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9700000012

第12章 与铁腕领导共事(2)

武则天杀掉的大臣和李唐宗室不计其数,狄仁杰对此当然有清晰的认识,但他并没有把这些人的死归结为武则天的嗜杀,而是归结到另外一点:他们的立场与武则天有冲突。

身为皇帝,武则天的立场很尴尬,因为她是女人,曾经是皇后,即使当了皇帝,在众人的心中,她还是皇后,一旦有机会,她就该把权力交还给她的儿子。另外,武则天的私生活极为糜烂,豢养了好多“小白脸”,这些问题都成为大臣向她发难的借口。

但是,狄仁杰深知,此时还并不是谈论这些事情的时候。所以,他把跟武则天的合作方式仅限于朝廷政事这一块,其他的事,他一概不理。但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因为随着武则天年龄的增加,把江山到底传给谁,已成为一个高级官员不能躲避的问题。狄仁杰必须有所表态,在这位老女人面前拿出立场来。

武则天杀人无数,不过被杀的人都是反对她称帝和被她怀疑反对她的人。实际上,武则天治理李唐王朝,虽然不是出类拔萃,但也可圈可点。从她在唐高宗后期帮助唐高宗处理朝政和后来直接处理朝政来看,天下被她治理得还算不错。

但是,只是因为她是个女人,就不容于当时的政治层。中国历史上,被历史记住的女人屈指可数。无论是武则天还是北宋的刘太后,她们都经受了男人所没有经受的一切。即使她们的执政能力超级强大,也会受到时人的指摘。

刘太后是宋真宗的皇后,宋真宗驾崩后,因为宋仁宗年纪幼小,所以朝政全都掌控在刘太后手中。她是宋朝第一位执政的皇太后,政绩可圈可点,但麻烦也绵绵不断。其实,这位女人比武则天更不幸,因为她没有一个好出身。她原本是穷人的老婆,丈夫养活不了她,所以把她卖进了襄王府,襄王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宋真宗一见这位四川妹子,就深深地爱上了她。后来,真宗皇帝立她为皇后的时候,大臣都反对。倒不是因为她“二婚”,而是嫌她出身低贱。真宗力排众议,刘皇后也的确争气,凭借政治才干受到真宗的加倍感激。真宗去世前遗诏,命尊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垂帘之初,刘太后利用“鹤相”丁谓,把不听话的宰相寇准与李迪贬出朝廷。然后刘太后又全身心地对付丁谓。不久,丁谓负责建造的真宗皇帝的坟墓发生漏水,刘太后暗示大臣弹劾丁谓,大臣们趋之若鹜,丁谓被贬到了崖州。刘太后这才大权在握,欲要效仿武则天。

当时的大臣鲁宗道以耿直著称,刘太后问他:“唐武后是个怎样的太后?” 鲁宗道怒道:“唐朝的大罪人,险些没有把李唐王朝灭掉!”刘太后只好以沉默结束了这次对话。还有一次,刘太后准备穿着天子衮冕谒见太庙,一位副宰相问她:“大谒之日,您是以男人身份拜,还是以女人身份拜?”在大臣眼中,刘太后遇到的很多麻烦都是她自找的。

倘若不提“母鸡打鸣”的事,刘太后的治术是很受众臣的赞赏的。她垂帘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把宋真宗的天书随同真宗一起葬入永定陵,下令禁止兴建宫观,废除宫观使,有力地遏制了这一时期弥漫朝野的迷信狂热。

在具体的施政上,刘太后创设了解下情的谏院,并严惩贪官污吏、重视水利、发行交子(纸币)、完善科举、兴办地方学校。我们可以注意一下刘太后的第四个政绩,发行交子,这是在宋朝乃至世界上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女人做出来的。

晚年,她诏见曾反对她干预朝政的大臣李迪,问道:“我今日保护天子至此,你以为如何?”李迪心悦诚服,很为自己当年的行为而羞愧:“当初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刘太后执政十一年,历史承认她是一位有功于宋朝统治的女政治家,正是她的垂帘听政,才为后来的宋仁宗庆历盛世奠定了基础。可她想要效仿武则天的愿望一直被压着,直到离开人世。

