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6500000007

第7章 中西合璧

中西交往过程中,不仅有西学东渐,也有西俗东传。这个过程是单向的,基本上只有我们学人家,没有人家学我们的。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弱,人家强。

中国是一个古国,而且是一个几千年文化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但在中西交流过程中,中国的往往意味着落后,而西方的则是进步,由此生出的心理不平衡,恐怕至今也未消除。

《点石斋画报》的那个时代,是国人初步接受西化的岁月,先接受的是西方的器物,其次则是习俗,再次为规则。画家用他们的笔,直观地展示了这一过程。

【西乐迎神】

广东在上海经商的商人在重阳节这一天集体到天后宫迎神赛会,除了有中国锣鼓外,还雇了一班西洋乐队随队吹打。画家批评说,邾国用夷人的礼数在《春秋》中遭到贬斥,凡读书明礼的人都不会这样做。

天后是中国神,但由于迎神者习染了西方的气味,所以用洋乐给中国神添点热闹,估计神也不会介意。

【车夫高义】

胡某为西方人马尔生雇佣的专职车夫,后来马尔生失业,无力偿还欠胡某的工钱,胡某也不强要,而是自谋生路。不久,胡某见马尔生贫病交加,又把他接到自己的住处供养。马尔生病危,胡某被迫向西方人求救。临死之际,马尔生向这些人诉说了胡某的高义,西方人为之感动,集体凑了230元感谢胡某。画家感叹,近来背恩负义的事有身份的人都经常做,而胡某却能恪守仁义,真是古道君子。

恪守传统道义的中国人所在皆有,当他们与西方人发生关系时,其精神常令西方人感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个讲座教授的位置,也是由一个类似的“文化”故事生出来的。

话说19世纪时,美国有位叫卡李迪的将军雇了一位中国佣人。这个中国佣人姓丁名龙,不但工作勤奋而且一心向善,深得将军的喜爱。为了表示敬意,卡李迪将军特意捐资在哥伦比亚大学设了一个名为“丁龙讲座”的教习职位,主讲汉学。

【脚踏车比赛】

脚踏车是新鲜的代步机械,为了庆贺英国国王登基60周年,在上海的英国人在泥城桥西边的赛马场举行了一次脚踏车比赛,其迅捷灵便令人惊叹。画家说,当时德国已在训练脚踏车部队,同时还训练军犬部队对付脚踏车部队,看来脚踏车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赛脚踏车只是小试锋芒而已。

自行车早在1817年就被发明出来,但真正普及则是19世纪中叶的事了。1868年,随团出使英国的张德彝,最早见识了这种西洋玩意儿:“见游人有骑两轮自行车者,西名曰‘威娄西兆达’,前轮大后轮小,上横一梁。大轮上放横舵,轴藏关键,人坐梁上,两手扶舵,足踏轴端,机动驰行,疾于奔马。”据说,自行车早在光绪初年已传入中国,而图中所示,已经是自行车的改良版,因此可以大规模推广,举行比赛。

第一个骑自行车的中国人,据信是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据刘善龄的考据,宋耀如在美国期间就会骑车,而他送给长女宋霭龄十岁生日的礼物,就是一辆自行车(《西洋风——西洋发明在中国》)。

【巨瘤】

上海城西,某甲的妻子过门的时候,胸口有一个瘤子,开始不以为意。不料此瘤越长越大,竟然垂到了腹下,妇人行走艰难,吃药无数,终不见效。某甲听说有某西医善治怪病,于是送去诊治。该西医仔细检查后发现不是恶性肿瘤,并请来其他西医会诊。取得一致意见后,西医决定手求切除。在上手求台之前,该妇女体重240磅,术后仅80磅上下,可见此肿瘤之巨大。据说,所有会诊的西医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肿瘤,因此决定把该瘤用药水处理后,送回西方供进一步研究之用。

西医用手术取出中国妇人胸部的瘤子,又做了次活广告。在外科手术方面,西医比中医有绝对的优势。

【电火焚身】

浦东王某,年仅32岁,在电气公司工作,每天晚上在百老汇路巡查电灯情况。一天晚上,王某走到外大桥附近,见一盏灯没亮,考虑到是工友的管区,如果被公司发现,工友将被扣发工资。王某遍寻工友不得,于是决定代工友修理。但他爬上电杆却不慎触电,大声呼救。巡捕闻声赶来,急忙通知电气公司关电救人,然而期间王某早被烧成焦炭。最后电气公司念在王某平时工作勤谨,出资埋葬了他。画家感慨,时下人心不古,而王某能念在工友利益份上帮忙,以致触电身亡,真不愧是高风亮节。

触电事故在刚刚接触电器的中国人中,是非常多的。这里有设备的问题,更有对电陌生的文化与技术因素。

由画所示,反映出当时街道已用电灯,可见上海进步之迅速。

【洋油烧人】

浙江瑞安有一个小贩以贩卖洋油为生。一天傍晚取油时,不小心泼了出来。袖口和地板都沾上了洋油。由于天黑,急着取火点灯,瞬时袖口着火。小贩一时慌张,把火扔到地下,顿时火苗四起,小贩被严重灼伤,次日身亡。画家说,曾听人说,洋油灼伤用龟末调治疗效很好,用洋油的人家应该常备此物。

