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9200000011

第11章 墨学与经济、政治、伦理(2)

墨子赞赏商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为商人争取平等政治地位。《墨经》研究商品交换的规律:“价宜则售。”“价也宜不宜,在欲不欲。”“价宜,贵贱也。”商品价格合适,就能交易成功。商品价格合适,不单由卖方决定,是买卖双方决定:买卖双方都愿意。商品售价可变,或升或降,太低买方愿意,卖方不愿意,太高卖方愿意,买方不愿意。找到一个关节点,买卖双方都可接受,就是合适的价格。“欲”即买卖双方愿意。这是从观察大量商品交换活动得出。买卖双方在市场上讨价还价,经过唇舌争,货比三家,买的愿买,卖的愿卖,价格合适则成交。这是品交换活动的规律。

我国现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各类市场逐步建立,各交易活跃。大到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小到在早市买菜,“价宜赙售”的规律无处不在。“价宜不宜,在欲不欲”的道理,对主义市场经济有现实意义。商品交换是自愿的活动,不能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自主经营。产品定价、销售,由市场调节,企业自主,行政不得干预。人为压价,打“白条”,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容。商品价格总水平由总的供求关系决定。《墨经》说:“买无在反其贾价。刀籴相为价。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王刀无变,籴有变。岁变籴,则岁变刀。”籴是买米,泛指商品,这里姑且就粮食而言。

“刀籴相为价”,即刀(货币)和粮食互为等价物。如“1担米=5枚刀币”。在这个公式中,如果把刀币作为等价物,就是说1担米值5枚刀币”。如果把米作为等价物,就是说:“5枚刀币值1担米”。刀币作为货币,具有一般等价物的形态,通常用它的变化,说明商品的贵贱。

“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易”,是通常的看法。如“1担米=2枚刀币”,这是“刀轻则籴不贵”。“1担米=10枚刀币”,这是“刀重则籴不易”。从这两个公式看,变化的是刀币。但墨家超出通常看法,认为在这里真正变化的不是“刀”,是“籴”。如果原来“5枚刀币=1担米”,现在相应的变化是:“5枚刀币=2.5担米”,或“5枚刀币=0.5担米”。“刀”是国家发行的货币,不会随便变化,“籴”因年景不同,经常变化。丰收年,粮食供应充足,5枚刀币值2.5担米。歉收年,粮食供应紧张,5枚刀币值0.5担米。“岁”(年景)使籴发生变化,才感到刀发生变化。既然刀不变,所以说“买无贵”。认识到这一点,就应把等价关系反过来看,这就是“说在反其价”。

墨家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上看物价,发现“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下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物价上升”的普遍规律。今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交换,与墨家当时相比,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点没变,就是物价涨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把物价波动控制在合理幅度内是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不是用行政手段、强行限制商品的价格变动,而是控制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墨学与政治一尚贤和人才何谓贤人?《尚贤上》载墨子说:“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贤人是道德高尚、能说会道、知识广博的人。《说文》:“贤,多才也。”《玉篇》:“贤,有善行也。”贤人有多方面的才能,有善良的德行,德才兼备。衣,乱者得治。若饥则得食,寒则得衣,乱则得治,此安生生。”贤人的道德是为人民谋利益,让老百姓得温饱,让社会安定。

《耕柱》载墨子把“谈辩”看作“为义”的手段,墨子“上说诸侯,下说列士”,“遍从人而说”,是为了实现理想事业。为提高谈话辩论的技巧,墨家专精辩学,辩学是墨家的主课,相当于逻辑。毛泽东制定《工作方法60条》,第43条是“学点文法和逻辑”,用意是提高干部的文化素养,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尚贤中》载墨子说:“可使治国者使治国,可使长官者使长官,可使治邑者使治邑。凡所使治国家、官府、邑里,此皆国之贤者也。”担任各级管理职务的贤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熟悉各种业务知识,懂得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各司其职,各胜其任。

3.不党不偏

宗法制社会的普遍现象是“任人唯亲”。墨子提出打破宗法制“任人唯亲”的用人原则,不分血缘亲疏、等级贵贱,“任人唯贤”。《尚贤中》载墨子说:“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尚贤”即“任人唯贤”。“不党父兄,不偏富贵”,是否定血缘宗法制的用人原则,否定贵族垄断政治的特权。

儒家主张“亲亲有术,尊贤有等”。《论语·泰伯》载孔子说“故旧不遗。”《论语·微子》载孔子说:“故旧无大故,则不弃。”孔子也说“举贤才”,但他的“举贤才”不如墨子的“尚贤”更有颠覆性、革命性,墨子主张彻底同世卿世禄制的用人原则决裂。

