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9200000009

第9章 侠义精神(2)

王阳明年轻时羡慕侠士,爱好侠义精神。王阳明跟过去家不一样,他不是文弱书生,能够带兵打仗,他影响了很多派。他的门徒可以到农村,到任何民间场合去讲学,就像泰州学派。泰州学派中有很多人有江湖背景。这个年代就产生儒跟侠的合流。明末清初,颜习斋是侠客,拼命批评宋儒、程朱之学,他是但他在儒家传统中也有相当地位。谭嗣同是侠客,但他讲道理基本是儒家的。把这些人物收集起来,加以分析,哪些是“儒皮侠骨”,哪些是“侠皮儒骨”,很有趣。通过儒、侠合流,才使侠义精神因受儒家支持而普及到社会。儒家的孝道、礼教,在宋以后真正普及到社会。儒家社会和人物,在唐以前是见不到的。唐以前时代的两性关系,不是如后来的看法,对女子没有那么大的迫害,没有那么多极端严重的观念,宋以后则越来越严重。所以孝、礼,都是宋以后开始造成普遍影响。“义”也是在这个潮流中普及深人到民间,内化到人的生命里,内化就是社会学家讲的社会化。

宋以后反抗暴政称为起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称为“义士”,为穷苦孩子办的教育称为“义塾”,为救穷苦人存粮食的地方称为“义仓”,有些大豪门为了救助穷苦的族人,留下的田叫做“义田”,还有“义庄”。

《中文大辞典》“义”字的释义,有一百多条。人事地物都可以用“义”称谓,表明“义”普及到整个社会。这个价值之所以能够深入民心和社会,墨子的功劳大,墨家传统的功劳大。

宋以前流行的名词是游侠、任侠、义侠、豪侠,宋以后有新的名词出现,有侠僧、侠义的和尚,如少林寺。少林寺是宋以后才兴盛起来的。少林寺里的和尚,有的是行侠仗义,所以就叫做“侠僧”,和尚里的侠客。在历史上有“禅家之侠”,可见禅宗也产生侠士。在风尘女子妓女中有所谓“侠娼”,如民国时小凤仙的故事耳熟能详。这就可以看出“义”的精神、观念,如何普及到三教九流的人物和每一个社会角落。

中国哲学研究者对“仁”、“孝”和“礼”有很多研究,没有专门研究“义”。从儒家观点看,“义”基本上是道德动机、道德修养,可是把“义”扩大到广大社会,影响到民间,是墨家传统的影响。侠义团体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侠义团体是从墨子开始的。《史记》记载战国时代的侠,非常复杂,有“卿相之侠”,就是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平原君。“卿相”就是贵族,有爵位。在《史记》里跟卿相之侠相对,还有“布衣之侠”,完全是从民间产生的。《史记-游侠列传》写的大侠,如朱家、郭解,就是民间的布衣之侠。

《吕氏春秋》对侠义团体、侠士活动的记载,相当丰富,也涉及墨家,不单是墨家的侠士,还有“辩士”的资料。“辩士”就是墨辩的传统。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对墨子有广泛认识的是梁启超,他20世纪初写《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分墨家为三派:兼爱派、游侠派和名理派。这一概括可取。

墨家非常复杂,今天都集中在名理派,在名理方面成就了很多教授、学者,在兼爱方面写了不少论文,可是忽略了游侠派。墨家游侠派的资料大多在《吕氏春秋》。在秦统一的过程中,有大量侠士的活跃。吕不韦是从“布衣之侠”到“卿相之侠”,影响整个秦的命运。秦统一中国,利用许多侠士团体打仗。吕不韦的门客,比孟尝君的门客,要复杂多了,有力量多了,也更杰出。如有人从这方面研究,起始点就是要好好整理《吕氏春秋》。

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大量任用武士,这些武士很多都是侠士。冯友兰讲墨家的时候,曾经说墨源于侠,他恰好把我们说自颠倒过去。他说墨家是源=于=侠,而那个侠士的角色,他了解比较窄,就是专门替人打仗的人。后来这种人一直存在,专门替人打仗,可以雇他,像佣兵一样,这也是侠。佣兵里当然也有很多复杂的分子,但其中也有很多侠士。

当年这些人帮助刘邦打天下,叔孙通把自己人一个一个推给刘邦的时候,用了一句话叫做“群盗壮士”。叔孙通找来一人都是强盗。打天下的时侯,管你是强盗、小偷,有本事都来

“群盗壮士”,壮士就是义士。在历史上称义士,又称壮士。

刘邦打下天下以后,后来分封王子,他有一大堆儿子,这些王子下面都养了很多门客,这些门客有很多侠义之士、侠义团这么多王子要争夺继承权,当然要养这些特殊人物,所以后有七王之乱,都有侠义团体、侠义之士掺杂在其中。《汉游侠传》记载长安存在很多侠义团体,各霸一方,有一套规范,有很多派别,因为他们毕竟是作过贡献的,所以不能一下子都消灭。 《汉书》以后,《游侠列传》不见了,这表示官方史家对这些特殊人物和精神,有一种新的史观:他们跟官方力量不能兼容,所以不再记载。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不存在,他们还是存在的。什么时候存在呢?有两种隋况:一种就是社会动乱的时候存在,另外就是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存在。侠义之士和团体,在这两个时期,大量活跃。在史书中可以找到这方面的研究资料。

