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40500000044

第44章 苏辙卷(3)

三宗(1)

黄帝、尧、舜寿皆百年,享国皆数十年。周公作《无逸》(2),言商中宗享国七十五年,高宗五十九年,祖甲三十三年;文王受命中身,享国五十年。自汉以来,贤君在位之久,皆不及此。西汉文帝二十三年(3),景帝十六年(4),昭帝十三年(5);东汉明帝十八年(6),章帝十三年(7),和帝十二年(8);唐太宗二十三年(9)。此皆近世之明主,然与《无逸》所谓“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10)”,“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者,无以大相过也。至其享国长久,如秦始皇帝(11)、汉武帝(12)、梁武帝(13)、隋文帝(14)、唐玄宗(15),皆以临御久远(16),循致大乱(17)。或以失国,或仅能免其身。其故何也?人君之富,其倍于人者千万也。膳服之厚(18),声色之靡(19),所以贼其躬者多矣(20)。朝夕于其间而无以御之(21),至于夭死者,势也。幸而寿考,用物多而害民久,矜己自圣(22),轻蔑臣下,至于失国,宜矣(23)!

古之贤君必志于学,达性命之本,而知道德之贵。其视子女玉帛,与粪土无异(24),其所以自养,乃与山林学道者比,是以久于其位而无害也。傅说之诏高宗曰(25):“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26)。事不师古,以克永世(27),匪说攸闻。惟学逊志(28),务时敏(29),厥修乃来(30)。允怀于兹(31),道积于厥躬(32)。惟敩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33),其永无愆(34)。”呜呼,傅说其知此矣!

【注释】

(1)三宗:《尚书·无逸》所称之殷中宗太戊,高宗武丁,祖甲(即太甲),是商代三位贤君。

(2)周公作《无逸》:成王即位,周公恐其逸豫,为之作《无逸》。

(3)文帝:刘恒,高祖刘邦子。

(4)景帝:文帝子刘启。

(5)昭帝:武帝子刘弗陵。

(6)明帝:光武帝子刘庄。

(7)章帝:明帝子刘炟。

(8)和帝:章帝子刘肇。

(9)唐太宗:李世民。

(10)耽乐:沉溺于享乐。从:从事。

(11)秦始皇帝:嬴政,在位三十六年。

(12)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三年。

(13)梁武帝:萧衍,在位四十七年。

(14)隋文帝:杨坚,在位二十三年。

(15)唐玄宗:李隆基,又称唐明皇,在位四十三年。

(16)临御:君临天下,统治天下。

(17)循致:渐渐招致。

(18)膳服:膳食和车服。

(19)靡:奢侈。

(20)贼:残害。躬:身。

(21)御:驾驭,抵挡。

(22)矜己自圣:以贤明才能自负。矜:自负贤能。

(23)宜:应该。

(24)与粪土无异:看得和粪土一样轻贱。

(25)傅说之诏高宗:傅说告诉高宗。

(26)王五句:言王者多闻众事,从古训中学习,才能有所收获。

(27)克:能够。永世:长远。

(28)惟学逊志:学以顺志。

(29)务:致力。时:通是,此,这。敏:敏疾,迅速。

(30)厥:其。修:美德。

(31)允:用,以。

(32)厥躬:其身。

(33)监:通鉴。借鉴,视。成宪:成法。

(34)愆:过错。

周公(1)

言周公之所以治周者,莫详于《周礼》(2),然以吾观之,秦汉诸儒以意损益之者众矣(3),非周公之完书也。

何以言之?周之西都,今之关中也(4);其东都,今之洛阳也。二都居北山之阳,南山之阴。其地东西长,南北短。短长相补,不过千里,古今一也。而《周礼》:王畿之大(5),四方相距千里,如画棋局,近郊、远郊、甸地(6)、稍地(7),大都(8)、小都(9),相距皆百里。千里之方地,实无所容之,故其畿内远近诸法,类皆空言耳。此《周礼》之不可信者一也。

