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4200000021

第21章 有效的考核要领(2)

年终期末,让员工自己提出明年度的计划,订立明确的目标。这时候主管有责任辅导每一位部属,寻找“可以获得良好考绩”的目标,成为“救人”的第一步骤。换句话说,明确地告诉部属,有效达成这些目标,并能获得优良的考核成绩,基本上已经划出员工的安全范围,要生要死,完全掌握在员工自己的手中。居于人类求生存的本能,员工自有办法生存下去。

人对别人的决定,只会尽力而为;人对自己的决定,才肯全力以赴。让员工自行订立计划,寻找目标,大家有了全力以赴的指标,不至于产生“自生、自灭”的徬徨。没有目标或者上级规定的目标,乃是操之在人,而非操之在我的考核,难怪员工心中不够塌实。

其次,给员工比较清楚的衡量标准。让员工随时可以自行评量,更随时得以补救、调整,确保预期的效果。这是以考核救人的第二步骤,最好在订立目标、计划的时候,一并商量决定。我们不敢奢望一切衡量标准都能够做到数量化的地步。但是比较清楚的衡量标准,确实有其必要。秤称秤称,总要有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标准,才容易实施而减少怨言。

秤称要有秤锤,这秤锤代表被考核员工的心。大家认定秤锤是公正的,心里就会坦然地接受;否则便产生怀疑,甚至不接受考核的结果。

及时提醒员工的缺失,让他调整过来,补救得宜,这是救人的第三步骤。主管不可以只顾忙自己的,无心照顾到所有的部属。常听到“我当时正忙着,没有注意到,你自己怎么也如此不小心”这一类的话,出自主管之口,实在不合宜。部属固然应该自己小心,然而主管的重大职责,在于监督、确保部属顺利完成工作。如果把所有责任都推给部属,不知道主管在做些什么?

提醒必须及时,不然误了时机;提醒已经失去时效,变成纯属指责,于事实并无补益,不算是救人了。

及时提醒之外,还要注意部属是否有把握加以补救,若是有困难,必须适当给予帮助。甚至调派他人,或者亲自参与,帮助部属渡过难关。

总之,一切以“确保部属圆满达成预期目标,获得良好考核成绩”为共同努力的目标,随时随地站在部属的立场,善意提醒,即时辅助。不但考核的结果皆大欢喜,而且在整个考核的过程当中,与部属建立牢不可分的一体感,同心协力,群策群力,皆顺利展现。

主管抱持“看你有多大能耐”的心态来考核部属,已经形成敌我对立的不利态势,离心离德,从此开始而越走越远。主管站在高处,看部属互相斗殴,然后评定胜负。这种“不顾部属死活”的考核心态,部属自然以“套招”、“虚功”来应付,只要大家都不重视考核,考核的威力就会大大减低,终至成为形式了。

放眼望去,自生自灭的人间惨境,到处可见。部属浮沉于同仁之间,主管见死不救,便是缺乏人情温暖,彼此不相关怀的工作环境,令人觉得冷酷而又孤寂。

子女的成就,是父母的荣誉;部属的成就,同样是主管的荣誉。父母救子女,为第一要务;主管救部属,同样列为第一优先。主管不应该“管部属这个人”,却必须“管好部属所做的工作”,因为部属个个争气,表现良好,才是主管领导有方的实际绩效。

这样说起来,部属考绩不佳,主管脸上无光,必须部属考绩良好,主管才显得光彩。可见主管用救人的心态来考核,不但对部属有利,对主管自身也大有助益。

存心杀人,须知人是杀不完的,往往终究杀了自己。存心救人,也要觉悟人是救不完的,惟有念兹在兹,不厌不倦,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情,丢弃“功劳”的念头,更不必寄望部属“知所回报”。以平常心救人,才是菩萨心肠。中国人以“释家”思想来考核,满心“救人”而非“杀人”,其真义在此。

第四节〓采取“综合考虑”的原则有些人喜欢说“全方位思考”,主要是来自“八卦”的启示(如图39)。站在多方面来考虑,其实就是综合考虑。中国人凡事求圆满,因此衡量标准,为了面面俱到,必须综合考虑。

