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9800000027

第27章 香港散文(2)

叶灵凤的文学成就以他后半生在香港定居后最为卓著。其中他的随笔小品自创一格,数量也最多,计有《读书随笔》、《文艺随笔》、《北窗读书录》、《霜红室随笔》,《晚晴杂记》、《香港书录》、《书鱼闲话》、《香港方物志》、《香江旧事》、《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能不忆江南》等十数种。北京三联书店于1988年编辑出版了他的《读书随笔》,共三册,近70万字。若按题材类别划分,叶灵凤的随笔小品,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类型:其一,是他关于故乡南京的民俗风情的抒情小品文,以《能不忆江南》为代表,这类作品凝结着作家对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追忆,是作家所有散文小品中写得最为玲珑剔透的部分;其二,是作家有关其文学生涯的回忆,以《晚晴杂忆》为代表,及晚年所写而不及终篇的《回忆的花束》等。这一类作品记述了作家与现代文学史上一些重要作家的交谊,如郁达夫、胡适、郑振铎、郑伯奇、戴望舒、萧红、倪贻德等等,它们的史料价值是无可置疑的;其三,是关于香港文史、方物、志书的学术性研究和知识性小品;其四,作为外国文学的翻译家、艺术家和藏书家的叶灵凤,他袭用随笔小品的形式,撰写了大量有关外国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作品的书话,文坛掌故、轶事,集知识性和艺术欣赏于一炉。叶灵凤读书之广,文友中是颇负盛名的,刘以鬯先生在《记叶灵凤》的回忆文章中说:“曹聚仁曾经对我说过:‘朋友中,书读得最多的,是叶灵凤。’”叶灵凤的读书笔记,文学艺术视野之广,是可以与本世纪最有学问的大作家们比肩的。从古希腊罗马文学直至当代的意识流小说名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名著,当然还有他特别偏爱的作家、艺术家,如王尔德、纪德。毕亚菲莱等等。也不仅是外国文学,他目光所及,也涉及到中外作家的比较影响研究,翻译史话,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版本流传及译介到国外的情形。叶灵凤的一生,其实正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为书籍的一生”,他对与藏书有关的一切,细至装帧、纸张、版式、藏书票艺术,均是位行家里手。叶灵凤的读书随笔,是极富个性又包罗许多不同知识门类的书话,它不同于如唐的《晦庵书话》那样主要局限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比较专门的一个学科,也不同于西谛藏书、周作人的读书随笔等,有着更为广博、更有思想深度和学术价值的深邃领域。叶灵凤更忠实于自己的偏爱和兴趣,更侧重于知识性的普及,或是理趣和情趣盎然的轶事、趣闻,它们有助于提高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扩大文化艺术视野,是严肃的文学史、艺术史以外必不可少的辅助性读物。叶灵凤的读书随笔,上承中国古典文学明清时代的笔记,他肯定还不同程度地受到前辈作家周作人、同辈作家唐的影响或相互影响,然而,他的读书笔记,仍然是独树一帜的。他曾在《文艺随笔》的后记中说过:“我一向认为要写这一类随笔,将自己读过的觉得喜欢的书介绍出来,是应该将这本书的作者,他的生平和一点有趣的小故事融合着这本书自身来一起谈谈的。有时,一本书在这世间的遭遇,会与这本书的内容同样地有趣。这都是我特别感兴趣的。”因此,叶氏虽不以耙梳文学史、艺术史的规律性及理论剖析的深度见长,而是以资料、趣闻和艺术鉴赏力的独到吸引读者。叶灵凤所做的是文学艺术知识的普及性工作,从这个角度讲,近似房龙、法布耳以及对他来说更为亲切的《塞尔彭自然史》一书的作者淮德。但他又对著作的体系和构架不感兴趣,他看似零敲碎打,又包罗万象;他貌似重在兴趣,却又意在丰盈和滋润人的精神世界;他行文质朴平实,也很少阐述自己的观点,似乎是信手拈来,随意点染,但字里行间,笔端又流露着这位文学工作者对文化和书籍的浓烈馥郁的一片深情。叶灵凤的三巨册《读书随笔》,活脱脱塑造了一个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坐拥书城、面有德色的书痴形象。

