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3600000017

第17章 晚晴集及格言别录(1)

晚晴集

一、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二、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於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三、我若多瞋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瞋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瞋恨故,於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四、迦叶白佛:我等从今,当於一切众生生世尊想,若生轻心,则为自伤。佛言:善哉快论!(首楞严三昧经依宝王论节文)

五、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梵网经)

六、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七、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塚,虚受诸辛苦!(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八、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於他人。数生於喜怒?(诸法集要经)

九、瞋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佛遗教经)

十、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佛遗教经)

十一、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周利槃陀伽尊者,三月不能诵得,即此伽陀也。)

十二、名誉及利养,愚人所爱乐,能损害善法,如剑斩人头。(有部律)

十三、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智者大师)

十四、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十五、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唯。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货,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律师)

十六、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岩禅师)

十七、我且问你,忽然临命终时,你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黄檗禅师)

十八、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於镜,其可得耶?好恶是非,对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於境,其可得耶?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咸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飞锡法师)

十九、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那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幡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盘山禅师)

二十、元无我人,为谁贪瞋?(圭峰法师)

二十一、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佛眼禅师)

二十二、学道人逐日但将检点他人底工夫,常自检点,道业无有不办。或喜或怒,或静或闹,皆是检点时节。(大慧禅师)

二十三、化人问幻士,谷响答泉声,欲达吾宗旨,泥牛水上行。(永明禅师)

二十四、千峰顶上一茅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归宗芝庵禅师)

二十五、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石屋禅师)

二十六、即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云峰禅师)

二十七、琐琐含生,营营来去者,等彼器中蚊蚋,纷纷狂闹耳!一化而生,再化而死,化海漂荡,竟何所之?梦中复梦,长夜冥冥,执虚为实,曾无觉日!不有出世之大觉大圣,其孰与而觉之欤?(仁潮禅师)

二十八、纵宿业深厚,不能顿断;当方便制抑,自劝自心。(妙叶禅师)

二十九、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莲池大师)

三十、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莲池大师)

三十一、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莲池大师)

三十二、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身处处同。草食胜空腹,茅堂过露居,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莲池大师)

三十三、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袁了凡)

三十四、只“强顺人情、勉就世故”八个字,误却你一生大事。道业未成,无常至速!急宜敛迹韬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误!(西方确指)

三十五、深潜不露,是名持戒,若浮於外,未久必败。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三十六、种种恶逆境界,尽情看作真实受益之处。名利、声色、饮食、衣服、赞誉、供养,种种顺情境界,尽情看作毒药毒箭。(藕益大师)

三十七、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藕益大师)

三十八、善友罕逢,恶缘偏盛,非咬钉嚼铁,刻骨镂心,何以自拔哉?(藕益大师)

四十、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藕益大师)

四十一、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藕益大师)

四十二、篱菊数茎随上下,无心整理任他黄,后先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诵帚禅师)

四十三、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四十四、幸赖善缘,得闻法要,此千生万劫转凡成圣之时。尚复徘徊歧路,乍前乍却,则更历千生万劫,亦如是而止耳!况辗转沦陷,更有不可知者哉?(彭二林)

四十五、轮转生死中,无须臾少息,犹复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与菩萨,为之痛心而惨目也!(彭二林)

四十六、汝信心颇深,但好张罗,及好游,好结交,实为修行一大障。祈沈潜杜默,则其益无量戒之!(印光法师)

四十七、汝是何等根机,而欲法法咸通耶?其急切纷扰,久则或致失心!(印光法师)

四十八、当主敬、存诚、於二六时中,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印光法师)

四十九、直须将一个死字,(原注云此字好得很)挂到额颅上。(印光法师)

五十、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人,此过去宿命已作佛道来也。(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依迦才净土论引文)

五十一、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浮,无可乐者!(无量寿经)

五十二、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观无量寿佛经)

五十三、才有病患,莫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善导大师)

五十四、我未曾见闻,慈悲而行恼,互共相瞋恚,愿生阿弥陀。若人如恒河,恶口加刀杖,如是皆能忍,则生清净土。(诸法无行经)

五十五、生宏律范,死归安养,平生所得,唯二法门。(灵芝元照律师)

