的心理条件,包括领导者怎样树立威信?怎样协调人际关系等?

(二)领导的影响力

领导者能否成功地实施领导,影响力是一个重要因素,否则难以完成组织或团体目标。一个领导者是否具有强大而有效的影响力,取决于许多因素:如职务、地位、资历、权力、品格、能力、知识、感情等,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类。权力影响力及强制性影响力,是有社会赋予个人的职务、地位、权力与资历等构成的。非权力的影响力也称自然影响力,这是领导者自身的素质和行为造成的而与领导者的权力没有必然联系的影响力。即便是一个普通的人(非领导者),也有这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自然性的,而非权力性的;这种影响力不是单纯的外力,而是在被领导者心悦诚服的心理基础上,自觉地、自愿地接受影响的过程;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和谐、心理相容;比权力性影响力有更强的、更持久的影响力量。非权力影响力包括领导者的品格、才能、知识感情等。

)第二节 领导性格的解读

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领导性格心理思想。在历史的史料中,记载着大量有关领导性格心理方面的资料和论述。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老子的“圣人学说”、孙武的《孙子》、吕尚的《太公六韬》、诸葛亮的《知人性》等。这些文化典籍从领导者的性格素质、修养、性格鉴别、性格的作用及其与才能的关系等方面阐述了领导性格心理思想。在我国的心理学界,一般把性格确定为:“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因此,对领导性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领导性格是指领导者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一个突出方面。如领导活动中的决策问题,有的领导者经常表现为果断、迅速拍板,而有的领导者则表现为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这就是领导者性格特征的表现。这些性格特征,既表明了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又表明了他在现实生活中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第二、领导性格总是表现为领导者独特的稳定的个性特征。并且在领导者的行为中留下痕迹,打下烙印。领导者的性格总是为其本人所特有,而不为别人所具有。即使是同一性格特征的领导者,不同的领导者在性格表现上也各不相同。美国作家斯诺在上世纪40年代访问延安时,向全世界第一次透漏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是一群有着共同理想和坚定信仰的革命战士,但他们的性格却各有其独特性:毛泽东内向少言、果断深刻;周恩来热情外向、善于交往;彭德怀、陈毅坦率豪爽;刘伯承、朱德平和稳健。性格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在不断地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教育的影响和自身实践的锻炼下,长期塑造而成的,所以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固,并在一个人的一生行为中都留下痕迹。当然,由于外界影响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又决定了领导者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性格既是稳定的,又是可变的。

第三、性格不是指某些个别的心理特征,而是各个性格特征的统一体。各个心理特征的有机结合,体现出领导个人的独特风格。比如,领导者对自己担当的工作总是勤勤恳恳、善于克服各种困难去完成任务。那么他往往对脚踏实地干工作、具有创新精神的同伴给予赞许和支持。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则勇于批评和热心帮助。这些顽强、正直、勇敢、热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构成了他的性格。一个人不能有相互对立的性格,胆小鬼绝不会同时又是勇敢的人。因此,了解一个领导者的性格,必须把性格作为一个统一体,历史地、全面地考察,才能做出合乎实际的评定。

同类推荐
  •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

    《新生儿婴儿护理实用百科》内容全面,信息量大,指导性强,依据0~1岁不同月龄宝宝的生长与发育特点,介绍了饮食喂养、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防治、能力训练与游戏等多方面内容
  • 不要做指挥孩子的家长

    不要做指挥孩子的家长

    今天,面对迅速变化、竞争激烈的社会,应当怎样做父母?已成了许多家长心存的最大困惑,一方面为了子女的成长父母们操碎了心,费尽了心思;但另一方面,却是孩子不服管教、反抗、叛逆和家长的希望背道而驰。但此时很少有家长认真地想过,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导致了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往往会采取高压限制,过度指挥,强权专制等偏激的方法,这已成了今天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通病。解决和克服这种命令指挥型的家教弊端已是当务之急。
  •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习惯对于我们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人手。
  • 我们配做父母吗?

    我们配做父母吗?

