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224100000444

第444章 英雄的黎明(1)

眼下,踩住秦桧梦想之翼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帝国首相赵鼎,一个万人之上的皇帝赵构。这是南宋目前最有权势的两个人,要怎样扳倒他们呢?

秦桧先是把他们区别对待。

对首相是要扳倒,对皇帝则是诱惑。两方面要同时动手,精确掌握进度,才有成功的可能。审时度势,秦桧决定先斩去赵鼎的左膀右臂。

四位宰执中,王庶排在最末,他崇尚气节,已经被排除在外。秦桧位居第二。下面是参知政事刘大中,关键就在这个人的身上,他时刻与赵鼎同进退,要不是这样,在宋朝的制度下,哪怕是首相也很难说一不二。于是,一切从刘大中开始。

纵观南、北两宋官场,政治斗争不计其数。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认为秦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他之前,宋朝高官之间的倾轧很有所谓的风度。就像欧洲贵族很注重礼节,互相扔出白手套,就意味着决斗一样,宋朝的宰执们互相交流时,只要声音稍微高一些,都被视为瑕疵。

而有了瑕疵,必须辞职。

这种情况到蔡京时被终结。蔡京之所以能在官场洪流中升腾,是因为他做事没有底线,可以无耻,可以凶狠,可以借题发挥。他把元祐党人碑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敌手不死,永不收手。可究其根本,一来他是拾人牙慧,在旧瓶老汤间做文章;二来他对皇帝没办法,只能、只敢去迎奉赵佶,终生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些在秦桧的政治生涯中都被颠覆了。

秦桧信奉一个原则——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是人就会有弱点。控制了一个人的弱点,就等于控制了这个人;控制了所有人的弱点,就等于控制了所有人,进而控制了整个社会。

有人会说,大仁则无惧,大智则无缺,总会有无弱点可抓的时候……真的没有吗?呵呵,好,那就“莫须有”吧。

眼下,不必费心去抓刘大中的什么弱点,此人的毛病官场皆知,他不孝顺父亲。这简直让秦桧无语,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嘛。找个御史弹劾他,就这么简单。结果,刘大中被贬往外地,当了处州(今浙江丽水)知州。

之后,临安城里谣言四起,都是关于首相赵鼎的。先是说御史们开会,决定只弹劾刘大中,不动赵鼎。当然,这不是说赵首相过于完美,无可弹劾,而是要给首相大人一个面子。

自己辞职会好看些。

接着,说“赵丞相乞去矣”,说“赵丞相搬上船矣”。看进程的话,赵鼎已经坐船出了临安,走在去外地就任的路上。

这些谣言传进了皇宫。当秦桧确信赵构知道之后,才开始主动和他说话。秦桧首先强调,自己坚决拥护议和,可其他大臣却首鼠两端、左右观望,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再犹豫下去就会错过。为了议和大事,他请求皇帝把任务只交给他一个人,不许任何大臣干预。

这是在冒险,赌的就是赵构的心理。眼看着议和的曙光就要出现了,好日子在向他招手。他已经家破人亡,提心吊胆、颠沛流离了很多年。这时,偏偏手下人或赤裸裸的反对,或阳奉阴违有私心。赵构会怎么想,他最盼望的是什么?

秦桧赌他一定需要帮手,一个不惜发动国内战争去议和的人。

历史证明,秦桧的眼光太准了,下一秒钟,赵构果然作出了决定:“朕独委卿。”他真的把议和权只交给了秦桧一个人。

秦桧却立即反对他说:“您的信任让我感动且惶恐,可这么快就作出决定,肯定不成熟。现在,我请您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三天。如果三天后您还是这样决定,那时我们开始实行也不晚。”

赵构同意了。

读史每到此处,我都为秦桧叫好。抛开善恶忠奸,单以才华而论,此时的秦桧是个天才。他牢牢地抓住了赵构的心理,一个没有安全感、不惜一切代价去讲和的人,怕的是什么,就是上当受骗,就是丧失他一直追求而不可得的安全感。

前面,我曾经试着归纳了赵构与秦桧之间长达十七年之久的错综复杂、难分主仆的关系,做了一个比喻——婚姻。此时,就是这俩人的初恋。

秦桧像个小伙子一样去追求女孩儿,一边主动诚恳地示好,一边用实际行动让女孩儿相信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半点都不勉强她。

有过恋爱经历的人,我是说,有过失败经历的人,都知道这有多么重要。很多女孩儿不是不喜欢你,不认可你,而是被你吓跑了,对,就是你急吼吼的表白,或者快爆炸了一样的热情,把她们吓跑了。这时,秦桧恰到好处地控制火候,怎能不让赵构倾心且放心呢?