狄仁杰不可能遇到刘太后这样的还具有人性的领导,他的领导是武则天。不过,幸运的是,武则天此时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动辄就举起屠刀的恶毒“母老虎”了,人一老,可能心肠就会变软。所以,狄仁杰此后的官场之路应该走得更顺畅些,也是他发挥权谋的最佳时间。

武则天的乱麻

前面我们谈到过武则天身为一个女皇帝,必然有男皇帝不可能遇到的困境。武则天要做皇帝时,汹涌的反对声浪扑面而来;坐稳了帝位时,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早上醒来发现龙椅上又坐了个皇帝;年老快要死了,却不知道该把皇位传给谁。

中国自西周确立完备的宗法制度以来,皇位的继承就是父死子继、立嫡以长的法理原则。但武则天是一位女皇帝,她有双重身份,她既是老武家的人,也是李家的媳妇。这种特殊的身份让她陷入迷离的深渊里,因为她不知道该把皇位传给谁。

先来谈谈武则天的孩子们。

武则天在杀人的道路上从来不会手软,外人杀,亲人也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话的字面意思相当血腥,引申义倒是说得过去,意思是不付出点东西,你是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一般来讲很少有人直接把这句话的字面意思用在实践中,不过武则天敢。

据正史记载和野史传说,死在武则天手里的孩子就有三个,还有两个的命也相当不好。皇子皇女,锦衣玉食的是他们,孤寂落寞、小命不保的也可能是他们。

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生下一个女儿,王皇后出于礼节前来探望。结果王皇后前脚刚走,武则天后脚就让自己的女儿归西去了。接着她嫁祸王皇后,说王皇后杀了她的孩子。事情传出后,长安城中的每一个角落都传说着这么一个消息:王皇后杀了武昭仪的女儿。这个谣言让唐高宗非常不高兴,无名火起把王皇后撤了,然后把武则天扶正。为了套狼,武则天第一次真正牺牲了自己的孩子。

唐高宗晚年,经常神经性头痛的他面临着一个帝位的传承问题。那时武则天的儿子李弘已经被立为太子,病痛折磨得高宗想要提前退休,准备把椅子交到李弘手中。武则天此时对权力的渴求比猫见到鱼想要扑上去咬一口还要炽烈,如果根正苗红的李弘继位,她就有可能被一帮朝廷大佬们踢出政治的舞台,这比剜了她的心还难受。

在权力和孩子的选择题中,武则天永远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要防止担忧的事情发生,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李弘这孩子早一点去见阎王,哪怕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也无怨无悔。因此,当高宗要把逊位之事提到大唐政府的工作日程上来的时候,李弘就不明不白地归了西。没有人清楚李弘是怎么死的,但是最大的嫌疑犯绝对是他的老妈武则天。到唐肃宗的时候,朝中的红人李泌就有板有眼地指出,是武则天送了李弘一杯毒酒。

李弘死后,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李贤被立为太子。五年以后,武则天的宠臣明崇俨被人杀害,武则天直接把嫌疑犯的屎盆子扣在了李贤头上。李贤的身份立马从太子变为平民,接着又被武则天派人杀害,成为武则天舍掉的第三个孩子。

剩下的俩孩子李显和李旦虽然保了命,但也都着过武则天的道。弘道元年(683年),李治挂掉,武则天心想称帝还不成熟,于是一边把儿子李显立为大唐皇帝,一边暗中蓄积能量,笼络朝臣和地方大员。不过武则天显然对李显不满意,儿子能力超群又咋地,她不可能让李显久坐龙椅。终于,李显因说话不走脑子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下放到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去体验生活,房州就是李显的监狱。

