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7900000015

第15章 论语(4)

一天,在涿县的大街上,一位皇族后代刘备正在看榜文。想到国家危难,他情不自禁地长叹一声。只听身后有人大声地说:“男子汉不去为国出力,叹什么气呀!”刘备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豹头环眼、长着胡子的黑脸大汉。他叫张飞,以卖酒杀猪为生。刘备觉得遇到了知心朋友,便邀张飞来到酒店,一边喝酒一边畅谈报国志向。这时,突然闯进来一个相貌堂堂的红脸大汉,高声大喊:“店家,快拿酒来,我要赶着投军去!”原来这位英雄名叫关羽。三个人述说完各自的身世后,都说出了想做一番事业的想法。

第二天,三个人来到张飞家的桃园,摆好祭品,点上香,一同跪在祭台前,对天地发誓,从此结为兄弟,生死不离,同心协力,保国为民。

颜渊篇第十二 子贡问政

【原文】

子贡问政【政:执政的学问。】。子曰:“足食,足兵【兵:兵器。这里指军备。】,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斯:指示代词。此,这。】三者何先【何先:哪个最先(去掉)。】?”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立:成立,存在。】。”

【译文】

子贡问如何处理朝政。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再要去一项,这剩下的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但是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也就不能存在。”

【师说】

粮食、国防、信义,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是,比较而言,老百姓对国家和政府的信任更是立国的根本。一旦失去了民心,一个国家即使有再多的粮食,再强大的军队,也是无济于事的。中国历代王朝的兴亡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当子贡连续提出二者必去其一的问题时,孔子作出了“去兵”“去食”的选择。这正如后来孟子的那个著名的选择一样: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孔子并非不重视“足食,足兵”,正如孟子并非不喜欢吃鱼、不想活命一样,都是“必不得已而去”,这是我们必须注意的。

【知识卡片】

失信不立。

——《左传》

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

颜渊篇第十二 君子成人之美

【原文】

子曰:“君子成【成:成全,实现。】人之美【美:好事。】,不成人之恶【恶:坏事。】。小人反是【反是:与这相反。是,代词,这。】。”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助成别人的好事,而不是助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这个相反。”

【师说】

从对待他人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帮助他人成全好事,需要很高的人生境界,但是助纣为虐却是品行低劣的小人表现。为了别人的幸福能够放弃自己的一些利益,这就是君子精神的高尚之处。

孔子倡导成人之美,他同时又提醒我们,要警惕那些心怀叵测、成人之恶的坏人,他们也“热心助人”,然而他们是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帮助别人干坏事。“成人之美”与“成人之恶”,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知识卡片】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增广贤文》

最高的圣德便是为旁人着想。

——雨果(法国作家)

【故事链接】

君子有成人之美

管仲本是齐桓公的死敌,后来齐桓公却依靠管仲成就了一番霸业,其中鲍叔牙起了很大的作用。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感情深厚。长大后他俩分别成了齐国公子纠和小白的师傅。纠和小白是同父异母的两兄弟,齐襄公被杀死后他们就开始了王位争夺。

在这一过程中,管仲给公子纠献计杀掉小白,但是没有成功。后来,公子纠被杀,小白登上王位成了齐桓公,鲍叔牙想办法让管仲平安回到了齐国。

接着,鲍叔牙便向齐桓公大力举荐管仲,说:“那时,管仲侍奉公子纠当然要帮着他。但是他的本领比我强,定能助你一臂之力。”齐桓公听了,立即拜管仲为相国。鲍叔牙反倒做了管仲的副手。

管仲当相国以后,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被尊称为“仲父”。鲍叔牙甘愿将相国之位让给管仲,这一成人之美的举动,在历史上传为美谈。

子路篇第十三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有司:官员。司,管理。】,赦小过,举【举:提拔,推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舍:舍弃,放弃。这里指不推举。】诸【诸:‘之乎’二字合音。】?”

【译文】

仲弓担任季氏家的总管,问孔子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先给手下做好表率,让他们各司其职,宽恕他们的小过错,选拔有才能的人。”仲弓又问:“怎么知道他是优秀人才而把他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了解的,至于你不了解的人才,别人难道不会去发现他们吗?”