三天后,两人再见面,赵构重申他的决定没变,一切只交给秦桧一个人去处理。可秦桧再一次拒绝了他,他说:“您的心真的静下来了吗?真的确信自己要什么了吗?此事重大,为了事后永不后悔,请您再思考三天,然后再作决定。”

赵构同意。

两人分开,各不相扰。三天之后,他们又见面了。赵构议和的心更加坚定了,他重申对秦桧的支持,议和之心决不动摇。

秦桧还是摇头,说:“古人云‘事不过三’,两次不足以定大事,请陛下再静心细思三天。”

至此,赵构对秦桧的看法完全变了。如果说这时的赵九弟是一个经过风浪、阅尽世情的熟女,觉得世间所有男人都无法迷惑她的话,那么秦桧已经成功地绕过了这一雷区,在她的心里深深地种下了一粒信任的种子,让她觉得他是一个既可信赖又能掌控的男人。

九天时间,让秦桧获得了皇帝的绝对信任。同一时间,首相赵鼎已经堕入深渊,准确地说,是他自己主动跳了进去。

赵鼎在后世评价里有名相一说。所谓名相,必然富才学尚气节,是个倜傥不群的君子,在权力与风度之间,一定会放弃前者,选择后者。

面对漫天飞舞、愈演愈烈的谣言,赵鼎和他的幕僚都觉得保持尊严的唯一办法就是辞职。于是,他就辞职了。时间上与秦桧的得宠配合得天衣无缝,正好是赵构答应秦桧独相的时候。

秦、赵两人,求名者得名,求利者得利,堪称各得其所。

赵鼎离京那天,两人的表现达到了极致。秦桧得了便宜还卖乖,拉着王庶去送行。王庶满心悲凄,他很清楚,随着赵鼎的离开,南宋连表面上的一点体面都没有了。王庶说:“公欲去,早为庶言。”你倒是早点告诉我啊。

赵鼎满脸倨傲,说:“去就在枢密,鼎岂敢与!”秦桧是枢密使,行右相权,这是在当面指责秦桧搞小动作,阴谋害人。

秦桧像是没听见一样,微笑着前来送行。赵鼎理也不理,转身登船。秦桧偏不放过他,在后面说:“已得圣旨,为相公饯行,何不稍等一会儿?”

赵鼎大怒,只要设宴,必有大批官员作陪,会让他更加难堪。他道:“议论已不协,何留之有!”接着喝斥船家开船,再不停留。

秦桧笑呵呵地道:“桧是好意。”边笑边喝斥手下撤了宴席。

赵鼎走了,他的离开很有中国特色。在中国,从古到今,从官场到民间,都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比如总有人说,某某是个阴谋家,是个坏人,让他去坏吧,我离他远远的,让他尽情去坏好了!

说这话时,表情是激昂的,声音是颤抖的,仿佛自己的姿态很高、境界很高,不会与他同流合污,甚至不屑与之争斗。

到底是自傲,还是胆怯,先不予以考虑,光是这种行为,就让人发抖。为什么不争呢?为什么要躲开呢?难道他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真理存在吗?

“当罪恶滋生时,助纣为虐和漠然置之都是错的!”

偏偏在中国传播最广、最有影响力的两种思想学派——儒家和佛教,对坏人、坏现象的处理方法就是不与之争。儒家的君子恪守“君子难进易退”、“夫不争是为争,争是不争”等高深到不能随意解释的教条;佛家更彻底,争?坏人坏事?

