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5200000008

第8章

60

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唐·李世民《晋宣武帝总论》

长期做好事,知道的人不多;一日做坏事,大家就都知道了。

唐太宗(599—649),即李世民。唐代皇帝。李渊次子。公元626—649年在位。隋末随其父起兵反隋,李渊称帝时,封为秦王,任尚书令。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为太子,继帝位。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度,并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常以“亡隋为戒”,任贤纳谏。当时社会经济有所恢复,旧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61

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

——唐·吴兢《贞观政要·论公平第十六》

臣听说当好一国之君,关键在于褒扬良善的,打击邪恶的,这就是要亲近那些贤良的君子,远离那些邪僻的小人。褒扬良善做得很有声势,那么君子就来到你身边了;打击邪恶做得成效显著,那么小人就离开你身边了。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62

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

有德行的人应批评过错,表扬美行,憎恨邪恶,喜爱善良。

吴兢(670—749),唐史学家。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

吴兢在《〈贞观政要〉序》和《上〈贞观政要〉表》都对写此书的背景有说明。在序中介绍:“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于是授意他编撰本书,为的是继承祖宗的优良传统和致治方略。

63

以恶小而为之无恤,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

——唐·武则天《内训·迁善》

认为罪恶不大而毫无顾虑地去干,则必然招致失败;认为好事太小而不去做,则必然招致败坏。

武则天(624—705),唐高宗后、武周皇帝,690—705年在位。名曌,并州文水(属今山西文水)人。武士彟女。十四岁被选入宫为才人。太宗死后为尼。高宗即位,复入宫为昭仪。永徽六年立为皇后。载初元年,废睿宗,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周。当国期间,贬逐老臣,任用酷吏,屡兴大狱,诛杀宗室。神龙元年死。谥大圣则天皇后。

64

能行小善,大善攸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唐·武则天《内训·迁善》

能做小的善事,做大的好事就有了基础;戒除小的恶行,最终也不会出大的差错。

武则天是聪明坦荡的,她由一个宫女成为一个女皇,干了那么多石破天惊的大事,主宰了46年的江山,她不倾喜诉悲,也拒绝了别人对她歌功颂德,却在自我评价上留下了一张白纸,立下一块无字碑。

碑身由一块通高7.53米、重98.8吨的巨型青石雕成,碑首雕有八条互相缠绕的螭龙,为中国历代石碑之巨制。唐代初立时一字未刻,故名。宋金后始有游人刻字其上。

65

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唐·武则天《内训·迁善》

小的过错不改正,就会铸成大错;小的好事乐于做,就能成就大善。

武则天支持雕琢龙门奉先寺毗卢遮那佛像。封建社会里,一个女性要想参与政事,甚至要当君临天下的皇帝,所遇到的阻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武氏在执政过程中,需要寻求来自各方面的支持。而佛教对她的支持更是她所欢迎的,所以唐代武则天时期,朝廷特重佛法。

66

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

——唐·韩愈《送孟秀才序》

即使善离我远,我也要努力向它靠近。意即努力向善,争取一切做善事的机会。

韩愈(768—824),唐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早孤,由兄嫂抚养,刻苦自学。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以事贬为阳山令。赦还后,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67

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

积善还是积恶,祸殃和吉庆都会按照“积善得福、积恶遭祸”的规律来报应。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领导了中唐时期的古文运动,在散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在诗歌创作方面,针对大历以来诗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皎然《诗式》)的浮荡习气,“往往涉于齐梁绮靡婉丽”(高仲武《中兴间气集》)的诗风,自觉地继承和发扬李白、杜甫在诗歌创作上的业绩,力图恢复盛唐气象。

68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知道过错不难,难的是改正过错;说说好事不难,难的是去做好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陕州夏县(今山西)涑水乡人,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历官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治平三年(1066),献所撰《通志》八卷。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元丰七年(1084)《资治通鉴》成。死后追封温国公。有《司马文公集》。

69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品行高尚的人,利用自己的才智去做好事;品行不正的人利用自己的才能去做坏事。

《资治通鉴》,书名。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编年体通史。先初成战国至秦二世八卷,名为《通志》,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年。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三百二十二种。

同类推荐
  •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本书作者将禅宗思想引入历代富于禅意的诗文书画,从艺术文化视角来解说禅宗,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禅宗的艺术境界和理论,是一本禅宗艺术论。
  •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国学十讲(人文大讲堂)