【师说】

谁是贤才,怎样去分别呢?孔子说,你可以就你所看到的,所知道的去选。如果你并不知道,那就是他没有表现的机会,只好等待别人去发掘了。

【知识卡片】

《子路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既有孔子的教育理念、政治主张,也有关于个人道德与品德的完善,以及他的求同存异思想——“和而不同”。

子路篇第十三 其身正,不令而行

【原文】

子曰:“其身【身:自己的品德、才力等。】正,不令【令:动词,下命令。】而行;其身不正,虽【虽:即使。】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的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知道该怎么做;自身的行为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没有人听从。”

【师说】

孔子讲到为政的道理,政治不仅是命令、权威,使人服从而已,为政者更要凡事率先垂范。孔子始终认为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任何一种制度,到底还是人为的,并强调以身作则。

【知识卡片】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无愁月影斜。

——《增广贤文》

如果法官偷窃了自己,盗贼便有权偷窃别人。

——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

【故事链接】

以身作则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灵公有个癖好,爱看女扮男装,宫里的宫女都穿起了男装,于是全国各地的妇女也纷纷效仿起来,弄到了男女不分的地步。

齐灵公对此很不满,便规定凡是民间女子女扮男装的,一经发现,就要撕破衣服,扯断衣带。尽管措施很严厉,但这种现象也不能一时杜绝掉。于是齐灵公问晏子:“我下令禁止女扮男装,发现以后就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为什么还禁绝不了呢?”晏子说:“宫中的女子都穿男装,却要禁止宫外的女子穿男装,这好比是在门外挂着牛头,在门里却要卖马肉一样,怎么能让人信服?”

齐灵公听了晏子的话,高兴地说:“你说得对!”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宫中女子,一律禁止穿男装,恢复女人的装扮。这一命令,虽然不是对着全国下的,却在全国百姓中起到了以身作则的作用。不到一个月,齐国的女子女扮男装的奇怪现象就不禁而止了。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和而不同

【原文】

子曰:“君子和【和:相异的个体在一起配合叫和,和是和谐共处。指配合的各方面之间彼此不同。】而不同【同:相同的东西混同一起叫同。指配合的各方面之间完全相同。苟同,引申为同流合污。】,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来达到统一和谐,但是不盲目苟同他人,而小人只讲求完全一致,却没有自己的见地。”

【师说】

“和而不同”的思想显示出了孔子高度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君子既要与别人和谐相处,但是也要让自己独立思考的东西得以体现,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与他人混同。但小人则相反。小人与他人完全一致,没有一点自己的见解。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体现出“和而不同”的思想。

【知识卡片】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欧阳修

把自己的缺点告诉你的朋友,是莫大的信任;把他的缺点告诉他,是更大的信任。

——富兰克林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易事而难说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易事:很容易与人共事。】而难说【说:同‘悦’,动词,被取悦。】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使:役使,派遣。】人也,器之【器之:量才使用他们。】。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求备:求全责备。】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与人共事很容易,但很难取悦他。不以正道去取悦他,他是不会喜欢的。等到他要用人的时候,会根据才能来安排。为小人办事很困难,但要取悦他则很容易。不用正道去取悦他,也会得到他的喜欢。等到他要用人的时候,却求全责备、处处刁难。”

【师说】

孔子阐述了君子和小人在用人、待人方面的不同表现。君子喜爱正道,只要有足够的才能和学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为他做事不用考虑其他。作为君子,他胸怀宽广,以事业为重,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把别人对自己的褒扬、赞誉看得很淡然。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

【知识卡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中国谚语

待君子宜宽,防小人宜严。

——塞万提斯(西班牙作家)

子路篇第十三 君子泰而不骄

【原文】

子曰:“君子泰【泰:泰然,稳重。】而不骄【骄:骄纵,放肆。】,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稳重而不骄纵,小人骄纵而不稳重。”

