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8000000003

第3章 诗经(3)

在周代的时候公卿列士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刺,是有史籍考证的。当时因为天子为了“听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故事链接】

好材料造就好蛋糕

小猫开始学做蛋糕,但它做出的蛋糕总是不好吃,便请教公鸡师傅,公鸡想想,问它做蛋糕的原料是什么。小猫说,为了怕浪费,它用的全是一些快要坏了的鸡蛋。公鸡对小猫说:“记住,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蛋糕。”

国风·秦风·渭阳

【原诗】

我送舅氏,曰[1]至渭阳[2]。何以赠之?路车[3]乘黄[4]。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5]玉佩。

注:

[1]曰:发语词。

[2]渭阳:咸阳一带。《传疏》:“水北曰阳,渭阳在渭水北。”

[3]路车:诸侯乘坐的车。

[4]乘黄:四匹黄马。古时一乘驾四马。

[5]琼瑰:宝石。

【译文】

我送舅舅归国去,转眼来到渭之阳。有何礼物赠与他?一辆大车四马黄。

我送舅舅归国去,思绪悠悠想娘亲。用何礼物赠与他?宝石玉佩表我心。

【师说】

这首诗歌第一节开头两句交代了诗人和送别者的关系。临别之时赠送舅舅一辆大车、四匹黄马,期望送舅舅快快回国,也有无限祝福寄寓其间,更深一层的是表明了秦晋两国政治上的亲密关系。

第二节由惜别之情转向念母之思。诗人的母亲生前曾盼望她的弟弟重耳能够及早返回晋国,但这一愿望直到她死后才得以实现,故诗人在送舅舅归国之时,感及母亲的情怀。在感念母亲的同时,诗人拿出“琼瑰玉佩”这些纯洁温润的玉器赠送舅舅,不仅是赞美舅舅的道德人品,也有愿舅舅不要忘记母亲曾有的深情厚谊。

全诗情真意切,读来感人。

【知识卡片】

本文是秦康公送别舅父晋文公重耳回国就国君之位。康公之母,是晋献公之女。晋文公遭丽姬之难不能够回国,来到秦国姐姐处避难,当时的秦穆公收留了晋文公。

【故事链接】

狐偃和壶叔赠玉

公元前636年,秦穆公决定派兵护送重耳回晋国做国君。穆公和百里奚、公于絷、公孙枝等率领兵车四百多辆,一直送到了黄河边上,秦穆公分一半人马送公子过河,留一半人马在对岸接应。登船的时候,掌管行李与杂物的壶叔,把那些不值钱的破烂东西都搬到了船上。重耳让手下的人把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扔到岸上,有的还丢到波浪滔滔的黄河里。

一路跟随重耳的狐偃和壶叔都十分难受,就手捧秦穆公临走时送给的白玉,跪到公子重耳面前,恭恭敬敬地呈了上去,说:“公子呀,现在就要渡河了,回老家你就是晋国国君,那时内有大臣辅助,外有秦国支持,显然十分稳妥,我想继续留在秦国,做您的外臣。这块白玉是我的一点心意!”

重耳不解,狐偃解释说:“我自知有三罪,所以不敢跟从公子回国,古人说:‘圣臣可使君主尊严,贤臣可以保君主安宁’。我没有做到这一点,使公子困在五鹿,这是一罪;后来咱们到了曹国、卫国,受到人家的歧视,这是二罪;趁公子酒醉,拉你离开齐国,这是三罪。过去,你在难中,我不敢辞去。今日重返晋国,我已筋疲力尽了,好比这残羹剩饭不能再吃,又如这些破烂不能再用一样,留我无用,不如弃去好些。”

重耳听后明白了二人的用意,流着眼泪发誓说:“这些事情都怪我不好,你们众人的功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让老天爷作证吧!”同时让人们把扔到岸上的东西,又全部捡了回来。

