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2600000009

第9章

二十七、“闰土”再也悠闲不了啦

从夏锄结束,到秋收开始,中间有大约一个月的农闲时间。其实农闲也不是放假,生产队总有些活儿干,都是零碎活儿,分也不高。

农家忙了半年,一般都趁这个时间走亲串友。

这个时候,绝大部分庄稼还没有熟透,瓜田里的瓜倒是全熟了。

生产队种瓜,只能是一小块地。瓜熟了以后,各家分一点点,其余大部分拿到集市上去卖,销路很好。那时是“以粮为纲”,生产队这么干,是打擦边球。能种多大一片地的瓜不算犯错误,我当时没注意了解,总之会有一定潜规则。

瓜这个东西,在东北是个宝。那时候,东北人除了苹果、鸭梨、西瓜,大概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水果。所以,香瓜一熟,就有人惦记,瓜田里必须有人24小时看守。

看瓜人住在一个小窝棚里,守着瓜香四溢的瓜田。这情景,有点儿熟悉吧?是不是像“少年闰土”?

阳历8月下旬一到,东北大地上,千千万万的“闰土”,就挥开了镰刀,开始秋收了。东北老农把秋收叫做“割地”。注意,“割地”要念成“嘎地”。

割地时期比较有技术的活儿,是割谷子。谷子就是小米,宣传画里农民抱的一大捆一大捆的庄稼,一般就是谷子。割谷子留的茬儿,也是不能多也不能少。留多了,浪费,谷草是要拿来喂马的。留少了,镰刀割到土上,岂不费劲儿?

割谷子那可是很神奇的,老农们用镰如飞。右手割,左手抱住一把一把的谷子,到抱不住了,就撂在垄沟里。等一小堆够大了,就抽出一缕谷子来,把它捆上。

捆谷子的方法,我在城里闻所未闻,一阵儿左绕右绕,就成了!

你就是怎么搬、怎么摔,也不会散。

中国农民的劳作,90%没有现代化工具,全靠两只手。有些技术之巧妙,匪夷所思。中国的农业,我想起码也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了,一代代的农民,就这么靠着原始的智慧生存下来。

到我下乡时,农民中威望最高的,仍是力气大、心灵手巧的人。

只不过,他们跟乡村中的“贵族”无缘。

现在的人可能难以想象,即使在那个极端“革命”的年代,农村中也有一个相当固定的“不劳动者阶层”。可能中国的农村,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个阶层。能在劳动量奇大的农村,享有不劳动的特权,还能保证收入,这不能不说是“革命”背景下的一个奇迹。

关于这一绺子人,我等到后面再详细说。

他们并不是因为劳动技术高、或者劳动卖力而进入这个特权阶层的,他们之所以被“选中”,成了游手好闲阶层,不外两个办法:一是裙带;二是钻营。当然,最基础的文化水儿,还是要有一点点。

时间,所有在大地里站着的庄稼,都要放倒。在下雪之前,所有带籽粒的秸秆,都要运到场院(打谷场)去。

那一个半月,人们耳朵边响起的声音,就是枯叶摩擦的声音、刀锋挥砍的声音。

那时候,离战争结束只有十七八年,即使是开国之时穿开裆裤的人,等到做了领导,也都习惯于指挥千军万马。所以,农村里所有大型的农活儿,在那时一律被称为“大会战”。

人多呀,杀过去吧,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正因如此,那时候有悠闲的生产队长,却很难找到悠闲的“闰土”。

二十八、我在谷垛后仰望星空

说到少年闰土,他那就是在看瓜。鲁迅先生写《故乡》时,已属“老人”,但笔触还很年轻,写得传神。在东北乡村,秋天里有一种活儿,跟少年闰土很相似,就是“看青”,意即“麦田的守望者”。

看青,守望的是什么呢?

说来难以置信。未收获的庄稼,名义上是集体的财产,而要防的又是谁呢?全体老农。

这是个悖谬的事实,为什么主人要自己偷自己?我印象中,只有在《明清笑话选》里才有“厨师偷自己家肉”的笑话。

这是因为,大田里的庄稼,没有哪个社员认为是属于自己的,大部分不都要交公粮吗?那就等于是城里人的。偷生产队的庄稼,等于偷城里人的财产,老农一点儿都不觉得悖谬。

我初到农村时,因为秋收技术不精,老农们体谅我,委派我做了看青的,和另一位老农轮班守夜。

这守望着者,虽然不必像割地那样辛劳,但也有另一番难受。东北的阳历8月底,就开始冷飕飕的了。入夜,更是寒意侵入。9月上旬开始下霜,在露天地里过夜,很不好受。

从理论上讲,看青的需要一整夜在地里逡巡,一眼不眨地看护集体的庄稼。可是,人是肉长的,谁能挺得住?