为什么要争?要的是“远离”。只要躲开就好了,争斗是要开杀戒、犯嗔戒的……我身为中国人,真是搞不懂老祖宗怎么会这么有喜感。

这时,赵鼎不争的结果是秦桧独相。

秦桧独相之后不久,金国使者来了,应南宋皇帝的要求,他带来了议和的具体条款。

金国使者张通古的头衔是诏谕江南使。也就是说,南宋根本不是国,而是江南;这次的文书不是国书,而是对下位者的诏书。

张通古每到一处州县,必坐于公堂正中,南宋官吏陪坐末席,以迎天子诏书之礼与之相见。也就是说,南宋的官吏们得向他跪拜叩首。他受礼之后还要宣称,金国本身不想搞什么和谈,是南宋使者“百拜恳告”,所以,他不得已才来的。

这是在京城之外。到临安之后,赵构要升正殿,拜于张通古脚下,奉表称臣,接受金国诏书,从此成为女真人的臣子。

这连当初的刘豫都不如。刘豫只是金国的“子皇帝”,最起码还是个皇帝,赵构却只是金国的臣子,他的身份一降到底。

这些条款迅速传遍江南,整个汉人族群愤怒了。江南重镇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市)知府带头拒绝接待金国使者。

想叩拜,做梦!

说我不称职?可以,我辞职。这就是当时一省之长的举措。随后,一场空前强烈的官场风暴席卷南宋。

先是军方站了出来。这一次,韩世忠忍无可忍,率先发言。他自己还不会写字,由幕僚代笔,连写了十几封奏章。他认为在这件事上,南宋皇帝受辱之甚,已经无以复加。当此主辱臣死之际,他强烈要求立即开战。他再次强调,他要去最紧要的阵地。

赵构压下奏章,不予理会。

韩世忠要求单骑入京,当面陈述。赵构终于回话了,要他老实待在驻地,不许移动,并且预先给了他一个任务,金国使者回国时,由韩世忠部派军队护送。

这下好了,韩世忠想劫持使者都没机会了,除非想监守自盗。

岳飞就更不用说了,他在这方面从来没让赵构高兴过。这时,赵构怕他会变成淮西军第二,组织一支叛军发动政变。

前首相李纲的上书引发了第一次反抗高潮。他在奏章里写道:“……自古夷狄陵侮中国,未有若斯之甚者……今陛下藉祖宗两百年之基业,纵使未能恢复土宇,岂可不自爱重,而怖惧屈服,以贻天下后世之讥议哉!陛下纵自轻,奈宗社何?奈天下臣民何?奈后世史册何?”

这是正面的、不留余地的指斥,是赤裸裸的打脸。这些话迅速传遍天下,尽人皆知。每个人都在想,赵构会怎样回答呢?难道他会直接承认,他就是怯懦,就是“不自爱重”,就是不顾一切地要求女真人饶命?不,大家都忘了皇帝的特权。

皇帝可以不回答。

李纲的指斥石沉大海,掉进皇宫里,连个浪花都没溅起来。以往这招的确百战百胜,哪个臣子也没法指着赵构的鼻子问他为啥不回复。

可这一回,城门失火,连最听话的禁卫军都打上门来了。

临安禁军三衙长官,即殿前司公事杨沂中、侍卫马军司公事解潜、侍卫步军司公事韩世良(韩世忠兄)一起去都堂找首相秦桧,以及首相的大爪牙御史中丞勾龙如渊。

他们威胁说,一旦皇帝以臣礼受诏书,天下军民不服,因此而闹事的话,他们三衙军没有把握能平息暴乱。

并且,他们提出一个问题——盖缘有大底三个在外,他日问某等云:“尔等为宿卫之臣,如何却使官家行此礼数?”

三个大的,是指在外的三大将。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三位禁军大统领其实很怯懦,是非常合格的赵构式臣子。他们提出的这两条,与其说是为难秦桧,还不如说是提早给自己安排后路。潜在的危险,我都提前告诉你了,出了事不要怪我啊。

秦桧不屑一顾,打发走人了事。

说到底,军方给赵构的压力很小,因为到这时为止,还没有军人敢跳出来对他怒吼:“你爸受罪是罪有应得,你哥受罪是咎由自取。你为了你妈一个人的自由,就让整个民族当孙子,你脑子进水了啊。老子不服,反了!”