小雅·鹿鸣

【原诗】

呦呦[1]鹿鸣,食野之苹[2]。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3],承筐[4]是将[5]。人之好我,示我周行[6]。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7]。我有嘉宾,德音[8]孔[9]昭。视[10]民不恌[11],君子是则[12]是效。我有旨[13]酒,嘉宾式[14]燕[15]以敖[16]。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17]。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18]。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注:

[1]呦(yōu)呦:鹿的叫声。

[2]苹:(艹赖)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

[3]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

[4]承筐:指奉上礼品。《毛传》:“筐,篚属,所以行币帛也。”

[5]将:送,献。

[6]周行(há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

[7]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8]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9]孔:很。

[10]视:同“示”。

[11]恌:同“佻”。

[12]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

[13]旨:甘美。

[14]式:语助词。

[15]燕:同“宴”。

[16]敖:同“遨”,嬉游。

[17]芩(qín):草名,蒿类植物。

[18]湛(dān):深厚。《毛传》:“湛,乐之久。”

【译文】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苹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师说】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古代贵族盛宴宾客、歌功颂德的场面。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都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麋鹿悠闲地吃着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在君臣之宴上,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因它而宽松下来。也就是说君臣之间限于一定的礼数,等级森严,形成思想上的隔阂,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以鹿鸣起兴,一开始就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知识卡片】

《鹿鸣》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朱熹《诗集传》云:“此燕(宴)飨宾客之诗也。”又云“岂本为燕(宴)群臣嘉宾而作,其后乃推而用之乡人也与?”

【故事链接】

曹操与《短歌行》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告诉众将说:“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此良辰美景之时,我作歌,你们跟着唱和。”接着,他唱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以礼贤下士的周公自勉,号召天下贤才前来归附,共同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这就是著名的《短歌行》。

小雅·南有嘉鱼

【原诗】

南有嘉鱼,烝[1]然罩罩[2]。君子有酒,嘉宾式[3]燕[4]以乐。

南有嘉鱼,烝然汕汕[5]。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衎[6]。

南有樛[7]木,甘瓠[8]累[9]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10]之。

翩翩者鵻[11],烝然来思[12]。君子有酒,嘉宾式燕又[13]思。

注:

[1]烝(zhēng):众多。

[2]罩罩:义同“掉掉”,游鱼摇尾貌。

[3]式:语助词。

[4]燕:同“宴”。

[5]汕汕:《说文解字》:“鱼游水貌。”

[6]衎(kàn):快乐。

[7]樛(jiū):树木向下弯曲。

[8]瓠(hù):葫芦。

[9]累:缠绕。

[10]绥:安。

[11]鵻(zhuī)鸟:鸟名,即鹁鸠,也叫鹁鸪,天将雨或初晴时常在树上咕咕地叫。

[12]思:句尾助词,下同。

[13]又:通“侑”,劝酒。

【译文】

南国鱼儿美,群游把尾摇。君子有好酒,宴饮嘉宾乐陶陶。

南国鱼儿美,群游随水流。君子有好酒,宴饮嘉宾乐悠悠。

南国树弯弯,葫芦藤蔓紧相缠。君子有好酒,宴饮嘉宾乐平安。

鹁鸠飞翩翩,群飞来这边。君子有好酒,宴饮嘉宾频相劝。

【师说】

这是一首古代宴饮诗,全诗四章,每章四句。前两章都是用游鱼起兴,用鱼、水象征宾主之间融洽的关系,婉转地表达出主人的深情厚谊,使全诗处在和睦、欢愉的气氛中。两章的开首两句用重章叠唱反复咏叹,又加强了这一氛围。让读者仿佛看到四面八方的宾客们聚集在厅堂,大排筵宴,席间觥筹交错,笑语盈盈。鱼乐,人也乐,二者交相感应,一虚一实,宴饮时的欢乐场面与主宾绸缪之情顿现。短短数句,婉曲含蓄,意在言外,回味无穷。

【知识卡片】

《诗经》宴饮诗是上层奴隶主阶层集会或娱乐的方式,一般都有伴奏、伴舞,并且等级制度比较森严。宴饮诗主要描述当时情景、记录事件的过程。而礼乐文化也是讲究等级的,以礼乐实现统治。