    中华民族礼乐兴邦,人文化成,国学乃五千年文明与三千载学术之集萃,它不仅有知识谱系与实用理性,更蕴涵着人文智慧与生命情怀,中华民族赖以安身立命,兴废继绝。近代以来,国学通过仁人志士的含弘光大,融入西学精华与创新精神,生生不息,在当今蔚然成风,从学院走入民间,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与身心寄托。《国学十讲》对国学的来龙去脉、国学与中华文化以及国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国学十讲》可以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学、走进国学、观赏国学,使国学与自己的人生和知识融会贯通。本书由袁济喜著。
  •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讲述人在家、在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本册书主要就《弟子规》所阐述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具体讲解其中隐含的113件事的道理,并就生活在当代的中职学生如何受到用人单位喜爱,如何在生活上,学习上,工作上获得认可加以阐述。
  •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是马保平教授继《中国方数文化思想方法研究》,《论语另释解读》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方技与数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与研究探索,在大量分析与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揭示了“古方术”的理论根基和各门类方术的连接主线与基本方法,并依此序对方术基础知识,方术之根,方术联机以及古方术的方法基础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季羡林五堂国学课

    聆听国学泰斗畅谈中国文化之精髓,感受东方传统文化魅力。众所周知季老是著名的文化大师,他对于中外文化,尤其是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长期从事东方文化研究,他在晚年也一直在思考“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将引领读者于行文问听大师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的体悟与沉思,带领读者从深层次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热门推荐
  • 兑换之异能特种兵

    兑换之异能特种兵

    2897年,地球被外星物种入侵,联合国紧急呼吁各国联手对抗入侵者。蓝夕拥有着兑换的异能是否可以打败入侵者【恶魔】与【丧尸】,是否可以更好的保护大家与队友?他们的异能特种兵是否可以带领人类打败恶魔与丧尸?
  • 古惑仔之道亦有道

    古惑仔之道亦有道

    一个人只有一条命,混的好命是自己的,混的不好命是别人的……我叫凡星,你得叫我星哥!
  • 网游之梦寻三国

    网游之梦寻三国

    雷大官人是80后的游戏巅峰人物,因为外国游戏大量充斥着中国的游戏市场而退隐江湖。直到国家开始重视游戏发展,开发出了《梦寻三国》才重新回到了游戏中。可是这个游戏已经不单单是游戏那么简单了,无数的阴谋隐藏在其中身边的内鬼接涌而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扑朔迷离……
  • 帝国大侠

    帝国大侠

    他是帝国大侠,他以大侠为名,并用自己的行为践行大侠二字,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干不了两次。卓越的能力带来的是巨大的责任,大侠二字背后需要背负的东西更是一般人多不能承受的!
  • 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孩子素质教育:成长的智慧

    父母都希望孩子独立,并且一致认为这种品质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而对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应该从自我照顾能力开始。然而,父母头脑中一定要有一根弦,那就是“独立”的更深层含义,更重要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培养。一个真正具备独立人格的人,不仅会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还会更自信,对环境、对未来都会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独立性不是父母的主观要求,而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在孩子1~2岁、有了自我意识时便开始涌现。当孩子迈出独立自主的第一步之后,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配合孩子的成长呢?
  • 苍老之前,请你爱我

    苍老之前,请你爱我

    在这个世界上,工作那么容易失去,住所那么容易失去,食物那么容易失去,朋友那么容易失去……那么,你可不可以,在我被这世间繁琐弄得心神疲惫之前,就爱上我?我不要很大的房子,不要很多的包包,也不要朋友的羡慕……让我们拥抱、接吻,像相濡以沫的鱼。让我们一起携手老去,不放另一个人在这水泥森林里孤单寂寞地变老……我们拉钩,好不好?
  • 九元灵圣

    九元灵圣

    人妖两族共抗魔族的斗争已经延续了千万年,却无人知晓遗祸世间的魔族来自何方,只能循环往复地与魔族相抗···一心只想问鼎武道巅峰的杨家少爷杨帆,体内流淌着世人垂涎的阴阳圣血而不自知。一次择婿风波改变了他一生的历程,从此卷入了追寻魔族来源的艰辛历程。
  • 英雄联盟列传

    英雄联盟列传

    我想干的,是给自己喜欢的英雄一个完整的故事。正如其名,也许这应该是一本传记,写各个英雄的传记,我写的第一个英雄大家都很熟悉——无极剑圣,易!
  • 决斗在明天

    决斗在明天

    拳打南山猛虎,脚踹北海蛟龙。英雄血血溅轩辕,好汉泪泪撒沙场。环球大乱斗,武力谁属第一?从地面战到海洋,从海洋战到天空,勇绝、智绝、奸绝、仁绝、四绝谁笑在最后?敬请关注。
  • 兽萌万里:九尾霸天下

    兽萌万里:九尾霸天下

    一个半兽人所统治的大陆。灵九笙,母亲为生她难产而死,满七岁还未召唤出本命守护兽,兽化又带有严重缺陷,被家族视为耻辱与污点,风流皇子退婚,被迫驱赶出家族。“待吾回来之日,便是尔等欺我者灭亡之时!”仇恨的种子从此扎下了种子……来看一个小萝莉得妖钗,获取绝世秘宝,搅的四陆四分五裂。两年后,她重踏这片所谓的故土,将那些曾经看不起她的人通通踩在脚底下。“吾会让九尾的名号重新传遍整个大陆,还有我的名字——灵九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