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41700000086

第86章 急转舵梁王访难兄(2)

,“小弟拜见三哥三嫂。”一进门,武三思便向李显夫妇深深一揖。

李显慌张道:“三思表弟不用多礼。”

太平公主看到自己哥嫂的境遇竟如此的寒怆,不由得鼻子发酸,但她还是强打起笑脸说道:“哥哥好兴致啊,我看院子里的那两只鸡被您调养得很是威猛健硕呢。”太平公主心中暗道,那两只鸡真比你们这两个人看上去还精神些。

武三思忙接话道:“前几日,有人送了我几只从林邑国(今越南中部)带来的乌云盖雪(一种斗鸡),全身的羽毛都纯青碧绿,光亮得如同黑缎子似的,最重要的是,动作灵活、凶狠。等明天,我让我的小厮给三哥您拿两只过来。”

一听这话,李显便乐开了花,他忙称谢道:“多谢,多谢三思弟弟。”

韦早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却十分恼火。她心中暗道,王爷,你也太没出息了吧!几只鸡就把你美成这样了。韦早道:“太平妹妹、三思兄弟,别干站着了,坐下说话吧。”然后她转头对侍立一旁的小忠道:“小忠,看茶。”

“看茶”这两个字一说出来,韦早便觉得有些脸红心虚。唐时饮用的茶与今不同,需煮茶,而非泡茶。而且,在当时,喝茶讲究茶、水、火、器,四合其美。可是,现如今,自己家中既无佳茗,又无好水,更无美器,如何招待得了这两位锦衣玉食的贵客呢?想到这些,韦早心中万分的焦急。

细心的太平公主早已想到了这些,她道:“哎呀,瞧我这记性,要不是嫂子说‘看茶’,我倒忘了,我还给哥哥嫂嫂带了二坛中冷泉的泉水呢。”

“中冷泉的泉水?”李显疑惑道。

太平解释道:“俗话说,好水配佳茗。这煮茶之水以山上的泉水为上,江水中,井水下。而这山泉之中,又首推中冷泉的水。”

“为何?”李显不解道。

太平笑道:“我也不知道为何,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这中冷泉位于润州金山之西,水位较低,扬子江的水只要一涨,它就会被淹没,江水落了,它方能出来,因此取水相当不易。为了能时常吃到用中冷泉泉水煮的茶,我派了几个家奴,常年守在金山上,只要那泉水一出,他们便将泉水装入坛内,能装多少装多少,然后再陆续用快马传送回京。今年那边雨水来的早,从4月份开始,那中冷泉就一直没露头。我眼巴巴的等了四个月,一直都没等来。没想到,刚刚我和梁王(武三思)从府里出来的时候,正巧看到一辆运送泉水的马车回来,就停在大门口。而且,赶巧昨日母亲赏了我些黎州府上贡的蒙顶茶,还有一套越州府上贡的青瓷茶具。用清冽甘甜的中冷泉的泉水煮一壶嫩绿色润的天下第一名茶,再把那碧清微黄、清澈明亮、香气馥郁的茶水倒进那青翠晶莹的茶碗里……哎呀呀,我都等不及要喝上一口了,所以便把这蒙顶茶、中冷泉、青瓷茶具都一股脑的带来了,想借三哥府上的炭火一用,帮我解解馋。”

听了太平公主的这番话,武三思不得不佩服太平公主的这一张巧嘴,她明明是给李显一家送来了三份大礼——蒙顶茶、中冷泉、青瓷茶具,但却为了顾及对方的脸面,不但不说“送”反而还说“借”——借炭火。

可李显却不明其意,他笑呵呵的对太平道:“你呀,也都三十多岁的人了,竟还像小孩子似的嘴馋。”

听了李显的话,韦早心中暗骂道,哎呀,王爷,你可真够笨的!你这妹妹不同于咱家的蕙儿裹儿,生于流放之所,在穷乡僻壤里住了十几年,乍一回京城,吃个胡饼都觉得是山珍海味。你这妹妹,那可是阿武的掌上明珠啊!从小锦衣玉食,什么没吃过,什么没见过,怎会为了几粒茶叶就馋得迈不动步了?再者说,这世上哪有那么多“赶巧”的事?你呀,怎么就不知道多动动脑筋好好的想一想?韦早心里这么想着,但却没说什么,只是催促小忠道:“小忠,快去吧。”

小忠答应了一声,带着太平公主的几位捧着礼物的男仆一同去了。

太平公主又瞅着韦早道:“侄女们可在?”

