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4300000002

第2章 因是子静坐法(2)

第五章 原理篇

第一节 人类之根本

老子之言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此言万物之各有根本也。相彼草木,由胚而芽,由芽而干枝茎叶;畅茂条达,小者寻丈;大者千霄。问其何以致此?孰不曰根本之深固乎?盖草木之根本敷畅,斯能吸收土中之养料,以运行于干枝茎叶,而遂其生成,此人人所能知也。然则人类之生,几万亿年,发达至今;自其大者观之,亦万物之一耳,既有生命,必有根本,无可疑也。草木之根本,人人能知之能道之;人类之根本何在?则知之者鲜矣。虽然,不难知也;物之生,其始皆为细胞,人由女子之卵细胞,与男子之精细胞,结合而成胎;犹草木之胚也。胎在母体中,其初生也,一端为胎儿,一端为胞衣,而中间联以脐带;孕育十月,至脱胎以后,而脐带方落。以此推之,可知人类胎生之始,必始于脐,脐即为其根本。培养草木之根本,则以肥料溉壅之;培养人生之根本,当以心意之作用溉壅之。静坐者,即使吾心意得行其灌溉之时也。

第二节 全身之重心

人生之根本在脐,吾即言之矣。古之有道之士,盖早知之,故有修养丹田之法。丹田者,亦名气海,在脐下腹部是也。顾吾之为是书,意在发挥平素之心得,以论理地记述之,绝不愿参以道家铅汞之说,故不取向者丹田之名称,而名之曰重心。物理学之公例,凡物重心定则安;重心偏则倾;百尺之塔,凌云之阁,巍然独峙而不倚者何故?曰唯循重心之公例故。

悲哉世俗之人,不知反求其根本,而安定其重心;终日蝇营,神明憧扰,致心性失其和平,官骸不能从令,疾病灾厄,于焉乘之,殊可悯已。静坐之法,浅言之,乃凝集吾之心意,注于重心之一点,使之安定。行持既久,由勉强几于自然,于是全身细胞,悉皆听命,烦恼不生,悦怿无量。儒家之主静,老氏之抱一,佛家之禅观,命名各异,究其实,罔非求重心之安定而已。

第三节 静坐与生理的关系

人体之构造,复杂精妙,实有不可思议者。今日科学虽发达,于此学尚只窥其途径,未能造其极也。请就生理学上言之:吾人全体机关之最大作用,首在生活。即摄取体外之滋养质,供给于体内各机关;排泄体内之废料于体外而已;是名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之作用,无一息停止;司其枢纽者,厥唯循环器。循环器,包括心脏、脉管、淋巴腺而言。所以运行血液于全身,循环不已者也。心脏有四房,为发血器官;脉管有动脉、有静脉;淋巴腺遍布全身,与静脉并行;一面吸收营养物,输送于动脉管;一面摄取老废物,达于静脉管。血液之循环,全恃呼吸;呼出碳酸气,吸进氧气,使静脉中紫血,变为红血输入动脉。此循环约二十四秒时,全体一周;一昼夜三千六百周。吾人呼吸次数,一昼夜二万余次;所吸清气,共三百八十余方尺;每人体中血液,平均以二升五合计。所澄之血,有一万五千余斤;如此伟大之工作,吾人初不自觉也。运行之速如此。若呼吸合法,血液无阻滞,则身体健康;一有阻滞,则各机关受其病;各机关或有损伤,亦能使血液阻滞而生病。

血液停滞,百病遂生。其原因有种种:

(1)呼吸不合法,不能尽吸氧吐碳之功用。

(2)常人全身血量,半储于腹部;腹力不紧,恒多郁血,使他部失调。

(3)内脏器官,属交感神经所管辖,不能直接达于大脑,在生理学上谓之不随意筋;言其作用,虽在人之睡卧时,全身静止,亦不稍停,不能以人之心意左右之;故其阻滞而病,人每不及预防。

