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97700000030

第30章 如何将念佛的种子种入八识心田

今天你们广州来了这么多居士,恐怕好多人没在山洞里打过坐吧?在山洞里打坐会有什么感受呢?从静的角度讲,比在楼房里更容易收心。你们可知道为什么禅堂里不需要窗户,或者窗户很少?为什么祖师们喜欢在山洞里修炼,即便盖茅篷,也是盖在山谷中,不盖在山顶上?在山洞中修炼为什么容易收心?

因为人的生理和心理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如果一个地方聚气,身体在这里也容易聚气。身体的气不散乱,心就不容易散乱。如果坐在山顶上,也就是迎风而坐,身体的气就容易散乱。气散乱会导致心散乱。心散乱,观想、念佛、持咒收效就不大。

无论采用哪种用功方法,无非是为了让身心统一、协调、宁静、入定。修行时身心静不下来,通常是因为受眼根和耳根的影响。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不停地接触新鲜的事物,我们的眼、耳便不断地收录外界的信息。信息收录多了没有机会播放,当我们坐下,切断眼根、耳根时,这些信息就会自动播放出来。

我们之所以要用功,比如念佛、诵经、观想等,就是为了把这些好的信息录进第六识,再传到第七识,进一步储存到第八识。在座的有的不懂什么是八识,可以暂时把它理解为仓库。刻骨铭心的事物都收藏在第八识里,毛病习气也是收藏在第八识里。收藏在第八识里的东西,生生世世都会让我们受用。不深刻的事物则存在第六识里,往生后就没有用了。

但是,现在学佛的人,一万个人难得有一个能把念佛的种子种入八识心田。这就说明以大家目前学佛的方式,根本无法将学佛的种子种入八识心田。既然种子种不进八识,所谓的学佛也只是培点福报而已,甚至连学佛的“因”都没有种进去。

你以为种入八识了,实际上是在第六识,甚至连第六识都没有进入。因为只要进入第六识,就会慢慢渗透到第七识。一旦进入第七识,就可以慢慢进入第八识。为什么很多人听了开示还是不懂得如何用功呢?那就说明连六识都没有录进去。

如果过去听过的经文、道理,现在回忆不起来,那就说明当初没有录进去。现在非常流行“念佛”,大家没少投入时间,佛号没少念,但是根本没有产生效果。都是用嘴念,头脑没有介入,口里念佛,头脑还在思考问题。单凭口念,怎么能留下印象呢?

临终时,前五识逐渐死去,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口不能讲,身不能动,只有意识还在微细地活动,能明白一点点道理。如果生前学佛在第六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还有点学佛的影子。接着第六识也死了,这点学佛的印象也消失了。如果学佛的信息已深入到第七识,别人看你已经死了,但你的第七识还在活动。再接下来第七识也死了。如果你学佛的渗透力不够,就到此为止了。由于平时学佛的力量不够,未渗透到第八识,这时就会随着平时的习气走。比如平时的习气是好斗,就会投胎去做阿修罗;平时的习气是贪,就会投胎到饿鬼道。

如果遇到明师指导你学佛,你学佛的力量就会渗透到第八识(前七识全部会死去,只有第八识不生不灭),临终就会被佛的力量牵着走,这时才是佛来接引你。实际上这时候根本不需要佛来接引你,你自己就可以到西方净土。

如何能知道念佛的力量是否深入到第六、第七、第八识呢?根据永明延寿禅师所说,真正深入八识中的人,平时做梦都与学佛有关,不会做杀、盗、淫、妄的梦。根据这一点,每个人都可以判断自己现在学佛的深度。

既然学佛要渗透到第八识,我们怎样学佛才能使力量渗透到第八识呢?不要以为多念佛、多诵经就有用。就目前大家的现状,无法往生西方净土。就是磕十万个头,念十万声佛号,诵十万遍经,烧再多的香,如果心没有参与,都没有用。只有心参与了才有用。

如何才是心参与了?当一心不乱地念佛,就是心参与了。当烧香的时候一心烧香,没有惦记别的事,就是心参与了。如果一心烧香,就不会想:我的钱包放在大殿外了,家里的自来水管忘记关了没有?佛友还在门外等着我呢……只有一心不乱地念佛、礼佛、诵经、打坐、观想……才能不断地把学佛的种子收入八识心田,临终时才能受用。

念佛时,不仅要把心专注在佛号上,当妄念生起时,还要能觉察到妄念。如果口里念佛,心随着妄念跑了,根本无法将佛号收入第六识,更不可能进入第八识(现代科学证明,人不仅有第六意识,还可能有更深层的意识。总有一天会证明佛教所讲的第八识)。