叶灵凤作为爱国主义的文化学者,他研究香港志史,方物、传说,开始于40年代,他搜集和披阅之广,囊括中外典籍,直至学者、传教士及劫掠者回国后回忆录中的亲历或目击实录。他引以自豪并在临终前郑重嘱托家人的一件后事,是他拥有一部完整的海内孤本清嘉庆版《新安县志》,在他身后赠交国家。港英官方和一些外国机构愿以高价收购他至爱的这部稀世珍本,他均不为所动。他从坊间购得这部书,正是他研究和搜集香港文史资料驱动下的一个收获。叶灵凤对香港文史方物的研究记录是多方面的,并不能仅仅用兴趣爱好来解释,他意欲唤起包括香港人在内的所有国人对香港的热爱,热爱这一方热土与不忘国耻是全然一致的。《香港方物志》,林林总总,记叙和描绘了天华物宝的香港的草木、虫鱼、鸟兽,及年节风俗的由来,他在该书的前记中说:“我将当地的鸟兽虫鱼和若干掌故风俗,运用着自己的一点贫弱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民俗学知识,将它与祖国方面和这有关的种种配合起来。这里面有科学也有传说,用散文随笔的形式写成。”《香港书录》则是一部开香港书志学先河之作,与一般的目录学著作的不同之处是除了对所记录书籍的资料作出判断之外,对书作者、出版地的背景一并作了生动的描绘,是一部研究香港近百年历史的入门书。《张保仔的传说和真相》,属研究香港鸦片战争以前历史的一个分支。作家以大量史实还其一位江洋大盗在历史中的本来面目,张保仔拥有上十艘武装船只、二百余人众,横行香港海面达数十年,最后被清廷招安,官至三品,从而订正了以讹传讹的传说的谬误,全书十余万字。这是叶灵凤写得最有气势和充满历史激情的一部著作。但又不同于学术性极强的历史传记,也不同于加油添醋的“文化演义”。叶灵凤将历史科学的严肃性、科学性、实证性,与文艺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相当和谐地统一了起来。《鸦片战争与江南文物的劫难》一文,则更是一曲响彻爱国宅义强音的对侵略者的控诉书和檄文。叶灵凤作为一位毕生从事艺术史、文化史研究的学者,《世界版画史》只写了五章十万字,生前只发表了极小一部分,成了一部未完的著作;为黄河、长江、珠江和长城立传的《三江记》,《长城传》,更空留一个宿愿于人世间,可以说他是为中国文化事业,辛勤耕耘了一生,而又赍志以殁的。

倘从纯艺术的角度考察,叶灵凤的散文小品,也属于20世纪中国散文小品史上独树一帜的一家,他在这块方寸田芜上的耕耘也有颇多堪称道之处。《能不忆江南》是他抒情小品的代表作。在这本集子中寄寓了他的爱国情怀,镌刻着他铭心蚀骨的生命体验。《南京的马车》、《能不忆江南》、《烟花三月下扬州》、《吃蟹的馀兴》,和收入其他集子中的《大厦的居住情趣》、《英雄木棉树》、《蓝鹊——香港最美丽的野鸟》、《我的书斋生活》等等篇章,一个十分令人醒目的共同艺术特色,是他将散文小品的随意性和情绪、意趣的一贯性,两相结合得非常和谐,叶灵凤的笔触看似冲淡、简古、严和,而其实他“敢将春温遣笔端”,明净如秋野似的寥廓,但不萧森。读他的抒情小品,那种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是一种与宋人婉约派的词和明清性灵派小品相衔接的诗的意境之美,他写扬州的瘦西湖:“芦苇丛柳”、“草木明瑟”;写“竹床跣足虚堂上,卧看江南雨后山”的平山堂;更及“湖上的乞丐,在岸边追着船上的游客要钱,……用一个白布兜,仿佛生物学家捉蝴蝶所用的那样,从岸边一直伸到你的船边,口中还随意朗诵着千家诗里的绝句”。一个城市破落了,但破落得一点也不俗气。他写《江南柳》:“初春的新柳,春雨中的烟,春风中的柳浪,夏天的柳荫,还有秋天的疏柳”,说“柳树不适宜于金碧辉煌的宫廷景色,也不适宜过分热闹整齐的环境,它是特别同空旷萧疏的景物调和的。……玄武湖公园的堤柳,长丝拂面,仍是以不负‘白门杨柳好藏鸦’的盛名”。这一些在他笔下渗透着时代人文景观和他个人审美情趣的大自然景色,在艺术处理上,颇能“在概括之中又能照顾到细处”。这一艺术信条是他赞扬老友倪贻德晚年油画作品的评语,其实恰恰道出了他自己的一种艺术追求,于“粗枝大叶”中见工力,长现“晴光柔和的秋天,一点也没有暮气”。晚年的叶灵凤已不同于早年间十里洋场上的“惨绿少年”了。相反,他对现代城市剥夺了人与土地与自然的关系痛彻肺腑,他的《大厦的居住情趣》等篇章,是香港作家中最早道出了现代都市人生存困境的华章。叶灵凤写道:

首先,人是在地面上生活的生物,人与土地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旦远离了土地,日常都生活在半空中,可能几天都脚不沾土。日子久了,精神上一定会感到一种无名的不安和寂寞。

其次,住在高楼上,一个人会失去“家”的感觉,仿佛整日是在旅行期中,住在旅店里一样。那一道门,已经不像“大门”,完全只是一道房门。一个人家连大门也没有,那还像一个什么家呢?