综合什么呢?凡是想得到的,不论直接、间接,甚至看起来毫无关系的,都包括在内。因为“太极”是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的,所以“沾不到边的东西,也可能被视为息息相关。”

当事人再怎么想,也有想不到的事情,一旦被提及,都可能列入综合考虑之中,形成“无妄之灾”。

中国人要求特别高,几乎接近“零缺点”。完美无缺才是圣人,我们以圣人为效法对象,当然不可以有任何污点,否则一经渲染,小可以变大,大到遮住了所有的优点,造成“一失足”的千古遗恨。

图39〓综合考虑然而,我们又认为“神仙打鼓有时也会打错”,圣人也可能犯错。于是“无伤大雅”,小节无妨略有变通,以“大人不记小人过”的气度,大事可以化小,小到不必小题大作,给予“戴罪立功”的机会。

品质必有上限、下限,但是中国人的综合考虑,其范围之广、弹性之大,简直令人咋舌。往往听说“做得好的不一定留任,做得不好的不一定去职”,理由是“综合考虑”的结果,不得不如此,使人不敢不相信“一切都是命”。若非这样解释,永远也说不通。

但是,高阶层主管绝不承认如此这般综合考虑的结果,居然和“神秘莫测”而又“无可奈何”的“命”有关。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综合考虑不但合法,而且具有科学精神,理由是法治时代,一切依法办理;科学时代,凡事必须有科学依据。

主事者与当事人对“综合考虑”的认知,差距如此之大。那么旁观的第三者又将如何?这个也很简单,对主事者有好感的主流派,多半认为“理应如此”,“舍此别无其他更好的选择”,顶多指称“虽然不理想,仍然可以接受”。同时受害的当事人,多属非主流派,马上指责“私心太重”,“有失公允”,“形成小圈圈”,“派系的利益作祟”,而“深表遗憾”

说中国人“不一定”,实际上以上所说的种种表现,自古迄今,可以说起码十分固定,一定如此。中国人的不一定,表现在“今天采取主事者的观点,明天可能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来思考”,以及“上午是主流派,下午可能突变为非主流”,这种“不一定”,更加深了综合考虑的不一定性。审查被提名人的资格时,可以批评得一毛不值,简直一无是处,而在投票时,却投同意票让他顺利过关。旁边的观众一头雾水,到底是审查时乱骂,还是投票时乱投,答案则是千篇一律的综合考虑。虽然他实在坏得不能再坏,但是居于全方位思考,还是投票让他通过。一则考虑提名人的面子;再则骂也骂过了,何不放他一马;三则让他太难堪之后又太难过,岂不结成死仇,以后如何在其他场合见面;四则有一天可能轮到自己被提名,希望审查人也同样骂归骂、投归投,以免自己受害;五则透过恶毒的责骂,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现在让他高票当选,可以损益平衡,维持良好的关系,何乐不为。一下子可以列举许多正当理由,可见真的是居于综合考虑,丝毫没有不负责任的念头。

中国人最好坦白承认,我们既没有条件实施“法治”,也不愿意、事实上也不能实施“人治”。我们是“人治大于法治”的社会,特别是衡量标准,是以人为主,而不是以法为主。

衡量标准当然应该以综合考虑为依据,因为惟有通过全面性的思考,才有办法不偏不倚地衡量出得失、利害与是非、善恶。而综合考虑,即不可以挂一漏万,当然不能限于既定的文字条目,根本连衡量的项目都不确定;当然谈不上量化,最后所呈现的数字,也不过是综合的、概略的、比较的、相对的一种代表符号而已。

中国人的业绩,除了工作表现、人际关系之外,还要扩充到天人关系。所以上班好好工作、好好做人之外,还要讲求“人在衙门好修行”,好好修行一番。

这样一来,中国人工作之余多研究命理,工作多顾及人缘,而行事多讲求自然,也是综合考虑的衡量标准之下,必然的修养。居于天人合一的大系统之中,人人都理应如此,才能够因应综合考虑的全面考察。

我们常常批评“考试领导教学”,但是教学的结果若是不能通过考试的要求,难道就是好的?如今“衡量标准决定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同样证明“有这样的衡量标准,必然产生中国人的一些管理行为”,甚至“能够通过综合考虑的衡量标准,必须具备中国人的某些管理行为”,我们还有什么好抱怨、好怨叹的?

