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冬天似乎来得很早,天冷得很快,各个宫里月前便已准备好了过冬的物什。
大雪啊,历经一晚上北风侵袭之后,总算来了。雪下得很大,也下得很美。偌大的皇宫笼罩在一片银白之中,庄严肃穆中添了几分俏皮和安详。深宫大院,连夜晚都来得早些,天黑的很快,那一盏盏烛火摇曳的宫灯在这深冬时节也显得有些畏寒。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立在聚友亭欣赏雪景的云轩不禁想到的诗句,着实把雪的精髓写出来了。御花园更加凋敝了,好在宫墙处栽的那些梅花开得正艳,傲雪凌霜。蓦地,他又想起那个叫幽兰的女子来,这会儿,她在做什么呢。赏雪,应该不太可能,宜州是出了名的春城,应该是看不到雪的。看来得把下江南的计划提上日程了。当然这是后话不提。
当日,小六子阻止了云轩下江南,说是灾害不断,琐事繁多,国不可一日无君云云。于是云轩就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御书房,把更多的心思放在批改那些内容繁杂的折子上了。除了每天例行到霞安殿给太后请安,几乎都不怎么踏出御书房,偶尔去御花园逛逛也不超出半个时辰,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小六子看了都心疼,却不明白皇上为什么突然这么拼命,只当皇上是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才这般勤奋。
期间,傅太后也来御书房探望了几回,自己的轩儿以前多么威武健壮,这些日子去霞安殿给自己请安,自己却发现他的的确确是清瘦了,连下巴都尖了,脸色也有些苍白。
“皇儿,你日理万机,勤奋治国,哀家很欣慰,可是,轩儿啊,你也得注意注意自己的龙体啊,为天下百姓谋福祉,这固然是好,可是若是病了,还怎么为他们谋福祉呢。”说着,傅太后就把从御膳房里端出来的鸡汤轻轻地放在了龙案上。顺手摸了摸云轩的头,自己的轩儿转眼都十八了,再不是当年那个围着自己问:“母后母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什么意思的孩子了。如今他雷厉风行,处处为百姓着想,早已是一个可以独挡一面深受百姓爱戴的好皇帝了。只可怜先帝驾崩太早不能让他再多历练历练,早早地就承担起了这天下的重任。
“儿臣参见母后。儿臣不孝,竟让母后担心了。儿臣想趁着年轻,精力尚足,把我们大仁国建设得更加强大。父皇做的很好,儿臣怎么着也得跟上父皇的脚步吧。”说着,又埋头批改折子。
“轩儿,把折子放下,先把鸡汤喝了。”
“等会儿吧,等儿臣批完这些折子。”云轩抬头朝太后笑了笑。
“等你批完,这鸡汤都放凉了,趁热喝完再批不迟。”
“母后,儿臣无碍,儿臣等会儿再喝。”
“喝完再批,这是懿旨。”
“儿臣谨遵母后懿旨。”太后都下了懿旨了,云轩向来孝顺自是不会违抗太后的懿旨,顺从地把那碗热腾腾的鸡汤喝了,喝了之后果不其然才过了一会就觉得身子暖暖的,云轩顿觉精力充沛,之前的疲劳似乎一扫而光。
“陪哀家到到御花园转转。”…“这是懿旨。”太后见皇上喝完了鸡汤,提出了要求,看见云轩犹豫的神情又严肃的补充了后面一句。
于是云轩只能老老实实地陪着自己的母后游御花园。
赏赏花,喝喝茶。唠唠家常。玩了一会儿,太后自是有些乏了。于是云轩跪安之后便又回到了御书房。又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国政上,连半口茶都未曾喝过。和太后逛园子,免不了又要扯到皇室后代的事上,不过太后的忧虑也不为过,身为一个泱泱大国的君主,除了处理国家大小事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为皇室留下后代,何况单云轩如此年轻,年富力强,按说留下几个皇子皇孙应当不成问题。只不过云轩自登基以来,整日整夜都埋首于国政大事,甚少流连在后宫的软玉温香榻上,所以未曾留下龙子龙孙也便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