(4)心脏跳动时,于动脉之发血接近而有力;至静脉管,则自头部及四肢,回血入心,心脏跳动之力,所及甚微,故亦易停滞。

是故人身之血液,正犹社会之金融,利于流通。金融停滞,社会必起恐慌;血液停滞,人身必生疾病。然吾人每不及预防。卫生家只能用清洁、运动、多得日光空气等法,辅助其运行而已。唯静坐之法,使重心安定于下部,宛如强固之中央政府,得以指挥各机关。呼吸因练习而调和。藉呼吸之功用,使横膈膜上下动作,腹力紧凑,可逐出腹部之郁血,使返心脏;复由心脏逼出鲜血,输送全身。呼吸功深,增加内脏感觉,使不随意筋,亦能尽其作用;而心脏之跳动,亦自然循序而有力。如是血液循环,十分优良(详见经验篇),新陈代谢作用圆满,即不致生病。偶有疾病,亦能预先知之,使之不久复元。治病于未发之先,较诸已病而汲汲求治者,其效不可同日而语也。

第四节 静坐与心理的关系

人身有肉体与精神两方面,而其不可思议处,多在精神方面,此宗教及哲学所由起也。持极端唯物论者,则谓吾人心意之作用,不过有生以来经验之迹象,印于脑中者,恒随肉体以俱尽,殆不承认有精神界;持极端唯心论者反,谓世界一切,皆由心造,无心则无物;是皆陷于一偏之见。究之心身两方面,不可偏废,而心意尤能影响于肉体。概而论之,其例实多:愧耻内蕴,则颜为之赤;沉愁终夜,则发为之白;此精神之影响于形体一也。愉快时则五官之所见所闻皆美,悲哀时则否;此精神之影响于形体二也。快感起时,则食欲增进,不快之时则食欲减少;此精神之影响于肠胃也。愤怒嫉妒等不正感情起时,能使血液及各部组织中,发生毒素;此精神之影响于血液也。至若催眠术之利用暗示,使被术者执热之火箸,而告之曰:“不热。”执者即不觉其苦,并肌肤不少变者,其例又不胜枚举也,精神之能左右肉体,从可知矣。

世人不知此义,心战于内,物诱于外,全体精神,既妄想颠倒,涣散而不统一,不能宰制肉体。于是肉体则徇种种嗜好,戕贼其生机。心与形日离,遂生百病,甚且夭折,比比然也。静坐者能萃全身精神而统于一,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自然体气和平,却病延年。一者何?即重心之谓也。

第五节 重心即身心一致之根本

重心于心理方面,能使血液运行优良;在心理方面,能使精神统一;是知身之重心,不能有所区别。是故重心安,则身之健康,心之平和,同时并得;重心不安,则身之健康,心之平和,同时胥失。世人妄生分别,锻炼肉体者,忽于精神之修养;修养精神者,则又轻视夫肉体之锻炼,皆不察之过也。盍于身心一致之根本,加之意乎?

第六节 静字之真义

地球绕日以行,动而不息,吾人栖息于地球之上,亦随地之动以为动,然则宇宙万物,唯一动字可以概之,安所谓静耶?故动静之真义,未可以常说解之。吾之所谓动者,指吾人自己有所动作,反乎地球行动方向之谓;吾人之所谓静者,即吾人自己无所动作,合乎地球行动方向之谓。盖地球之行动,吾人毫不能感觉者也。静之至,斯能造乎毫不感觉之域,而与地之动一辙矣。

第七节 静坐中安定重心之现象

重心之安定,前既言之;然静坐时如何现象,不可不一述。重心安定在脐下之腹部,其初借调息之法(详见方法篇),俾全身血液运行之力,集中于兹;脐下腹部膨胀,富于韧性之弹力;是为重心安定之外形。至其内界,则体气和平,无思无虑,心意寂然,注于一点,如皓月悬空,洁净无滓;是为重心安定之内象。唯静坐可以得之,其妙有不可言喻者。

第八节 形骸之我与精神之我

人身有肉体、精神两方面,故有形骸之我与精神之我。常人牵于耳目口体之欲,只知形骸之我,遂不见精神之我。重心扰乱,上浮于胸,全身机关,失于调节,轻则罹病,重则死,死时气必逆壅,即重心上塞也。从事修养者,肉体与精神,固宜兼顾。然吾见世之体育家,锻炼筋骨,极其强固,一旦罹不测之病,奠之能御,甚且成为废人者有之。而禅师或哲学家,锻炼心意,能藉修养之作用,驱除病魔;虽躯体孱弱,而卒能寿及期颐者,往往而然。可知精神之我,其能力有远过于形骸之我者矣。静坐之法,使重心安定,可以合形神为一致,而实则能以神役形。每日按时行之,毋使间断,亦可名之为精神体操。

