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4900000047

第47章 初露锋芒

大臣们的特使接连几日快马加鞭地赶到了代国,见到了代王刘恒。

特使在详细地向刘恒介绍了京城的情况,并转达了大臣们的意思之后,刘恒的嘴角上泛起了一丝不被人察觉的微笑。但很快的,这微笑便消失了。

对刘恒而言,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如果他能够把握住的话,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发生一次巨大的飞跃。他可以从一个小小贫弱的一国之君,成为富有四海的大汉皇帝。如此好的事情,刘恒这么精明地大脑不会不知道要去把握的。

然而,机遇到来之时的些许亢奋让刘恒有些不知所措。他本想立刻答应使者的要求,但就在嘴巴即将张开的那一刹,他的脑海中突然闪出了另外一个念头,从而打消了他的行动。

“这样吧,你长途跋涉了这么些天,先去馆驿好生休息休息。你刚才说的话,容本王仔细考虑考虑,过几天再给你答复,如何?”刘恒对使者说道。

“可是……丞相大人还等待着小人赶紧回复……还请大王抓紧时间……”使者小心翼翼地说道。

“嗯嗯。”刘恒向使者摆了摆手,说道:“你放心,要不了多久的。来人啊,带先生去馆驿,好生款待!”

刘恒边上的一个官员便举手示意,使者很快跟着他,消失在了大殿之上。

使者刚走,刘恒便立刻下令,将国中的几位他信任与器重的大臣召进宫来,他有要事和他们商量。

刘恒要找的大臣有二,一个名叫张武,是代国的郎中令,一个名叫宋昌,是代国的中尉。他们都是刘恒极为信任的臣子。(这一点可以从他们的官职中看出。一般而言,秦汉时期官位中带“中”字的,都是指可以自由出入王宫的臣子。这种臣子一般都是受到信任的,否则他们无法得此殊荣。)

张武和宋昌很快就来到了刘恒的面前,刘恒一见他们,便将刚才使者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他们,并问他们的看法如何。

“大臣们要大王您入京继帝位……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宋昌听后高兴地向刘恒祝贺道。

“怎么,你认为寡人应该去咯?”刘恒试探性地发问道。

“大王。”没等宋昌回答,一旁的张武便抢先开口说道:“臣觉得这事情有蹊跷。”

“什么蹊跷?”刘恒下意识地有些警觉了。

“大王您让臣等密切注意京师的动向,所以臣下基于对京城情况的分析,认为大臣们要您去继帝位是一个阴谋的可能性更高!”张武回答道,“大王您试想,在我们现在了解的情报,再加上刚才那个使者说的情况来看,这次灭吕事件中,功劳最大的当属朱虚侯刘章了。按理说,这个帝位应该由朱虚侯来坐。但是,大臣们却抛弃了朱虚侯而选择了大王您,这难道不奇怪吗?”

“你的意思是说,京城的那些大臣拥立本王为帝是假,骗本王入京才是真?”刘恒说道。

“大王明鉴!”张武点头应道。

“那他们骗本王入京为何?”刘恒皱着眉头问道。

“所以臣才说这是阴谋。”张武继续说道,“想朝中的那些老臣,大都是跟随高帝征战天下之人,他们的经验与手段都非常人可比,志气可能也非常人可比!高帝驾崩之后,他们顺从诸吕,现在又联合起来剿灭了他们,这说明之前他们的顺从都是敷衍,并非实意,这也可以看出那些大臣的狡猾用心。京师最近才刚刚经历了一场不小的血光之灾,如今血还没干透,便要大王入京,恐怕他们是想借大王之头来作为他们今后前进的砝码!朱虚侯想要除掉大王您这个绊脚石,这个可能性也是有的,毕竟论起辈分,大王您要比他高,若您存在他继帝位的根基就不稳,所以想借此机会除掉大王您,所以还请大王三思。先假意称病不往,看看京师的变化再做决定,千万不可贸然行事,以便铸成大错!”

