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2800000007

第7章 弘一法师在各地讲法汇集(3)

因限于时间,以上所言者殊略,但亦可知改过之大意。最后,余尚有数言,愿为诸君陈者:改过之事,言之似易,行之甚难。故有屡改而屡犯,自己未能强作主宰者,实由无始宿业所致也。务请诸君更须常常持诵阿弥陀佛名号,观世音地藏诸大菩萨名号,至诚至敬,恳切忏悔无始宿业,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之感应。承佛菩萨慈力加被,业消智朗,则改过自新之事,庶几可以圆满成就,现生优人圣贤之域,命终往生极乐之邦,此可为诸君预贺者也。

常人于新年时,彼此晤面,皆云恭喜,所以贺其将得名利。余此次于新年时,与诸君晤面,亦云恭喜,所以贺诸君将能真实改过,不久将为贤为圣;不久决定往生极乐,速成佛道,分身十方,普能利益一切众生耳。

癸酉五月在万寿岩讲

三归之略义

三归者,归依于佛、法、僧三宝也。

三宝义甚广,有种种区别。今且就常人最易了解者,略举之。

佛者,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诸佛是也。法者,为佛所说之法,或菩萨等依据佛意所说之法,即现今所流传之大、小乘,经律论,三藏也。僧者,如菩萨声闻诸圣贤众、下至仅剃发被袈裟者皆是也。

归依者,归向依赖之意。

归依于三宝者,乞三宝救护也。《大方便佛报恩经》云:譬人获罪于王,投向异国以求救护。异国王言,汝来无畏,但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相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罪。归向三宝,以求救护。若诚心归依,更无异向,不违佛教,魔王邪恶,无如之何。

◎既已归依于佛,自今以后,决不再依天仙神鬼一切诸外道等。

◎既已归依于法,自今以后,决不再依诸外道典籍。

◎既已归依于僧,自今以后,决不再依于不奉行佛法者。

授三归之方法

一.忏悔。

二.正授三归。

三.发愿回向。

应先请授者详力解释此三种文义。因仅读文而未解义,不能获诸善法也。

正授三归之文有多种,常所用者如下:

◎我某甲,尽形寿,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

◎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三结。

前三说时,已得归依善法。后三结者,重更叮咛令不忘失也。

忏悔文及发愿回向文,由授者酌定之。但发愿回向,应有以此功德,回向众生,同生西方,齐成佛道之意。万不可惟求自利也。

授三归之利益

经律论中,赞叹归依三宝功德之文甚多。今略举四则。《灌顶经》云:受三归者,有三十六善神,与其无量诸眷属,守护其人令其安乐。《善生经》云:若人受三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四宝者:金、银、琉璃、玻璃),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三归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较量功德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如稻麻竹苇。若人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满二万岁,诸佛灭后,各起宝塔,复以香花供养,其福甚多,不如有人以清净心,归依佛法僧三宝所得功德。《大集经》云:妊娠女人,恐胎不安,先授三归已,儿无加害;乃至生已,身心具足,善神拥护。是母受兼资于子也。

结诰

在本寺正式讲律,至今日圆满。今日所以聚集缁素诸众,讲三归大意者,一以备诸师参考,俾他日为人授三归时,知其简要之方法也。一以教诸在家人,令彼等了知三归之大意,俾已受者,能了此意,应深自庆幸。其未受者,先能了知此意,且为他日依师受三归之基础也。

癸酉闰五月五日在泉州大开元寺讲

三宝者,佛、法、僧也。其义甚广,今惟举其少分之义耳。

今言佛者,且约佛像而言,如木石等所雕塑及纸画者也。

今言法者,且约经律论等书册而言,或印刷或书写也。

今言僧者,且约当世凡夫僧而言,因菩萨罗汉等附入敬佛门也。

第一、敬佛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礼佛时宜洗手漱口,至诚恭敬,缓缓而拜,不可急忙,宁可少拜,不可草率。佛几清洁,供香端直,供佛之物,以烹调精美人所能食者为宜。今多以食物之原料及罐头而供佛者殊为不敬,某师大悲咒行法中曾痛斥之。又供佛宜在午前,不宜过午也。供水果亦宜午前。供水宜捧奉式。供花,花瓶水宜常换。