人、事、地、物、时,还要加上随时加进来的变数,我们称其为“程咬金系统”,因为它经常事先没有任何预警,忽然间从半路中杀将出来。凡此种种,都是综合考虑的衡量项目,怎么可能明文规定,一切透明化、制度化、数量化呢?那不是过分强人所难的要求吗?

综合考虑既然是正确的、必然的,有其事实上的需要,而综合考虑的项目也必须无所不包,而又随时可以排除某些项目。为了综合考虑的缘故,非将这些项目暂时排除或搁置,以收“戒急”之效,我们当然也不应该有什么话说。那么,我们就应该依循综合考虑的精神,做好万全的准备,以便顺利通过衡量标准而对得起自己。这时候及早学习中国式管理,便成为当务之急,不可不善体中国的自然生态、社会风气以及文化特性了。

最要紧的,还是主持综合考虑的人,必须真正公正,而又敢于承担“不公平”的罪名,勇敢地说出“保证公正,实在无法公平”,大家就比较容易产生信任感。多找一些人商量,就算有人批评为“找人背书”,也比独自一个人“闭门造车”来得好些,这也是中国人要有“班底”的一种理由。连班底都组不起来,可见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然而有班底又会招来“小圈圈”、“核心人物朋比为奸”的指责,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出合理的平衡点,才是综合考虑经不经得起考验的主要关卡。

〓鼓励大家“反求诸己”

凡事非检讨不能进步,但是事在人为,一检讨起来就和人有关,很容易牵涉到面子问题,而难以施行。

人总是爱面子的,一个人如果到了面子也不爱的地步,几乎缺乏“羞耻之心”,大概会越来越可怕。

爱面子是人之常情,检讨事情的时候,常常想起“此事系某人所为”,或者“谈这件事根本就是冲着我而来”,很快就和面子挂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我国先哲,深知这种人性的特点,所以一再告诉大家,检讨的惟一可行方式,在“反求诸己”。

曾子说得好:“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国人的“自主性”很高,不喜欢被管,不接受别人的摆布,喜欢自作主张,由自己来拿定主意。自主性高必须伴随着自律性强,自己管好自己,所以“修己”非常重要。不喜欢被管,当然要自己管自己了。

同类推荐
  • 企业领袖教练

    企业领袖教练

    本书作者运用系统的丰富的理论知识,配以大量实践经验,通过借鉴跨国公司在培训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各个企业付诸实践且行之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工具以及培训效果工具,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领袖教练术。什么是教练技术?教练技术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本书中,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
  •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理要简单,要少制造管理行为,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向读者讲述互联网时代企业组织变革和人事管理的发展趋势,内容精彩、案例新颖、理论透彻,是领导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品三国 论管理

    品三国 论管理

    《三国演义》的故事精彩绝伦,家喻户晓,至今仍为读者津津乐道。它的影响极其广泛,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都在研究与借鉴暗藏其中的处世智慧。《三国演义》涵盖了几乎所有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学家们也试图从中获得指点迷津的锦囊。本书的目的在于分析《三国演义》中管理失败与得法的案例,指导管理者避免犯错,让企业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振翅腾飞。
  • 做最好的酒店经理