人的肉体死亡后,精神是不灭的。生前熏染的,死后都会浮现。如果一个人生前认真学佛,八识中收藏的全是佛的信息。

所谓“不执著”“过后无痕”,有几个人能做到?只有开悟的人才能做到。凡夫都会留下痕迹,临终时随着意识的死亡而播放。首先是六识播放,接着是七识播放,最后是八识播放。基督教讲临终要接受上帝的审判,实际是自己审判自己。

为什么礼佛时要右手按在蒲团中间,左手一步到位,然后右手跟上,双手翻掌,头磕下去并停留几秒钟呢?有的人礼佛的动作不标准。即便标准,也只是样子学得像,并不知道这些动作的意思。翻掌的时候,一定要观想3~5秒钟:我们的双手托着佛足,佛光照在我们身上,甘露洒在我们身上。一定要观想,否则礼佛的信息输入不进第八识。

为什么净土宗讲“念佛、忆佛,将来才能见佛”?就好比我们念自己的父母,嘴巴在念,心没念,是否是真念?反之,嘴不念,心念,这种念力有多大?真正念佛是用心,而不是用嘴。现在的人念佛多是用嘴,而不是用心。因为遇到的“善知识”都让他张嘴念,偶尔有一个告诉他用心念,他不习惯,还是张着嘴念。

刚学佛时,心的力量没有发动,只能用嘴念。时间久了,有的人误以为就是用嘴念,不知道如何转为心念。真正的念佛,必须念念觉知。念每一句佛号时,都要清清楚楚地觉知:此时此地我在念佛。如果念出声,只是耳听得很清楚。如果没念出声,整个身心都在念。

实际上真正念佛,能念、能听的是一个,听和念是无法分开的。当这个“能”一旦出现,就是不念自念。一旦自念,就会二六时中,尽虚空、遍法界都在念佛,你的心、眼都在念佛,都是佛的形象。就好比一个人戴着墨镜看事物,万事万物都会变成墨色;戴着红色眼镜,万事万物都变成了红色。当我们心中充满了佛,看万事万物都是佛;当我们心中充满了爱,看每一个人都很可爱;当我们心中充满了是非,看每个人都是是非之人。

大家平时念佛时,能否做到不间断、不夹杂?根本做不到。但足以做到一念纯真。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念纯真。当有了这一念纯真,完全可以把它渗透到八识心田。今生能学佛,护持三宝,就说明过去世“一念纯真”的种子已种入八识心田。然而,因为这一粒种子的力量太微弱了,还是被业力牵着走。

什么叫业力?业力就是习气。实际上学佛也是为了形成一种习气,临终时,哪方面的习气重,就被哪方面的业力牵着走。正因为古人懂这个道理,才让我们多念佛,多拜佛。可是一旦成了形式上的念佛,就把内心无形的念佛丢了。你看他这样念,我看你也这样念,于是大家都这样念。

就像禅堂里不教人调姿势、调呼吸、调心态,一代传一代地死坐。于是你以为我会,我以为你会,其实都不会!等有人会了,又不说话了。后进禅堂的跟着先进禅堂的,每天都稀里糊涂地坐。好多居士到了寺庙,见师父坐禅,也学着坐。偶尔问一个师父该怎么坐,他会告诉你什么都不要想。可是一个刚学坐禅的人做得到吗?

当一个人学佛学到很虔诚的时候就能忘我。只有忘我,才能与道相应,才能感受到天地与我同体,才能感受到什么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相信是一个层次,理解是一个层次,感受又是一个层次。现在你属于哪个层次,只有自己知道。

无论你采用哪种方式学佛,贵在感受。如果只是相信,缺乏感受,根本不行。但是比感受更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学佛的人经常问彼此学佛有没有感应,而不问是否理解呢?因为他们认为感受更重要,理解是其次。所以很多人功夫不上路,就是因为理上不明。

现在学佛的人拜好多师父,学好多方法,都是为了学法,而不是学理。比如买来一部车,没看说明,坐上去就开,一开就掉到沟里去了。所以学佛必须先通达佛理,不要以为学理会耽误学佛。就像砍柴之前,你先用十分钟时间磨刀,看起来比别人晚去了十分钟,但是由于工具锋利,你并不比先去的人砍得慢。学理不会耽误修法。

下面留点时间给你们提问题。你们这么远来了,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会尽力为你们解答。解答不了的,我会慢慢参究。

问:师父的书上讲,很多人念六字大明咒都不对,应该怎么念才正确呢?

