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8000000035

第35章 史记(16)

【故事链接】

屈原难倒算卦巫师

屈原被放逐已经三年,一直没有机会重返朝廷。他感到自己为国家竭智尽忠,却被小人所馋害,心烦意乱,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他前往算卦的巫师郑詹尹那里,请他为自己预测吉凶。郑詹尹是个很自信的巫师,他认真地端策拂龟,做好算卦的准备,询问屈原要预测什么。屈原连续提出十六个问题,中心内容是自己与那些小人同流合污,还是保持自己峻洁的人格,我行我素。听过屈原的提问,郑詹尹不知该怎样回答,因为屈原所提出的都是有关人生意义和道德准则的抉择问题,这些问题根本不是龟策所能预知的。屈原没有从郑詹尹那里得到明确的回答,其实,他自己心中早已有答案,这次不过是向郑詹尹倾诉一下内心的郁闷不平而已,并不是真的要算卦。(事见《楚辞·卜居》)

货殖列传序

【原文】

《老子》【《老子》:书名。又称《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末期老聃著。】曰:“至治【至治:最理想的,治理得最好的。】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车免>;近世【<;车免>;:通“挽”。一说通“晚”。<;车免>;近世,即近世。】涂【涂:闭塞。】民耳目,则几无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农【神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帝王,教民耕作。】以前,吾不知已【已:同“矣”。】。至若【至若:至于。】《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刍豢(chú huàn):指牲畜。刍,食草的动物,如牛、羊。豢,食谷类的动物,如猪、狗。】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渐(jiān):浸染,逐渐浸染。】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眇(miǎo)论:微妙的道理。指老子的言论。眇,同“妙”。】,终不能化【化:硬化。】。故善者因【善者:善政。因:因循,顺应。】之,其次利道【道:同“导”。引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夫山西【山西:指太行山以西,包括今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饶材、竹、榖【榖:楮树,树皮可以造纸。】、<;纟卢>;【<;纟卢>;(lú庐):古指苎麻,一类植物,可以织布。】、旄【旄:(máo):牦牛尾,可以做旗杆上的装饰品。】、玉石;山东【山东:指太行山之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江南:指长江以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连:同“链”,未炼过的铅。】、丹沙【丹沙:即朱砂。】、犀、玳瑁【玳瑁(dài mào):海中动物,像龟,其甲壳可制装饰品。】、珠玑【玑(jī):不圆的珠。】、齿革【齿革:齿,象牙。革,皮革。】;龙门【龙门:山名,在今山西河津。】、碣石【碣石:山名,在今河北乐亭西南,一说即今河北昌黎北的碣石山。】北多马、牛、羊、旃【旃:同“毡”。】、裘、筋角【筋角:制弓箭的材料。】;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棋置:棋布。】:此其大较【大较:大概,大略。】也。皆中国【中国:中原。】人民所喜好,谣俗【谣俗:风俗习惯。】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虞:掌管山林川泽的官。】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发征:发动征召。】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劝:勤勉。】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道:指客观规律。】之所符,而自然之验耶?

《周书》【《周书》:周朝的文诰。这段引文今本《尚书》中没有,已亡佚。】曰:“农不出【出:出产,生产,指种田。】则乏其食,工不出【出:制作。】则乏其事,商不出【出:流通。】则三宝【三宝:指食、事、财。】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鲜:少,这里指缺吃少穿。】。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太公望:姜太公远望,即姜子牙。】封于营丘【营丘:在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地潟卤【潟卤(xì lǔ):盐碱地。】,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女功:指有关妇女纺织的事。】,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至<;纟强>;【<;纟强>;(qiǎng):穿钱的绳子。一说,同“襁”,即襁褓,包婴儿的衣、被。】而辐【辐:车轮中的辐条。】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海岱之间:指渤海和泰山之间的诸侯国。】敛袂【敛袂(mèi):整理衣袖(表示敬意)。】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管子:管仲。】修之【修之:继续执行这一政策。】,设轻重九府【轻重九府:《管子》有《轻重篇》,轻重是指在各地贮积货币来调节谷价贵贱的办法。九府,周代掌管钱币的官有九类: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九合诸侯: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九”表多,非指实数。】,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三归:指管仲所筑的三归台。】,位在陪臣【陪臣:诸侯的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富于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威、宣:指齐威王和齐宣王。】也。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二句:语见《管子·牧民篇》。】。”礼生于有【有:富有。】而废于无【无:贫穷。】。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附焉:归附于他。】。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之:前往。】,以而不乐【以而不乐:因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熙熙、壤壤:都是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壤,通“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千乘之王: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万家之侯【万家之侯:食邑万户的诸侯。】,百室之君【百室之君:食禄百户的大夫。】,尚犹患贫,而况匹夫【匹夫:平民。】编户之民【编户之民:编入户口册的老百姓。】乎!

