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36000000004

第4章 人文景观

自古名山名水之处,多有古寺、道观位居其中。庐山秀美的自然景观,名闻天下,自然也吸引了僧人及其他文化名人,来此或建寺,发扬宗教文化;或搭建茅庐,在此讲学、隐居。历史上,许多重要的事件在庐山发生,给庐山留下了多处遗址,这些形成了庐山之上的一处处人文名胜。

庐山的人文名胜有许多,名闻于世的有东林寺、庐山会议旧址、白鹿洞书院、植物园等。这些具有重大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古迹,与庐山的自然名胜一起,成为了庐山傲然于群山的资本。

(一)东林寺

东林寺座落于庐山西麓,是佛教净士宗的发源地。此寺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于东晋太元九年创建,已经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东林寺椽摩栋接,丹辉碧映,“规模宏远,足称万僧之居”,是我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

唐代,东林寺极盛一时,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经讲学,慧远和东林的教义也随之传入日本。据说,日本的“东林教”即渊源于此。在历史上,东林寺对于中尼、中印、中日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曾作出了贡献。

东林寺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景物优美。群山环抱,溪水回流的东林寺,寺南翠屏千仞,寺前一泓清流虎溪迂回向西而去,溪上跨着一座石砌拱桥,这就是我国文化史上传为佳话的“虎溪三笑”故事发生的地方虎溪桥。

据传,慧远和尚来东林寺后,“影不出山,迹不出俗”,一心修行,连送客也未曾过虎溪桥,若是过了桥,山上的神虎就要吼叫。

一天,慧远送陶渊明与陆修静,三人携手边走边谈,越谈越开心,不觉过了石桥,谁知没走几步,山上的神虎便吼叫不止。他们这才恍然大悟,三人相视仰天大笑,惜别分手。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文苑佳话“虎溪三笑”。

过了虎溪桥,北行约百余米为东林寺的第一道山门,门墙书有“秀辑庐峰”四个篆体大字,山门上竖挂着“晋建东林寺”石刻。

跨进第一道山门有一条南北伸展的石砌甬道,甬道东侧屹立着一棵苍劲挺拔,形如圆盖的罗汉松,其旁立着刻有“护法殿”,正中盘坐的大肚弥勒佛。

由此再往里走,可见一排正殿。其中究其精巧壮观者首推“神运宝殿”,它殿堂高大,精雕细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殿内有一口神话传说中出木建寺的“出木池”。据传,神运宝殿就是用出木池中涌出的良木建造而成的。

神运殿西侧是接待室,东面是三知堂。与三笑堂毗连的为“十八高贤”影堂,是慧远与共修净土的18位佛教徒结白莲社诵经的地方,故亦称“念佛堂”。

堂内西壁嵌有刘程之、雷次示、高僧慧远、梵僧佛驮跋陀罗等“十八高贤”石刻像。雕塑精细,形象逼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在十八高贤影堂和神运殿后有两口水泉。一口叫聪明泉,是慧远与其好友殷仲堪经常一起研究《易经》,盘教谈天的地方。

另一口是在文殊阁下墙根处的古龙泉,相传为慧远和尚举杖扣地而成的水泉,后因其弟子慧安为计时立芙蓉12叶于泉水中,据波转定12个时辰,故亦称莲花漏。

东林寺西的山丘上,还有东方佛教“净土宗”的始祖慧远墓塔荔枝塔。

(二)会议旧址

庐山会议旧址位于庐山牯岭东谷的掷笔峰麓。这里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

庐山会议旧址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为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

庐山会议旧址为石木结构,面积为2500平方米。建筑宏伟,格调高雅,单檐铁瓦,房顶四周造就女儿墙,前覆蓝色玻璃瓦,下装高大金刚窗,显得沈寂、明净。

1959年的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亲自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

后来,这里被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人们了解那段历史。

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四层、内有六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四个大字。

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

(三)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东南,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山环水合,幽静清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南唐时期,李渤隐居这里读书,养一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后来,李渤任江州刺史时,便在这里筑台榭,植花木。

南唐升元四年,南唐政权在李渤隐居的地方建立学馆,称“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这是一所与金陵国子监相类似的高等学府。

北宋初年,江州的乡贤明起等人,在白鹿洞办起了书院,“白鹿洞书院”之名从此开始,但不久即废。直到著名理学家朱熹重修书院之后,朱熹不仅重修了白鹿洞书院,而且还建立了严格的书院规章制度。从此,白鹿洞书院开始扬名国内。