第六章 方法篇

原理既明,宜详方法。静坐之方法,有两大要件:(1)端整姿势;(2)调节呼吸;此为入门之紧要关键,今以次说明之。

第一节 姿势

一、静坐前后之注意

(1)备静室一间,或即用卧室,开窗阖户,不使他人来扰。

(2)制软厚之褥或垫,备久坐之用。

(3)入坐前解衣宽带,使筋肉不受拘束。

(4)平直其身,脊骨不曲,端正就坐。

(5)静坐毕,宜徐徐张眼,及舒受手足切勿匆遽。

二、静坐时之两足

(1)盘足而坐,既以左胫加于右胫之上,复以右胫互加于左胫之上(卷首第一图)。

右式俗称双膝盘,佛家谓趺之坐,乃盘膝之最完全者。论其作用,则如此姿势,两膝盖必皆紧着于褥,全身筋肉,如弓之伸张;坐时自然端直,不致前后左右欹斜。然初学者不易仿效,年龄较长,学之更难;故不必勉强。

(2)盘时或以左胫加于右胫之上,或以右胫加于左胫之上,均可随人之习惯(卷首第二图)。

右式俗称为单盘膝。此式较双盘膝有缺点:如左胫加于右胫之上,则左膝盖必落空,不能紧着于褥,坐者身易向右倾斜;右胫加于左胫之上,则右膝盖必落空,不能紧着于褥,坐时向左倾斜。初学者不能双盘,自以单盘膝为宜,唯须注意姿势端直,身不倾斜,其功效一也。

(3)两股交叉如三角形,股之外侧,紧着于褥上,重心自然安定于脐下。(此指双盘言之,若单盘,只有一边紧着于褥。)

(4)初习盘足时,必觉麻木,可忍耐之,久则渐臻自然。

(5)麻木不能忍者,可上下交换其足;如再不能忍,则暂弛之,待麻木既去,再返坐。

(6)如能十分忍耐,任其极端麻木;则麻木之后,自然能恢复原状。若经过此阶级者,盘坐时即永不再麻矣。

三、静坐时之胸部、臀部、腹部

(1)胸部微向前俯,使心窝下降。

心窝降下者,即使横膈膜弛缓也。胸内腹与胃之间,有横膈膜,恰当外部两肋间凹下处,称为心窝。常人之重心,不能安定,其气上浮于心窝。初学静坐时,常觉胸膈闭塞不舒,即心窝不能降下之证。必时时注意于下腹,使横膈膜弛缓,心窝处轻浮而不着力,久之自能降下,而重心方得安定。

(2)臀部宜向后稍稍凸出,使脊骨不曲。

脊骨之形,本三折如弓,在臀部处,略向外弯,故坐时臀部宜凸出。然不可有意用力外凸,循其自然之姿势可也。

(3)腹之下部宜镇定。

镇定下腹,即所以安定重心。然亦非有意运力入腹,乃集中心意于下腹部也。宜先扫除他种杂念,而专注一念于脐下一寸三分之地位,重心自然镇定。

四、静坐时之两手

(1)两手轻轻交握,贴于小腹之前,垂置小腿上。

(2)交握之法,以一手轻握他手四指,两拇指结成交叉之形。

(3)或以左手握右手,右手握左手,均各随意。

(4)两手交握垂下处所,各随人之肢体所宜,或在腹下,或在股上,不必一定。

(5)两手下垂及交握之指尖,当悉任自然,不宜些须着力。

五、静坐时之颜面、耳、目、口及呼吸

(1)头颈正直,面宜向前。

(2)两耳宜如不闻。

(3)眼宜轻闭。

亦有主张两眼微开者,此名垂帘。大抵坐时易于昏睡者,宜用此法。若不昏睡,以闭为宜;盖闭则心静也。

(4)口宜噤,舌抵上腭。

舌抵上腭,亦是使筋肉团结之意。

(5)呼吸宜用鼻,不可开口。(详见后文)