    作者通过讲述其在海外的人文觉醒经历,并与其在中国的成长记忆相比,现身说法,揭示出人文营养不良不仅恶化了至少同龄一代人的生存质量,甚至直接威胁到我们做父母的资格。在此基础上,作者对中国传统的思维定势提出了有切肤之痛的警示期冀对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培养一上一代的情商上有所启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是惨案,在我们的社会中并不少见。这都与父母的失职有关。这意味着,做父母是有资格问题的,只要你是家长就必须思考所提及的问题。
  • 和女儿说的知心话

    和女儿说的知心话

    细心的妈妈或许早已发现女儿的变化,然而面对女儿的疏远,不少父母也慌了手脚;面对女儿的叛逆,不少父母也会觉得无所适从。妈妈有许多悄悄话儿想和女儿说一说,却难以启齿。因为女儿的疏离,慌张的父母更想紧紧地抓住女儿,却往往适得其反。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作为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修改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适用民诉法,我们约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规划室的专家对行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作提纲挈领的说明,重点提示适用重点、难点。
  • 望门庶女之谋嫁太子妃

    望门庶女之谋嫁太子妃

    她虽为庶女,但自小受父亲恩宠。一朝家中惊变,大房二房轮番欺压,逼死了她母亲还不够,甚至将她卖到了青楼。反抗无果,她苟延残喘多年,一日却见曾经恋人与妹妹相携走过,门里门外,已是两个天地。侮辱、折磨,她不堪此生,愤而自焚,却意外得以重生。前世欠她的,她要他们一一偿还的;辱她的,她必加倍奉还。避开危机,平了阴谋,她成为上京女子从商第一人。家族生意蒸蒸日上,她为寻求依傍而与他相识。说好的互相利用,谁又先动了真心。本文男强女强,一对一。
  •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政道的一点真骨血

    今天,大家都在谈改革,但改革到底改什么,怎么改?改革为什么那么难?其实没有多少人能讲清楚。本书从梳理三千年中国改革大事件入手,通过还原历朝历代的改革真相,如管仲改革、李悝改革、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百日维新等,旨在总结他们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讲透历史大变局中的不变定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在中国如何改革的普遍规律,为当下的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镜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不识病象,何施刀药?政者,正也。御政之首,鼎新革故。党政机关需要改革,企事业单位同样需要改革,因此,本书既裨益党政干部,也助力公司领导,是所有改革者必备的参考书。
  • 定情人

    定情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梦如是

    一梦如是

    为学武功,替师报仇,入少林,学武功,身兼少林武当两派之长。这和尚吃肉喝酒,这和尚窃玉偷香,这和尚誓拔天诛!这和尚恁地可恶!
  • 生命密室

    生命密室

    “欢迎来到反人类密室逃脱游戏,祝您活着离开这里!“
  • 战王追妻:嫡女难娶

    战王追妻:嫡女难娶

    秦凤舞本想就在古代过着优哉游哉的日子。不想赐婚战王,也行啊,当个闲散的战王妃有吃有喝也挺好,只要战王不来招惹自己,当就当呗!可谁知人家想当,人家战王可不想,直接退了婚。好啊,本姑娘没有退婚,你倒先来退婚了,也行,本姑娘也不想和你成亲。啥子,那战王不就是自己救下的王爷嘛?好个忘恩负义的东西,看本姑娘不整死你。又啥,想吃回头草,啊呸,人家是宝不是草。门都没有!战王可怜巴巴的说道:“舞儿,我错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界重生

    三界重生

    中华大地流传,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洪荒魔兽横行。可是,神从何来?魔从何来?天地存在之前,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身为战神之后的柳如风,本只想着怎么去守护自己的一切,却逐渐翻开了史前的历史……
  • 逃离外企

    逃离外企

    书中对跨国公司的职业道路作了详尽的描述,包括外企的面试全部过程描写、绩效评估面谈、入职信、岗位描述等,并对外企的内部管理作了全景式的展示。书中的主人公李白就是这样一位在外企工作了多年以后回到民企工作的人。这个角色是很多人的一个角色融合。更确切地说,他代表了一代外企的经理人,“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人,接受过本土的高等教育,但是没有留学背景,外企也许是出于偶然,但是在这个圈子里一做就是很多年。在最后李白一个中国本土的民企却绝非偶然,他和现在很多离开外企进入本土企业的经理人一样,正是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也希望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未来。
  • TFboys之初见不晚

    TFboys之初见不晚

    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后来无意间看见网络上的新闻,开始对三只默默的关注,一次次的偶遇,她会喜欢谁?(本文纯属虚构,诺有雷同,纯属巧合,若有重名,也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