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2200000004

第4章 齐学(2)

今所传子思、孟轲的文字中,没有谈五行的话。但当时人既说是“案往旧造说”,可见五行之说是民间旧说,初为知识阶级所轻视,后虽偶有邹鲁儒生提出五行之说,终为荀卿所讥弹。

但这个观念到了“齐学”大师的手里,和阴阳的观念结合成一个系统,用来解释宇宙,范围历史,整理常识,笼罩人生,从此便成了中古思想的绝大柱石了。

齐学的最伟大的建立者,自然要算邹衍。他的生平事实,古书记载甚少。《史记》所记,多不甚可信。如说“邹衍后孟子”,又说他是齐宣王时人,又说:

邹子重于齐;适梁,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拂)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史记》七四)

他若是齐宣王、梁惠王同时的人,便不在孟子之后了,况且梁惠王死于前335年(此依《史记》,《通鉴》改为前319年),齐宣王死于前324年(此依《史记》,《通鉴》作前314),燕昭王在位年代为前311年至279年,而平原君第一次作相在前298年,死在251年(均依《史记》)。

《史记·平原君传》说邹衍过赵在信陵君破秦救赵(前257)之后,那时梁惠王已死七十八年了,齐宣王也已死六十七年了(《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也说邹衍过赵见平原君及公孙龙)。

《史记·封禅书》又说:“自齐威、宣时,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这便是把他更提到宣王以前的威王时代了。威王死于前333年,与梁惠王同时。邹衍若与梁惠王同时,决不能在前三世纪中叶见平原君。

《史记》所以有这样大矛盾者,一是因为《史记》往往采用战国策士信口开河的议论作史料;二是因为《史记》有后人妄加的部分;三是因为齐国有三个邹子,而邹衍的名声最大,故往往顶替了其余二邹子的事实,邹忌相齐威王,邹衍在其后,大概当齐宣王湣王的时代。

湣王(《史记》,当前323~284年。依《通鉴》,当前313~284年)与燕昭王同时,邹衍此时去齐往燕(《战国策》二九记燕昭王师事郭隗,而“邹衍自齐往”),也是可能的事。

平原君此时已做赵相(前298),故他见平原君也是可能的事,但决不能在信陵君救赵(前257年)之后。他和孟子先后同时,而年岁稍晚。他的年代约当前350~280年。(此是我修正《古代哲学史》页304的旧说)

《史记》说:

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

这是他著书的动机。他要使有国的人知所警戒,先《大雅》“整之于身”,然后可以恩及百姓。所以《史记》下文又说,“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他要达到这个目的,故利用当时民间的种种知识,种种信仰,用他的想象力,组成一个伟大的系统:“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这是他的方法,其实只是一种“类推”法,从小物推到无垠,从今世推到古代:

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大似是张大之意)并世盛衰,因载其囗祥度制,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窃冥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

这就是“类推”的方法。从“并世”推到天地未生时,是类推的历史;从中国推到海外,是类推的地理。

邹衍的地理颇有惊人的见解。他说:

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

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于是有裨海(小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以字衍)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无地之际焉。(参看桓宽《盐铁论·论邹篇》,及王充《论衡·谈天篇》)

这种伟大的想象,只有齐东海上的人能做。我们看这种议论,不能不敬叹齐学的伟大。

他的历史学其实是一种很“怪迂”的历史哲学。如上文所引,他先张大“并世盛衰,因载其囗祥(囗祥即是吉凶、祸福)度制”。这里虽不曾明说盛衰和囗祥度制有联带关系,但我们可以揣想邹衍本意大概是这样的。因为《史记》下文又说他:

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上均见《史记》七四)

这便是他的“五德终始论”,又叫做“大圣终始之运”(见《盐铁论》五三)。他的十余万言,现在都不传了。但刘歆《七略》说:

邹子有“终始五德”,从所不胜:土德后,木德继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引见《文选·魏都赋》注)

《吕氏春秋·应同篇》也有这种学说: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蚯蚓)大蝼(蝼蛄)。

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

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

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

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将水。天且先见水气胜,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水。水气至而不知,数备将徙于土。

这个“土—木—金—火—水”的系统便是邹衍的五德终始论。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便采用这种思想。《史记》说: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黄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史记》六)

《史记》又说:

自齐威、宣之时,邹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

(《史记》二八)

其实齐学的五德终始论在秦未称帝之前,早已传到西方,早已被吕不韦的宾客收在《吕氏春秋》里了(《吕氏春秋》成于前239年)。到秦始皇称帝(前221年)以后,也许又有齐人重提此议,得始皇的采用,于是邹衍的怪迂之论遂成为中国国教的一部分了。

五德终始之运,只是把五德相胜(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观念适用到历史里去,造成一种历史变迁的公式,故是一种历史哲学。