自朱熹之后,白鹿洞书院“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场所。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经过各界的共同努力,白鹿洞书院已形成集文物管理、教学、学术研究、旅游接待、林园建设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

保留下来的白鹿书院建筑群,由书院门楼、紫阳书院、白鹿书院、延宾馆等建筑群落组成。建筑均座北朝南,石木或砖木结构,屋顶均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四)博物馆

庐山博物馆坐落于庐山芦林湖畔,群峦围抱,依山傍水,幽绮胜绝。园内面积达上万平方米,珍稀树木点缀,簇拥挺立,枝叶蔽日,绿荫掩映,花卉似锦,草坪如茵,更有喷薄鹿泉,溅洒水花,显得清静雅然。

博物馆址原系毛泽东的旧居。在1960年兴建,单层花园式的平房,占地面积约三千平方米,为一具有民族特色,中西合璧的别墅式建筑。

庐山博物馆成立于1972年,1985年迁入此处。馆内设毛泽东图片文物展,名人题词陈列,也有部分古代名人、文物和庐山别墅照展。并且陈列古代陶器、玉器、青铜器、水晶珠宝、工艺珍品和其它玩具;历代瓷器中有汉青瓷、唐三彩、宋影青、明青花瓷、清逗彩瓷、民国艺瓷等品。还有古端砚和金石篆刻;名人书画有王羲之和唐伯虎等作。更有堪称“庐阜镇山之宝”的五百罗汉图,幸存的部分全在这里,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五)牯岭

庐山牯岭位于庐山的中心,三面环山,一面临谷,海拔1164米,方圆46.6公里,是一座桃源仙境般的山城。

据说牯岭原名牯牛岭,因岭形如一头牯牛而得名。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入山,租用了牯牛岭的长冲,在这里兴建住宅别墅,使这里得到了逐步开发。同时,李德立等人根据这里气候清凉的特点,按英文Cooling的音译,把牯牛岭简称为牯岭。

牯岭这座钟灵毓秀的山城,以牯牛岭为界分为东西两谷,地势平坦,峰峦葱茏,溪流潺潺。青松、丹枫遮天蔽日。近千幢风格各异的各国别墅依山就势而筑,高低错落,潇洒雅致,点缀在万绿丛中,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为国内少有的高山建筑景观。

解放后,牯岭东西谷均辟为疗、休养,旅游接待区。疗养院、休养所、宾馆、饭店星罗棋布,接待来山游客。这里最繁华的地方是牯岭街,这是一条自东向西略成弧形的半面街道,蜿蜒于牯牛岭西麓,依山而建。商店、旅社、餐厅、书店、酒楼、车站、咖啡厅、舞厅、商场等服务设施均掩映在绿荫丛中,形成天街云市般的山镇。

这里不仅是庐山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和疗、休养的服务中心,而且是通往各景区的交通枢纽。

位于牯岭街中心的街心公园,辟建于1954年,后于1987年重修。公园南背牯牛岭,北临剪刀峡,傍岭临谷垒坝筑土而成,面积为5000平方米。2000年又扩建5000平方米。

公园呈三角形,园内曲径小道,蘑菇亭昂然。茂林娇花,芳草萋萋。园中央筑有一个半月形大花坛,坛上安放着一头卧即待起的石牛。

石牛由数块巨石镶嵌而成,高约两米,长四米。造型生动,融合雕凿、圆雕、浮雕等技法,具有抽象的神韵,使一头强劲有力的牯牛借石质而生。基座上镌有现代书法家启功题写的“牯岭”两字。

这头石牛表达了鲜明的主题,是牯岭的象征。每年盛夏时节,避暑消夏的游人云集这里,清晨看日出,午间戏碧水,傍晚观夕阳。待明月高悬时,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欣赏那松涛、清泉汇成的美妙交响乐,真是无比惬意。

(六)观音桥

庐山观音桥座落在庐山南麓的国家森林公园之中,东面有庐山第一奇峰五老峰,西面有庐山主峰汉阳峰,北面有神奇的太乙峰,南面有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其所在的观音桥景区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我国自然风景区于一体。

号称“江南第一古桥”的千年国宝观音桥,桥长19.4米,宽4.8米,修建于1014年。它以雄伟的气势横跨在庐山的大峡谷之中,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桥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自然风光秀丽迷人,名人踪迹溢满各处:唐代著名茶圣陆羽品定的“天下第六泉”;明朝第一画家唐伯虎曾在这里画出了著名的“三峡裥桥图”;1961年周恩来来到观音桥遇到放牛娃小周桂花,留下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国民党蒋介石夫妇赞叹观音桥风水,并在此建立了行宫。现在宫内的展览馆,展示了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图片资料。行宫前有蒋宋夫妇亲手栽培的“夫妻树”;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巨幅石刻—“墨子篇”这里是后来保存下来的我国最大的地面石刻之一。