韦早见太平公主问起,急忙命人将蕙儿和裹儿唤来。因落儿是未经过武明空确认的养女,所以韦早没有叫她来。

蕙儿和裹儿从小没见过什么世面,也很少见生人,因此心里都有些怯怯的。蕙儿生性沉稳,虽然心里胆怯,但举止也还大方。而那裹儿却羞得一直低着头躲在蕙儿的身后。

太平打心眼里喜欢这两个如花似玉的侄女,尤其是蕙儿,温婉端庄,虽然不是在宫廷里长大的,但一举手一投足间却很有贵族范儿。

太平公主拉住蕙儿的手,喜道:“十几日不见,蕙儿越发的水灵了。姑姑给你们带了几件衣服,看看喜欢不?”她说完,便命仆人抬过衣箱,打开来让蕙儿和裹儿看。

那衣箱中有几十套现下时兴的服装,流光溢彩,美轮美奂。裹儿见了兴奋得两眼放光,她不由得拍手叫好道:“哎呀,真是太漂亮了!太漂亮了!”

蕙儿也是眼前一亮,不过,她不想让太平公主和武三思小瞧了她去,不想让他们把她看成是一个刚刚从乡下来的、少见多怪的、爱贪图小恩惠的人。她推辞道:“多谢姑姑美意,只是,我和裹儿绝少出门,平时在家里也不过是随便穿几件轻便的衣服罢了。姑姑一下子拿来这么多华丽考究的衣服,我们两个恐怕是穿个三年五载也穿不过来呢,还请姑姑拿回去给两个妹妹穿吧。”

蕙儿口中的“两个妹妹”是太平公主之前与薛绍所生的两个女儿,与蕙儿和裹儿的年纪相仿。太平公主与武攸暨也有一个女儿,不过此刻刚刚三岁,自然穿不了这些衣服,蕙儿因此并没有将她算在其中,只说是“两个妹妹”

“你不用惦记着她们,你那两个妹妹呀,衣服都堆成山了。再者说,这是姑姑我送给你们的,没她们的份儿。”太平公主见蕙儿如此的大方知礼,越发的喜欢了,因而惋惜道:“哎呀,可惜我们家崇训(薛崇训,太平公主之前与薛绍所生的大儿子)已经定亲了,不然,我一定要把蕙儿娶进门做我的大儿媳妇。”

蕙儿一听这话不由得羞红了脸,低下头去不言语了。不想,一旁的武三思听了太平公主的话竟接茬道:“我家的那个崇训(太平公主的儿子为薛崇训,武三思的儿子为武崇训)还未定亲,而且,他的年纪也与蕙儿相当。依我看来,蕙儿这姑娘和我家那犬子倒是挺般配的。”

韦早也有意借武三思的势力把李显推上太子的高位,所以她巴不得能与武三思结成亲家呢。于是,她不等李显作答,便抢先说道:“崇训那孩子聪明乖巧,我也很喜欢。若能亲上加亲,那是再好不过了。”

李显本是无可无不可的,他听韦早这么说,也便随着她点头称好。

武三思喜道:“既如此,还请公主做个媒,在姑母面前为这两个孩子说和说和。”

太平公主心中暗道,那个武崇训,聪明乖巧倒未见得,风流好色却是真的。虽然只有十五岁,却比他父亲还要色胆包天,经常在宫中偷香窃玉,与宫女们干下许多的风流事。我们蕙儿这么温柔贤淑的一个好姑娘,若是嫁给了武崇训,岂不可惜了?不成,这事从我这里就过不去。于是,太平道:“没问题,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不过,此时母亲正为我大周与******的战事焦急着呢,两个孩子的婚事还是等等再说吧。”太平公主心里的想法是把这婚事给拖黄了。