六、静坐时之心境

(1)宜一切放下,勿起妄念。

吾人之意识界,恰如舞台,各个观念,恰如优伶,倏起倏灭时时隐现于舞台中,无刹那之停止。故欲妄念之不起,极为难事。唯注意之一离愈明显,则其他之观念愈伏藏。故能注意于重心之一点,则妄念自渐渐消除。

(2)用返照法,使妄念自然不生。

前言勿起妄念,然勿起云者,亦即一妄念也。故莫如用返照法。返照法亦可谓内视术,常人两目之所视,均注乎外物,罔有能反观其内容;静坐时闭合两目,反观吾之意识,先将妄念之起灭,头绪理清,甲念起则返照之,不使攀缘,则甲念空;乙念起,亦返照之,不使攀缘,即乙念空。正其本,清其源,久之则妄念自然不生。

初学静坐者,往往有一种谬误之见,恒云:“未学静坐,妄念反少;一学静坐,妄念反多。”此实误解。盖吾人念念起伏,妄念本多,未习静者,乃不自觉,及习静后,始能觉之,此实自觉之第一步。由此用返照法,反复练习,则妄念自渐渐减少。决不宜因妄念之多,而自画也。

(3)静坐本可以消除疾病,增进健康,然此等要求愈病及健康之观念,亦宜屏弃勿思。

(4)当纯任自然,勿求速效;宜如一叶扁舟,泛乎中流,弃棹舍帆,任其所之。

(5)静坐时两目闭合,犹可不见外物,唯外界之音响,接于两耳,心中即生妄念,最难处置。故宜收视返听,虽有音响,置诸罔闻。练习既久,能养成泰山崩于前而不动之概方可。

(6)静坐者宜如宗教家,具有信仰之心,初习时往往反觉心中苦闷,必坚定不移,继续行持,久乃大效。有效与否,全视信仰。

七、静坐之时间

(1)静坐之功候,到极深处,则应终日行、住、坐、卧念兹在兹方可。然初习时不可不规定时间,以早晨起床及晚间就寝前各坐一次为宜。否则每日至少必有一次静坐。

(2)每次静坐之时间,固愈长愈妙;然不必有意求长,当听其自然;能坐至三十分钟,日久继续不断,则收效已不少矣。

(3)事繁之人,每次静坐,以四十分钟为宜;能延长至一小时更妙。

(4)时间不论早晚皆宜,若每日只能坐一次者,以早晨起床后为佳。

(5)每晚就寝前,能为十五分或二十分之短时间静坐,颇有效。总之,以起床后之静坐为主,就寝前之静坐副之可也。

(6)早起,先在床抚摩上下腹,调整呼吸(方法详见后文),次通大小便,次盥嗽,然后静坐。

静坐总以便后为宜,然因各人习惯不同,早晨或有不能大便者,则亦备从其习惯可矣。

同类推荐
  • 养生就是手边事

    养生就是手边事

    本书内容包括:我们身体里有着怎样的秘密;了解身体反射区,健康变成举手之劳;读懂你的身体特质,健康才能对号入座;从经络下手,大小疾患定点清除等。
  • 千古中医养生

    千古中医养生

    《千古中医养生》汇集了古代众多文献典籍中的养生精华,从起居、四时、调神、养性、饮食、气血、形体、脏腑、情志、导引、方药、房事、生育、劳逸、出游、养老等诸多方面入手,充分展现中医养生所主张的以预防为主,主动调整自我,避免外邪入侵的养生思想与观念,同时又为您简要地介绍了一些常见疾病的养生保健方法。
  • 明明白白降血脂

    明明白白降血脂

    本书从血脂的来源讲起,阐释了高血脂对全身的危害,讲解了药物治疗法、饮食治疗法、运动治疗法在防治高脂血症方面的作用。居家调养部分讲解了如何从一年四季的衣食住行入手,调控高血脂;防治并发症部分讲解了如何防止、延缓及治疗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高血脂并发症或伴发病。本书特点是用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解释医学知识,并配有多幅插图,内容深入浅出,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保健知识,可供高脂血症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 健康预警与疾病信号