于是看青也有偷奸耍滑的诀窍。具体做法是,两人换班,一个人上半夜,一个人下半夜。初上班时,拿着镰刀,在生产队地里走走——不光是防人,也要防猪。农家穷,靠打的猪草和自家的泔水养猪,远远不够,秋后就把猪放到地里去吃庄稼。

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看青,抓人不要太积极,吓唬跑了就行,本乡本土的,抓住了两方都尴尬。对猪,则可以往死里打。

走两圈之后,就要找一个地方,比如地里的谷子垛。这地方背风,把谷子捆摆好,美美地睡一觉。差不多到半夜一点多,就去叫醒另一个,另一个也如法炮制,一直到天亮。这样还不算太辛苦。

那时,我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每天晚上躺在有霉味的谷子垛上数星星,然后就打盹儿,醒了就看一看北斗七星。等到北斗星歪了,就差不多到时间了,可以去换班的老农家里叫人了。

这样的露宿,令人百感交集。看看远方,天际夜空微微泛白,那天底下就是大城市,可望而不可即。田野上万籁俱寂,偶有响动,那就是猪来了,令人一阵兴奋。

经常跟我搭档的那位老农,跟城里人有点儿沾亲带故,对我还算友好。有时候,我在后半夜接班时间不长,那老农就来找我,叫我到他家去睡觉。他家里比较“趁”富裕),居然有一个专用客房,他拽出一床新浆过的大被说:这是我家来亲戚用的,干净。”然后嘱咐我道,“你放心睡,天亮前,我叫你。”

完了他就回自己屋子,搂着老婆上炕了,到天亮前,跑过来把我叫醒。

至于我们脱岗,问题并不严重。一是没人查,二是只要设置了看青的,一般人就不大敢偷。偶尔脱岗,不会出差错。

我连续两年看青,都没遇到过什么盗窃事件。只有一回,偶然撞见另外一个与我搭档的“贫农社员”自监自盗,那老头儿平时刻薄,一下被我撞破,居然理直气壮地威胁了我一下,大意是:你要是揭发,我也不承认,还是识相一点儿好。

我哪能揭发?过了几天,那人对我的脸色,才缓和多了。总体说来,农民的伦理道德,还没有全面沦丧,似乎很多人信奉“穷死不做贼”的法则。还有就是当时对犯错误的人,整治和羞辱都比较厉害,老农觉得丢不起那个脸,故而极少有盗窃行为。

小时候,我曾经迷恋过欧美的流浪儿童故事,看见插图上流浪小孩挖个土坑栖身,很羡慕。等到在田野里看青,在霜冷风寒的夜里露宿,才知道,无家可归的感觉可不好玩。

我那时就仰望过星空,觉得它太浩瀚了。后来读到康德的名句,非常理解他说的是什么。

人之苦难等等,都太渺小,不值得一提。“闰土”之流,活又怎样,死又怎样?跟星空能比吗?

二十九、场院上的“高尔夫”

近几十年,由于有的文人对过去年代进行了过度丑化,以至现在的年轻人都以为,过去的农民全都吃不上、喝不上。其实20世纪70年代的农民,物质生活还是正常的,就是水平极低,且与城里人有一个巨大区别,就是凡事都要自己动手。

很多从小生活在城里的人,不大有“凡事要自己动手”的概念,喝的水,是自来水龙头冒出来的;吃的米,是从粮店买来的;取暖,是小区锅炉房供的热。而在农村,这几样基本的东西,都要自己动手解决。

我们今天了解一下“原始”水平的生活,对娇生惯养的孩子极有好处,可以知道世界不是平的,凹的地方简直不可想象。最近全国的“富二代”在北京办学习班,学习将来怎样接班。那么,本书就应该是他们最好的教材——知道苦日子苦到什么程度,才能设法保住好日子。

从清末到如今100年来,我国还没有过“富四代”这个宿命,“富二代”们最好引起重视,未雨绸缪。

我接着说粮食是怎么变成粮食的。种在地里的,那叫庄稼,收割后运到场院里的,才是粮食。但是,场院里堆放的,是没有脱粒的粮食。比如谷子,是整捆整捆地运回来的,在场院堆起一个高高的谷堆。