武三思也不想现在就把婚事定下来。倘若现在就仓促的定下婚事,万一将来在李显与李旦的较量中,李显败北了,自己岂不就亏了?武三思觉得,他就这么一个正值适婚年龄的儿子,他可得把他留好了。武崇训能且只能娶太子的女儿,不管这太子是李显还是李旦。于是,他急忙点头应和道:“是啊,等过过再说吧。”

起先,蕙儿觉得大人们不过是在说些玩笑话,可没想到,后来竟越说越真了,似乎只差到女皇奶奶那里去拍板了。蕙儿心里那是一千个一万个的不愿意,她低着头咬着嘴唇死命的控制着自己,这才没有让眼泪掉下来。幸好,这时候,韦早命她与裹儿回房,她这才如释重负般的离开,没有当众失态。

一回屋,裹儿便将落儿招呼过来,两个人兴奋的打开衣箱,左试一件,右试一件,忙得不亦乐乎。唯有蕙儿一人闷闷不乐的坐在窗前,托腮沉思。

落儿走到她面前,纳罕道:“你这是怎么了?这么多漂亮衣服摆在你面前,你怎么连眼皮都不抬一下啊?”

裹儿快人快语道:“我知道是怎么回事。肯定是因为刚刚姑姑给她提亲来着。”

“哦?”落儿瞪大了眼睛好奇的问,“你姑姑要把她许配给谁呀?”

“武崇训。”裹儿答。

落儿问:“武崇训是谁?”

裹儿答:“是武三思的儿子。”

落儿见蕙儿一脸忧郁的样子,猜她必不情愿,便问她道:“这个武崇训是不是很不怎么样呀?”

蕙儿道:“每次进宫,不是庆祝这个节,就是参加那个典的,乌央乌央的一大群人,也分不清谁对谁。武崇训这个名字倒是记得,只是现在一点儿也想不出他的模样来了。”

裹儿插嘴道:“我记得,我记得,个头蛮高的,人也蛮帅气的。”

落儿笑着对蕙儿道:“你呀,别在这儿自寻烦恼了。说不定这个武崇训还是个一表人才的翩翩君子呢。”

不想,蕙儿却嘟着嘴说道:“就算他貌比潘安、才过曹植,我也不愿意。”

“为什么?”落儿不解的问。

裹儿坏笑道:“落儿姐姐,这你还不明白吗?她有心上人了。”

“你别胡说八道!”蕙儿闻听此言,脸噌的一下涨得通红,她急忙跳起来打断了裹儿的话。

“我没胡说八道!”裹儿不甘示弱道,“有本事,你把你锁在抽屉里的那副画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蕙儿一边跺着脚,一边急道:“我……你……你讨厌!”而后她便捧着泪跑出了屋。

“切,你不敢了吧。”裹儿仍然不依不饶的说着。

落儿好奇的问:“抽屉里的画怎么了?”

裹儿低声道:“前天晚上,我去她屋时,她正在灯下看一副画,见我进去,便急忙将画塞进抽屉里,还上了锁。我一想,这里面肯定有鬼。所以,昨天下午,趁她午睡的时候,我便偷偷的跑到她房里,从她枕头底下拿了她抽屉的钥匙,打开抽屉,取出那副画。你猜那画里画的是谁?”

“是谁?”