再有,“街坊”和“邻家”的意义都要丧失了。住在A1804的人,对于住A1805的人,至多只能说住在邻房或对面房间里的人,不能再用“隔壁”或“街对面”那些名词了。同时,自己的门外已经消失了“街道”,也不会再有叫卖的小贩和往来的行人。你打开门来,所见到的可能只是不曾收拾的垃圾桶,以及一阵混浊的空气。

叶灵凤去世于1975年,他所写的这个现代高科技社会人与人隔膜的主题,要再过七八年以后的80年代才成为香港作家们一个普通的主题。叶灵凤是当之无愧的香港文学中的“文化播种者”,他还是一位得现代文学风气之先的先行者。

曹聚仁(1900一1972),浙江省金华市人,祖籍浦江县,其父曹梦岐先生是位受维新变法影响、思想开朗的乡村教育家。他自幼受家学渊源和地域学术文化的熏陶,曾先后就读于名师荟萃的金华一中,杭州一师。在杭州一师就读期间,是当时学生自治会的活跃分子。1922年到上海,听章太炎的国学演讲,后来出版的章氏《国学概论》,即是根据他的课堂笔记整理,时年22岁。此后他曾先后任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他在未完成的自传《我与我的世界》中说,1932年,“我才开始写作,主编了以乌鸦为商标的《涛声》周刊和后来的《芒种》半月刊。也开始替《申报·自由谈》、《申报周刊》和《立报·言林》长期作稿”。抗日战争期间任随军记者,辗转于东南沿海各地。曹聚仁是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教授、记者,是一位全面的“文化人”,他很早便跟政治人物有交往,国共两党内显要人物中有他的朋友,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作家,或师生、或同学,十居其九他都认识。曹聚仁于1950年到香港,专门从事写作,曾主编《学生时代》杂志,与徐、李辉英合办《热风》半月刊,创办过创垦出版社。到香港定居后,他曾几度回大陆内地采访,写成许多著作,向香港和海外读者介绍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曹聚仁于1972年病逝澳门,晚年赖接受学生的馈赠维持生计,是在贫病交加中度过余生的。

曹聚仁一生著述颇丰,涉及的门类繁多,从纯学术著作到小说、散文和杂文的创作,从新闻采访,报告文学到人物传记,从文学评论到文坛回忆录到自传,林林总总,达七十余部之多,近四千万字。其中曾经引起过广泛影响或具有恒久价值的著作,计有报告文学集《大江南线》(战地通讯集)、《采访外记》、《采访二记》、《北行小记》、《北行二记》、《北行三记》、《采访新记》等,小说《酒店》、《秦淮感旧录》,文学评论、随笔、回忆录《文坛五十年》、《文坛三忆》、《书林新语》、《到新文艺之路》、《万里记行》,传记和评传有《蒋百里评传》,《鲁迅年谱》、《鲁迅评传》,散文集《鱼龙集》、《浮过了生命海》,自传《我和我的世界》。学术思想随笔《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三联书店出版的《曹聚仁杂文选》等等。

同类推荐
  •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新年问候:茨维塔耶娃诗选

    茨维塔耶娃是俄罗斯的一位天才诗人。在苏联时期,命途多舛,最后自缢而死。作品长期得不到出版。苏联解体后,国内出版界重新审视这段文学史,给茨氏以极高的评价。她的诗作,包括散文和书信,重获出版,尤其诗歌,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声誉。译者王家新是我国少数有实力的诗人,翻译过策兰等不少著名的外国诗人,译笔一流。本书所译作品多系首译,为国内其他茨氏文本所未见。
  • 一年之痒

    一年之痒

    我曾经说过,小的时候,理想之一,就是卖文为生。实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特别单调。每日里就是看书,写字,看书像是从书页上把字一行行拆下来,而所谓写文章,按王朔的说法,就是码字,像小时候在农场砌墙一样,一块一块往上码。所以说,我的生活等于是一边拆字,一边码字。拆别人的,码自己的,码好了给别人去拆。 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除了读的写的,都非自家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的。因为拆字的时候,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世界里;码字的时候,则是生活在自己手工的世界里,总有新鲜可觅。足不出户,一样好玩儿。
  • 韩愈文集1

    韩愈文集1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朱自清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浮石绘·话