在割地告一段落后,农村的活儿就是打场了——给收割的庄稼脱粒。

每种庄稼脱粒的方法不大一样。玉米,是发动妇女劳力到地里,把秸秆堆里的玉米棒子掰下来,运到场院,再撕下叶子,只留下金灿灿的玉米棒子。那时,生产大队有玉米脱粒机,全机械化的电动机器,一开动,把玉米棒子往敞口里面倒,另一头就喷出金灿灿的玉米粒子,机器还有一个出口,是吐出被打碎了的玉米芯儿。这样处理过后的玉米粒子,细胞组织受了伤,不能发芽,所以留种的玉米不能用机器脱粒,要用手搓。手搓的方法很原始,就是拿两个玉米棒子互相搓,玉米粒子就“蹦蹦蹦”地掉下来了。

这还不算完,机器脱粒的玉米粒子,不大干净,有杂物,需要进行“扬场”处理。扬场,有专门的场地,事先要用碾子压得实实的。

扬场是我所见到的姿势最优雅的农活儿,堪比打高尔夫球。要端好架势,用一支大木锨,铲起一锨玉米粒,迎着风扬上去,金黄的玉米粒就会像小喷泉一样扬起、落下。风一吹,玉米粒和杂物就自然分开了。这样,反复进行三四遍,粮食就处理得干干净净了。

这活儿,一般都由老资格农民干,年轻毛孩子干不好。

谷子,不用机器脱粒。具体细节我有点儿模糊了,反正是把谷穗铺在场院上,用毛驴拉着碾子一遍一遍地碾压,其间要有人用木叉不断翻动,谷粒就能顺利脱下。

这样处理过的粮食,是不是就可以吃了呢?牲口可以吃,但人不能吃,因为都还带着皮儿呢。

这粮食运到国家粮库或分给各家后,要进行“磨米”处理,有专门的电动磨米机,把米粒和糠皮分开,旧社会过来的农民把那叫做“火磨”。米一般要磨两三遍。如果只磨一遍,那米粒上还带有糠皮,如果磨四遍,就成“精白米”了,营养损失太大啦。

民以食为天。我们在没下乡之前,也曾埋怨过粮食不好吃,定量的粮食里,高粱米和玉米面太多,又涩又酸。可毕竟你拿了粮袋子到国营粮店,售货员就给你哗哗地倒粮食,跟老农吃到一口粮食比起来,省事儿多了。

7000多年来,世世代代的农民,就是这么活过来的。活一辈子,为的甚?种粮食。

种粮食为的甚?活着。

活着又为的甚?别提了,又拐回去了。

直到我下乡那会儿,农民也还是旧式农民,甚至比旧式农民还忙。春节,只能从年三十休息到初六、初七,而后就是夏锄后大概有半个月的闲散,其余全年时间,要一刻不停地干。只要“老爷儿”升起在平线上,老农就是在干活儿。

不在地里,就在去地里的路上——这样地奔命,就为的一口粮。

现如今,不管一个人信奉哪种理论,谁还愿意做这样的机器人?

同类推荐
  •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

    毛泽东评点曾国藩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权位显赫、作用极大、很有影响的人物,又是一个复杂的人物,近代中国人尤其湖南人,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佩服曾国藩,佩服其治学为人和带兵做事。从李鸿章、张之洞到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他顶礼膜拜,尊为“圣哲”;从梁启超到杨昌济,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也无不表示过推崇其师法,受过其人的种种影响。
  •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世象新语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通过他们的笔触,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凡间琐事,无不包含其中:民之生存不可缺少的“面包和盐”;你我终生寻找的“吻颈之交”;世人永不厌倦的话题“男人眼中的女人”……一如将油盐酱醋,苦辣酸甜搅在一起,五味杂陈,细品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的滋味。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九鼎红颜

    九鼎红颜

    魂穿成一身古怪的伪皇子,身世成谜,一至异世便遭遇各色人物。权谋九重的皇宫深藏玄机;欲望无尽的贵族暗伏人心。五国角逐,风云暗涌,无心入世却几番乱尽皇族,一手触物知事的异能窥尽昔日情仇。大宇霄王年少飞扬而今只余一片沉寂;云岚夜王乱尽红尘却只为携美而归?东陵的一方温雅如画描得却是折尽柔情;燕泽的一朵世外冰莲惊见却是似曾相识;地下关着的神秘男子;异族的诡异传承;云家永远看不透的仙人……理不顺的是人心纠葛,剪不断的是无始情思!(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思维游戏