《书》称(10):武王克商而反商政,“列爵惟五(11),分土惟三(12)。”故《孟子》曰:“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13)。”郑子产亦云(14),古之言封建者,盖若是。而《周礼》:诸公之地方五百里,诸侯四百里,诸伯三百里,诸子二百里,诸男百里。与古说异。郑氏知其不可(15),而为之说曰:“商爵三等(16),武王增以子、男,其地犹因商之故。周公斥大九州,始皆益之,如《周官》之法。于是千乘之赋,自一成十里而出车一乘,千乘而千成,非公侯之国无以受之。”吾窃笑之。武王封之,周公大之,其势必有所并,有所并必有所徙。一公之封,而子男之国为之徙者十有六。封数大国而天下尽扰,此书生之论,而有国者不为也。《传》有之曰(17):“方里而井,十井为乘,故十里之邑而百乘,百里之国而千乘,千里之国而万乘。古之道也。”不然百乘之家为方百里,万乘之国为方数圻矣,古无是也。《语》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18)。”千乘虽古之大国,而于衰周为小,然孔子犹曰:“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然则虽衰周,列国之强家,犹有不及五十里者矣。韩氏、羊舌氏,晋大夫也。其家赋九县(19),长毂九百(20)。其余四十县,遗守四千(21)。谓一县而百乘则可,谓一县而百里则不可。此《周礼》之不可信者二也。

王畿之内,公邑为井田,乡遂为沟洫(22)。此二者,一夫而受田百亩,五口而一夫为役,百亩而税之十一,举无异也。然而井田自一井而上,至于一同而方百里(23)。其所以通水之利者,沟、洫、浍三(24)。沟、洫之制,至于万夫,方三十二里有半,其所以通水之利者,遂、沟、洫、浍、川五(25)。利害同而法制异,为地少而用力博,此亦有国者之所不为也。楚鑪掩为司马(26),町原防,井衍沃。盖平川广泽,可以为井者井之;原阜堤防之间(27),狭不可井则町之。杜预以町为小顷町(28)。皆因地以制广狭多少之异,井田、沟洫盖亦然耳。非公邑必为井田,而乡遂必为沟洫。此《周礼》之不可信者三也。

三者既不可信,则凡《周礼》之诡异远于人情者(29),皆不足信也。古之圣人,因事立法以便人者有矣,未有立法以强人者也(30)。立法以强人,此迂儒之所以乱天下也(31)。

【注释】

(1)周公:姬旦,周文王子,武王弟,辅助武王灭纣,建立周王朝,封于鲁。

(2)《周礼》:原名《周官》,也称《周官经》。

(3)损益:增减改动。

(4)关中:地名。相当于今陕西。

(5)王畿:王都近郊之地。畿,jī。

(6)甸地:古代称都城郊外的地方为甸,即城郊外之地。

(7)稍地:周代称距王城三百里的地域为稍地,给大夫作采邑。

(8)大都:公之封地。大的封邑。

(9)小都:相对于大都的小的封邑。

(10)《书》称:见《尚书·武成》。

(11)列爵惟五:爵位分五等,即公侯伯子男。

(12)分土惟三:列地封国,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为三品。

(13)附庸:附属于诸侯的小国。

(14)郑子产亦云:郑子产也这么说。

(15)郑氏: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高密人。遍注五经,其中包括为《周礼注》。

(16)商爵三等:谓公侯伯。

(17)《传》:指古书传。

(18)摄乎:介于。

(19)其家赋九县:韩氏、羊舌氏两大夫家共有九县之赋。县:地方行政区划。

(20)长毂九百:战车九百乘。每县百乘,九县为九百乘。

(21)遗守:留下守国。

(22)遂:远郊之地。

(23)一同:方百里的土地。

(24)洫:田间水道。浍:田间排水道。

(25)遂、沟、洫、浍、川:五种水道。

(26)楚鑪掩:鑪掩,楚大夫,又称鼇掩。见《左传·襄二十五年》。司马:楚司马,位在令尹、莫敖下,掌军事。

(27)原阜堤防:平原丘陵堤坝。

(28)杜预:晋京兆杜陵人。

(29)诡异:奇特。远于人情:不合人情。

(30)强:勉强。

(31)迂儒:迂腐不通人情事理的儒生。

管仲

先君(1)尝言: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桓公伯,孔子称其仁,而不能止五公子之乱(2),使桓公死不得葬。曰:“管仲盖有以致此也哉!”管仲身有三归(3),桓公内嬖如夫人者六人,而不以为非,此固适、庶争夺之祸所从起也。然桓公之老也,管仲与桓公为身后之计,知诸子之必争,乃属世子于宋襄公。夫父子之间,至使他人与焉。智者盖至此乎?於乎!三归、六嬖之害,溺于淫欲而不能自克,无已则人乎!《诗》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四方且犹顺之,而况于家人乎?

《传》曰:“管仲病且死(4),桓公问谁可使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5)何如?’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6)何如?’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桓公不用其言,卒近三子,二年而祸作。”夫世未尝无小人也,有君子以闲之(7),则小人不能奋其智。《语》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岂必人人而诛之!