李显跟他爷爷李世民的性格是两个极端,李世民胆大包天,惹急了谁都敢砍。李显则是胆小如鼠,谁都不敢得罪,若干年后他当上皇帝,基本上算得上是“娘儿们政治”。

在房州“坐牢”的日子里,隔三岔五地听说自己的一些亲戚又遭了母亲的毒手后,李显就心惊肉跳,惶惶不可终日。如果不是因为他老婆,李显可能根本见不到日后的太阳,直接让武则天白发人送黑发人。

武则天当初把李显打发到房州的时候,李显的生活就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前他是吆五喝六的太子和皇帝,现在,太监宫女们都已经转舵,靠到了武则天这边。武则天只给他配了一个人,韦氏,就是他的老婆。

徐敬业和李氏诸王打着拥戴李显复位的旗帜发动兵变的时候,李显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兵变成功,自己就又是最高领导人,不用再受老妈的白眼;忧的是兵变如果失败,自己可能会像李贤一样被定为主谋,然后喝一杯毒酒。

兵变被武则天镇压后,李显认定自己要步俩哥哥的后尘。每次武则天的使者到来,李显必定惊恐地钻到桌子底下,唯恐来了讨命鬼。这时候,他的老婆韦氏就成了他同甘共苦的贴心人兼心理医生。韦氏劝李显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怕啥,要死我陪你,去地下也做鸳鸯。

为了报恩,李显红嘴白牙地许过愿:“一朝见天日,不相制。”这种话,有些暧昧,甚至是下流。就是说,将来咱们有了出头之日,你玩你的,我玩我的,谁也甭管谁。虽然这话让李显后来成了历史上有名的“绿帽子皇帝”,但不管怎样,在韦氏的鼓励下,李显在逆境中坚持了下来。

武则天另一个儿子李旦其实是历史上少有的对权力没有欲望的人,就好比是《指环王》里的那个护戒使者弗拉多,魔戒的力量对他丝毫不起作用,超有定力。李旦的专长是书法,练书法的人讲究心无旁骛,要宁静淡泊,所以欲望也比常人少些。

李显被废掉后,李旦就被老妈拿出来做招牌,但所有工作都是武则天在一手打理。后来武则天嫌不过瘾,索性连名义皇帝也不让李旦做,直接让他让位给自己,成全她的皇帝梦。李旦则被当成了囚犯,关在东宫里。

仅有的两个儿子被废,武则天在把皇位坐稳的过程中,开始全力扶持娘家人,所以,“李衰武盛”就成了当时武则天政权的皇族格局。老武家的人在权力的不断提升中获得了人生乐趣,这同时也刺激了他们对皇位的渴望。这种渴望随着武则天政权的日益牢固而强烈起来。

最先跳出来想要武则天把皇位传给他的就是武承嗣。武承嗣是武则天异母兄武元爽的儿子,也就是武则天的侄子。

不过,武承嗣和武则天之间有仇,而且不浅。这事说来话长。

武则天的老爹武士彟一生曾娶过两个老婆,前妻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就有武承嗣的老爹武元爽。后来武则天的老爹又娶了杨女士,生了三个女儿,其中就有武则天。武士彟归西后,武元爽和他老哥武元庆对武则天娘儿四个态度恶劣,武则天那时很可能吃了不少苦头。后来武则天当了唐高宗的皇后,她老娘杨女士认为要有仇报仇,于是武则天就把两个哥哥贬到外地,因为缺衣少食,两人很快就耐不住艰辛,一命呜呼了。

事后不久,武则天发现武元爽家快灭绝了,这才把武承嗣从岭南召回。从此,武承嗣一路飙升,纵是神仙在世,都拦不住他奔向权力之巅。

武承嗣回来后,把武则天流放他老爹导致他老爹死的深仇大恨抛到九霄云外,一心侍奉姑姑武则天。武则天称帝后,他开始上蹿下跳,认定自己就是姑姑指定的接班人,未来的皇帝。

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691年),徐敬业发动革命,一大批朝臣和李氏成员因此事被杀,武承嗣在事件之后,迫不及待地准备让武则天认可他的皇帝接班人身份。当然,他对这位姑姑了解至深,老太婆喜怒无常,深不可测。他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认为武则天可能会答应他的请求,但一旦那百分之十成为主角,那他就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了。

他必须是导演,而不是演员。演员有很多,他让高级官员张嘉福指示洛阳人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以请愿的方式要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武承嗣猜对了,武则天的确对他有想法,在接见王庆之时,她居然问王庆之为什么要主张废去李旦,而立武承嗣。王元庆回答得很好:“今天的天下是谁的?皇帝您怎么可以立异姓为接班人?”

