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9400000005

第5章 七夕习俗丰富多彩

牛郎、织女的美丽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并衍生出许多有趣的民间习俗,令节日显得越发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也更加充实和浓厚。

(一)种生求子

旧时七夕节有种生求子的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铺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然后再摆一些制作的微型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

有的人家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一定高度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南方各地又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

农历七月也正值荷花盛开之际,有人便动脑筋,折下未开的荷花,做成假的双头莲,造形可爱,颇受时人欢迎。这许多应节植物制作成的各色花样,充分显现了一个盛夏节日的活泼朝气。

在北宋汴京城,到了七夕前几天,市面上还会推出各式应节的特殊产品。其中,有用蜡塑造各种形象的,如牛郎、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鸳鸯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上,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这些习俗,充分显示出宋人当时已真正懂得生活的乐趣,还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二)供奉磨碣乐

宋元时期,七夕活动丰富多彩。宋代民间崇尚果实、茜鸡和磨碣乐。茜鸡就是以茜草熬鸡。“磨碣乐”,又名磨喉罗,其名来源于音译梵语。磨碣乐原是佛教中的一位神灵,6岁出家,是一位童佛。

宋代人以此制成一种婴儿幼童形象的土偶泥人、蜡像和进贡皇帝用的金偶,用于祭祀牛郎星和织女星,兼具乞巧宜男的涵义。民间许多小孩儿还手执荷叶,装扮成磨碣乐的样子。

做磨碣乐泥偶,是经典的七夕节手工,在宋代尤其盛行,明清也一直延续。

每年的七月七,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都卖磨碣乐。

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碣乐,已不单是小土偶了,而是越做越精致。磨碣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0.9米,与真的小孩不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雕成的。

磨碣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纱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碣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东京城里所卖的磨碣乐,以来自苏州的最为精巧,号称天下第一。用来进贡的磨碣乐,其可爱精致自然不在话下,奢侈一点的,甚至以金银铸造而成。

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七夕前,修内司例进摩喉罗十卓,每卓三十枚,大者至高三尺,或用象牙雕镂,或用龙涎佛手香制造,悉用镂金珠翠。衣帽、金钱、钗镯、佩环、真珠、头须及手中所执戏具,皆七宝为之,各护以五色蒌金纱橱。”

在宋代,有些摩喉罗相当的奢侈,可见摩喉罗在宋代已经形成一种重要的文化。遗憾的是宋代人广为流传的摩喉罗,没有流传下来,所以它的可爱形象也难以让后人欣赏到了。

南宋赵师侠《鹊桥仙》词曰:“摩孩罗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可见宋人购买供奉“摩喉罗”不止要一个,摩喉罗是要成双配对的。

其实,磨碣乐应是妇女乞子时所供的吉祥之物,但从磨碣乐的生平中,我们找不出任何与七夕或求子有关的事迹。

摩喉罗就是宋代七夕节宋人的吉祥物,“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聋磨喝乐”“小儿女多衣荷叶半臂,手持荷叶,数颦摩喉罗”“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

七夕节也是宋代儿童的节日,妇女乞巧求福,儿童乞文得乐。可以说,宋代七夕节是当时的妇女节与儿童节的合成,但以妇女节为主,儿童节为辅。

除了手持荷叶玩耍,民间还有七夕点荷叶灯的习俗。据《彝陵县志》记载:“七夕家家树点荷叶灯,取荷叶极大者,插蒲烛灌脂其中,燃置竿头,于户外树之。”

七月正值荷叶生长茂盛之际,每逢七夕,人们都要在门前点燃荷叶灯以示过节。

(三)拜织女

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拜织女仪式。

举行的仪式是,在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即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在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

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后,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在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则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大家才欢欢喜喜地各自散去。

在七夕之夜,女孩之间还可以在这天结下“姐妹盟”,古时流传有凑齐七位姐妹在月下义结金兰的习俗。据说,在这天夜里结盟的姐妹友谊会地久天长。

当然在今天,想找七位志同道合的姐妹有些苛刻,但是两人以上即可,主要是借个好日子,增进彼此的友情。

(四)拜七娘妈

众所周知的织女,在宗教崇拜中,被尊为七星娘娘。而她和其他六位姊妹,即七位仙女会保佑人间未满16岁的小孩,顺利长大成人。她们是儿童的守护神,民间对护佑孩童的七仙女多以七娘妈尊称。在泉州、台湾及华南沿海地区有此习俗。

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娘妈的生时,在这一天的黄昏,家中有小孩的都要在门口祭拜七娘妈,祈求子女平安长大。

首先烧香请下神案上的香炉,再准备供品。软粿供品用糯米搓成,类似汤圆,在中心用手指压一个凹洞。因牛郎织女一年才相会一次,难免会难过,有情的信众便将象征“一家团圆”的汤圆压个凹洞来盛装他们的眼泪。鸡酒油饭即糯米饭、胡麻油、酒、鸡合煮而成的饭,还有牲礼、水果等。