    浮石绘·话

    喧嚣浮躁的社会里,总需要一种声音来针砭时弊,笑谈人生百态,恰如本书。30年沉浮彻悟,汇成50幅水墨画作,沉淀的是一种宠辱不惊、从容豁达的人生智慧。一面是恣情写意的浮世画卷,一面是睿智犀利的经典段子,雅俗共赏在这里得到完美的阐释。画中有故事,言语中有机锋,寥寥几字便说透事理,道尽人心。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以一言而识万人心,人际关系和社会规则岂不尽在掌握之中?生活即段子,段子即人生。乘风破浪不畏艰难险阻,秋月春风不等闲度过,用水墨段子和这个世界谈谈,笑看云卷云舒的背后不是消极和无奈,而是一种自信和洒脱。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不正是如此吗?
热门推荐
  • 无名指

    无名指

    楚明在紫薇馨遭受他们欺负的时候出手相助,却从而也认识了她,之后,楚明在人与人的挑衅和竞争打斗中不断超越自我,也与紫薇馨谈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他们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楚明在成长中是否选择放弃而退缩,先后结识了落雨萱,楚鼎,安由,楚天南等人,但是冒险是不会停下来的,楚明知道,自己必须走下去,坚强,永远向着前方。一切都是开始,一切都只是在磨砺自己而已。至于紫薇馨,后来她结婚了。
  • 医妃攻略

    医妃攻略

    她本是国公府嫡女尊贵无比,却因嫡女早逝,被人下毒一朝疯傻。庶姐伪善阴狠,未婚夫凉薄无情,丑颜嫡女惨死山涧。一场意外“魂飞魄散”,现代孤魂宿入原主身躯。当鬼才医学博士穿越成痴傻侯门丑女,疯傻少女素手逆袭。帝都一池静水,再次掀起滔天巨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

    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

    本书自2007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和好评,很多读者纷纷来信进行探讨,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本书进行了修订再版,希望我们对本书的修订能给您带来更好的学习与借鉴。
  • 禁地死囚

    禁地死囚

    本书原名《禁地死囚》。盗墓贼闻天际为报杀父杀母之仇沦为死囚。行刑前夜,被名为“禁区”的秘密组织带走,自此踏上了成为超级战神的通天之路!激战修炼秘术的异族勇士,猎杀岛国秘制的生化僵尸,横扫世界各路宗派……让他没想到的是,所有死亡任务背后都存在不可告人的诡异关联,都指向了一个复活战争恶魔的灭世阴谋!面对人性阴险、兄弟情仇、白富美诱惑,且看小毛贼闻天际如何绝境逆袭。
  • 爱上美女大小姐

    爱上美女大小姐

    韩烨本是国家特殊部门职员,但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却请假回到老家,进了镇上的厂子,就为了报父母当年的仇恨。治病救人,拳碎黑暗,棒打富二代,谁惹了他,就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死!
  • 读毛著学营销

    读毛著学营销

    毛泽东在近现代历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位奇人,在他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族劳动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说毛泽东思想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从现代营销的眼光出发,对毛泽东思想重新进行解读,并将毛泽东思想与现代营销实例完美结合,从中发掘出毛泽东思想在现代营销中的价值,从而使读者将毛泽东思想运用到营销战争之中,做到在愈演愈烈的营销战争中游刃有余,所向披靡。
  • 别那么骄傲

    别那么骄傲

    何之洲:冷酷傲娇的工科学霸,帅得瞥到后脑勺的一处风景,都能让人YY。沈熹:单纯范二的舞蹈系美眉,自带爆点,美人亭亭,无忧亦无惧也!人生无常,哪有不跑偏的?一次游艇集体出游,何之洲与沈熹意外互换了身体,为掩人耳目找机会回归原位,两人决定假装交往。然而……当翻开沈熹抽屉里五颜六色的小内内,何神疯了!原本高冷的老大突然萌得冒泡,好友们疯了!亲密交换的时间里,921寝室爆笑、暧昧而温暖,骄傲的何神也逐渐被呆萌的沈熹吸引……
  • 夫侍请安份

    夫侍请安份

    爱了多年的男人,脑中飘过从前两人在大学时相遇的情形,司徒雅瑜跑出了喧闹的城市,霓虹灯不停地在眼前闪烁,泪水早已变成咸咸地。
  • 魔兽使徒

    魔兽使徒

    龙使者一族的秘术是呼龙笛的曲谱,魔种?什么,把手机的魔种任务交给我了?好吧,那就让你们瞧瞧……
  • 远古诛神剑

    远古诛神剑

    在江逸面前,没有天才!没有强者!在江逸面前,纵然是神,也唯有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