墨子主张从“农与工肆之人”中选贤任能,为农、工、商业者,争取参与政治的权力。《尚贤上》载墨子说:“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主张让权力职位有流动性和竞争性,给农、工、商业者凭自身的德与能参与政治的平等机会。

怎样用贤?第一,尊贤。贤能之士,有德有才,可胜重任。《亲士》比喻说:“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须有宽阔胸怀,容纳贤才。第二,爱贤。《亲士》比喻说:“今有五锥,此其锸,锸者必先挫。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先竭。”“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日:太盛难守也。”最锐利的锥子先用折,最锋利的刀刃先磨光,最甜的井水先喝光。比干忠直被剖心,孟贲勇力被杀死,吴起变法有功被车裂,贤人常因其优长被毁灭,所谓“太盛难守”,贤才应该给予特别爱护。4.尚贤的意义墨子的尚贤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尚贤上》载墨子说:“贤良之士”,“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亲士》说:“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当今世界竞争激烈,人才竞争更甚。重视和重用人才,事业才能兴旺发达。邓小平说:“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用人才。”①

墨子反对“任人唯亲”,主张“任人唯贤”,代表正确的用人路线。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说:“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前者是正派的路线,后者是不正派的路线。”②这是对墨子“任人唯贤”路线的肯定,是今天应继续坚持的用人路线。

《尚贤中》载墨子说:“亲戚则使之,无故富贵、面目佼好使之。”这种情况至今还时有发生。又说:“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这一原则至今也没完全实现,做到“任人唯贤”仍需付出巨大努力。二尚同和管理

墨子认为,必须把贤人政治推广到全国,到处都用贤人管理。《尚同下》载墨子说:“尚同为政之本,而治之要。”“尚贤”这个“为政之本”是解决“谁来管理”的问题。“尚同”这个政之本”是解决“怎样管理”的问题。二者都是治理的根本。

“尚同”即“上同”,全国同一于上,前提是全国各级管理职位都由贤人担任,让贤人“一同天下之义”,实现社会安定,天下太平,这是墨子的理想。

“尚同”有“上下通情”的含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信息畅通。《尚同下》载墨子说:“千里之外有贤人焉,其乡里之人,皆未之均闻见也,圣王得而赏之。千里之内有暴人焉,其乡里之人,皆未之均闻见也,圣王得而罚之。故唯毋以圣王为聪耳明目与?岂能一视而通见干里之外哉?一听而通闻千里之外哉?圣王不往而视也,不就而听也。然而使天下之为寇乱盗贼者,周流天下无所重足者,何也?其以尚同为政善也。”这种隋况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是一种理想。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日,借助互联网等条件很容易做到,真可以说:“弹指一挥间,千里如眼前。”《尚同中》载墨子说,理想的天子、圣人能够明知“数千万里之外”的事情,人们吃惊地说:“天子之视听也神!”天子的眼睛、耳朵,简直像神!

墨子的回答是:“非神也!夫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己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之心,助己思虑。使入之股肱,助己动作。助之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远矣。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助己之思虑者众,则其谋度速得矣。助之动作者众,则其举事速成矣。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日: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这种解释包含科学道理。天子、圣人之所以能够如此,并非因为是神,而是集中了群众智慧的结果。当代管理快捷高效,信息畅通,是各级行政机构配置了先进通信设备,制定了严密规章制度,保证了快捷高效,信息畅通。

梁启超《子墨子学说》认为,墨子的国家起源论同于“民约论”:“墨子之政术民约论派之政术也,泰西民约主义,起于霍布斯,盛于洛克,而大成于卢梭。墨子之说,则视霍布斯为优,而精密不逮卢、洛二氏。”认为墨家政治理想与社会主义相通:“墨子政术,非国家主义,而世界主义、社会主义也”,“举国界家界尽破之,而一归于大同,是墨子根本之理想也。”

台湾学者周长辉说:“墨子的尚同尚贤的理想,可以说是一种很完整的‘民主集权的政治”。张伟国说:“墨子的政治理想就算以西洋现代民主政治理想比,也绝不失色。在迎合中国现实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来说,墨子政治理想的价值,不一定在西洋现代民主政治理想之下。”②