武则天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内心所想:她给了王庆之来宫门的通行证。

不过,当她把这问题抛给高级官员们时,却引起了她极大的不快。有两位宰相认为这是瞎胡闹,岑长倩说:“皇帝接班人(李旦)就在东宫,我们总不能装作不知道这件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吧。”  另一位宰相格辅元对武则天说:“当初可是您把皇位接班人放进东宫的,现在居然有这种荒谬的事发生,实在太不应该了。”武则天只好作罢。

武承嗣虽然也作罢,但却对两位宰相下了黑手。此事不久,两位宰相就被下狱处决了。武承嗣虽然出了一口气,但他的愿望却如梦般成了泡影。不过,他也深知,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就能取得胜利。

武承嗣几次在武则天面前说:“自古以来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皇帝立异姓为接班人的,如果真要立了您儿子为接班人,那武周政权的寿命可就到此为止了,老李家将死而复生。”武则天当然明白老李家复生的代价,她对老李家做了那么多缺德事,报应总该是有一点的。

或许正是武承嗣如苍蝇般的执着,让武则天坚定信心,欲立武承嗣为皇帝接班人。

对领导的情感教育

当武则天把欲立武承嗣为皇位继承人的决定透露给宰相们时,宰相李昭德不干了。李昭德是忠实的保李派,王庆之后来总是去骚扰武则天,武则天一怒之下命人惩治王庆之,让人把王庆之活活打死的人就是李昭德。他听到武则天下定决心要把皇位让给武承嗣后,就说了一通大道理:

“天皇,陛下的老公;皇嗣,陛下的儿子。陛下有天子,应该传给子孙,以为万代之业,哪有以侄子为接班人的道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侄子为姑姑立庙的事,何况陛下您受天皇(唐高宗李治)之托,如果以天下让于武承嗣,则天皇就吃不到猪头肉啦(祭祀)。”

武则天若有所思,狄仁杰相机而动。

狄仁杰的动静和决心都比李昭德大,不过说话方式则更为迂回:“太宗皇帝(李世民)冲锋陷阵,刀枪剑雨平定天下,就是要将社稷传之于子孙。大帝(唐高宗)以二子(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托于陛下,陛下却要将天下移于他族,这是不合天意的举动。即使咱们把天意放到一边,从人情世故上来说,老李也说了,姑侄和母子哪个更亲一些?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将来还能吃到猪头肉,如果立了侄子,从来没有听说过侄子给姑姑吃猪头肉的。”

武则天沉默许久,这些话虽然切中了人性,但武则天这人的人性很少,她淡淡地回了句:“这是我们的家事,你一个外人就不要瞎掺和了。”

狄仁杰哭笑不得,说:“这怎么能是您的家事呢,天子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都是陛下的子民,请问哪些事不是陛下的家事?君臣原本就是同体,何况我现在是宰相,岂能不过问皇帝接班人这样的大事?况且关于‘家事’我倒想起一件跟您有关的事来……”

武则天回首往事,很快就检索出了这件事。

同类推荐
  • 哲理精粹

    哲理精粹

    在这套《中外名家精品荟萃》中,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洗礼,作者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内涵在岁月中不断沉淀,最终成为最美丽的琥珀。本书为其中之一的《哲理精粹》分册,书中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还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
  •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诗的隐秀特征,在感情表达上细腻而又深沉,在脉络节奏上婉曲而又缓慢,在语言色彩上哀艳而又清丽,在吐字音响上又往往表现为低抑而又沉郁。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主编了《中国西部经济》《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新闻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等专著或丛书,并相继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拟谏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
  •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为生活方式的迥异,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民间风俗更是绚丽多姿,因此民俗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 陇南纪事