【译文】

老子说:“治理得极好的社会的鼎盛时期,虽然邻近国家的百姓互相之间望得见,鸡犬之声彼此听得见,但人们都认为自己的食物香甜,自己的服装漂亮,安于自己地方的习俗,乐于从事自己的职业,直到年老死去也不互相往来。”到了近代,如果一定还要按照这种要求办事,就等于堵塞老百姓的耳朵眼睛,几乎是无法实行的。

太史公说:神农以前的事,我不知道。至于《诗经》《尚书》所记载的,自虞舜、夏禹以来,人们的耳朵、眼睛要极力享受最好的音乐、美色,嘴巴要尝遍各种美味,身体安于舒适快乐的环境,而心里又夸耀有权势、有才能的光荣。这种风气浸染民心已经很久了,即使用高妙的理论挨家挨户去劝说,终究不能使他们改变。所以,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因势利导,再其次是进行教育,再其次是用法令制度来规范约束,而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太行山以西富有木材、竹子、楮树、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盛产鱼、盐、漆、丝、乐器和颜料,江南出产楠木、梓木、生姜、桂皮、金、锡、铅矿石、朱砂、犀角、玳瑁、珍珠、兽牙、皮革,龙门山、碣石山以北多产马、牛、羊、毛毡、皮衣、兽筋、兽角,至于铜、铁,则不出千里之内,往往在山上出产,像棋子一样密布。这是物产分布的大概情形。这些都是中原地区人民喜爱的必需品,按民间习俗,是穿着、吃喝、养生送死的东西。所以说大家都靠农民耕种才有吃的,靠虞人开采才能把山泽中的资源发掘出来,靠工匠劳作做成各种器具,靠商人贸易使货物流通。这难道是靠政令教化来征召发动人民去实行的吗?人们各自按其能力干活,尽自己的力量做事,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人们认为物价贱了就会找贵的地方去卖,认为物价贵了就会找贱的地方去买。各行各业的人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以自己的工作为乐趣,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日日夜夜没有休止的时候,用不着召唤,老百姓自己会来;用不着寻求,人们自己会生产各种物品。这难道不是符合规律,而且得到自然法则的证明了的吗?

《周书》上说:“农民不种田,粮食就缺乏;工匠不生产,器物就缺乏;商人不转运,粮食、器物、财货就断绝;虞人不开采,资源就缺乏。”资源缺乏,山泽就不能开发了。农、工、商、虞这四种人的生产,是人民赖以穿衣吃饭的本源。本源大就富足,本源小就贫困。本源大了,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裕。人们或贫或富,没有人可以掠夺,也没有人可以给予,而灵巧的人会有余,笨拙的人会不足。从前姜太公封在营丘,那里的土地都是盐碱地,人口很少,于是姜太公就鼓励妇女纺线织布,尽力施展她们的工艺技巧,使本地的鱼盐流通到外地去,四面八方的人力和物力都归向齐国,就像钱串一样络绎不绝,又像车的辐条一样聚集。因而齐国产的帽子、带子、衣服、鞋子等,行销天下;大海和泰山之间山东半岛上的各小国国君,都拱手敛袖恭恭敬敬地到齐国朝见。后来,齐国中途一度衰弱,管仲又修订了太公的政策,设立了调节物价掌管货币的九个官府,齐桓公就借此成就霸业,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的政治得到匡正;而管仲自己也修筑了三归台,他的地位不过是一个陪臣,却比各国的君主还要富有。从此,齐国的富强一直延续到齐威王、齐宣王时代。