《尚同下》载墨子说:“凡使民尚同者,爱民不疾,民无可使。日:必疾爱而使之,致信而持之。”上同的前提是贤人在上,爱民利民。让下级服从,首先须爱护下级,了解下情,顺从民意。集中统一,以反映、汇聚民意为基础。墨子鼓励谏争,认为“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的驯服工具,不是忠臣。墨子的尚同论,对现今的行政管理有积极启发意义。墨学与伦理一兼爱互助

伦理是墨学的重要内容,墨家伦理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的型代表,“兼爱”是墨家伦理的重要论题,是墨家的道德理想为战国时期墨家师徒所热忱向往,执著追求。墨家“兼爱”是萑代人道主义的典范,有重要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价值。墨家对“兼爱”多角度、多方面的巧妙论证极富启发意义,值得今人借鉴。1.混乱起因《兼爱上》载墨子说:“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关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兼爱中》载墨子说:“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墨子创立学说,以社会治理为终极目标,“兼爱”是墨子医治社会疾病的药方,他认为社会混乱起因于“不相爱”,对症下药,就要用“兼爱”代替“偏爱”、“别爱”,天下才能由乱到治。社会经济、政治决定伦理道德,伦理道德又对社会经济、政治发生反作用。《诗·小雅》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优秀情操令人敬仰,崇高的德行值得效法。道德教育是提高精神素质、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环节。高尚道德目标是行为的准绳、精神的寄托。墨子倡导“兼爱”是古代人道主义的典范。墨子追求理想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美好愿望值得肯定。

2.兼以易别

《兼爱下》说:“非人者必有以易之。若非人而无以易之,譬之犹以水救水、以火救火也,其说将必无可焉。是故子墨子日:兼以易别。”墨子提出辩论学的原则:驳倒别人的错误论题,一定要有自己的正确论题代替。只反对别人论题,没有代之以自己的论题,就像用水救水,用火救火,是恶性循环。墨子提出用“兼爱”代替儒家的“偏爱”、“别爱”。“兼”字本意是一手执二禾,一只手拿两株禾苗,引申为整体、普遍、全部、所有、一切。“兼爱”是普遍平等的爱、没有差别的爱,不分血缘亲疏和等级贯贱。

《孟子·滕文公上》载墨者夷之主张“爱无差等”,主张施爱不分差别和等级。墨家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非儒》说:“儒者日:亲亲有差(等次),尊贤有等,言亲疏尊卑之异也。”儒家有差别、等级的爱是“偏爱”、“别爱”。

《墨经》定义:“偏也者,兼之体也。”“体,分于兼也。”又说:“权者两而勿偏。”“偏”和“兼’’是对立概念。“兼爱”是普遍平等的爱,“偏爱”、“别爱”是局部的爱,有差别、分等级的爱。“兼爱”和“偏爱”、“别爱”是墨、儒两家对立的道德理想和原则。

3.兴利除害

同类推荐
  •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发明发现未解之谜

    本书带您走进人类发明和发现的世界,领略这些发明产生背后的故事,以及笼罩在这些发明发现上的神秘谜团,并挑选了多幅珍贵照片,帮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发明发现对人类的深远影响,以及它们带来的未解之谜。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纵横兰州

    纵横兰州

    苍茫的高原,巍峨的群山,滚滚的河水,豪迈的皇天后土,孕育着从远古走进新时代的一辈辈兰州人,奋发图强,昂扬奋进,使兰州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走近兰州的山山水水,穿越历史的深邃,那些山野的花香,那些挂满枝头的果实,那些车水马龙,那些耸入云天的大厦高楼,那些英雄,那些庙宇,那些大佛与菩萨,承载着历史,书写着人文,让兰州魅力四射,奔涌着激情,洋溢着青春,展现着丰采与活力。 大山大水的兰州,脚步紧踏着时代的鼓点,心儿紧贴着母亲的胸怀,正在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 汉民族发展史

    汉民族发展史

    本书以研究汉民族发展源流为对象,对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发展、特征、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审视,综合了几十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材料翔实,并有不少创见,填补了民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可供学者、大学生和关心改革与民族前途的读者研究、参考。
热门推荐
  • 仙霸传

    仙霸传

    张铮来到了这个修真的世界,机缘巧合得到上古至宝。为了生存,从此走上一条艰苦修炼成仙之路。看张铮如何叱咤风云,得法宝除妖邪,最终成就仙图霸业,尽在于此……
  • 军婚之迷糊娇妻