【故事链接】

“酒仙”李白与他的宴饮诗《将进酒》

李白自称“酒中仙”,一生不仅爱喝酒,而且还写下了无数篇与酒有关的诗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既是“酒仙”,又是“诗仙”,不知是诗成就了李白的“酒名”,还是酒成就了李白的“诗名”,酒与诗,成了李白的生命。其中《将进酒》就是他宴饮诗的杰出代表。

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李白和他的两位朋友岑勋、元丹丘相聚于嵩山,煮酒论时世、谈人生,在酒酣耳热、胸胆开张之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将进酒》。

这一年,李白被“赐金放还”、远离政治中心已有八年多了。八年来,李白忧国忧民的心情一直未变,可是又无用武之地,五十二岁的他,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放浪于形骸之外。得朋友岑勋相邀,“登岭宴碧霄”,然而席间“对酒忽思我”,不由得使诗人涕泪纵横、长啸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光流逝,功业无成,英雄老去,世多纷扰。诗人借《将进酒》之调,吟出了这千古绝唱。

小雅·鸿雁

【原诗】

鸿雁[1]于飞,肃肃[2]其羽。之子[3]于征[4],劬劳[5]于野。爰[6]及矜人[7],哀此鳏[8]寡[9]。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10],百堵[11]皆作[12]。虽则劬劳,其究[13]安宅[14]?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15]。维此哲人[16],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17]。

注:

[1]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2]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3]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

[4]征:远行。

[5]劬(qú)劳:勤劳辛苦。

[6]爰:语助词。

[7]矜人:穷苦的人。

[8]鳏(guān):老而无妻者。

[9]寡:老而无夫者。

[10]于垣:筑墙。

[11]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

[12]作:筑起。

[13]究:终。

[14]宅:居住。

[15]嗷嗷:鸿雁的哀鸣声。

[16]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17]宣骄:骄奢。

【译文】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唯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唯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师说】

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具有国风民歌的特点。全诗三章,每章均以“鸿雁”起兴,并借“哀鸿”“鸿雁”自喻,揭露了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大雁一声声的哀叫引起了流民凄苦的共鸣,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表达了心中的怨愤。诗歌感情深沉,语言质朴,虽有哀怨,但不怒,用哲人与愚人对比,又兼有叙事、议论的成分。

【知识卡片】

《小雅》为《诗经》的一部分,其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鸿雁:水鸟名,即大雁;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故事链接】

唐玄宗和杨玉环

晚年的唐玄宗不仅重用坏人,而且特别贪恋女色。他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在天宝三年死了,他就把他儿子寿王的妃子杨氏霸占过来,取名太真,封为贵妃。接着又给杨贵妃的父亲、叔父、两个堂兄都升了大官,把杨贵妃的三个姐姐接到京城长安居住。

同类推荐
  • 我的第一本历史经典(班级图书角系列)

    我的第一本历史经典(班级图书角系列)

    依据少征儿童的兴趣与心理发展特点精心策划、编撰而威,非常有利于补充、主富他们的课外知识。本书十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开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特别是孕育于故事中的道理,以及活泼、美观的版面,而给予他们以智慧上的启迪、心灵上的洗礼、知识上的传授与阅读上的享受:本书注重在培养孩子智商的同时,惑加重视他们的情商教育,培育他们的为人处世之道,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本书内容涵盖科学、文学、生活、地理、历史、文化、植物、动物、自然等内容,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语言简洁,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是一部值得广大少年儿童珍藏、阅读的成长必读书。
  • 爱国爱民(上)

    爱国爱民(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

    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是面向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欣赏、评判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整体文化修养,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大学语文课程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培植和文化修养的进一步提高上。应该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使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辨析,吸收文化精华,得到思想熏陶,提高综合素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无论是体例的设立,还是篇目的选定,都遵循着“求精”、“求新”的原则,力求探索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和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
  • 启迪青少年科学幻想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科学幻想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遨游系统的海洋:系统方法谈