    陇南纪事

    本书是一部简明回忆录。记录了一位年轻大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接受锻炼,学习成长为一名省级干部的经过,全文语言质朴,简洁流畅,行文客观真实。
热门推荐
  • 樱花季:谁的承诺

    樱花季:谁的承诺

    他们在树下承诺:不能忘记对方。这么一个承诺却成了他们一生的羁绊。十年后,他们如承诺,没有忘记对方,却因一场车祸,改变了他们整个人生……“同学们,我们班转来两位新同学。进来吧。”老班班躲着门口点点头,“大家好,我是景殇。”一个粉色头发的男生微微一笑,全班的女生尖叫起来,雨泽、辰逸和婷不禁皱眉,“安诺空。”诺空低着头走进教室,三人抬起头看到的是一年前的那个身影,三人一起跑向诺空。“小空,你去哪里了,我好想你啊!”婷扑到诺空身上,诺空嫌弃的看了她一眼,慢慢出口:“对不起小姐,你能走开点吗?我不认识你。”“!”婷放开诺空:“你就是小空啊,我不可能认错的。”“殇。”诺空拽拽景殇。
  • 007之皮城警备

    007之皮城警备

    邦德在执行任务时遭遇空难,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叫做皮尔特沃夫的先进城市,但是,他的责任就是保护这座城市,他钟爱的女人……
  • 总裁的替身新娘

    总裁的替身新娘

    一张不属于自己的脸,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生,可是一旦走上了这条路就再也没有退路。那个人是颗毒药。
  • 陌上染歌流年浅唱

    陌上染歌流年浅唱

    遥远的贝鲁卡时代,战火侵染着这片大陆,圣王冥王百家争霸,人类为了结束这场悲哀的战争不得不拿出更多的战斗力,神女的哭泣,魔女的愤怒,又有谁能够听懂?千万年,那遥远的战乱时代,又有多少人还记得?月姮等待了万年的光阴,在寒冷的深渊挣扎,而她早已忘却曾近的一切,有的只是遗留下来的无尽的怨恨黑暗。今生今世,那扑朔迷离的身世,内心的悲哀,在探寻的路上,水镜的陪伴给了她力量。当最后的真像揭开,悲欢离合,谁又是谁的谁,昔日的朋友又将如何决择?这场延续了万年而重现的战争,是否依旧以悲剧结尾?
  • 修界无敌

    修界无敌

    路有千条,每一条都有可能通往成功。无敌之路,也不是只有一条。这是一个修者为尊的世界。剑修持剑,劈山断海,可控剑万里,斩人首级。灵修法诀轻捻,移山填海,翻云覆雨,只手间夺万千生命。一个胆小贪财,天赋平庸的弟子,一步一步走出了属于他的强者无敌之路。“求饶没用,灵石拿来。”鱼然伸手对一强者道。“不够,再拿,哥好不容易这么厉害了,你居然给哥这么点灵石,小心哥打你脸。”PS:非典型主角,非典型小热血玄幻,全新的情节构思,希望大家能喜欢,谢谢。收藏,推荐,打赏一个不能少。
  • 语言的陷阱

    语言的陷阱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武炼修真界

    武炼修真界

    异界之大无奇不有,清风在武炼修真时与魔界、妖界结下了不解之仇,他的伙伴也在其中陨落了,从此他走上了复仇之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一抹阳光

    那一抹阳光

    她是一位患病学姐,平淡安静的生活着,从没想过自己的一生有何改变,只要活着,挺好。他是一位阳光学弟,用爱将她包围。爱情是什么?就像一抹阳光照进你的心田,淡淡的,柔柔的,暖暖的......几年后,她病愈,他却消失不见,变身霸道总裁?哼,看我怎么降服!
  • 皇牌女财神

    皇牌女财神

    二十八年的痛苦,换来重生一次的机会。是权谋天下,还是富可敌国,我通通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