所以说:“仓库储备充实,老百姓才能懂得礼节;衣食丰足,老百姓才能分辨荣辱。”礼仪是在富有的基础上产生的,到贫困的时候就废弃了。因此,君子富有了,才愿意施行恩德;平民富有了,就做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的工作。渊深了鱼类就会产生,山深了野兽就会前往,人富有了仁义自然归附于他。富人有了权势,声名就更显赫;一旦失去权势,就会如同客居的人一样感到没有归栖之地,因此而不快。俗话说:“家有千金的人,不会因犯罪而在集市上被处死。”这不是空话。所以说:“天下的人熙熙,都是为财利而来;天下的人攘攘,都是为财利而往。”拥有千辆兵车的天子,食邑万户的诸侯,食禄百户的大夫,尚且担心贫困,何况普通的平民百姓呢!

【师说】

本文是《史记·货殖列传》的序。货殖,就是靠贸易来生财求富的意思。司马迁在《货殖列传》里,详细介绍了有关货殖的各种情况,以及各地货物、人民生活和社会风气等,是关于古代社会经济的重要文献。这个序文,主要是论述货殖的重要性,反映了司马迁卓越的经济思想。

文中否定了《老子》所设想的“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而主张发挥民众的才干,促进货物流通。至于文中把民众分为“君子”与“小人”,是依照当时统治阶级的标准来划分的。所谓“人富而仁义附”的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过分地强调了财富对人的品德形成的作用,而忽视了思想教育的作用。

本文据事论事、逻辑严密、有破有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引用、比喻、排比、反问等多种手法的运用,更增添了文章的雄辩色彩。语言简洁、生动,文势如行云流水,是今人写作议论小品的典范之作。

【知识卡片】

成功意味着各种资源的巧妙利用。

——洪涛《逻各斯与空间——古希腊政治哲学研究》

物能尽其用则财力丰。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财富为智者所用,将愚人支配。

——(英)富勒《至理名言》

【故事链接】

司马迁漫游大江南北

司马迁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同时又是中国早期的旅行家。他二十岁的时候有过长途漫游的经历,从长安出发,先后游览了今天的江苏、浙江、湖南、山东等许多地方。司马迁在漫游过程中饱览祖国壮丽河山,同时寻访名胜古迹。在长沙水滨凭吊屈原,在河南登封瞻仰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之墓,在山东曲阜孔子庙前观看儒生演习礼仪,在汉高祖刘邦的故乡听长老讲述楚汉相争的故事。司马迁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探求历史的真相。在游览楚汉相争的重要军事统帅韩信的故乡时,听说当年韩信为母亲选择的墓地高敞宽阔,就亲自到墓地考察,证实了传说的可信。

司马迁在朝廷担任官职后,曾经出使西南,到达今天的云南昆明。又陪同汉武帝东面到达渤海之滨,西部到达今天的甘肃平原,还北登长城,放眼塞外。司马迁在广阔的地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为《史记》的写作搜集到许多宝贵的资料,也极大地拓展了他的视野。

同类推荐
  • 自巴黎一路南下

    自巴黎一路南下

    一段纸上的环球旅行,世界多国留学生携手旅外青春作家带你体验别样的留学生活和异国游历奇遇。在法国:难忘法国童话般的小镇,邂逅小镇里那个男子;在美国:开车穿越传说中的66号公路,遭遇惊悚的hitchhiker;在日本:一品浪漫的京都小雪;在德国:柏林墙头,一段穿越时光的生死恋;在俄罗斯:体会一个人在异国的独立生活;在印度:亚穆纳河波澜不惊的缓缓流过,有穿着红袍的印度女人,颈子里带着金色的项圈,咖啡色的皮肤美丽的暴露在阳光里,映着亚穆纳河波光粼粼的流水,闪耀的眸子带着夺人的亮光……
  • 聆听孝道之爱

    聆听孝道之爱

    作品精选了中外最具启迪的心灵故事,内容短小精悍,饱含温馨情感。它如涓涓细流冲涤*内心,给我们心灵以滋养;又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着我们,给我们心灵以慰籍;还能让我们回顾往昔,感受善良的力量,使*灵魂获得安宁。这是*心灵鸡汤,让我们在阳光的滋润中感受到心灵的成长。
  • 当代中国经济学