【师说】

君子从内而外安详坦然而不是清高孤傲;小人则因内心躁动没有底气,所以表面上要目中无人。内心谦逊的人对事能坦然处之,因为他没有太多不必要的恐惧,这就是一个君子的修养达到一定境界产生的外在表现。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面对绚丽多彩的生活空间,我们既需要情感的放飞,但更需要理性的罗盘。

【知识卡片】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毛泽东

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塞涅夫(古罗马哲学家、政治家、作家)

【故事链接】

一饭三吐哺

周公是一个有才干的政治家,他的君子风范深受孔子的推崇和敬仰。“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说的就是他求贤心切、为国事操劳的情景。

有一次,周公正在洗头,刚把头发浸湿,外面来人有急事报告。周公连忙握着湿淋淋的头发,出去办完事,再回来接着洗;洗到半截儿,又有人来报告,他还是握着湿发出去,一连出去几次,才把头发洗干净。——这就叫做“一沐三握发”。

还有一次,周公正在吃饭,刚把一块肉放进嘴里,外边有客人来访。他马上把肉吐出来,起身去迎接客人。一顿饭的工夫,来了三次客人,周公就吐了三次饭菜——古代就把这个故事叫做“一饭三吐哺”。

他家人不忍看到这种情景,说:“您不能吃完饭再去会客吗?”周公摇摇头说:“这些贵客来访,都有好主意要说。我恨不能马上听听,怎么能怠慢了人家呢?”

周公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诚心招纳天下贤士,为了周朝的事业,用尽了毕生精力。

宪问篇第十四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怀居:留恋舒适安逸的居家生活。怀:留恋,思念,眷顾。居:家居,家庭。《左传》上有“怀与安,实败名”的话(《僖公二十三年》),士若怀恋家居之安,心有所累,就成就不了事业。】,不足以为士【士:读书人。】矣。”

【译文】

孔子说:“作为‘士’,如果一味留恋家庭,就不足以成为‘士’了。”

【师说】

孔子一贯主张积极入世,以实际行动在天下施行“仁”。他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议政参政,就是实例。

在孔子心目中,读书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有使命感,有责任心,不追求更不满足于安逸的居家生活。一个读书人如果倾心于营造和迷恋自己的安乐窝,那就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后来范仲淹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这一思想的发挥。

孔子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反对“怀居”,但又不主张离开父母而“远游”,表面看来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二者和谐统一在实现“仁”这个大目标之下。孝敬父母是“仁”的表现,胸怀天下、志在四方同样是为了实现“仁”。

【知识卡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唐代诗人)

四海为家的人没有家。

——英国谚语

宪问篇第十四 邦有道,危言危行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危:正,正直。】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孙(xùn):通“逊”,谦让。】。”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要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国家政治黑暗污浊,仍要做正直的事,但说话要谦逊谨慎。”

【师说】

种子坚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于是它做到了;沙子坚信它可以变成珍珠,于是它做到了。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不管外界怎么变化都能处变不惊,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本节论述孔子的处事之道。无论国家政治如何变化,个人的处事原则不能变,都要正直磊落,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但是孔子同时也认为在政治不清明的时刻,小心讲话是保全自己的方法。

同类推荐
  • 惊涛动力:威力无比的海洋能

    惊涛动力:威力无比的海洋能

    世界本来就是充满了未知的,而好奇心正是推动世界前进的重要力量之一。浩瀚无边的海洋,一道道波浪不断涌来,撞击在岩石上,发出天崩地裂的吼声,喷溅着雪白的泡沫。在这蔚蓝的海洋中蕴藏着威力无比的能量,跟随本书一起去探索这惊涛骇浪中的能源宝库吧!
  •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八大基础课之一,本书为其配套教材。本书力求破解文学理论讲授中教材与教学相脱节的问题,重视教学性,循学生接受与吸收知识的理路来编写教材,在理念与体例上有很大创新。
  • 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学生作文知识讲话

    《作文知识讲话》是作者几十年作文教学实践及其研究探讨的结晶,对中小学生和语文教师具有切实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 现代公司管理(第四版)