观音桥景区也是佛教圣地,桥的西面有专门供仰观音菩萨的慈航寺,桥的北面有千年古刹栖贤寺,是庐山佛教的五大丛林之一。

(七)圆佛殿

圆佛殿位于庐山狮子峰的尾部,因其外观粗壮,呈伞状,故名叫圆佛殿。

圆佛殿原为五门,每门内塑一尊佛像,故亦称五佛殿。整个建筑显得平稳舒展,落落大方。

然而,圆佛殿里面结构却不像是个佛殿,因为当中垒一根实心石柱:直通殿顶,造型独特,关于其象征意义,民间流行这样的说法:

据说,此殿是唐生智所修,动机是为母亲择葬风水,看中了狮子峰。因为这里头部有天池寺,背部有天池塔,剩下尾部并无建筑,只好定于此处。

圆佛殿这小建筑,历时六年才算修成。因为唐母吃斋念佛,待坐化后骨灰暗葬殿地正中之故,所以上面当中立根石柱,以表示狮子峰尾的狮子尾巴。

(八)悬索桥

庐山悬索桥,当地人又称铁索桥,它座落在神龙宫地带,横跨于将军河面,悬空险秀,为庐山一景。此桥于20世纪修成。它的建成,既沟通了游览路线,又为观赏铁船峰和石门创造了最佳观景点,可谓一举两得。

悬索桥以四根铁管对应相参,再在上端并架铁索连接两个高立钢盘水泥柱,斜拉组合吊力,加铺预制板面,保证牢固安全。

登临桥上四顾神龙宫境,清幽雅然,铁船峰姿显示清晰,而传说中所讲帆船坠化巅上的轮廓历历映目,两峰并立有若门框之构成石门,溪流通过石门泻涧之声激昂悦耳,横生妙处。

(九)文殊台

庐山文殊台倚于天池山的西边,临壑而建,顶端平面呈半月形,左旁垒有上台石阶,沿台石叠护拦,下有石室五楹,石木水泥混合结构。

据说文殊台是后人为了表示对文殊以其双手插石成天池的纪念,而专门立台供“文殊菩萨”像予以纪念。

又传文殊骑着青狮空临俯见此山秀丽,惊喜之余不慎跌下,臀部落地印一半月痕迹,文殊随即就地朝天拜日,后人按照印痕围砌了一石台,故也称拜日台。

文殊台始建于东晋,后屡毁屡修。台下有石突出,象角如虚凌霄,叫“凌霄石”。上面建有一亭,号“老母亭”,因为庐山民间又叫黎山,说是黎山老母修行的地方。此亭,也称聚仙亭。

文殊台的周围环境雅致,树木茂盛,令人产生“不登此台,不穷此胜”之慨。若是登临顶端,眼前峰峦耸立,田畴锦绣,远处青山在望,平地渺渺,仰观白云蓝天,泛媚雅然;俯视翠谷清涧,深深幽幽,富有野趣。此处既是观赏云海佳地,又是可看到佛光的理想去处。

(十)黄龙寺

庐山黄龙寺座落于群山环抱,竹木茂盛之中。周围环境峰连嶂嶂,霞寂雅静,谷邃森森,封闭奥秘,白云深锁,盘岩添彩,山色清目,水声夹耳,灵秀绝尘,妙在“幽”字,堪称黄龙幽谷,故有“不厌山行远,还知幽可寻”之赞。

黄龙寺据说是明代彻空和尚所建,最初寺庙叫“鹿野禅林”。据《庐山志》记载:“寺因黄龙潭而得名,潭之为龙居也。”另据考证,其实黄龙寺系佛教临济宗分支黄龙派,寺因所奉佛教派系得名。

黄龙寺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在仙人洞修练时,以为自拜师汉钟离所学的剑术高超,蔑视佛教。一日,来到鹿野禅林,气势昂然,欲试黄龙禅师法力,趁其不备,飞剑斩之。

结果刃不见血,对方安然无恙。吕洞宾大惊失色,面拜请罪。这就是庐山流传的“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的故事。这个故事教育人不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十一)植物园

从望鄱亭后的小道下行,就可到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原称庐山森林植物园,是一座亚热带山财植物。