“额……”刘恒直了直身子,站起来左右徘徊了两圈,轻声说道:“好像有些道理,不过……宋昌,你再说说看吧。”

“诺。”宋昌斜眼看了看也在瞥着眼视他的张武,说道:“臣认为刚才张大人的话不妥!”

“哦?”听到两个完全不同的解答,刘恒饶有兴趣地又坐了下来,说道:“那你的看法是什么?”

“启禀大王,”宋昌回答道,“其实刚才张大人的那些顾虑从某些角度来说臣认为是没有什么错,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京师才喋血不久便让大王涉险进入,这的确不妥,不过如果我们看清楚了这里面的一些瓶瓶罐罐的话,便不用为这种顾虑担心,大可抓住这次机遇!”

“臣可以说出四个原因以证明大王入京继帝位无不妥。一,秦朝暴虐,终使天下丧失,群雄并起,大家都以为自己可以得天下。然而最终拥有天下者,乃高帝也,这就绝了天下所有有野心人的希望,那些跟随高帝征战天下的大臣也是一样。想他们当年忠心耿耿地跟随高帝征战,他们对大汉的心应该是忠贞不二的,哪怕是有野心,也到不了替汉自立的境地,顶多是想让自己位高权重罢了。投靠诸吕,恐怕也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已。”

“二,高帝立国之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为侯,刘氏子孙遍天下,到处都是刘姓皇族的势力,这个就叫做有着磐石之基的稳固。纵使诸吕有着如此强劲的势力也无法撼动刘氏的统治地位,这不正说明了这一点吗?无人能够替代刘氏,大臣们心中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绝对不会公然和大王您叫板。”

“三,汉替秦之后,除去了秦的苛政,还了天下一个太平。法令约束,德惠普及,人人自安,百姓拥戴。大王若入京为帝,凭借着您是高帝亲子的身份,一定会得到天下百姓的鼎力拥戴,那个时侯,又有谁能够动摇您的地位?臣想精明的大臣绝对不会干这种和天下人为敌的傻事。”

“四,吕太后为人刻薄严厉,天下人人尽知。她大封吕氏为王,在朝中亦是擅权独立。然而太尉一入北军,让军中士兵选择之时,所有士兵无不左袒帮助刘氏,背叛吕氏,这就说明刘氏是赢得了士兵们的心的。如果大王入京,则势必会在天下战士心中树立领袖形象,人人必奉您为帝。臣想,那个时候大臣们恐怕也不敢对大王您有任何野心了吧。所以总的说来,大王您入京继帝位,这是上天的旨意,大王千万不要错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刘恒听罢,连拍手叫好道:“好!宋昌,你的分析十分的到位,说的很有道理。张武,你怎么看宋昌的话呢?”

“宋大人的话不无道理,但臣下还是担心,纵使不是大臣们对大王心有不轨,也难保不是朱虚侯有此野心!他想继帝位,或者说让他的大哥齐王继帝位这是可以肯定的,而作为他们最大威胁的大王您,则很有可能成为他们觊觎的对象。对此,大王也需谨慎!“

“不然!”宋昌没等刘恒作何回答,便立刻反驳道,“朱虚侯兄弟虽是灭吕功臣,但不是继帝位的最佳人选,因为大臣们害怕他们过于强势,若他们登基自己便得不到任何好处。张大人之前不也说了吗,大臣们此举是心有不轨的。不错,但他们的不轨是侧重于保护自己的利益。迎奉大王,不过是认为大王您比朱虚侯等人好控制罢了。”

“如此的话,大王则更需谨慎!若入京被大臣们控制住,那即使做了这个皇帝又有何用?”张武争辩道。

“这一点大王也不需担心,只要大王行事敢于果断与迅速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变被人制为制人!”

“你说的倒轻松,具体又该怎么做?”

“这个就需大王您仔细斟酌……”

“你这是让大王冒很大的风险!大王……”

“大王……”

见两人的辩论已经快要发展到争吵的地步了,刘恒便厉声呵斥了一声道:“停!”