师:最初念咒语是一口气念一个字。六字大明咒的第一个字—“嗡”,先用鼻孔吸气到丹田,停留3~5秒,往外呼气(仍用鼻孔)时念咒语。呼完后再吸气到丹田,停3~5秒钟,念“嘛”。中间的四个字(嘛、呢、呗、咪)都是将嘴微微张开,在呼气(用口)的同时念咒语。最后一个字“吽”和第一个字“嗡”一样,是闭口念。如果方法正确,念十分钟,就会感到丹田热乎乎的。

原始佛教练“宝瓶气”,就是用这种方法念“三字明”。宝瓶气和拙火定都是这样练成的。“宝瓶气”练好了会产生“拙火定”。拙火定会产生热量,传遍全身,身体的阳气就充足了,眼前自然会放光。现在的人修宝瓶气,方法都不对,四加行修完了,什么也没修出来。

如果念念能觉知,胜过念十万亿佛土的佛号。换句话说,念十万亿佛号,如果不能念念觉知,看不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又有什么用呢?看住自己的心,胜过念十方三世诸佛。看不住自己的心,念佛仅是种点善因而已。

为什么现在的咒语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就是因为众生看不住自己的心。释迦佛涅槃后,只有一个心咒。现在,观音心咒、药师心咒、地藏心咒……多得数不过来。

现在人都是信佛,不是学佛。学佛才能成佛,信佛永远成不了佛。就像相信自己能发财,但不去做,怎么能发财呢?悉达多当时就是学佛,才成了佛。我们学佛就是学习悉达多,学他的悲心、愿力。但是我们现在只能勉强挂靠“信佛公司”,还挂靠不上“学佛公司”。

现在学佛人的误区是: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不相信这是自己的最后一劫、最后一世呢?为什么不把希望寄托在今生,而是寄托在来世呢?刚开始学佛,听善知识的开示很重要。“十地顿超无难事,不历僧祇获法身”,即使要“三大阿僧祇劫”,一念也可以顿超。禅宗里有句话:一念超百劫。

信,要真信。修,要实修。什么叫真信?对佛教讲的生死轮回、三世因果要深信不疑,对五戒十善更要遵守。什么叫实修?把修行落实到生活中,从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都说修行消业障,业障就是我们的习气。如果学佛几年了,习气一点也没有减少,智慧也没有开,说明没有学好。

问:达摩祖师给二祖安了个什么心?

师:当时二祖低头沉默了几秒钟,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祖师说:“已经给你安心了。”二祖顶礼三拜,之后追随初祖多年。如果二祖已经大彻大悟,为什么还要追随初祖呢?二祖的《传记》中记载,达摩祖师要看看弟子们修行的境界,只有二祖没说话,顶礼三拜。二祖传法给三祖后,到花街柳巷去。有人问他为什么到那里去,他回答道:“我自调心,何关汝事!”前后连起来看,难道达摩识错了人?难道当初未给他安好心?……

大家要在这些问题上用功,不要坐在这里乱思乱想。如果学佛未入道,达摩、慧可的故事可以作为一把钥匙,帮你走进道里。如果不会用,你想走进来,没那么容易!这把钥匙别人看不到,拿不走,也递不过来,但完全可以神会。他们传法时,双方的眼神我们无法想象。必须有眼神的相碰,才能心领神会。如果双方的眼神没有相碰,就不可能心领神会。

在印度,原始的传法就是师徒彼此眼神交流,互相对视。后来变成了头碰头传法。再后来还要念咒语。为什么最初传法时不需要念咒语呢?因为人本来就有沟通的功能。只是后来的人不知道如何开发出来。过去禅宗的祖师们传法,都是讲法讲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停下来,和徒弟的眼神一对,徒弟便豁然顿悟,然后做功夫去了。经上常常记载“作礼而去”,指的就是徒弟在理上顿悟后,踏踏实实地实修去了,并不是不需要再修了。理可顿悟,功夫需渐修。

只有“禅”才是中国佛教的灵魂与脊梁。“禅”并不是指“禅宗”,但禅宗包含了“禅”。各个教派的教法都是不同层次的“禅”的体现。

同类推荐
  •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中华道文化丛书·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以“道”为理论基础而博大精深,但它的落脚点却在人世、在现时。与此相应,我们这套丛书亦努力做到文字平和朴实、语言流畅生动、叙述要言不烦、面貌平易近人,以使更为广大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得到有关道文化的比较全面和科学的知识。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人我国。
热门推荐
  • 婚途漫漫