纸画之佛像,不可仅以绫裱,恐染蝇粪等秽物也(少蝇者或可)。宜装入玻璃镜中。

木石等雕塑者,小者应入玻璃龛中,大者应作宝盖罩之,并须常拂拭像上之尘土。

凡大殿及供佛之室中,皆不宜踞坐笑谈。如对于国王大臣乃至宾客之前尚应恭敬,慎护威仪,何况对佛像耶!不可佛前晒衣服,宜偏侧。不得在殿前用夜壶水浇花。若卧室中供佛像者,眠时应以净布遮障。

第二、敬法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读经之时,必须洗手漱口拭几,衣服整齐,威仪严肃,与礼佛时无异。益大师云: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千遍万遍,寤寐不忘,如是乃能获读经之实益也。

对于经典应十分恭敬护持,万不可令其污损。又翻篇时宜以指腹轻轻翻之,不可以指爪划,又不应折角,若欲记志,以纸片夹入可也。

若经典残缺者亦不可烧。卧室中几上置经典者,眠时应以净布盖之。

附每日诵经时仪式

礼佛——多少不拘。

赞佛

供养——愿此香华云等。

读经

回向——不拘,或用我此普贤殊胜行等。

第三、敬僧略举常人所应注意者数条

凡剃发披袈裟者,皆是释迦佛子,在家人见之,应一例生恭敬心;不可分别持戒破戒。

若皈依三宝时,礼一出家人为师而作证明者,不可妄云皈依某人。因所皈依者为僧,非皈依某一人,应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生平等心,至诚恭敬,尊之为师,自称弟子。则与皈依僧伽之义,乃符合矣。

供养僧者亦尔。不可专供有德者,应于一切僧生平等心,普遍供之,乃可获极大之功德也。专赠一人功德小,供众者功德大。

出家人若有过失,在家人闻之,万不可轻言。此为佛所痛诫者,最宜慎之。

以上已略言敬三宝意义。兹附有告者,厦门泉州神庙甚多,在家人敬神,每用猪鸡等物。岂知神皆好善而恶杀,今杀猪鸡等物而供神,神不受享,又安能降福而消灾耶。惟愿自今以后,痛革此种习惯,凡敬神时,亦一例改用素食,则至善矣。

癸酉七月十一日在泉州承天寺为幼年诸学僧讲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用,决非凡夫所能随学。但其他经律等,载佛所行事,有为我等凡夫作模范,无论何人皆可随学者,亦屡见之。今且举七事。

一.佛自扫地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柰耶杂事》云:世尊在逝多林。见地不净,即自执帚,欲扫林中。时舍利子大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诸大声闻,见是事已,悉皆执帚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扫除已。入食堂中,就座而坐。佛告诸比丘。凡扫地者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清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二.佛自舁(音余,即共扛抬也)弟子及自汲水

《五分律》中《佛制饮酒戒缘起》云:婆伽陀比丘、以降龙故,得酒醉。衣钵纵横。佛与阿难舁至井边。佛自汲水、阿难洗之等。

三.佛自修房

《十诵律》云:佛在阿罗毗国。见寺门楣损,乃自修之。

四、佛自洗病比丘及自看病

《四分律》云:“世尊即扶病比丘起,拭身不净。拭已洗之。洗已复为浣衣晒干。有故坏卧草弃之。扫除住处,以泥浆涂洒,极令清净。更敷新草,并敷一衣。还安卧病比丘已,复以一衣覆上。”

《西域记》云:“祗桓东北有塔,即如来洗病比丘处。”

又云:“如来在日,有病比丘,含苦独处。佛问:‘汝何所苦?汝何独居?’答曰:‘我性疏懒不耐看病,故今婴疾无人瞻视。’佛愍而告曰:‘善男子!我今看汝。’”