张武与宋昌停下了争吵的语调,俯身听刘恒发话。

刘恒长叹了一声,说道:“两位大人的意见本王已经知晓了,你们说的也都各有各的道理。这样吧,你们就先回去,让本王仔细斟酌斟酌。”

“诺。”张武与宋昌答应道。

说罢,刘恒便起身朝后殿走去。临走时,他又特意转身叮嘱了二人一番:“不许再吵了!”张武与宋昌便真如刘恒所言,不再在事后继续争执,各回各家去了。

回到后宫之后,刘恒并没有回自己的寝宫休息,他是立刻前去找他的母后薄太后。薄太后虽不摄政,但她的意见对刘恒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刘恒自己也是非常看重母亲的意思,所以,找薄太后商量商量,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

见到母后之后,刘恒把刚才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全都告诉了她。并表达出了自己的一种较为犹豫的想法。

薄太后听儿子说了好长一段时间,却并没有发表一句看法。等刘恒完全说完之时,薄太后这才说道:“你没有决定是吗?”

“是的,母后。儿臣心中有些犹豫……”刘恒如实的回答道,“儿臣不想失去这次的机会,但有担心这是某人给我设下的陷阱,这才……”

薄太后闭目沉思了一会儿,在心中慢慢酝酿出了答案。但她并没有说出来,而是起身朝后殿走去。不久之后,她带来了宫中的一个卜官,看样子,她是想要靠占卜来定结果了。

卜官占卜的结果是得了一个“大横”之兆,他对此兆的解释是:“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这个的意思是说,刘恒将来要做天王,也就是王上王,就像夏禹的儿子夏启一样。

刘恒看了这个兆之后心中非常的疑惑,他问卜官道:“寡人已经是王了,怎么还要称王?”

卜官给的解释是:“王上称王,乃天子也!”天子,就是所谓的皇帝。得到这个占卜结果的刘恒心中顿时大喜,他连忙向薄太后表示到,自己已经做出了决定,绝对不会放弃这个难得的机遇!薄太后听后满意的笑了。

其实,笔者认为这应该是薄太后故意做出的一个现象,她之前刻意安排了这次的占卜,并让占卜官给了刘恒这样一个解释。而如此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坚定刘恒行事的决心,要知道,在那个时代能给人以最大心里支持的便是所谓的天意安排了。由此可见,薄太后心中的答案,便是要儿子去继承这个帝位!

经过如此一番的研究之后,刘恒在心中打下了誓要继承帝位的决心。然而就是做这样一个决定,他也为此极付精力的加以揣摩与思考,不得不佩服刘恒在为政与城府上的造诣。

而已经做出了决定的刘恒,下一步又会怎么做呢?

我们下章继续。

同类推荐
  • 霸者征途

    霸者征途

    面对家变,易扬选择了一条不归路,踏上这条不归路开始,哪怕是刀山火海,血色漫天易扬都是义无反顾。走上这条路,易扬只能越走越远,迎着看不见方向的远方。看着远处城墙上方飘扬的旗帜,易扬挥刀呐喊:“谁今日与我生死与共,谁就是我的袍泽。共患难,同富贵。
  •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变法:励精图治之道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内容包括:齐国管仲改革、赵武灵王改革、秦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周武帝改革、唐代永贞革新、后周世宗改革、北宋庆历新政等。
  • 血色家族

    血色家族

    风云变幻的清朝末年,群雄并起的中华民国。一段段英雄的事迹,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从太平天国到甲午战争,从清朝灭亡到民国垮台,短短近百年,体现了无数的腥风血雨。一个普通的家族,为你书写出那一段血色历史。望各位读者多多批评,景轩作为一个新人必不胜感激.......转载自17k小说网
  • 三国情殇

    三国情殇

    三个精英,不同的时代,演绎同一主题——情殇。东汉巨枭林殇,拥有家财万贯,权力通天,却也免不了情殇一世的结局。春秋时期紫殇,心魔成尸,仗剑成仙,心中始终有疤痕。异界至尊司马文昌,傲视群雄,唯我独尊,最后殉情,坐化彼岸之花,守护佳人生生世世。架空历史本无过,过在心有情!情字伤人,然这便是人生!
  • 江山书