五十六、凡闻恶声,则念阿弥陀佛以消禳之,愿一切人不为恶行;凡见善事,则念阿弥陀佛以赞助之,愿一切人皆为善行;无事则默念阿弥陀佛,常在目前,便念念不忘;能如此者,其於净土决定往生。(王龙舒)

五十七、人生能有几时?电光眨眼便过!趁未老、未病、抖身心、拨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时工夫,修一时净业;由他命终,我之盘缠预办,前程稳当了也。若不如此?后悔难追!(天如禅师)

五十八、如就刑戮;若在狴牢;怨贼所追;水火所逼;一心求救,愿脱苦轮。(天如禅师)

五十九、於此土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妙叶禅师)

六十、此界释迦已灭,弥勒未生,贤圣隐伏。众生奔波苦海,犹失父之儿。若不以极乐愿王为归,谁为救护?(妙叶禅师)

六十一、闻教便行,奚待更劝?(妙叶禅师)

六十二、惟名闻利养;甜爱软贼;及瞋心瞋火;虽有佛力,不能救焉!行者当深加精进,以攘却之!(妙叶禅师)

六十三、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自若;息世杂善;不贪名利;将过归己;捐弃伎能,惟求往生。(妙叶禅师)

六十四、娑婆有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所牵;矧多爱乎?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所转;矧多念乎?(幽溪法师)

六十五、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瞋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瞋。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无央无待。凡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幽溪法师)

六十六、如何说得娑婆苦?苦事纷纷等猬毛!(西斋禅师)

六十七、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以设像为师,经论为侣。(袁宏道)

六十八、五浊恶世寒热苦恼,秽相熏炙,不容一刻居住。(袁宏道)

六十九、问:“人不信净土,恐只是本来福薄?”答:“此言甚是!”(莲池大师)

七十、余下劣凡夫,安分守愚,平生所务,唯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今老矣!倘有问者,必以此答。(莲池大师)

七十一、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往生极乐国,上品莲华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莲池大师)

七十二、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力。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藕益大师)

七十三、弹指归安养,阎浮不可留。(藕益大师)

七十四、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藕益大师)

七十五、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世之最可爱惜者,莫过光阴;一念净即佛界缘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动一念即十界种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熏修净业。(彻悟禅师)

七十六、悲哉众生!欲念未除,道根日坏。佛之视汝,将何以堪?(彭二林)

七十七、子等归向极乐,全须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锢;污泥中便有莲华出现也。(彭二林)

七十八、莲华种子,荣悴由人。时不相待、珍重!珍重!(彭二林)

七十九、上品见佛速,下品见佛迟,虽有迟速异,终无退转时。参禅病著相,念佛贵断疑,实实有净土,实实有莲池。(张守约)

八十、念阿弥陀佛,正觉圆满之名;观极乐世界,清净庄严之相;如此滞著,只怕未能切实;果能切实,则世间种种幻化妄缘,自当远离。(悟开禅师)

八十一、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印光法师以下悉同)

八十二、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八十三、业障重、贪瞋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八十四、佛固不见弃於罪人,当承兹行以往生耳。

八十五、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实实是乐,深信佛言,了无疑惑。

八十六、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

八十七、业识未消,三昧未成,纵谈理性,终成画饼。

八十八、入理深谈,且缓数年!

八十九、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

九十、汝虽於净土法门,颇生信心;然犹有好高骛胜之念头,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妇自命!

九十一、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终多是手忙脚乱,呼爹叫娘。

九十二、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驰求,不知返照回光。

九十三、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骛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九十四、当今之时,其世道局势,有如安卧积薪之上,其下已发烈火;尚犹悠忽度日,不专志求救於一句佛号。其知见之浅近甚矣!

九十五、心跳恶梦,乃宿世恶业所现之兆;然现境虽有善恶,转变在乎自己;恶业现而专心念佛,则恶因缘为善因缘。

九十六、当恪守净宗列祖成规,持斋念佛,改恶修善,知因识果,植福培德;以企现生消除业障,临终正念往生;庶不虚此一生,及亲为如来弟子耳。

九十七、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

九十八、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於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於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

九十九、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一百、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妙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

一百〇一、末世众生,无论有善根,无善根,皆当决定专修净土;善根有,固宜努力!无,尤当笃培!