    健康预警与疾病信号

    应对健康危机,最好的方式,就是管好自己、趋利避害,同时能够及早地知晓健康预警和疾病信号,从而做到对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将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以保障身心的健康。正是基于这种理念,本书精选汇集了相关资料,全方位介绍了人体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各个部位的异常表现。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础润而雨,月晕而风”——使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细微的变化,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了解健康的状况和走向,以防微杜渐,益寿延年。
  • 老少皆宜的运动处方

    老少皆宜的运动处方

    该书分4章,分别介绍了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和内容,适合青少年健身的运动处方,中老年的运动处方以及防病治病的运动处方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帝国首席:豪门厚爱

    帝国首席:豪门厚爱

    六年前,两人是一对让人羡慕的情侣。然而,他悄无声息的离开了。六年后,一场婚姻再次将两人束缚在一起。他忘了她,她对他再次展开激烈的追求。“冷夜,你注定是我冰若溪的男人。”“女人,滚。”种种意外,导致她慢慢对他失望透顶……新浪微博:慕柠悠
  • 青龙

    青龙

    狗与人的情感,人与狗的情仇,一种误会导致汪三老汉竟然动用斧头把自己心爱的狗杀掉,后悔莫及。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后来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详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 红楼之痴颦泪

    红楼之痴颦泪

    她一片冰心,无处惹尘埃,虽然风风雨雨早已瘦了朱颜,冷月的光华中她还可以坦然,还可以勇敢面对一世悲欢。她唯独无法面对的是缘尽的遗憾。如果上天不让她那么早走,她是否甘愿一次次泪洗红妆,甘愿让青丝变白发,只为了守住今生难忘的爱,相许的心,只为了纷乱的思绪中那太多的放不下。叹人间,琴断指伤,再燃尽那旧诗行,空留月影倚靠着一面孤单的墙。将来,谁还会走进一个寂静的黄昏,轻抚着竹上的斑斑泪痕,再忆起当年这葬花的凄惘?
  • 汐年何求

    汐年何求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那年第一场梅花盛开的山上,一见倾城,再见倾心,三见只为君。不管未来风雨如何,有我在身边,我相信我们可以一起度过。
  • 香灵

    香灵

    相传沉香阁内,没有做不成的交易,只有找不到路的人。相传沉香阁的老板,国色天香身份神秘,是隐世的高人。相传沉香阁主的老板娘精通风水命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相传……叶沉香冷冷一笑,高人?君子?放屁!前世她为天下人斩灵引路,天下人却处处相负背信弃义,怀恨惨死。今世她不择手段只为活着,却遇上一断断奇遇纠葛,与他纠缠不休。末世将至,她重生为灵,开启一段不同寻常的末世之旅。【这应该是个坑?慎入,因为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想更新……】
  • 雪暗凋旗画:一代女将的史诗

    雪暗凋旗画:一代女将的史诗

    她与他青梅竹马,结为眷侣,但却年轻气盛因小事决然分别,世道离乱,沧海桑田,他们竟从自此不曾相见,她由此开始了血与火的涅槃之旅,加入飞骑军成为威震一方的女将军,而后嫁入王府成为小王爷的爱妃,他继承家业富甲一方,却终身未娶。二十年后,终相见,她带着六岁的爱子,问道:你和夫人都安好么?他凄然一笑,安好。
  • 神医相师

    神医相师

    救了特种兵王一命的楚南选择低调生活,高科技的东西,咱不懂,咱只发扬华夏的传统国粹。一盒妙手银针,一部风水相书,一手失传古武,且看楚南如何纵横都市,光耀华夏!
  • 修真农民混都市

    修真农民混都市

    秦川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子,身份低微,却偶然间得到了修真传承。炼药,办厂样样精通,古玩,玉石眨眼便能分出真假。也正因此,一个个美女纷至沓来,妩媚女老板,冰山女总裁,清纯校花,冷血女杀手......
  • Mr.Right不识相

    Mr.Right不识相

    台湾作家[黎斐]的免费全本小说《Mr.Right不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