又因为五德的终始都先见于囗祥符应,故这种历史哲学其实又是一种宗教迷信。五德终始与阴阳消息两个观念又可以适用到宇宙间的一切现象,可以支配人生的一切行为,可以解释政治的得失和国家的盛衰,故这种思想竟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万宝全书。但我们推想,邹衍立说之初,大概如《史记》所记,注意之点在于政治;他的用意在于教人随着世变做改制的事业。故汉朝严安引邹衍曰:“政教文质,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也。”(《汉书》六四下)

这可见此种历史哲学在政治上的用意,在于改革度制,在于从种种方面证明“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所说的“囗祥度制”,现在虽不传了,但我们可以揣想《吕氏春秋》所收的五德终始论代表邹衍的学说,而《吕氏春秋》所采取的“十二月令”也就代表邹衍的“囗祥度制”的纲领。

五德终始论是用五行转移的次第来解释古往今来的历史大变迁。《月令》是用五行的原则来安排一年之中的“四时之大顺”,来规定“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用司马谈语)。这种分月的教令便是“囗祥度制”了。

现存的《月令》出于《吕氏春秋》,其中似以十月为岁首(季秋月令,“为来岁受朔日”。),又有秦官名,大概其中已有吕不韦的宾客改作的部分了。

但其中全用五行来分配四时,十二月,五帝,五虫,五音,五味,五臭,五祀,五脏;每月各有囗祥度制,错行了这种教令,便有种种灾害,如孟春《月令》说:

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高注:春,木也,夏,火也。木德用事,法当宽仁,而行夏令,火性炎上,故使草木槁落,不待秋冬,故曰天气不和,国人惶恐也)。

行秋令,则民大疫疾,风暴雨数至,藜莠蓬蒿并兴(高注:木仁,金杀,而行其令,气不和,故民疫病也。金生水,与水相干,故风雨数至,荒秽滋生。)

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霜雪大挚,首种不入(高注:春阳,冬阴也,而行其令,阴乘阳,故水潦为败,雪霜大挚,伤害五谷。郑注:旧说,首种谓稷)。

这正是一年之中的“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故我们用《月令》来代表邹衍的囗祥度制,大概是不错的。《吕氏春秋》采邹衍的五德终始论,不提他的姓名;采《月令》全部,也不提及来源,这大概是因为吕氏的宾客曾做过一番删繁摘要的工作。

从邹子的十余万言里撷取出一点精华来,也许还稍稍改造过,故不须提出原来的作者了。而邹衍的十余万言的著作,当日曾经震惊一世,使“王公大人初见其术,瞿然顾化”,自从被《吕氏春秋》撷取精要之后,那“闳大不经”的原书也渐渐成了可有可无之物,终于失传了。

更到后来,这分月的囗祥度制竟成了中国思想界的公共产业,《淮南王书》收作《时则训》,《礼记》收入《明堂阴阳记》一类,即名为《月令》,而伪造的《逸周书》又收作《时训解》,于是蔡邕、王肃诸人竟认此书是周公所作了(看孔颖达《礼记疏》卷十四《月令》题下疏,其中列举四证,证明此书不合周制)。

从此以后,《月令》便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一部分,很少人承认它是秦时作品,更无人敢说它出于“齐学”了。

齐学的成立,必不单靠邹衍一人。《汉书·艺文志》,“阴阳家”有:

《邹子》四十九篇(原注,名衍,齐人)

《邹子终始》五十六篇(师古日,亦邹衍所说)

《邹奭子》十二篇(原注,齐人,号雕龙奭)

《公梼生终始》十四篇(原注,传邹奭《终始书》)

依《汉书》原注看来,邹奭的书也叫做《终始》,正是邹衍的嫡派。《史记》曾说:“邹者,齐诸邹子,亦颇采邹衍之术以纪文。”是邹奭在邹衍之后,继续发挥五德终始之说,而公梼生又在邹爽之后,又传邹奭的《终始书》。这都是齐学的开山三祖。《艺文志》又有:

《公孙发》二十二篇(原注,六国时)

《乘丘子》五篇(原注,六国时)

《杜文公》五篇(原注,六国时)

《黄帝泰素》二十篇(刘向《别录》云,或言韩诸公孙之所作也,言阴阳五行,以为黄帝之道也。故曰《泰素》)

《南公》三十一篇(原注,六国时)

《容成子》十四篇

《闾丘子》十三篇(原注,名快,魏人,在南公前)

《冯促》十三篇(原注,郑人)

《将钜子》五篇(原注,六国时,见南公,南公称之)

《周伯》十一篇(原注,齐人,六国时)

这些人大概是齐学的传人,其人其书皆未必全出于六国时代,其中也许有秦汉人假托的。

如《宋司星子韦》三篇,假托于春秋时宋景公的司星子韦,列在《艺文志》阴阳家的第一名,但《论衡·变虚篇》引有《子韦书录序奏》,大概即是刘向所假造奏上的。

如果《艺文志》所录诸书真是六国时作品,那么,在邹衍、邹奭之后,这个学派已传播很远,怪不得吕不韦的宾客著书之时已大受齐学的影响了。

以上所列,限于“九流”之中的“阴阳家”,即是司马谈所论“六家”中的“阴阳家”。司马谈说:

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大祥是说此一派注重囗祥之应。《汉书》六十二引此文,误作大详),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曰“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史记》百三十)

《艺文志》也说: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此语是刘歆瞎说)。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这里所说的阴阳家,是齐学的正统,还是以政治为主体,用阴阳消息与五德转移为根据,教人依着“四时之大顺”设施政教。他们主张“治各有宜”,本是一种变法哲学,不幸他们入了迷,发了狂,把四时十二月的政制教令都规定作刻板文章,又造出种种禁忌,便成了“使人拘而多所畏”“舍人事而任鬼神”的中古宗教了。

齐学本从民间宗教出来,想在囗祥祸福的迷信之上建立一种因时改制的政治思想。结果是灾祥迷信的黑雾终于埋灭了政制变法的本意,只剩下一大堆禁忌,流毒于无穷。这是齐学的命运。

同类推荐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本书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呆滞、智力、本能”、“论生命的意义:自然秩序与智力形式”等。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热门推荐
  •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清代地方城市景观的重建与变迁

    本文的研究以反映清代地方城市景观在明末清初动乱后的重建与发展为主题。本文将围绕着清代成都景观的重建展开研究,以城市景观建设为轴线构建一个...
  • 总裁天敌:霸道的小甜心

    总裁天敌:霸道的小甜心

    他是至高无上的总裁,还是黑暗地下的王者,偶然遇见一个糊里糊涂的小妖精。。。。。
  • 亿万千金:当家一姐不好追

    亿万千金:当家一姐不好追

    这是个坑,明年有时间的话,重新写一个校园文。(抱头逃走……)
  •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活学活用博弈论全集

    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无不在生活中运用博弈的智慧。学习博弈的精髓,让你懂得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变通求胜;在权利的争夺里如何进退自如;在感情的烦恼中如何理清头绪……洞悉人性,智慧博弈,在社会的竞争中游刃有余掌握主动,圆润通达,在人生的磨砺里挥洒自如。
  • 穿越时空混口饭

    穿越时空混口饭

    穆歌倾是现代大名鼎鼎的国际女明星加国际特工,却因高跟鞋的关系出了事故。等穆歌倾再次醒来,变成了12岁的小屁孩,不过胸前一片平坦就算了,穿的衣服怎么是古代男子的衣服?穿越就算了,该不会穿成一个男的吧?等穆歌倾确定某个地方之后,还好是个女的。周围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整个人雷的外焦里嫩,她的大小姐生活呢?不是穿越的都是吃的饱,穿的暖的么?她这一副穷酸样怎么回事?凤玖吟是凤天皇朝皇上就疼爱的皇子,请一白是天下第一大盗,夜幽瑜是夜国太子,圣千忧是天下敬佩的大祭司。四人因多种原因喜欢上了穆歌倾。
  • 暗夜之吻

    暗夜之吻

    洛丽塔,妈妈是血精灵(以前精灵,转变成了血精灵),爸爸是人狼(初代血族和狼人的混血),而她则是血狼。她来到人类世界的达特茅斯大学!按她的说法就是来人类学校体验生活。但没想到是她救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后来被转变成血族。但事情还没完,学校遭到奇怪的攻击事件,凶手是别的血族和巫师,但矛头却指向那个男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更多无辜人受到攻击。洛丽塔该怎么办?男孩该何去何从?!
  • 冥火战神

    冥火战神

    重瞳此地有遗苗,野庙空江玉座销。敢问天下,谁能赐我一死?
  • 隐盗传奇

    隐盗传奇

    我是一个小城里不起眼的小商户,靠着倒卖古董,没事给人测字算命过活,在附近的几条街上小有一点名气。其实,我真实的身份是“隐盗”,在摸金这个行当里的名气不小,老一辈的都知道我的大名,天行健。不过朋友们可能也猜得到,“天行健”这个名字也是假的,就像许多摸金的人一样。
  • 鬼影踪迹

    鬼影踪迹

    他,一个从小流离在外的孤儿,一个从小缺乏温暖的冰山少年,偶然得到一把威力强大的鬼影剑,一个虚弱的剑灵被封印于此,协助他突破重重难关。剑灵把他带进重重困境,却又一次次的将他救出,在困境中,他一次次的蜕变,从最初单纯的懵懂少年,到现在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山少年。他,早已不是最初的他。在他获得鬼影剑的那一刻起,他的一生注定不能平凡的度过。
  • 王俊凯是命亦是梦

    王俊凯是命亦是梦

    不是说好了不离开么,为什么要丢下我,没有凯的日子,小晴好怕,好怕——沫雨晴对不起,小晴,凯会回来的,好么——王俊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