三国群雄并起争霸。《三国志·魏志》记载大批豪侠,分析这些豪侠,有的有贵族血统,有的是大官僚后代,有的是大地主,有的是要打天下,种种不同,像刘备、曹操、董卓、袁绍、袁术等,在《三国演义》里出现的人物,开始时都是有豪侠之气的人,一方面养豪侠,一方面自己就是豪侠之流的人物。

南北朝时代,有五胡乱华,中国北方不宁静。南北朝时代重视门第,有大门第、大豪门,在战乱时代都蓄养大批武力。魏晋南北朝时代大批的豪门、士族、大门第里蓄养了大批武力,这些武力与侠义传统有关,他们寄存在这里面,因而有存活的余地。

读中国小说史、隋唐小说史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豪侠传奇。《太平广记》记载大量豪侠传奇的资料,像虬髯客、红线传,后来被拍成电视、电影。豪侠传奇里,有许多豪侠团体在其中活跃,那是在朝代更替的时候。

宋代以后的三教合流,陈亮、王阳明、颜习斋、谭嗣同这些人物,都不是单打独斗的人,跟侠义团体有隐约的关系。

现代一些客观的史学家称他们为化外之民,因为他们在社会上没有正当地位,被官方或朝廷压制或追杀,但他们在历史上始终没有中断,相当深刻地影响中国历史。一般史学家没有深刻深究,可能是因为史料残缺。这些团体被官方历史污名化,东汉末年在正史上称为“黄巾贼”,后来有赤眉、太平道。

宋亡于元,产生白莲教。明亡于清,产生天地会。这段历史比较近,资料比较丰富。这些组织在历史上的活跃性很大,因为亡国了,亡国以后就会凝聚民族感情、民族大义。

白莲教源于佛教白莲社,白莲社是晋朝慧远大师建立的。为了民族大义,连佛教团体也来造反,白莲教就产生出来。一直到孙中山革命的时候,自莲教还发挥作用。最有名的就是天地会反清复明。从天地会产生所谓洪帮、青帮,孙中山属洪帮,蒋介石属青帮,这种组织对历史有强烈的影响。

侠义团体和人士奋不顾身地跟着革命,被正史看成叛乱团体,被现代人称为化外之民的团体,在历史上一直活跃,不管他们的形态怎样改变,其宗旨始终没有离开“扶弱抑强,抗官济民”,在中国历史上这种特殊精神一直贯穿到近现代。有些题目与墨学现代化有密切关系:

1.儒家跟墨家讲义的比较研究

这种研究过去还没有人做过。墨家跟儒家讲的义在哲学上的意义,在历史上的演变,越往后区别越大。

2.义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

这方面的资料相当多,研究历史上的义仓、义田、义庄、义塾。这种研究与现代人非常重视的社会福利有关。看看中国古老的观念,那种社会福利跟现在所讲的社会福利有什么差别,很有意义。社会福利在近代的发展是受马克思主义革命的刺激,中国历史上就有社会福利的观念,也许理论上简陋,但是根据现在的观念可以使它丰富起来。

3.宋以后出现所谓侠皮儒骨和儒皮侠骨的侠士

4.儒行和侠行的比较

中国的侠义精神不是抽象的,已见迹于行,这种侠义精神的表现称为侠行,可以跟《礼记》讲的儒行作比较。《儒行》对国历史上传承的儒家角色影响很大。比较研究儒行和侠行,可突显儒家和墨家历史人物形象的区分。弘扬墨家人物,跟儒比较,区别哪种人在历史上更有积极价值。

5.比较侠义团体活跃的传统民间社会和现代民间社会的异同

墨子是平民的代言人。墨子和受墨子影响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活跃了两干多年。建立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的民间社会,如果传统资源,比较容易实现,如果没有传统资源,比较难以实假如能找到传统资源,所向往会就可能出现。

6.侠义传统追求的宗旨理想“扶弱抑强,抗官济民”

“扶弱抑强,抗宫济民”仍然活跃在今天社会公益团体中。湾地区产生过许多民间公益团体,最成功的是消费者保护基金会,简称“消基会”,是保护消费者的团体,在社会上有相当公信力,当年由一群律师发起,专门对抗大资本家。鉴于消费者常被欺骗,有民间团体主持正义,追求公道。在中国传统中,发现民间团体追求公平正义的新资源,是值得探索的课题。①

同类推荐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中国式饭局宴会细节全知道

    中国式饭局宴会细节全知道

    本书全面总结和剖析了中国人请客吃饭求人办事过程中的礼仪、技巧和注意事项等,重点从备局、设局、布局、对局、收局等几个角度举例阐述饭局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让你在饭局之上尽显绅士风度和淑女风范,有助于你在觥筹交错间结交贵人,轻松成事。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热门推荐
  • 蚀骨残殇玄