    军婚之迷糊娇妻

    第一次,他以为她和别的女人一样没啥区别,后来才发现他是错,不过一切还不晚
  • 总裁的烙痕

    总裁的烙痕

    眼前的视线一片幽暗,她双眸凝视男人俊美的脸庞,低问:“乔先生,为什么要帮我们?”男人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眸轻眯,让她心底微颤,不由轻声道:“我没有东西,能够回报你。”“席小姐!”他嘴边的笑意展开,帅气逼人的脸庞微侧,锐利的眼神仿若能穿透她的心,“怎么会没有呢?!”挺直的背脊倏然僵硬,眼前的俊脸魅惑而又残忍,她攥紧手中的化验报告,用力到指尖泛白,咬紧牙关低语:“成交!”*一场与恶魔的交易,终结了她的所有。带着他的烙印,她却想要坚强而活。当命运安排他们再度相遇,她漠然相对,妄想全身而退。而那邪佞的男子,却圈她入怀,兴致盎然的在她耳边低喃:“我想念你……”*他说,命运让我们错失过一次,以后我都不会再放你离开。他说,我不怕你逃,只要你能逃出我的手掌心。多年前,她亲手碾碎自己的纯真爱恋,却浇不息心底深处保留的那份悸动。曾经的痴恋,如今的纠缠,更有温柔悉心的默默呵护,要她如何抉择?阴谋,背叛,利益,爱情。究竟谁是谁的不可控制,抑或仅是一场情难自禁?……推荐汐的文:http://www.xxsy.net/info/542139.html《娇妻难养老公太霸道》http://www.xxsy.net/info/490803.html《裸爱成婚》http://www.xxsy.net/info/441404.html《真欢假爱》http://www.xxsy.net/info/390424.html《冷少霸宠妻》……推荐挚友好文:http://read.xxsy.net/info/397503.html《一念:假爱真妻》
  • 忍者起航之光与暗来袭

    忍者起航之光与暗来袭

    一群忍者们在决斗同时,不知怎么了一些怪物来到忍者村捣乱,他们的首领到底是谁?作者还不确认。忍者们为了寻找下界之星居然穿越了现代。
  • 生命中没有他的罪

    生命中没有他的罪

    只因爱错了一个人,只因为他做错了一些事,她以为万劫不复会永远把她囚禁。。。但是,未来的世界,她以为会重新开始,没想到,到了哪儿都离不开他。。。她以为能够弥补以前,执他之手,与他偕老,可惜,她生命中的罪,就是没有他。。。
  • 狼性生存

    狼性生存

    “长于适应环境,创造环境;锁定目标,决不轻易放手;运用谋略,出奇制胜;把握时机,放手一搏;更要有情有义,善于群策群力,惟此方能所向无敌……”这就是狼的生存法则,与狼共舞,以狼为鉴,以智慧的生存谋略立于不败之地,本书是将狼道智慧与个人及企业生存发展现状有机结合起来编写而成的一本职场实用“宝典”,书中揭示了狼族驰骋天下、历久不衰的奥秘,并结合现代企业特点总结出一套“职场生存经”,能够帮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步步高升。
  • 唯负天下不负卿

    唯负天下不负卿

    她是一国公主,他是一代帝王。她与他原本不该相见,却因为一场意外而相见。他给她带来的是什么?是伤害还是爱?唯爱版宫斗、甜甜蜜蜜文、带点小忧伤、她是公主,是王朝公认的第一公主、可她却又是权倾天下组织----离殇的幕后老板。精心的掩藏、嗜血的伤痛、无辜的面容下又有怎样的伤痛?他是帝王,带领着自己的军队横扫天下。可他终究是伤不了她,他失了心、留了情、亡了国、却得到了她他对她说:”宁负天下不负卿。“
  • 寻仙山

    寻仙山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吴琼,经历了工作被辞退,女友移情别恋双重打击后,在旅行缓解压力的路途中遇到一衣衫褴褛的老者,给了他一张地图,让吴琼帮他实现他的愿望,接着一段寻找别人梦想的旅行就开始了.......
  • 素书博弈学

    素书博弈学

    这部奇书,就是《素书》。“素”的本意是白色生绢,含有“质朴”、“根本”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简单的道理”。《素书》全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用一千三百六十个字说明了一个想要成就大业的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修身方法、处世之道、用人原则、治国经验。凭借这《素书博弈学》,张良在楚汉相争的乱世帮助汉高祖刘邦创建了大汉王朝,化解了无数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危机,以至于刘邦慨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暗里着迷

    暗里着迷

    一个神秘男人,一个带着无数个谜团的男人,带领大家进入了他的传奇一生,解开一个又一个科学无法解释的谜团,万事屋侦探社,一个能解决你所不能解决的任何事件(本人第一次写书,不为别的,只为把幻想当中的事情写出来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