五.佛为弟子裁衣

《中阿含经》云:“佛亲为阿那律裁三衣。诸比丘同时为连合,即成。”

六.佛自为老比丘穿针

此事知者甚多。今以忘记出何经律,不及检查原文。仅就所记忆大略之义录之。佛在世时,有老比丘补衣。因目昏花,未能以线穿针孔中。乃叹息曰:“谁当为我穿针。”佛闻之,即立起曰:“我为汝穿之等。”

七.佛自乞僧举过

是为佛及弟子等结夏安居竟,具仪自恣时也。《增一阿含经》云:“佛坐草座(即是离本座,敷草于地而坐也。所以尔者,恣僧举过,舍骄慢故)告诸比丘言:‘我无过咎于众人乎?又不犯身口意乎?如是至三。’”

灵芝律师云:“如来亦自恣者,示同凡法故,垂范后世故,令众省己故,使折我慢故。”

如是七事,冀诸仁者勉力随学。远离骄慢,增长悲心,广植福业,速证菩提。是为余所希愿者耳!

万寿岩念佛堂开堂演词甲戌八月

今日万寿禅寺念佛堂开堂,余得参末席,深为荣幸。近十数年来,闽南佛法日益隆盛,但念佛堂尚未建立,悉皆引为憾事。今由本寺住持本妙法师发愿创建,歼闽南风气之先。大众欢喜,叹为希有。本妙法师英年好学,亲近兴慈法主讲席已历多载。于天台教义及净土法门悉能贯通。故今本其所学,建念佛堂弘扬净土,可谓法门之龙象,僧中之芬陀矣。

今念佛堂既已成立。而欲如法进行,维持永久,胥赖护法诸居士有以匡辅而助理之。

考江浙念佛堂规则,约分二端。一为长年念佛,二为临时念佛。长年念佛者,斋主供设延生或荐亡牌位,堂中住僧数人乃至数十人,每日念佛数次。

临时念佛者,斋主或因寿诞或因保病或因荐亡,临时念佛一日,乃至多日,此即是水陆经忏之变相。

以上二端中,长年念佛尚易实行。因规模大小可以随时变通,勉力支援犹可为也。若临时念佛,实行至为困难。因旧日习惯,惟尚做水陆诵经拜忏放焰口等。今遽废此习惯,改为念佛,非易事也。

印光老法师文钞中,屡言念佛胜于水陆经忏等。今略引之。与徐蔚如书云:

“至于七中,及一切时,一切事,俱宜以念佛为主。何但丧期。以现今僧多懒惰,诵经则不会者多。而又其快如流,会而不熟亦不能随念。纵有数十人,念者无几。惟念佛则除非不发心,决无不能念之弊。又纵不肯念,一句佛号入耳经心,亦自利益不浅,此余决不提倡作余道场之所以也。又复黄涵之书,数通中,皆言及此。”

文云:

“至于保病荐亡,今人率以诵经拜忏做水陆为事。余与知友言,皆令念佛。以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何以故?诵经则不识字者不能诵,即识字而快如流水,稍钝之口舌亦不能诵,懒人虽能亦不肯诵,则成有名无实矣。拜忏做水陆亦可例推。念佛则无一人不能念者,即懒人不肯念,而大家一口同音念,彼不塞其耳,则一句佛号固已历历明明灌于心中,虽不念与念亦无异也。如染香人,身有香气,非特欲香,有不期然而然者,为亲眷保安荐亡者皆不可不知。”又云:“至于做佛事,不必念经拜忏做水陆,以此等事,皆属场面,宜专一念佛,俾令郎等亦始终随之而念,女眷则各于自室念之,不宜附于僧位之末。如是则不但尊夫人令眷实获其益,即念佛之僧并一切见闻无不获益也。凡做佛事,主人若肯临坛,则僧自发真实心,倘主人以此为具文,则僧亦以此为具文矣。”又云:“做佛事一事,余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若念四十九天佛,较诵经之利益多多矣。”

又复周盂由昆弟书云:

“做佛事,只可念佛,勿做别佛事,并令全家通皆恳切念佛,则于汝母,于汝等诸眷属及亲戚朋友,皆有实益。”又云:“请僧念七七佛甚好。念时,汝兄弟必须有人随之同念。”

统观以上印光老法师之言,于念佛则尽力提倡,于做水陆诵经拜忏放焰口等,则云决不提倡。又云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多多矣。又云诵经拜忏做水陆有名无实。又云念经拜忏做水陆等事皆属场面。又云徒作虚套。老法师悲心深切,再三告诫,智者闻之,详为审察,当知何去何从矣。厦门泉州诸居士,归依印光老法师者甚众。惟望懔遵师训,努力劝导诸亲友等,自今以后,决定废止拜忏诵经做水陆等,一概改为念佛。若能如此实行,不惟闽南各寺念佛堂可以维持永久,而闽南诸邑人士信仰净土法门者日众,往生西方者日多,则皆现前诸居士劝导之功德也。幸各勉旃!

十一月在泉州承天寺律仪法会演讲记录

我出家以来,在江浙一带并不敢随便讲经或讲律,更不敢赴什么传戒的道场,其缘故是因个人感觉学力不足。三年来在闽南虽曾讲过些东西,自心总觉非常惭愧。这次本寺诸位长者再三地唤我来参加戒期胜会,情不可却,故今天来与诸位谈谈,但因时间匆促,未能预备,又缺少参考书,兼以个人精神衰弱,拟在此共讲三天。今天先专为求授比丘戒者讲些律宗历史,他人旁听,虽不能解,亦是种植善根之事。

为比丘者应先了知戒律传入此土之因缘,及此土古今律宗盛衰之大概。由东汉至曹魏之初,僧人无归戒之举,唯剃发而已。魏嘉平年中,天竺僧人传法时到中土,乃立羯磨受法,是为戒律之始。当是时可算是真实传授比丘戒的开始,渐渐达至繁盛时期。

同类推荐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人我国。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热门推荐
  • 异次元星云战纪

    异次元星云战纪

    超级战士金傲征战沙场勇往直前,初上星际疆场便立下奇功伟业,闯荡次元虫洞虎口脱险,驾驭超级战舰血战苍穹,勇闯试炼洞穴过关斩将,成就一代枭雄,笑傲天骄,称霸宇宙。热血、战争、杀戮、机甲、进化、极品、神马的一个都不能少!
  • 上仙饶命

    上仙饶命

    红颜娇媚,佳人如画,长剑在手,勇冠天下。上仙陈凡重生凡间后,谱写了一段羡煞旁人的风骚传说……PS:求收藏,求推荐,新书期很重要~~~~~
  • 浮萍花

    浮萍花

    西子湖畔,烟雨蒙蒙------烟雨濛濛如画!她秋水盈盈波动,唇边绽开纯纯的梨涡浅笑,美的不可思议。他鹰眼微微眯起,帅气的仿佛一个神话。她端庄高雅,含着天使般的微笑,穿行在云河里。她戴着大眼镜,穿着粗布褂,平凡而又善良。她娇柔无力,淑女的令人惊诧。不同的她,却含着动人的梨涡浅笑,她是谁?彷徨中,他却爱上了她!
  • 末世之白夜

    末世之白夜

    身居异能行走在炮火与硝烟中的c国籍雇佣兵,完成一次爆破任务之后,回国度假。本以为可以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却没想到病毒爆发,电影里才有的场景出现在现实世界里,男主角到底怎么才能在末日里活下来。。。
  • 恶魔占据师

    恶魔占据师

    身怀人族血法师血统的少年为何成为了亡灵天灾的死亡骑士?邪恶的占据师和神秘的占星师如何主宰他的命运?在扭曲草原的尽头他又为何杀死自己最爱的人?他拥有无数奇遇、无数法宝、无数女人的爱慕……所以实际上他数学不好,但这无法掩饰他在魔法、武技、历史、机械制造方面的盖人光辉。
  •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秘密:内幕真相