植物园的创始人为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胡先骕、秦仁昌等教授。几十年来,经过几代植物学工作者的努力,在庐山植物园三百多公顷土地上,三千多种植物飞翠溢绿,郁郁葱葱。嘉木奇树的秀色,展示着他乡异域的姿韵;异花珍卉的芬芳,带来了天涯海角的风情。

进入21世纪的庐山植物园,已具备了科学的内容、美丽的园林外貌。景观上有两大特色:一是松杉类植物引种丰富,露地已栽植二百六十余种。南北松杉竞秀,东西柏桧争荣,为中国之冠,被誉为松、杉、柏、桧的活标本园。二是收集国内外杜鹃种类多达三百多种。每至春深,各种杜鹃竞相开放,万紫千红,灿烂无比。

在离实验大楼不远山坡上的松柏区内,松杉竞秀,桧柏争荣,绿意盎然。这里种植松柏科各属植物近百种,不仅有我国特有的“活化石”水杉,还种有美国的花旗松、日本的罗汉柏和冷杉、北美的大叶香柏、欧洲的落叶松及庐山的金钱松、云南苍山冷杉、丽江云杉、浙江铁杉、黄杉等。

在松柏区附近的林间竹下有条小山谷,用山石堆砌成了模拟自然的岩石园。谷中光照少,空气润湿,宜阴生植物生长,栽培了龙胆草、百合、黄精、丹参等高山药用植物两百余种。

在岩石天然裸露的地方,辟为杜鹃园,收集了国内外的名贵杜鹃科植物七八十种,如云锦杜鹃、马氏杜鹃、日本大字杜鹃、白花杜鹃、西南高山杜鹃、黄山杜鹃等。每当花开时节,园中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从岩石园往南,有一块繁花似锦的开阔地,这就是花草区。区中以种植多年生宿根花卉为主,其间也点缀少数矮小灌丛。每当春天来临,百花绽放,争奇斗艳,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在植物园的中心,有一排排玻璃窗装配的温室为亚热带与热带植物展览区。这里除种植我国西南和华南的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外,还引种了地中海沿岸的观赏植物。

此外,在园中海拔1200至1360米处,还保存了面积四百亩左右的自然植物群落,成为庐山天然植被的活标本,为研究植物群落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天然宝库。

庐山的人文景观还有喇嘛塔、望江亭等,这些人文景观丝毫不逊色于自然名胜,每年都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到访。

同类推荐
  •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本书在作者实际课堂讲课的基础上,以散文式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和对作家创作秘密的深度发掘,多方位阐释文学的魅力。登堂入室,引领读者全方位进入文学的殿堂;启迪智慧,打开看文学看人生的多种视角。以专业的眼光、新颖的角度解读二十多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点评十多位经典作家的多彩人生,建立文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的联系,拓展文学理解的空间和视角。
  •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传统民间手工艺(E眼藏地行 卷七)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9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文化传播人员职业素养

    文化传播人员职业素养

    文化传播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辉煌前景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我省的文化传播产业按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大力推动文化传播阵地建设,文化传播良性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文化传播产品日益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为促进文化传播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 棋与道

    棋与道

    本书是当代作者从自己的学棋经历出发,结合中国道法自然精神写的表述围棋与道之间的关系的杂文集。
  • 纵横兰州

    纵横兰州

    苍茫的高原,巍峨的群山,滚滚的河水,豪迈的皇天后土,孕育着从远古走进新时代的一辈辈兰州人,奋发图强,昂扬奋进,使兰州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走近兰州的山山水水,穿越历史的深邃,那些山野的花香,那些挂满枝头的果实,那些车水马龙,那些耸入云天的大厦高楼,那些英雄,那些庙宇,那些大佛与菩萨,承载着历史,书写着人文,让兰州魅力四射,奔涌着激情,洋溢着青春,展现着丰采与活力。 大山大水的兰州,脚步紧踏着时代的鼓点,心儿紧贴着母亲的胸怀,正在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热门推荐
  • 血裔女魔帝

    血裔女魔帝

    武菱,空间血脉的传承者,强行穿越到仙魔大陆,只为找寻灭门的线索。曾经意气风发的少主却在异世变为废柴。遇见银狐,成了七世劫。五灵君,从未来穿越而来,目的在于除掉尚未堕入魔道的自己,拯救天下苍生。时间领主,暗中推动着一切,嘲笑凡人。仙魔、血咒、魔兽、丹药、种族、七大城邦、上古奇书,以及科技、军备和未知的时间力量。凛冬将至,现世与未来之战拉开帷幕,沉睡的诸神即将醒来......未来能否战胜过去?灭世之灾可否避免?他和世界,究竟能否一同选择?
  • TFBOYS当我们一起走过