管仲知小人不可用,而无以御之,何益于事?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8)。於乎殆哉!昔先君之论云尔。

【注释】

(1)先君:指苏辙的父亲苏洵。

(2)五公子之乱:齐桓公死后五位公子作乱。

(3)三归:娶了三个女人。

(4)且死:将死,且,将要。

(5)开方:齐桓公幸臣。

(6)竖刁:齐桓公幸臣。

(7)闲之:不重用他们。

(8)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后来宋人出兵平定了齐国的内乱。

知囗赵武

齐桓公存三亡国(1),以属(2)诸侯,其义多于晋文,然桓公没而齐乱,其后不能复伯(3)。文公子孙世为盟主,二百余年,与春秋相终始。其故何也?虽襄公、悼公(4)之贤,齐所无有,然其所以保伯业(5)而不失者,则有在也(6)。伯者之盛,非能用兵以服诸侯之为难,而能不用兵以报诸侯之为难耳。文公之后,前有知夬,后有赵武,皆能不用兵以服诸侯。此晋之所以不失伯也。

悼公与楚争郑,三合诸侯之师,其势足以举郑而却楚。晋之群臣中行偃,栾黡之徒欲一战以服楚者众矣。惟知夬为中军将,知用兵之难,胜负之不可必,三与楚遇,皆迁延稽故,不与之战,卒以敝楚而服郑。此则知夬不用兵之功也。悼公死,平公立。平公非悼公比也,然能属政赵武(7)。武尝与楚屈建合诸侯之大夫于宋,以示弭兵(8)。赵武于此,有仁人之心二焉。方其未盟也,屈建衷甲将以袭武(9),武与叔向谋之。叔向曰:“以信召人,而以僭济之,人谁与之?安能害我?”武从其言。卒事,而楚不敢动。将盟,晋楚争先。叔向又曰:“诸侯归晋之德只(10),非归其尸盟(11)也。子务德,无争先。”武亦从而先之。

此二者,非仁人不能。何也?人将衷甲以袭我,我亦衷甲以待之。此势之所必至也。不幸不胜,无可言者。虽幸而胜,晋、楚之祸必自是始。晋为盟主,常先诸侯矣。晋未失诸侯,而楚求先之,若与之争,楚必不听,晋、楚之祸亦必自是始。然此二者,皆人情之所不能忍也。忍之近于弱,不忍近于强,而武能忍之。晋、楚不争,而诸侯赖之。故吾以为武有仁人之心二焉。凡晋之所以不失诸侯,而赵氏之所以卒兴于晋者,由此故也。《春秋》书宋之盟,实先晋而后楚。孔子亦许(12)之欤!

【注释】

(1)存三亡国:使三个将要灭亡的国家保存下来。

(2)属:统领。

(3)复伯:恢复霸主地位。伯,通霸,春秋时诸侯的盟主。

(4)襄公,悼公:指晋襄公,晋悼公,都是晋文公的后人。

(5)伯业:霸业。

(6)则有在也:自有(霸业)存在的(道理)。

(7)属政赵武:将国政交给赵武管理。

(8)弭兵:停止战争。

(9)衷甲:将战甲穿在里边:即战甲外用衣罩住。

(10)德只:德行。只,名词末语气词。

(11)尸盟:主办诸侯结盟的事物,犹言主盟。

(12)许:赞同。赞许。

汉高帝

高帝(1)之入秦,一战于武关,兵不血刃,而至咸阳。此天也,非人也。

秦之亡也,诸侯并起,争先入关。秦遣章邯出兵击之。秦虽无道,而其兵方强。诸侯虽锐,而皆乌合之众。其不敌秦明矣。然诸侯皆起于群盗,不习兵势,陵藉郡县,狃(2)于亟胜,不知秦之未可攻也。于是章邯一出而杀周章,破陈涉,降魏咎,毙田儋,兵锋所至,如猎狐兔,皆不劳而定。后乃与项梁(3)遇,苦战再三,然后破之。梁虽死,而秦之锐锋亦略尽矣。然邯以为楚地诸将不足复虑,乃渡河北击赵。邯既北,而秦国内空。至是秦始可击,而高帝乘之。此正兵法所谓避实而击虚者,盖天命,非人谋也。

同类推荐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

    《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作家周国平自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作品,是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本书内容涵盖了读书感悟、心路历程、对爱的体验和针对某些时弊的“争鸣”等。
  • 唐宋词艺术研究