    现代公司管理(第四版)

    本书介绍了公司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公司的特征、功能及类型,现代公司的组建,现代公司的产权制度,现代公司人事管理,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现代公司跨国经营管理等。
  • 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

    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

    中国电影诞生已经整整一百个年头了。一百年前,中国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从那时到现在,中国已经拍摄了近7000部电影。当我们仔细回望中国电影百年历程中每一季搏动的时候,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代代相传的中国电影人的热血和信念。正是他们的赤诚、智慧和创造,才使中国电影毫无愧色地融进了中华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进的奔涌之河,绘就了波澜壮阔、憾人心弦的史诗,令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为之自豪,为之骄傲!这本书收集了中国电影发展的点点滴滴,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典籍,它让更多的电影爱好者能够领略百年中国电影的种种精彩。
热门推荐
  • 天下为聘:迷糊小皇妃

    天下为聘:迷糊小皇妃

    前一秒她还领着众人欢快的跳着广场舞。后一秒她就被那个可恶的皇上打入冷宫。只能说,邪魅皇上翻脸翻太快啊!!21世界无敌美少女的劫难在这几百几百年前的古代开始了。皇上,你亲了人家可是要负责的!冷宫的某女怒吼到~~
  • 信念之塔

    信念之塔

    我没有放弃我会再来这一次让我看到了很多不足这条路不是那么顺畅但关键是我没有放弃……
  • 倾世铧卿

    倾世铧卿

    《倾世铧卿》女史九卿独家著作铧朝的帝皇铧卿下间游玩,竟然来到了邻国千朝。而此时此刻的千朝正在举行隆重的比武大会,为的就是给当朝公主选护法。铧卿一殇卿阁阁主的身份参加了比赛,最后成功的竞选四大护法之一人称:少卿。铧卿在保护卿卿公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秘密。铧卿和其他三大护法结识,并且一起开启了保护祈翾公主~~~绯卿的一段传奇故事。铧卿为了不让铧朝百姓民不聊生,于是亲自探查真实情况......殇卿阁动天下局,铧卿倾世游千钰
  • 贴身高手:捡个女神当老婆

    贴身高手:捡个女神当老婆

    屌丝林川,没事就喜欢看看美女,泡泡妹子,调戏调戏学姐,别人眼中吊儿郎当的他确有着不为人知的特异功能。原本胸无大志的他,却因为一个小魔女,从而走上一条充满危险与艳福,激情与热血的道路。彻底改变了命运。学姐,我昨天在走廊上夜观星象发现你有大凶啊,快让我帮你把凶兆解脱了吧……
  •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骨质疏松(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忘川河上

    忘川河上

    千年前,浩劫降临,天帝幼女身死。千年后,失去所有记忆的柳翩翩为了重新活过来,遵循百里辰风的教诲,前往人间想要将七彩灵石全部寻回。而在在寻找七彩灵石的过程中,她不停地邂逅着人间的悲欢离合,也不停地梦到那片冰天雪地里的情景……难道这真是一场梦?
  • 天才丹师

    天才丹师

    十年前他在都市如昙花一现,十年后他重回都市。他叫叶风,蓬莱仙岛的唯一传人,自诩继承了蓬莱仙岛最有前途的职业——丹师!丹药,让他无所不能!你想多活几年么?你想变得强大么?你想更加漂亮么?好吧,来买一颗丹药吧!……叶风心里暗想:“这种好东西肯定要自己留着,毕竟纯阳草已经不多了。”……PS:求推荐,求收藏,求包养!
  • 剑噬苍穹

    剑噬苍穹

    这是一个利剑主流的世界,在人与人之间,唯有手上的利剑才是最佳信任的伙伴。是谁,手握神剑,横闯天下?是谁,手握神剑,敢于天下为敌!?
  • 寄浮笙

    寄浮笙

    前世的因,来世的缘,今生相见,不是途增一段无果的苦难,待世事化云烟。而是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佳话。人生自是有情痴,此事不关风和月。愿我们亦是如此
  • 金箓斋启坛仪

    金箓斋启坛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