    TFBOYS当我们一起走过

    内容讲述三个女生和当红组合TFBOYS的爱情故事,希望四叶草们喜欢,如果想当客串或喜欢我的话请添加我的qq1557062779,我会努力的!加油!
  • 长墨如玉

    长墨如玉

    谁惊艳了谁的时光,谁扰乱了谁的执念。一眼芳华,一片天下。乱世之秋,她成了他万年平静的波澜。烂漫之际,他成了她天真年华的永远。一切因谁开始,又因何结束...“自从喜欢你的那一刻起,就赋予了你伤害我的理由。”“万年的一丝红线相牵,既然复杂,那不如不再解开,任由一刀剪断。”“可是...你舍得?”...
  • 长生秘录

    长生秘录

    我这一生,都在寻找长生的路。何谓长生,长生乃不死,长生是永存!但大道无情,世间众人,究竟该如何才能踏上长生之路呢?
  • 王爷太妖孽妃太调皮

    王爷太妖孽妃太调皮

    “王爷,瞧,看我多美。”衣服下那洁白的腿一点一点地露出来,“妈的,贱女人敢勾引王爷,看我的麻辣拍逼掌。”某女丝毫不Hid收敛,“王爷,你要是敢霍乱后宫,本姑奶奶代表嫦娥收了你这个妖孽。”某男气的直跳脚,但是心却温柔地快要滴出水来。“呜呜,王爷,你欺负我,我,我,我要改嫁。”某男扬言谁敢收了他的王妃,他让人把他变成太监。—————————“爱妃,你永远是本王最爱的人,记得,记得阿,千万不要使用你的独门神掌麻辣拍逼掌阿,不然爱妃你的性福看汽油阿。”哇——————————一声狼嚎响起。
  • 现世之旅前世缘

    现世之旅前世缘

    这是一批冒险者,他们中来这里的人多数是因为好奇,却因着这份好奇,将他们卷入了一场狐族灭亡再世之争的局面,他们的命运该将如何。不是现在,是前世,其实你一直活在前世之中,而我,已经死去多时,不要忘记,如果还允许有来世,我会带这两世的记忆来找你,无论你能不能记得我,我都会找到你。这是一个故事,一个有着爱情、亲情、友情的故事,一个自古被我们所追寻的不变的爱之恒久的传奇。
  •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全集第四册:其它

    纳兰性德,清初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全集共分为四册,第四册为赋、杂文和其他一些内容:杂文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二十一篇外,另增加两篇,即《节录嵇中散<与山巨源绝交书>并书后》和《曹司空手植楝树记》。书简除包括《通志堂集》中的五件外,另增加三十六件。经解诸文除《通志堂集》中的六十五篇外,另增补二篇。
  • 妙女神医:我的病态王爷

    妙女神医:我的病态王爷

    他,是当朝备受皇上宠爱的皇子,也是当朝唯一的一位王爷。她,是当朝人人尊敬的女神医,也是上官家的大小姐。可他却是一位身患疾病的病态王爷,而她却是个双腿残废还毁容的女神医。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却因意外使得两人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他对她说:嫁给我。她也对他说:今生只愿得以一生一世一双人。他又对她说:好,只要你想要,我便给你。一生得此一人,夫妇何求。---漫漫书友群153371269欢迎各位支持漫漫的大大加入,敲门砖男女主名字哟~
  • 谶言:墨荼

    谶言:墨荼

    断香谷、九黎、百花、灵音、长华、万仙、鬼域是天地初开时所建立,以断香为最久远,这些门派招收有缘之人,助他们修仙,中弟子步伐有妖,有魔,有人,有六根未净的,尚未脱离肉身的小道士,小仙。这就是,六界……同时,为六界除妖邪难道真的这么简单吗?
  • 血眸重生:荡倾界

    血眸重生:荡倾界

    一朝血眸重生,前世竟然是神启大陆神界花神的妹妹。在夜扉天下,盗墓之时候启神女星印……某天,妖孽血眸惊起滔天巨澜,寻找无尽深渊……再然后,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归神启大陆……再再然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最后,弑神!有诗曰:“绝色颜,倾世貌,美人多愁,美人吟……”“惊天下,颂天下,美人绝杀,美人诀……”——琴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