    婚途漫漫

    宋沐岩不爱我,却把我囚在婚姻里,威胁我任他予取予求。他说玩腻了,就放我自由,我使出浑身解数蛊惑他,却把自己给赔进去。我为他洗衣做饭,生儿育女,可这些终究都抵不过他心里的白月光。他任旧爱对我百般羞辱,让孩子叫别人为妈,冷看我声名狼藉……我终于不再爱他,决定要离开。他却掐着我的脖子说“你就算死了,也要在墓碑刻上吾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世之随身桃源

    末世之随身桃源

    一个孤女和逃犯特种兵在末世中,到底是随波逐流,还是逆袭而上?这是一条艰难的生存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叙事:中国版 第二辑

    叙事:中国版 第二辑

    本书收录了“叙事、病残与身份”、“短篇小说的叙事进程:语料库文体学方法初探”、“关于建构诗歌叙事学的设想”、“广义叙述学:一个建议”等文章。
  • 红胡子小蚂蚱(绿绿的小蚂蚱)

    红胡子小蚂蚱(绿绿的小蚂蚱)

    知道小蚂蚱的一大爱好是什么吗?大扫除!想不到吧?他超级热爱扫地,边扫还边背唐诗呢。可是,小蚂蚱必须每天上午坚持上完四节课,才能分到一块他眼馋得不得了的包干区。小蚂蚱常常不上第四节课,他认为坐得太久影响小孩子发育,绿绿小老师长得细胳膊细腿的,就是因为从小第四节课上多了,可绿绿老师还自不量力地在他面前摆了个健美运动员的造型呢……唉,扯远了,还是说大扫除的事吧,算了算了,他俩的事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还是你自己看吧。
  • 吾家有龙初长成

    吾家有龙初长成

    物质,改变了!异界的物质由元素组成而不是原子分子规则,改变了!神灵的存在触手可及而不再虚无飘渺不变的,是知识!且看一条黑龙是如何灵活运用前世学到的知识~要打仗了嘛,咱们先做个SWOT分析吧
  • 恋恋涂色板:国民老公,咬一咬

    恋恋涂色板:国民老公,咬一咬

    回国第一天,她就发现她的监护人+未婚夫在偷吃辣条。居然敢吃独食!放狗,狠狠咬!同宿第一天,她就发现她的监护人+未婚夫有10个军团的微博老婆。居然敢粉丝比她多?放狗,狠狠咬!三年前,一场交易,她被迫与他订下婚约,从此结束千娇万宠的江家大小姐生活。而如今,他愿用整个世界,换得她展颜一笑!【轻松甜宠,无虐,放心食用】
  • 捡个少主来种田

    捡个少主来种田

    这是一个现代女大学生穿越到古代一个女扮男装的长子身上养家糊口过日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男银误以为自己喜欢上男银的纠结故事。女大学生古云清穿越到古代一个小山村的农家里,本想种种田过过安稳的小日子,没想遇见一个长相俊美的小倌,从此开始了另一段人生,这个少年陪她成长,护她安稳,保她安危,知她懂她,疼她为她。有些喜欢,只能深埋在心底,也只会深深埋在自己心底,直到腐烂,无可救愈——而那个人,他,永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把他这样放在心上,扎根心底用血液灌溉出一朵花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艾普特斯

    艾普特斯

    一剑,一盾,七天柱,一男,一女,五圣人,上有尼弥西斯,下有艾普特斯,如果说尼弥西斯是整个罗兰帝国的光,那么艾普特斯家族就是罗兰帝国的阴影,将整个罗兰帝国的黑暗抹杀于摇篮之中,但是一夜之间却整个家族被屠戮殆尽,只剩下一位年仅九岁的孩子——艾文.艾普特斯,他又将何去何从呢?
  • 刃星

    刃星

    异界之巅,暗流涌动,我心一片迷茫:突降之灾,一片迷蒙,家乡亦在何方:红颜薄命,噬血之痛,爱恨亦又何妨:破天之刃,手握星辰,豪气横扫八荒。
  • 活人莫入

    活人莫入

    远古六神,四凶,四灵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战国的帛书上怎么会有我的名字?玉佩上雕刻的麒麟含珠到底什么意思?背后的人牵引我一步步深陷进去到底想从我身上得到什么?这一个接一个的谜团让我心乱如麻。廿三将带你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见识那些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千百年活人莫入的恐怖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