“是一个年轻的男子,呵呵,乍一看时,我只是觉得画上的人有些面熟。后来,再仔细看看,发现那人背着一把剑,手里还拎着一个药箱。”

“是沈南?”落儿不由得惊呼道。

“对,没错,就是沈大哥。刚才我要不是提到那幅画,她还嘴硬呢。”裹儿得意洋洋的说道。

同类推荐
  • 我的春秋我做主

    我的春秋我做主

    读史可以省身,读史可以明志,然而这些都基于一个明确无误的前提,那就是史书必须给人以阅读的兴趣,或者说勇气。我从不妄加揣测每位读者的素养和偏好,但既然大家都说群众路线才是文艺的生命所在,那我相信,《我的春秋我做主》这篇文字,至少没有脱离顶层的召唤和底层的呼唤。如果您不吝第一次点击打开它,您一定能感受到我扑面而来的诚意。本文试图在历史的严肃性和观赏性之间寻求某种融合,一方面避免枯燥史料的堆砌和说教,另一方面也防止脱离历史本原而走上架空的道路。最终的目的,是以史料为基础,以争霸为主线,用通俗亲和的文体,用有血有肉的笔触,讲述春秋时期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希望您能够带着愉悦的心情读完它。
  • 竺法护传略

    竺法护传略

    《竺法护传略》作者把竺法护对中华文化的巨大贡献,彰显于世,目的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世界通史(第七卷)

    世界通史(第七卷)

    《世界通史》分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21世纪初。本书全景式再现世纪历史,兼收并蓄国内外史学研究新成果,将世界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介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百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 楚战

    楚战

    乡村少年,异世顽童,如何辗转成就非凡人生,尽在《楚战》之中!
  • 天都烟云

    天都烟云

    这是政协海原县委员会首次印刷出版的第一部海原县文史资料专辑。全书收录史料计54篇,按内容分为红军西征、抗战烽烟、解放海原、剿匪平叛、军民情深、史海钩沉、民国见闻、民族之风、人物春秋、教育历程、区域旧治、文化探秘共十二类。
热门推荐
  • 神经的神

    神经的神

    神功无敌你说怎么死就这么死准备做死了准备做死了啊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古今注

    古今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影之无限潜力

    火影之无限潜力

    重生火影成了木叶八色红色夕阳的儿子,夕日红的弟弟夕日云。只愿守护心爱之人,重振夕日之名,却发现只有实力才能完成这一切。
  • 卜卦天师

    卜卦天师

    【最真实的卜卦经历,你从未了解过的占卜真相】关于看相起卦占卜这类事,很多人都觉得挺神秘,很难学,其实不然。只要懂得一些基本的阴阳八卦五行知识,入了门,一般人也是能掌握的。我七叔就是精通这门学问的人,从小我就跟着他给人看相算卦,所以也学了一些,但是,当我正式进入这个行当以后,才发现,隐在卦象背后的,不仅仅是我们熟悉的东西……
  • 国师大人笑一个

    国师大人笑一个

    她,21世纪法学医天才,因研究毒术遭反噬而死。他,表面是圣洁谪仙的国师大人,受尽人人尊崇,总含怜悯之色,慈悲为怀。穿越而来,丑陋非凡,她一双秀手谱写一段风华,一手平定天下,一手炉火纯青的毒术毒死排排白莲花,翻手覆云,且看她毒妃是如何玩转天下,撕破白莲花,调戏高冷美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叶勐短小说九篇

    叶勐短小说九篇

    这是一个微型小说集子。本集收入了新锐作家叶勐的九篇微型小说。
  • 九重天下:乱世成殇

    九重天下:乱世成殇

    传说上有九重天,称为神界,里面住着尊贵的神仙;下有九重地,称为魔界,里面有着妖魔鬼怪。二十二重天的她,凝望着众生,身后莫名的手将她推了下去,耳边呼啸着撕裂的风声,嘴角缓缓勾起,逐渐隐藏在了云中。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雇佣兵王,杀伐果断,雷厉风行,没想到在沙滩上晒太阳穿越了,睁眼重生到了已死的‘沐笙凰’身上。狠毒的姨娘,伪装的妹妹。人敬她一尺,她敬人一丈,人若害她一尺,她比要追回十丈。一朝重生,种种谜团萦绕于心;失落的传说;古老的遗址;神秘的小六道;九重天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最后的她还能不能站在最高处俯视苍生?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