    遨游系统的海洋:系统方法谈

    本书力求完整地论述了系统科学方法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用尽量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系统科学的理论与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置于历史故事的背景之中,使之融理论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并辅以适当的插图、人物照片及各种图例等,将系统科学方法尽量全面地介绍给读者,以供有一定知识层次的青年、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者们了解、掌握和应用系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使之接受并受到启发,从而自觉地在实践中认识和运用系统科学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学科问题以及其他各类复杂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寿生经

    寿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本书选取百位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以中国画创意为主要艺术形式,再现人物历史真实。诗书画一体刻画阐释人物气质。所撰小传文字,或随笔感性,或研究成果补白,或独家评论,给人留下启迪。每一幅画都配一首原创诗,为点睛之笔。文字内容讲究书法的诗意表达。艺术品格和学术品格相生共存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特色鲜明。
  • 上仙札记

    上仙札记

    当年她看着她的仙尊未婚夫寻一女子三界六道,一笑置之。浮生镜一撇才知道自己果真是可怜到了可笑。她这辈子在情这一字栽倒了两次,偏偏两次都是他宫湮。后来是他放不下时,她却笑道:“师尊,如今我有父母疼爱,兄长姊妹也都极好,对你可以尊敬,但永远不可能是唯一”桃花繁复,她依旧是眉目美丽若画,却对另一人笑靥如花:“感谢上仙厚爱,染月无以为报,唯有余生不负。”他怎能放手?她怎能回头?
  • 地狱中被遗忘的记忆

    地狱中被遗忘的记忆

    她,有着亿万家产。他,却是个商门霸王。他们同拥有着出色的面容,可他却百般阴谋策略,她能否躲过这些阴谋?···“待我长发及腰,你便娶我可好。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她人。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言。”这句话竟成为事实···她,该如何面对
  • 传说三十三重天

    传说三十三重天

    恒古以来无数人妖魔鬼怪仙神都想永生。可是通向永生的道路千万万,一切道路都逃不出以下四种。修阳魄成仙修阴魂成神修心灵成圣修物质成主佛道儒兵鬼毒法神怪仙妖魔邪恶等三千先天大道入住三十三重天。随之修行战斗合作阴谋背叛爱情亲情英雄枭雄乱世降临谁主宰三十三重天。
  • 都市之神职高手

    都市之神职高手

    “神职系统”:一、神印在身,战无不胜(获得强大的力量);二、守护无辜之人,裁决黑暗势力(扮演英雄,伸张正义);三、完成神职任务,提升力量体系,获取丰厚酬劳。杨轩意外得到这个系统后,原以为能像小说中的主角那样,过上平步青云、羡煞旁人的生活。然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才渐渐发现神职系统的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个世界......
  • 一后二皇三王四杰

    一后二皇三王四杰

    她天生没心没肺,一朝穿越竟然桃花开天下。汪洋天海中,得见神仙公子传授她修真之术,从此此女祸乱天下之行便开始了。她只想逍遥天下,无意招惹桃花,谁知这桃花竟都自己找上门,争着抢着要爬上她的床让她负责,天,这怎么办,干脆都娶进门好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之至尊狂少

    都市之至尊狂少

    “狂妄?那是实力。”“嚣张?你嚣张一个给我看看。”白风冷峻的脸庞带有一丝不屑的表情,淡淡的说道。
  • 爱与责任

    爱与责任

    我是一个平凡的教师,在从业十几年的道路上,不断的定位,不断的思考,可还是迷茫当前的教育,没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是那一个个的教育小故事如点点繁星照亮方向,于是用了几年的时间整理了一些教育小故事,分享给辛勤的珍爱学生的教师,望大家多多支持、批评指正。愿有朝一日发行,能给更多的同行以启迪。谢谢!(注: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复制粘贴发表使用。)
  • 我自称雄

    我自称雄

    看苍茫大陆,谁主沉浮!傲天下英豪,我自称雄!至于内容,大家看看就知道了,嘿嘿!……PS:这是爵士第十一本VIP,品质保证,绝对全本,敬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