香花供品有圆仔花、鸡冠花、茉莉花、凤仙花等,一为多子,一是浓香,取子多、香火浓的意思。清水一盆,新毛巾一条,意即让七娘妈洗手洗脸;还有凸粉、胭脂、红纱线等。

此外,还需金纸、寿金、刈金、烛等,祭祀的仪式和一般祭祀相同。黄昏时在门前或庭院中祭拜,祭祀结束后,将部分花、粉、红纱线抛上屋顶,供七娘妈化妆使用,一部分则留给自己用,意思是可以变成像七娘妈一样,手巧又美丽。

拜过七娘妈后,还要另外准备一份鸡酒油饭、软粿,在床头拜谢“床母”,烧三炷香,感谢并祈求床母保护幼儿好睡、好喂。

祈求完毕,将香插在缝隙安全处,稍待片刻,手持“床母衣”拜供,床母察纳后,加以焚烧,就完成祭仪。

在我国台湾的汉族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书生叫郭毕,在进京赶考途中与一位姑娘一见钟情,不料郭毕急病而逝,姑娘将其埋在自己床下。十个月后,姑娘为其生下一子。为告慰郭毕之灵,姑娘常于床头焚香祭拜。人问其故,姑娘告说拜床母,以保佑孩子平安长大。

于是人们纷纷效仿,遂在七月七拜床母之俗流传。每逢此时,家家都携孩子祭拜床母。日落时,孩童们在自己的床上供奉肉、饭、酒、糖果等供品,燃香磕头,祈愿床母庇佑赐福。

虽然此习俗具有迷信色彩,但却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人们希望孩子健康平安的美好心愿。

(五)拜魁星

每逢七夕节,在女子们纷纷乞巧的时候,男子们也没闲着。

俗传七月七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事文,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要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魁星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魁星爷就是魁斗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

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

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

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

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

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

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

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

莫笑腰肢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虽丑,但却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

在殿试时,皇帝问他为何脸上全是斑点?

魁星爷答道:“麻面满天星。”

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听到这样的回答后,很满意,于是就录取了他。

关于魁星爷,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他的生日,读书人都要郑重地祭拜。

在七夕节,拜魁星和拜织女一样,都是在月光下进行。在祭拜时,常玩一种“取功名”的游戏助兴,用桂圆、榛子、花生三种干果,分别代表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其中一个人手拿三种干果各一枚,往桌上投,随它自己滚动,看哪一种干果滚到某人面前停下来,那么那个人就代表那一种鼎甲,一直到大家都有功名为止。

一般读书人,在清朝时大多购买青蛙来放生,以拜魁星。因为古代的奎与蛙的古字相通,奎又演变为魁星,所以读书人买青蛙放生来祝贺他的生辰,并且戒食青蛙表示尊敬。

然而,这些行为都只不过是文人的一种精神寄托,要想夺魁,还要刻苦研读学问才是。

(六)晒衣晒书

夏季特有的炎热阳光,又促成了另一项七夕的习俗,即晒书、晒衣。

“七月七,晒棉衣”的风俗起源于汉代。据说汉朝建章宫的北边,有个叫太掖池的地方,池的西边有汉武帝的晒衣阁,到七月七的时候常见到宫女们在晒衣服。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炫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籍就极为瞧不起这种作风。

据说七月七这天,当阮籍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绫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籍则不慌不忙地用竹竿挑起大布犊鼻裤,即大裤衩曝晒,与绫罗绸缎相抗,予以嘲讽。

有人问阮籍在干什么?

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这就是晒衣的著名典故。

汉代登楼晒衣服的风俗到魏晋时,演变出晒书的习俗。据史料记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又鉴于当时政治的黑暗,为求自保,司马懿便装疯病躲在家里。但是,魏武帝仍然不放心,于是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

时值七月七,装疯的司马懿也不免随俗,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刻收押。没办法,司马懿只好乖乖地遵命回朝了。

还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心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如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第二十五卷说,七月七人人都在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

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晒书。”这一方面是郝隆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

郝隆以此讽刺那些文人只有书架上的有形之书,却无腹中无形之书。这就是历史上坦腹晒书的著名典故。

(七)张挂鹊桥图

到了元代,民间还有张挂鹊桥图的习俗。

元人杜仁杰散曲《商调集贤宾?七夕》中,就有“晚风轻点萤飞,天阶夜凉清似水,鹊桥图高挂偏宜,金盆内种五生,琼楼上设筵席。”

另外,元时还有穿“鹊桥补子”的时尚。即每逢七夕,宫人都穿以穿鹊桥作为图案的衣赏,以点缀节景。在元大都,富足人家七夕时要举行家祀,“先用麻秸奠酒为诚,买纸宴衣烧化于坟,谓云送寒衣,仍以新土覆盖。”