一百〇二、汝须自知好歹,修行要各尽其分,潜修默契方可!急急改过摄心念佛!

同类推荐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族群性的建构和维系:一个宗教群体历史与现实中的认同

    本书主要以中国西北回族中一个宗教性群体——西道堂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尝试性地应用于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中,并进一步对西北回族内部差异性做出阐述。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如同在深夜的每个时刻,心灵不可思议地洞开,月光如水一般漫进生命最黑暗的地方,于是整个生命通体透亮。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也就是心灵最黑暗的时候。当光明如血一般灿开的瞬间,会有怎样的惊喜与悚慄,滚过雷鸣般的静默!
热门推荐
  • 《彩虹的祝福》

    《彩虹的祝福》

    关于家庭教师和w-inds.的同人作品。平行世界,兄妹禁忌恋主线,人物有真实有原创。悲喜不定,温馨清水慢热型,涉及吸血鬼等题材。
  • 弃子在都市

    弃子在都市

    萧飞自幼没有父母,但是他记事起便有一位老师傅,萧飞跟随自己的师傅在大山生活数年,学习着师傅传受的一切。可望着能有朝一日走出大山,可是无论他往那一个方向走最终还是会回到起点,按照师傅的话在自己没有得到认可前是走不出去的。在历经数次之后萧飞也是最终放弃,一心一意的追随这自己的师傅修行。
  • 男孩冒险书

    男孩冒险书

    男孩们,想经历一次过山车的身心冒险之旅吗?父母们,想把孩子塑造成勇敢智慧的群体领袖吗?请翻阅本书寻找最佳方案。它既有有趣、惊险刺激的故事,又有一个个使你轻松变成冒险男孩的魔法,既有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有一些成长类影片……只要你想成为更加勇敢智慧的男孩,这里就有你需要的东西!
  • 玩世至尊

    玩世至尊

    他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小混混,却偏偏又是九五至尊的命。一个游戏风尘不羁的浪子,穿越到三国时代,群雄争霸,看他之后如何揽美女戏江山。
  • 水浒传(上)

    水浒传(上)

    被外国人推崇备至的中国英雄传奇小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水浒传》这部著作始终是伟大的,幷且满含着全人类的意义,尽管它问世以来已经过去了几个世纪。”《大英百科全书》:“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因以通俗的口语形式出现于历史杰作的行列而获得普遍的喝彩,它被认为是*有意义的一部文学作品。”
  • 极品明王

    极品明王

    高三刘志偶回大明看他如何步步生莲宦官当道、锦衣夜行、华山论剑、流芳百年、提缰铁骑、碧天成名、破敌倭寇、痛击戎狄、扮猪吃虎、芳妻如云、明镜清玄、收复河山、万人朝拜、武林至尊、
  • 必知的外国将帅

    必知的外国将帅

    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
  • 108个江湖阅历

    108个江湖阅历

    无论是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还是社交场、朋友场,都存在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有陷阱。尤其是20几岁的年轻人,阅历浅,难免会走一些弯路、碰一些钉子、上一些当;也难免在残酷的生意场、官场、职场、情场、社交场等方面的竞争中吃亏,又或者因为不懂某些规矩而得罪人、办错事。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领导课

    领导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先当好士兵才能当好将军,先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好下属,因此对于有志于做领导的员工来说,必须在年轻时代特别是30岁以前就要学习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重要的领导能力,为今后走向领导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书结合当今中国的企业现状和管理实践,总结出33堂最重要的领导课,探讨了自我管理、用人、沟通、激励、体制、团队、授权、执行、决策、创新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提炼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中国式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当一个好领导的奥妙所在,还可以学到非常实用的领导方法,为你今后的领导工作奠定基石,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 仗剑星辰

    仗剑星辰

    星辰变幻,仗剑驰骋,天道不公,我便逆天。普通的出身决定不了未来,匮乏的资源却挡不住努力;既然天要与我作对,我便仗剑星辰,斩天破界,建立我自己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