    做最好的酒店经理

    曾经有位酒店的总经理在和我聊自己的员工时说!“我本想重用内部刚提拔上来的员工,却发现他们不能胜任自己的新工作。这真是多了一个蹩脚的经理,少了一个优秀的主管;多了一个蹩脚的主管,少了一个优秀的领班;多了一个蹩脚的领班,少了一个优秀的服务员。真是愁人!”也许很多酒店总经理都有这样的感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经常在外参加各种论坛、总裁班的学习,感觉自己一天进步一点、一天超越一点,可一回头却发现酒店的团队与自己的要求相差越来越大,总感觉他们跟不上自己的步伐。这是谁之过呢?答案显而易见,是酒店的管理者。俗话说:一流的领导用团队,二流的领导用他人,三流的领导用自己,那我们是几流的领导呢?
  •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管理礼物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管理礼物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微软公司成功运作的过程中,提炼出比尔·盖茨成功的管理思维,并列举了微软公司众多的成功案例。相信无论是创业者、管理者还是渴望成功的人都会从本书中找到能给予自己帮助的经验和策略。同时,为追求事业发展的个人和企业,带来一定得启发和借鉴。
热门推荐
  • 你好,陌生人

    你好,陌生人

    本书将简洁明了的语言与生动有趣的事例相结合,在清晰阐释心理情绪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用性与指导性兼具的沟通技巧,帮助你在短时间内打破社交恐惧和抵触情绪,快速发觉与陌生人的交流通道,提升社交能力,轻松驾驭与陌生人的谈话。
  • 彼岸:回首莫忘

    彼岸:回首莫忘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你相信童话吗?”“不信。”“为什么。”“因为那都是骗人的呀!”可现在我信了,我愿变成天使,永远守候在你身边…
  • 伏魔三国志

    伏魔三国志

    一次科学实验的失误将我送到三国时代,但是这不是我所在历史,教科书,电视或者民间传说所认识的三国,这里的一切一切既让我陌生又让我熟悉,命运的安排注定我的降临必然肩负着某种使命,然而这种使命却只会在一片又一片迷雾消散后才会渐渐地清晰......
  • 都市诡话1

    都市诡话1

    无论伊氏兄妹搬到哪个城市,死亡诅咒总是如影随行,他们能预知哪些人将会在诡异事件中死去,却也将自己拖入了死咒包围的深渊。画中恶鬼索命、随意扭曲的变形人、吃人的五角怪屋、海中爬出的灵瞳恶女、能把活人拉进去杀死的恐怖片、让人一梦不醒的恶灵、迷失的异次元公寓,惊悚恐怖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他们用脆弱的身体拼命抵抗,这些无助的人们惊声尖叫,他们想要活下去!然而,眼睛会欺骗他们,环境会迷惑他们,头脑会误导他们。人怕鬼,鬼玩人,他们一次次眼睁睁地看着被诅咒的人坠入死亡深渊。到底怎样才能活下去!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名门庶女:大汉宠妃守则

    名门庶女:大汉宠妃守则

    穿越名门,却为庶出。一朝成为周亚夫养女,却遭养母嫉恨。一道懿旨,一道宫墙,一生爱恨痴缠。大汉天子、短命王爷、匈奴单于……她知晓所有人的结局,唯不知自己将要面对的明天。(ps:读者Q群号284288072,欢迎大家加入!)
  • 泣血孤王

    泣血孤王

    谁知道这家伙下一步会做什么!新人新书求关注,求评价
  • 爱得有分寸 孩子才优秀

    爱得有分寸 孩子才优秀

    嗨!我是辰辰妈。辰辰,当然就是我的儿子——一个快乐、阳光、向上、健康,并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的小男孩。从辰辰诞生的第一天起,我这个妈妈就开始了跟孩子一起成长的难忘旅途。一路走来,虽然也有过磕磕绊绊,但收获更多的是辰辰成长的幸福与快乐。在别人眼里,也许辰辰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在我看来,孩子的快乐、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他就像我们种下的一粒种子,只要拥有健康、快乐,只要我们懂得适时浇水,给他适当的营养,他迟早都会长成一棵我们期望的参天大树。
  • 君宠君妃傻妃要逆天

    君宠君妃傻妃要逆天

    她,21世纪的绝顶杀手,可是在晚上熬夜看电视的时候突然穿越了,神马情况,竟然穿越到了一个废材傻公主的身上,而且还同名同姓,最倒霉的事是,皇上要赐婚,为什么她要一穿越就嫁人啊,哥哥,哥哥你在哪?一道道真相的大门就要打开,她的身世之谜有多么离奇,父亲母亲又是谁?她和哥哥真的是孤儿吗?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