    思维游戏

    爱迪生说过:“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最大的乐趣。”爱因斯坦说得更妙:“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本书的思维游戏是我们为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专门设计的,从缜密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逻辑思维、综合思维等方面出发,锻炼游戏者综合运用逻辑学、运筹学、心理学和概率论等多种知识的能力,兼具挑战性、趣味性与科学性。书中的游戏极富思维训练的张力,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能在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题目。
  • 一个人的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

    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情人的角度上,虽然彼此爱着,可是只要触到现实的东西,就会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干净利落,没有痕迹。漂亮好像穷人阳台上的大白菜,气质就是小资的哈根达斯。要想证明一份真爱,你只要做两件事情:一佯是假设你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一件是假设你现在特需要钱。一个爱你的男人会怎么样呢? 看来不仅仅是男人绝情,女人狠起来比男人狠多了。刚才还温情万种,现在就犹如路人了。想想也不是人家的错,谁让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男人呢 !
  • 混沌武神

    混沌武神

    大宗派嫡传弟子带着传宗之宝无虚剑穿越,意外成为没落家族少主,时来运转的他决意攀上武神之巅,利剑出鞘不可阻挡,神挡杀嫂佛挡杀佛……
  • 你敢娶我咩

    你敢娶我咩

    如果问萧嫄近期人生的规划,作为剩女中的黄金圣斗士,她默默握拳内牛满面:嫁出去!当大龄相亲女遭遇臭不要脸大男子主义,当一只温吞吞的CJ小蜗牛遭遇鲜寡廉耻大金龟,既是心思的较量,也是手段的PK。相亲就像挑商品,各种条件摆在明面上,急不得快不得缓不得慢不得,一旦看准目标,就要就要眼准手快面厚心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 白垩时代

    白垩时代

    从地质历史上看,地球目前处于冰、温室气候交替出现时期,这本适合于人类生存,但科技工业的飞速发展导致了地球提前走向温室气候时期,这一切最终引发二次白垩纪爆发:恐龙降临,被子植物大量繁殖……一块远古时代的神秘玉石,一次跨次元全球进化,开启了神奇的白垩时代之旅,面对这日新月异的变化,人类能否再重夺地球霸主之位?让我们拭目以待!
  • 感动欧美:给心灵安装一道爱的程序(下)

    感动欧美:给心灵安装一道爱的程序(下)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美丽的故事让我们感念,当我们用心去品味时,常常被这些美好的文字打动。无论是温馨淡雅的家庭生活,还是缠绵缱绻的爱情蜜语,抑或是明媚愉悦的快乐轰轰烈烈的成长奋斗……所有这些或张扬或细腻或明朗的描述,每一段文字都闪烁着人性的智慧与激情。当我们品读到这些美丽的文字时,何不将它们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某个云淡风清的午后或者月朗星衡的静夜,慢慢慢慢地讲述给自己最爱的人,一起分享故事里的悲欢离合与酸甜苦辣,一起品尝文字里的美好时光。我们相信,在这样一段时刻,美丽的文字和美好的心境交相辉映,酣畅淋漓地写意出我们人生绝美的定路。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盗神

    盗神

    王跃意外穿越,成为雷山镇一个不懂修炼的废材少爷身上,幸好老天垂怜赠送一套盗贼技能。什么?废物?哥先给你一击‘闷棍’捅你两刀,不死的话‘致盲’接着上,再桶你个三五刀,还不死的话直接‘潜行’偷袭搞‘背刺’,再不死的话哥就再给你轮一遍,打不死你,哥玩都玩死你。实在打不过的哥直接‘暗影疾步’开溜,你能奈我何?这些技能只是开胃小菜,真正厉害的乃是‘偷’!偷装备,偷钱财这些都呕吐了。哥的技能能偷灵气,能偷境界等级,能偷妖兽神通,能偷天地至宝,越强的猛男哥就越喜欢,那些宗主,尊主,神啊,魔啊什么的就别让我遇上,否则哥偷的连你妈都不认识。当然,除此之外最厉害的就是偷少女芳心了,如果心没偷到,那只有直接偷人上床了,哇哈哈(哥淫荡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