只要还没人敢这么说这么干,秦桧就不怕,完全可以无视军方的任何意见。

可文臣集团的怒火是他所无法平息的。有宋一代,从赵匡胤开国时就一直作养的文臣们,代代相传,耿直敢言,这是经历了靖康之祸后也没有改变的传统。

这时,反对的言论从四面八方传来。有的人直接到临安城里找秦桧面谈。整个官场除了少数几个聚在秦桧身边的无耻之徒,如勾龙如渊之外,其他全都是秦桧的敌人。

最先站出来的是礼部长官。

金国以臣奴之礼压江南,正属于礼部的职权范围。礼部侍郎兼侍讲张九成先去见了赵构,很平和地提出了反对意见;转身去找秦桧时,立即变得冷若冰霜。秦桧很机敏,眼见形势不对,马上抢先开口,他说,这个当官做人嘛,应该“优游委曲”,才能对国家有益处。

张九成要给他讲道义,他要教张九成怎么“做人”……张九成进一步了解了眼前这个人的本质,干脆也别说事情的对错了,来点真格的。

张九成说:“未有枉己而能直人。”没听说过对自己放纵、变成奸邪的人,还有资格去教别人怎样。你都是个坏蛋了,还想对我说三道四,你配吗?

秦桧顿时恼羞成怒,这是史无前例的侮辱!这是自从宋朝立国以来,首相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奇耻大辱。

宰相礼绝百僚,唐代以前,皇帝之下的任何官员见到宰相都必须施以跪礼。宰相是真正的位极人臣,达于巅峰。别说是教某个官员做人,就是做出再出格的事也不为过。所以,秦桧刚才的话符合身份,可张九成偏偏无视、讥讽,这让秦桧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很好,他找到了借口。赵构也找到了理由,走正常程序罢免了礼部侍郎大人。

噩梦才刚刚开始,接任的礼部侍郎名叫曾开,这人上任之后没去办公室,直接就来找秦桧了。秦桧察颜观色,再一次抢先开口。这一次,他面带微笑,语气舒缓,说:“主上把宰执的位子留给了你。”

同类推荐
  • 最幽默·世说新语

    最幽默·世说新语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动荡的时代,却也是精神上最自由、最解放,且最具智慧与热情的一个时代,这些在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魏晋名士们的“非常之言”“非常之行”以及“非常之道”,让我们穿越时光重回历史现场,感受那个时代特有的疯狂与洒脱。
  • 秦刺

    秦刺

    金牌杀手“猎弧”穿越在战国末期。此时正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征战的第一年,作为一个杀手,他该何去何从,是辅秦,匡扶天下,还是...一个刺客王朝的新起,敬请拭目以待!!
  • 大明之不败妖孽

    大明之不败妖孽

    明中期,朝野奇葩妖孽横行。对付妖孽,我更妖孽。非人锤炼的少年神刀不败,江湖邪道公认的妖孽,被俘后从人到树,石中复生,联手王阳明唐伯虎,百家争鸣镇魔屠兽,拯救天下苍生。
  • 回到清朝当王爷

    回到清朝当王爷

    晚清,满洲贵族绑架着整个中国走向亡国灭种的危机。如何解开这个节,有过这样一个说法:满汉同头。我认同这个说法。所以有这么一个汉人思想,满人身躯的角色设定。至于其他可能,譬如徐一凡式,譬如雨辰式,李富贵式,都是很好的方法。但个人才情有限,抱歉则个。之前曾规划唐代的题材,但花了三个月时间泛读一遍相关年代,人物,体制,民生,军制,地理,风情,城市等等资料之后,越看越不敢写。因这么一个认识:粗浅的看些入门的资料,反而有写下去的雄心,但真正去研究后,便不敢写了。原因不细说。晚清,算是个人最强项的一段历史,因此有些逻辑性不通的路子,本能的不会去写。书中特别会写当时的思想,咸同期间,乾嘉汉学式微,程朱理学复兴,曾李何以不造反?因为思想在束缚着他。同样的,也在束缚着天下的——人。破除束缚只两途,某月一声炮响,和……
  • 肥唐

    肥唐

    军医张建因为参加地震救灾工作,遇到了余震之后,穿越到了唐朝末年。元和初年,大唐经历安史之乱之后初定,天下疲惫,百废待兴,张建复生与名将张巡后人张去病之身。回不去之后,张建决定接受张去病的身份,留在唐末,他要用自己前生的记忆与后世的生活来帮助唐末唯一一个英明的君主李纯,来彻底实现他的“元和中兴”“打仗最需要的是粮食,张巡就是因为没有粮食所以才吃人,我做张巡第二,就万万不会再吃人了,所以我要种田。”山河破碎风飘絮,岭南开荒赈天下,张去病去的不仅是人的病,还是国的病。
热门推荐
  • 何路到仙家