    江山书

    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不管谁的只要我想要就是我的。这是邓鸿一直梦想的,前世没有实现,既然穿越了,还是小侯爷,那么就不能再辜负了这些条件。一定要把这个目标给实现了,邓鸿狠狠地想着。
热门推荐
  • 礼仪常识(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礼仪常识(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礼仪常识:社交、日常生活、办公事务、服务业、商务等。
  • 《逆天太子妃》

    《逆天太子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女杀手,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到明国,这个历史上根被不存的朝代。他是明国的皇子,谣言说他是断袖,其实不然,他只是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人罢了。
  • 包玉刚:我的爸爸

    包玉刚:我的爸爸

    这是一本女儿写爸爸的书,字字感人动情:不仅让在“天堂的爸爸”安心,也使读者看到这位世界船王的内心世界。包玉刚是首位登上世界船王宝座的华人,辉煌成就的背后,是其自强不息、好学不倦的精神,是以家国为重、无视个人享乐的勤奁天性。身为包玉刚的长女,包陪庆时刻面对船王爸爸的严格要求和训勉但亦得到了非常可贵的栽培教育。女儿笔下.这位外严内慈的好爸爸.—生低调、实干、高效率,不仅是叱诧风云、举世瞩目的企业家,也是以诚待人、轻重分明的和平使者,对平衡上世纪的国际风云、使香港顺利回归,暗里著力良多不愧是包拯包大人之后。
  • 十世绝唱之绝恋三千

    十世绝唱之绝恋三千

    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却在大运将至之时穿越而去。金銮大殿上,她无惧无畏,直指楚昊天:“你胆敢伤他,我誓必将你碎尸万段。”三界交合处,鬼魅丛生,她全然不顾来去的恶灵在四周虎视眈眈,拼全力护住那即将飞散的魂魄,笑着说:“你真敢如此丢弃我么,你就不怕让我苦等你千年?”“千百年不敢去轮回,只怕弄丢了你,如今看来终究要去奈何桥走一遭了。”素和沐卿笑容依旧邪魅如初,嘴角的一丝暗黑色血渍慢慢渗出,密睫终究挡住渐渐失去光泽的眸子。摘下金色面具,露出棱角分明的脸,楚昊祯浅笑道:“有你便是天,无你,得天下又如何?”一池莲花倾覆,绝唱三千只为卿!
  • 泽令生

    泽令生

    模糊的记忆,仇恨,杀戮,转世重生。重生在强者为尊的世界里,若不甘于人下,便立于人上。涅槃生死醉等空华,身陷七重罗网不见菩提萨。不怨苍生弃苍天,不俱九世浮屠劫,修不为佛便为魔。
  • 重返学生时代

    重返学生时代

    文案:十五岁,周沫还是个150不到的矮矬子,脸上还冒着青春痘,男神女神还只是颗豆芽菜,她的课堂作业还没有写。这是一个青梅竹马进行时的故事。
  • 圣徒剑尊

    圣徒剑尊

    一万年前,他是一名地球的普通青年一万年后,他将成为异界最强大的存在左手掌控毁灭之力-鬼神之手右手掌控希望之光-天启之力“暴龙王!给我死吧!”PS:爽文,可以先收藏。
  • TFBOYS四叶草之恋

    TFBOYS四叶草之恋

    TFBOYS是北京时代峰峻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于2013年推出的组合,由王俊凯、王源和易烊千玺3名成员组成,他们与四叶草有一个刻骨铭心的十年之约,十年时光如匆匆流水,十年的岁月又会在他们身上留下怎样的印记?十年之后,四叶草的爱是否如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语言的陷阱

    语言的陷阱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九三六说三国

    九三六说三国

    九三六说三国,不为钱,只为大家开心。看看别人眼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