    当代中国经济学

    本书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经济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并密切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当代重大的基础经济理论。
  • 《21世纪大学英语》配套教材:阅读3

    《21世纪大学英语》配套教材:阅读3

    本系列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21 世纪大学英语》的配套系列教材, 包括《阅读》、《口语》和《词汇》三种, 每一种分一、二、三册, 供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和练习使用。《阅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的。第一册和第二册每册十单元。每一单元介绍一种阅读技能, 并带针对性训练。各单元还配有三篇快速阅读, 旨在通过反复训练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 提高阅读速度。第三册以介绍文学名著为主, 通过对各种不同文体和风格的文字进行讲解与分析, 以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 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作为一名教师,谁都希望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快乐地学习成长。那么,在课堂上靠什么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呢?怎样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呢?本DVD就会告诉你让课堂生动有趣的法宝,告诉你让课堂高效的精髓。手把手的教你,案例式的解读。
热门推荐
  • 芙蓉三月

    芙蓉三月

    她静静伫立一旁,恰如指尖白莲她烈火如歌守候,却似芙蓉牡丹谁是他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谁是他的倾尽江山,只为博美人一笑帝王霸业牵绊红尘梦中人芙蓉三月等待君来陌上花开
  • 一朝穿越:废材逆天别惹我

    一朝穿越:废材逆天别惹我

    一朝身死,再睁眼,已是“废材"一枚!什么?我是废材那你们是什么?四个小伙伴各走各路,史前最强修炼体,哼,叫你们狗眼看人低!我会一样样讨回来!喂,小子,别那么看姐,姐会以为你暗恋我!当四个好友相遇,外带五个倾城妖孽,九人史上最强组,携手相依,不离不弃!
  • 焦氏喉科枕秘

    焦氏喉科枕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双神王

    无双神王

    绝代武神林无双惨遭陷害,被人废去修为,重生后却意外获得一本帝血秘典,不甘愿做一个废物的他,从此潜心修炼,踏上了一条铁血杀伐的屠神之路……
  • 守鼎1643

    守鼎1643

    太监了,不用看了,嗯,就是这样子的。哎没满20字很尴尬
  • 血恋:我的迷糊小宠

    血恋:我的迷糊小宠

    他,萧天辉,邪魅,霸道,风趣。他没遇见她时,他只知道女人都是用来玩的。但自从遇见她之后,他的思想在一点点的改变。他才知道,原来女人也可以这样。她,伊倩,迷糊,可爱。乐观。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但她从来都很乐观,开心。她是一个纯洁的女孩,从来都没有跟你个男子亲密接触过。但他频频解除她,让她的心砰砰乱跳。
  • 三少,复婚请排队

    三少,复婚请排队

    在筹备已久的婚礼上,路与浓那个“死”了两年的丈夫——回来了。还摇身一变,成了名震里城的齐三少。婚礼被毁,被迫嫁入齐家,以为是深情作祟,路与浓犯了一回蠢,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直到他带着一个陌生女人出现在她面前,冷漠地递给她一纸协议:“我们该离婚了。”彼时她才知道,她不过是他“心上人”的挡箭牌。丢尽颜面,挽回不能,她笑着接了巨额“补偿”,签下名字,而后带着还没来得及认祖归宗的儿子决然离去。他苦寻三年,终于再见,她挽着其他男人的手,对他说:“齐先生,你很好,但是我太美了,你配不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九魔

    九魔

    成仙难,难于上青天!堕魔易,易若反掌时!然自古以来,仙魔不两立!九洲上的修士们一心寻求自己的道以求成仙之时,却出现了一位寻找魔物之人,以一己之力,哪怕踏碎这世界的秩序,也要找到传说中的九魔!
  • 二次元之命运血战

    二次元之命运血战

    神秘的力量扭曲了次元壁,不同世界的人都将集中在这个现实世界,普通的高中生活被打破,跨次元的大战一触即发。
  • 如梦歌

    如梦歌

    虚云蓝蝶舞,通天塔顶开。如梦般睡去,两世亦多彩。苦寻归家路,何时能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