    何路到仙家

    彼岸花,情不见因果,缘注定生死。前世,他魔界尊王遗世独立睥睨九霄;她九天玄女影自娟娟妙婧纤腰。今世,人间四月烟雨蒙蒙,江南清明几多惆怅。他盖眄兰情平生稀见,她豆蔻年华细嗅青梅。彼岸花开花谢,三生石上刻段孽缘。人间无路已到仙家,但求魂梦独访天涯。
  • 青光决

    青光决

    青光,是一个预言,还是一个诅咒,还是一个巨大的阴谋——一个小小的恶灵误以为自己是救世主。
  • 第三种绝色

    第三种绝色

    陈继鸾觉得自己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才遇到那混世魔王。那家伙却觉得这世间居然会有女人被他看上,真是修了几辈子的福分啊。一个追,一个逃,一个出手,一个接招,一场厮缠,便是欢天喜地的一辈子。
  • 枫叶下的恋人

    枫叶下的恋人

    经历失恋的各种磨历。忍痛看透世事的朱茵,遇上对的他。在婚礼上补初恋男友的老婆一群女人在婚礼上刮了耳光,差点扯下了婚纱礼裙。人家是一入豪门深似海,她却贫贱夫妻百事哀。脸对各路富豪千金,在她生活中的流言非语,目光如箭,舌如剑。欢迎大家陪同朱菌一起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千奇百怪的突发人际事件。希望大家可以提议一下如何大事化小,化敌为友。。
  • 人偶奇缘

    人偶奇缘

    在炎黄大陆,这里的人修炼五行元素的同时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有些孩子在16岁生日的时候会得到一家叫做“造梦岛”的人偶店的召唤,传说哪里的人偶有着生命,如果和那里的人偶有缘并与其缔结契约的话就会获得一种不同于五行元素的力量,同事也会背负一个使命,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 男友进化论

    男友进化论

    曾经的同桌再相逢,旧时高姿态的男神已遭雷劈,变成眼前这死缠烂打的妖孽。林小仙:“可以保持些距离吗?”凌子轩:“两厘米不够吗?”林小仙:“你的美色我无福消受。”凌子轩:“那就闭上眼睛,好好享受。
  • 重生之盗凤

    重生之盗凤

    片断一某手下:阁主,咱阁里的的东海之珠被怪盗偷了。某阁主:原来她喜欢夜明珠啊,你,去把咱阁里藏着的水中明月送到盗楼去。…无语泪奔,水中明月那是什么?那可是楚月国的国宝啊…..片断二某手下:阁主!不好了!咱阁昨天才得到的天蚕宝衣被怪盗偷了。某阁主:什么?天蚕宝衣?某手下:是的,阁主,要不要属下马上派人前去抢回来?某阁主:抢什么抢,难得她喜欢,把阁里珍藏的天蚕丝都给她送去吧。…他没听错吧?片断三某手下:阁主…某手下:怪盗昨夜到咱阁里…某阁主:有话快说!某手下:怪盗来偷人了!某阁主:什么!?那个人是谁!某手下:是左护使!怪盗把左护使给卖到怡香楼当红牌了!哼,这次阁主不会再纵容怪盗了吧?左护使可是阁主大人共患难的生死兄弟。某阁主:你,立刻召集兄弟们把右护使和副阁主一并绑了送去。什么?!还好,还好他长得丑…
  • 梁云凤的穿越之旅

    梁云凤的穿越之旅

    梁云凤是一个从小没有父母,受尽世间白眼的黄毛丫头,处处遭人白眼,受人欺凌,不是她天生就是坏胚子,而是她不得不坏,不坏她能活下去吗?不能,从而她练就了一身痞气,造就了她的人生走了一段不一样的奇特之路,和老徐的打斗中,一失足间,她踏入了一个想都没有过的武侠世界,见识了奇奇怪怪的人物,英雄侠客,儿女情长,她梁云凤竟也参与其中了..。
  • 暗帝灭天

    暗帝灭天

    天魂纪元末,天地规则崩坏,仙魔危害人间,就是在这个黑暗的时代里,一代暗帝秉承着天地无情,我便改天换地,仙魔无义,我便诛仙灭魔的意志降世。
  • 生活中的关系学

    生活中的关系学

    本书共分九章,立足于生活中的细节,分别介绍了语言、社交、家庭、商场等对于人成功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避免与他人相处时遇到的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