早期用洋东西的时候,国人时常因对洋物品性不了解而出现事故。应该说,这也是西学东渐的一种世俗代价。

同类推荐
  •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古阿拉伯文明探寻

    让我们走进古阿拉伯文明,总共分七章,浩瀚沙漠中的大帝国、神权体制下的阿拉伯、庞大帝国的政治统治、光芒四射的物质文明、光芒四射的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阿拉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 花鼓戏

    花鼓戏

    《花鼓戏》主要内容分为走进花鼓戏、瑰丽的艺术、花鼓戏的种类等。 花鼓戏是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和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主要曲调来源于民间小调,如花腔、打锣腔、川调、口子调、筒子腔等。
  • 民俗文学心理学

    民俗文学心理学

    本书介绍了民俗、文学、心理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包括民俗中的心理学、灵异传奇、作家与文学心灵等内容。
  •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这是一张摩登上海的地图。这是享受的上海,消费的上海,让人惊奇的上海。这里有一些人的温柔乡,让他们由衷赞美上海的多情、上海的现代文明、上海的高雅艺术。但也让另外一些人看不惯这里的恣意享乐和放荡不羁。也有一些人既被这里的温柔多情所吸引,又被这里的金钱崇拜和少情寡义所伤害,苦恼得很……
  • 国学文化常识

    国学文化常识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本书按照《四库全书》的分发,重点介绍了经、史、子、集四部的经典国学著作,选编了其中部分章节内容,并附有译文。
热门推荐
  • 清穿之福晋贤良

    清穿之福晋贤良

    身为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女,是如何才能让雍正大帝不曾对她憎恶?又是怎样让那个果敢勇毅的果亲王对她一往情深、从一而终?她真的没有孩子吗?要如何面对朝廷、亲族的责难?抑或另有隐情?来从轻松愉悦的田园风光另类感受那波澜壮阔的九龙夺嫡大业吧!
  • 最强龙骑

    最强龙骑

    龙历12300年春,十二岁的李察进入龙界。龙历12307年春,十九岁的李察走出龙界,怀里抱着一条据说是古龙种中的噬界龙的小家伙。龙历12307年秋,李察进入圣龙学院。紧接着圣龙学院新生猪猡龙骑士的名号不胫而走。”看,那不是猪猡龙骑士吗?“”旺财是噬界龙,噬界龙懂吗你们这群白痴!还有,本大爷不是猪猡龙骑士,本大爷是最强龙骑!“
  • 嫡妻不好惹

    嫡妻不好惹

    穿越成了医药世家吴家嫡孙女吴暇玉,本来已经许了门当户对的世家子弟为妻,却被锦衣卫同知穆锦麟横插一脚,成了他的妻子。既来之,则安之,日子总得过。可很快,暇玉发现日子过不下去了。她和丈夫的三观严重不合。而三观这种东西,不是他毁了她的,就是她掰正他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黄沙百战

    黄沙百战

    行侠仗义下仙山,真人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邪魔终不还——
  • 暗之神曲

    暗之神曲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从亡灵谷走出的少年如何一步步迈向力量巅峰,最终神临天下的精彩故事。随着主角的成长,一个个穿越者登台演技,这其中蕴藏着何种惊天之秘?身怀黑暗力量便是邪恶?善恶!由谁来定?拳头才是真理。华丽迤俪的战斗画面,旖旎诱人的无限风光尽揽书中。本书情节进展比较缓慢,YY而不过份,耐心看下去,相信您会喜欢上它的。
  • 名媛天后

    名媛天后

    她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富商宠女,也是辛苦打拼在娱乐圈的二线女星,因为一次机缘巧合的房间选择,她成为了他的妻子;婚宴上,被放鸽子的豪门二代,高调宣布她将出演最具商业价值大戏的女一号,一时间,她成为了娱乐圈名利双收的最火艺人;红透半边天的娱乐新宠,高调示爱,力捧她上位;当年出身低微,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为黑市贵胄的前男友,华丽回归,望再续前缘;身处娱乐圈这样的大染缸,既然无法独善其身,那她就只能来个翻江倒海,乘风破浪!
  • 为她倾城

    为她倾城

    慕容霏雨,慕容三小姐,江上闻风丧胆的黑白双煞,怡红楼的幕后人,身份重重。她的笑,意味深长,让人疯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我还一针;人还犯我,斩草除根这是霏雨生存的要领。手持碧幽,快、狠、准。优柔寡断、温柔腹黑的太子;威武霸气,唯我独尊的世子;谁才是霏雨手中碧幽认定的下辈子。
  • 驭兽仙师

    驭兽仙师

    一个到处都是魔兽的国度,十八岁即将进入大学的少年李萧阳机缘巧合下共生了一只灵兽,并在岩浆中修炼,进入大学校园后更在图书馆角落里找到一本《无为心经》凭借灵兽和功法,在学校里英雄救美锄强扶弱,出了学校与各路妖兽妖皇拼杀,最终成为驭使万兽的无敌仙师。
  • 异能之热血奋杀

    异能之热血奋杀

    我以我血祭苍天,我以我血荐轩辕!僵尸横行,黑手操纵,拨开迷雾,逆战无双!我名战天,身负使命要拯救世界于危亡之际。精神欲裂,魂魄将亡,我也要激发热血与僵尸战他个天崩地裂!战之命,血之泪,我之言,救苍天!
  • 大沩密印寺养拙明禅师语录

    大沩密印寺养拙明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