    蚀骨残殇玄

    世代以制毒为生存之本的一个小寨子,一夜之间烧之禁毁。她是唯一活下来的人,一路颠簸来到帝都。认识了这个一辈子刻骨铭心的男人。当一切都真相大白,她杀了仇人,却在无对他解释的机会。一步错步步错,终究有缘无份。
  • 纵横天元

    纵横天元

    少年许飞家住魔界,却出身人族。然出生不过数月,便因一场截杀而独自流落元之大陆。长大之后更因资质奇佳拜入修道门派,走上了修道之路。天元界为何破碎成七大位面?神王之境是武道高手的终点?坚不可摧的黑石到底隐瞒着什么秘密?且看许飞如何刀劈天下,塔主苍生!
  • 瑜伽论

    瑜伽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钱玄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钱玄同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近来看见《上海时报》上登有广告,说,有《灵学丛志》出版;此志为上海一个乩坛叫做什么“盛德坛”的机关报。其中所列的题目,都是些关于妖精魔鬼的东西。最别致的,有吴稚晖先生去问音韵之学,竟有陆德明、江永、李登三人降坛,大谈其音韵。我看了这广告,觉得实在奇怪得很,因此花了三角大洋,买他一本来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怪事。
  • 冠以宠爱之名我的小小妻

    冠以宠爱之名我的小小妻

    十岁的覃青竹与十五岁的郗(xi)旬墨初次相遇,光线从头顶撒下仿佛在郗旬墨的周身形成了闪耀的光圈,毫无防备的倒影在覃青竹那明亮的双眸里,烙印在那颗炽热的心脏里。一年后再次相遇,父亲因火灾去世。柔软的身体被郗旬墨拥在怀中,那迷人的香味安抚了受到惊吓的心灵。“青竹,你愿意跟阿姨回去,让叔叔阿姨照顾你嘛?”双眸仿佛被蒙上了纱黯淡无光,覃青竹呆滞的点了点头。在郗旬墨十八岁时被告知。等覃青竹成年后便必须娶她为妻。而覃青竹在新婚之夜却没有身为新娘的喜悦与甜蜜感,只是被厌恶的告知“嫁给我!你满意了吗!”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
  • 女常轻狂:王子殿下请出招

    女常轻狂:王子殿下请出招

    少女来到学院,发现学院里有好几只“饿狼”在盯着她。当她感觉不妙想逃时,那几只饿狼扑了上来,少女才发现,那不是几只,而是一群,而且都长得好帅。少女正感谢危机来临时,那一群饿狼尽然吵了起来,竟然是在讨论谁先吃了她。雅蠛蝶啊!再不逃跑就死定了....
  • 地铁邂逅

    地铁邂逅

    张宇康是一名平凡的高二学生,他的同桌是一位内向腼腆的女孩,为了能跟她聊天,张宇康也是想尽了办法,每每看到她,张宇康总是会怦然心动,动力总会源源不断地涌上来,由此慢慢的转变为追求她,可是她迫于压力却身不由己。偶然一次地铁上的巧合,让他和另外一位女生碰出了火花,让一次次事件的发生,也悄然改变着众多人的命运,她是否能回心转意?张宇康的成长之路又是否如他所愿呢?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青春爱情故事正在上演……
  •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精品选

    李叔同,人称“弘一法师”,是我国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我国话剧开拓者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创作透露着“情”与“佛”相互交融的真性情。他的诗词通过艺术手法表达人们在相同境遇中大都会发生的思想情绪,成为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他的联语具有极高鉴赏和创作水平,表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艺术功底,是警示后人的宝贵文化艺术财富。
  • 护美高手

    护美高手

    方宇启,男,今年二十一岁,于阳州的东吴大学研读生物医学工程。从大山村里出来的方宇启在这潮人辈出的年代是个十足的土包子,不懂人情世故,没见过世面还木讷寡言……但从小修炼家传武学的他常常能遇到英雄救美的好事,而且美女一个个都要以身相许!面对纷至沓来的成熟御姐、极品老板娘、清纯萝莉、麻辣老师、霸道警花,等一众大美女的挑逗,是继续保持沉默抑或作出改变?处男终有疯狂时,小受也有逆袭日!
  • 涅槃重生:军煞神医

    涅槃重生:军煞神医

    再重生,她仍是帝王之风,这一世,她发誓人生在世唯有几念,人生在世需逍遥,莫入凡尘,堕于本心。人生不过繁梦一场,生亦何欢,不留遗憾,不惧生死,从心所欲,任肆意尽欢,不枉人生一场。人生在世需傲骨,知己所念,知己所愿,设有界限,不逾矩。傲骨长存,流传千古,死亦何惧。人生在世需明眼,繁乱入梦,凡尘入世,理智长存切莫因一时冲动,阴霾遮眼。她医手遮天,金手遮财,纤手握命。她不再优柔寡断,因为她明白善良不过是懦弱的掩饰,她要的,她会努力,属于她的,她会好好保护,她这一世就是要随心所欲,追求真正的自由,让自己真正的强大起来,因为她一定记得,她要保护的人,她要追求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