    唐宋词艺术研究

    本书的主要内容共分十章来论述,绪论是整体把握词的特点,第一章是词律的美学意蕴,第二章是唐五代词的缠绵情调,第三章是柳永与宋初词的婉约情调,第四章是北宋后期词的豪放之声,第五章是南宋词的婉约遗风,第六章是南宋豪放词强音,第七章是唐宋词的意象类型,第八章是唐宋词的抒情格调,第九章是唐宋词的空灵境界,第十章是唐宋词的风格流派。笔者认为,这十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把词的美学范式涵盖了。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愿望,其艺术可能还有很多,这十方面的内容还是比较梗概论之的,远远不能包含全部,还需要在今后的深入研究当中,不断充实,查缺补漏。
  •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致我们正值的青春年华(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缤纷的花墙,泥土的芬芳,真情流露,温馨家园,感悟真情,读懂父亲的真诚,真情如歌,父爱如山,活着就是幸福等。
  • 普希金诗集

    普希金诗集

    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普希金传略,介绍普希金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为普希金的抒情诗,共50首;第三部分为童话故事诗,共5首,都是普希金的名作。本诗集译文准确,图文并茂,别具匠心。
热门推荐
  • 空瓶子里的小青春

    空瓶子里的小青春

    在海边的夏天,张海清开始了一场孤独的旅行。她,渴望爱又渴望独立,渴望合群又排斥世俗。她在这个世界里,迷了路。 她不知道为什么不可以把白云看成鲸鱼,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客套地问好、道谢,当她决定走街串巷去收1000个空瓶子时,她身边的人甚至惊呆了……
  • 雷神录

    雷神录

    天才云扬,由于遭人嫉妒,被暗算废丹田,沉于众人,倔起天才之间,携满腔不甘回归。既然我获雷神传承那便将片天地搅个昏暗,让远古雷神一脉重临大陆,从此世间就多了一位敢拼敢爱的凌云少年。一曲长歌红颜悴,莫愁那堪孤寂时。震吼英雄凌云志,唯恐天下不识君。
  • 员工团队精神教育读本

    员工团队精神教育读本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盛世凰权:帝妃风华

    盛世凰权:帝妃风华

    她是二十三世纪享誉全球的绝世神偷,亦是华夏最为古老神秘的神医门少主,一手金针之术,逆天回魂,奈何遭同门算计,坠机身死。然上天垂怜,竟让她身死而魂不灭。重活一世,她成了轩辕王朝英勇侯府的痴傻嫡女,一朝醒来,未婚夫公然上门退婚。嫌我痴傻?好,我就傻给你看。她既无匡扶社稷之心,亦无绝艳天下之情,奈何天不遂人愿,面对皇孙贵女的刁难,一味的隐忍退让只是让他们变本加厉。既然退让无用,那何必再让。只是,她什么时候招惹了这样一个大人物?死白赖脸的都要拉着她说:上黄泉下碧落,我都要带着你。就算死,我也会先杀了你……【男强女强,绝对一对一;历史架空,请勿考究】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树鬼

    树鬼

    树鬼,树的鬼魂吗?一棵没死的树哪来鬼魂。“被恐惧淹没的阿布能听到樟树叶子在夜风中摇晃的声音,那声音怪异神秘。外婆曾经和她说过,那是树鬼的声音。
  • 盖庐

    盖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个杀手不太冷

    孙浩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绝对是一个另类。整体不学无术,却只想着看动漫书。但是这真的就是孙浩的真实生活吗?当然不是。孙浩的父亲是一个类似基地组织的头目。只不过这个组织,并非是恐怖组织,而是一个属于民间的,属于古武时代的善良的组织。孙浩昨晚组织的继承人,要比其他人更需要历练。在一个鬼知道是真是假的卦象中,孙浩被父亲安排到F中学,当期了一名学生。虽然表面上是学生的身份,但是暗地里,孙浩却要完成基地留下的任务——暗杀。如果把两种不同的人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个是一个很难处理的事情。
  • 蕴含人生哲理的100个成语故事

    蕴含人生哲理的100个成语故事

    好书使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这些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浓缩了广博的历史知识,吸纳了丰富的世事人情。每则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帮助小学生开动大脑、启发智慧,领悟故事饱含的人生真谛和哲理。
  • 王爷,同袍不同床

    王爷,同袍不同床

    宅女陆乐穿了,没系统,没空间,家里不是小姐,长得还又黑又瘦。一家大小全是包子,包括她陆乐在内,可当一纸军帖到了的时候,全家都没了办法,一字记之曰,穷。前也是死,后也死,干脆换了男装,闯荡军营好了。喂喂,那个上司,你没有龙阳之好,其实我是女人啊!喂喂,那个皇子,你别想让我当小,其实我想活下去!喂喂,那个主簿,你看穿我的把戏,其实我也早知道!==================================作者有话说:其实这个故事表面逗比,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