    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秘密:内幕真相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10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名门俏夫人

    名门俏夫人

    茹笑笑,一个现代屌丝女,梦幻着灰姑娘能一招变公主的美好奇异,让人吐血的是老天不疼,雷公打了个喷嚏,却在一次意外穿越。穿越就穿越吧,被人当做箭牌,还被吃了豆腐夺了初吻,那个心中的火啊,忍啊。迷迷糊糊的小脑袋瓜清醒后,竟然是有夫之妇的身份,身后还有两个难缠的小妾,刁钻泼辣。不要紧,来什么扫什么,不就是女人嘛,搞的定。片段一:某天某女在后花园种田,找茬的来了,一声妖媚掐笑:“臭死了,臭死了,哪里来的臭丫头,在这和一坨坨黄金闻香呢,”又来一人撒娇说:“不是闻黄金吧,看来是饿得发慌,想吃吧!”某女哼着小曲,自在自乐的不理会嘲讽她的人,回眸一笑百媚生,双眼眯成一条隙缝,悠悠站起,伸了一个懒腰:“大自然真舒服啊!我好爱你耶!”两个女人冷瞟一眼某女。某女沾沾自喜,勾了勾手指头,好奇的两个女人上前,防不胜防被某女泼了一身好黄金:“哈哈哈,味道不错吧,这才是地地道道的田园菜。”两个女人愤恨的臭骂着:“死丫头,臭贱人,你给我等着。”某女看着狼狈落荒而逃的两人,摇摇手,嬉笑说:“妹妹们,姐姐不送了,欢迎下次再来品尝啊!嘿嘿嘿......”片段二:某男怒吼:“茹笑笑......”某女嘻嘻:“在啦,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某男再吼:“茹笑笑......”某女哈哈:“本姑娘没时间陪你,要找妹子的话,诺,那不是有两个娇艳似花的妖精嘛,多刺挠眼球啊。够你刺激的哈。”某男怒火,一把拎起,像扛麻袋一样,气痒痒的说:“不信爷治不了你的小脾气了。”某女慌了:“放我下来,你又吃我豆腐,放我下来......”本作品宠文,爽文,现代屌丝女来袭,有点儿强,有点儿二的性格,穿越逆袭古代侯府与帝王,看屌丝女的田园感情生活,尽在《名门俏夫人》欢迎亲们跳坑。
  • 沐雪觅锦记

    沐雪觅锦记

    古代乡村小人物的悲喜剧。从小耳濡目染,母亲的软弱,母亲的委屈,母亲的眼泪…九岁的她立志,以后一定要摆脱这种委曲求全的生活,让娘亲不再这么唯唯诺诺,欺负她们家的她一定会还回去!什么?大伯母来顺手摘菜,三婶儿借走的锄头不还?沐雪蹭蹭地出去了…家长里短,磕磕碰碰,勤奋持家,有辛酸也有温馨,日子终归是会过好的。看细水长流式的古代奋斗生活,感受小人物们的浓浓亲情、深深爱意,尽量不冗长。女主成长慧黠型,男主别扭深情型,谱写一曲时而闹心、时而浪漫的清平小调。
  • 傲天流浪记

    傲天流浪记

    一个被封印的少年流落在外,傲天流浪大陆掀起惊涛骇浪
  • 那一年,我跑得好快

    那一年,我跑得好快

    一位乡村少年在一次老师的体罚中,被发现跑得很快,有了上高中的希望。他每天跑步,和班里学习最好的李艳梅被安排在一起。两人互相羡慕,也互相吸引,“我说,李艳梅你没有必要这样用功呀,你都学那么好了,每天这么辛苦,对身体不大好吧。李艳梅笑了一下,她的嘴角处出现几条细小的皱纹,在微亮的天色中好像篆刻上去的。她说,不努力不行啊。哪像你,跑那么快,以后上大学也不用发愁,大学也要招特长生的。”可是县里的运动会乡村小学校的学生根本没有资格参加,希望最终变成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