(八)拜银河

到了明代,在皇宫中,在前朝宫女衣鹊桥补子的风俗中,还产生了拜银河的习俗。

如陆启宏《北京岁华记》写道:“七夕宫中最重,市上买巧果,人家设宴,儿女对银河拜。”

纵观我国古代的七夕风俗,节日气氛浓厚,习俗风尚十分兴盛。

同类推荐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山西民间舞蹈

    山西民间舞蹈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

    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系列”之第一本《毛泽东品评地名姓名》,数年里经过许多人的努力,如今终于得以付梓出版,作为本书编撰者,为此感到非常高兴,并向大家表示感谢。此书稿因为是编撰,在成书过程中,我通过多方渠道,搜集并参考了大量一手或二手文献资料,均一一注明了出处,在此向众多原作者们表示衷心感谢。如您觉得我应该给您支付一些稿酬,就请尽管同我联系吧。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热门推荐
  • 玉歧

    玉歧

    ——徒儿,你可知你为何修练?——……不知——那你为何如此拼命?——我……不知——……师父……你这一生可由得自己?——为师……不知……
  • 英雄联盟之大穿越

    英雄联盟之大穿越

    英雄联盟英雄穿越到现代会怎样?高三学生陆尘在一天夜里捡到艾瑞莉娅后,过上了堪比传奇的生活!刀妹捶背,拉克丝敲腿,阿狸暖床!什么?敢惹哥?信不信分分钟叫赵信爆你菊花!什么?没钱了?宝石骑士塔里克就在我旁边,32克拉裸钻够不够?我身后可是整个德玛西亚,我就问问还有谁敢比我吊?最后36E来首曲子吧,就那个,那个<倍儿爽>!
  • 开一家赚钱的快餐店

    开一家赚钱的快餐店

    本书从开快餐店的商机开始,全面介绍了快餐店的经营与管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成就人一生的社交好习惯

    成就人一生的社交好习惯

    《人生智慧课:成就人一生的社交好习惯》为那些渴望成功的读者提供了具体而实用的社交习惯,养成方法与实用技巧,如做个有礼貌的人,积极与人沟通,学会宽容,真诚的赞美,当个好听众,积极去讨论,学会说“不”,勇敢地承认错误,要有幽默感等良好习惯。
  • 天降宠妃

    天降宠妃

    婚礼当天穿越到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国家……皇后叶氏端起皇上的酒杯斟满酒,迈着步走到皇上面前,从背后抱住皇上宽阔的胸膛。皇上的心跳越来越快,焚烧了所有理智。
  • 幻夜之都

    幻夜之都

    假如我没有失去。假如我和你们一样。如果可以,我选择,我从没有来过。那样,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 妖祸倾城:帝王的诱惑

    妖祸倾城:帝王的诱惑

    想救活你妻子吗?跟我走,我给你复活她的力量,甚至复仇的力量。他疯狂的点头追随,走向他人生中的摧毁路程。当他在出现,他不在是人类,而是人人惧怕的尸灵王。当他把她复活时,她那双深如血的陌生眼神灼伤了他的双眼。http://novel.hongxiu.com/a/375704/痴爱帝王:帝王的诱惑2“我叫韩雨城,希夜以后你就是我的,我韩雨城的,我们交往吧!”少年带些痞痞的声音。“喂,你这调皮鬼,怎么那么喜欢红色,见不到红色也不用哭吧!”“不哭不哭,城马上去找,夜儿等着。”“小夜真不可爱,怎么老是装无辜骗我去买冰糖葫芦。”“小夜,我们结婚吧!我爱你,我想和你永远在一起,好不好。”“老婆,我爱你,生生世世哦,我们来生个小孩吧!”“把夜儿还给我,我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夜儿。”“为什么要阻止我和夜儿,我爱夜儿有什么错。”少年疯狂的怒斥。“小夜我来接你了,还记得我吗?”少年对着一脸漠然的红衣少女伸出手,双眼带着浓浓的情意。“小夜,我爱你,不管那一世,我都爱你。”“等我小夜,轮回下我会在次复活,不要伤心。”“我回来了,我的夜儿,你有想我吗?”“变了一切都变了,你不在是你,我也不在是我。”“为你我可以毁了五界,所以小夜你不可以离开我,不然我会疯的。”“我只要她,其他的都不要,你能把夜儿还给我吗?能让她回到从前。”“八世轮回我依然爱你,为你生为你活。”“如果她真的不在,一切都不重要,那么我要你们全部陪葬。”
  • 拜托了咪酱

    拜托了咪酱

    原来在地球上还有咪酱星人这种生物啊_(:_」∠)_
  • 劝善经

    劝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训狗师

    重生训狗师

    有必要灵魂换得这么狗血吗?莫漠她不在意家世但她在意清白啊。那变态的男人,看起来像个面团似的男人,还有那个类似社会精英的男人,你们……退散吧。莫漠只要最好的那一个。灵魂换了,曾经的执着会不会变?当然不变!莫漠要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名犬繁殖者,横扫秀场,问鼎英女皇主办的犬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