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2600000007

第7章

二十一、天堂的路是柏油路

这一节,咱们讲讲农村的“行路难”。

当年的知青,别看只相当于现在的中学肄业生,但多才多艺的人有的是。当年知青中流行一些自创的“地下歌曲”,里面都提及:十分怀恋家乡城市的柏油路。

柏油路,有什么好?在当今的城市里,这是空气最不好的地方。

热爱柏油路,是因为我们当年恨透了乡村的土路。

现在的年轻读者,提到乡村,可能无限神往。多么好啊,满眼青翠,空气新鲜,蔬菜不含农药。可是我们当年的眼光,全不是这样。

就说这路,年轻读者头脑中对路的概念,一定是在地上铺了点儿什么东西——柏油、水泥、砖块之类的,这才能叫做路,再不济也得铺点儿鹅卵石。

可是,当年的黑土地,一出了乡镇,就是土路。这土路,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的路。

乡村土路,晴天还没有什么,因为人踩车压,路面还比较硬。等到雨天,一走就两脚泥,每只鞋上沾的泥,大约有5斤重,人人走路都像宇航员。只有一个办法解脱:提了鞋子,光脚走。

光脚也不保险,雨中的土路,非常滑,弄不好就摔个“狗抢屎”。

下雨天马车从路上一过,车辙印要陷下去半尺,大路上压出两条深沟。太阳晒干了路,沟还在,坐着马车上了这种路,颠得屁股钻心疼。

每逢这时想起城里的路,那是何等的好啊!平平展展的,有路灯,路两旁有人行道、有林荫,还有“扫马路的”负责清洁,城里的工人同志,一下班,能走上这宽宽的林荫路,谈个情、说个爱,过天堂般的生活。

有青年农民诅咒发誓说:只要让我进城,当‘扫马路的’我也干!”

说来说去,工人终究是老大;农民,就该着是“屯老二”。我们每天等太阳落山,才能收工回来,吃完晚饭后,天已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房前的土路上,鬼都不见一个。

从集体户出来,走上屯子中的大路,你就看星星、听狗叫吧。“赵家的狗又叫了”——不到农村来,怎能理解《狂人日记》的这句话?

农村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马车,老农叫“大车”;有专门的赶车人,老农叫“车老板儿”。

那马车的样子,基本上和秦兵马俑里的铜马车差不多,不过秦始皇的那马车有伞盖,农村的大车是敞篷的。

每个生产队,都有两三辆大车,一匹马驾辕,两匹马拉套,就是歌里唱的那种“三套车”吧。轮子有充气的橡胶轮胎,跑起来挺快,拉1000斤东西没有问题。

车老板儿是技术工种,干这活儿的人,一般都很稳重,能吃苦。尤别看这大车简陋,还颠屁股,可是一般人还坐不上。在农村走路,要是遇到大车空载,可以搭个顺风车,要是大车满载,你就别想好事啦。

农村有钱的人家(养活的儿子多、男劳力多),铆足了劲儿,能买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相当于今日之私家汽车。一般的人赶集、到公社办事、去火车站什么的,就是走路。

我们要感谢达尔文,人要不是进化出这两条腿来,这大道,我们还真不知怎么才能“向前方”呢。那时候的人,特能走,走七八里路是小菜一碟,半天儿走30里路也很平常。

有时候走在野地里,看到遍地庄稼,远处有村庄,可是视野里一个人也没有。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向远方”,歌儿里这么唱。

远方,就是我们知青心目中的天堂,天堂里的路,是柏油路。能在那地方扫马路,也是幸福的。

二十二、啥叫“日出而作”

我前面说过,当年知青下乡,需要过诸多“关”,这里面“劳动关”是最严峻的一关。生活上卫生不卫生的,心一横,也就挺过去了,可农村的重体力劳动,那不是靠意志就能扛得住的。

需要讲明一点:那年头的知青,虽然号称青年,其中年龄最小的一届,只有16岁,算是初三毕业。搁到现在,那就是“金枝玉叶”了。

我们当年,也是金枝玉叶。可是,一声号召,一夜之间就要变成强劳力。

公社时代,可以说是有农业史以来,劳动时间最长、效率又不太高的一个时代。原因是:集体劳动,是挣工分计酬,要想挣得多,就要想方设法延长劳动时间,以至于原来冬天的“猫冬”也取消了,全年不休息,法定休息日只是春节的那几天。

其余时间,都要拼命干。当然,你偶尔不干也可以,但工分就会比合每个劳动力的能力与水平。只是,“革命”年代里,妇女同工不同酬。

一天10分,能值多少钱呢?各地各队不同,从1毛到6毛不等,我们生产队,大概就是3毛钱。算算看,360天,一天不落地干,能折算100元左右。那时候,每个社员分口粮,不是免费的,要扣口粮款,扣除大约30元。这样,暂且不算别的扣除,一年收入就剩下了70元。

再说,一年360天一天不落地干,只是理论上的,一年里总会有些私人的事要处理,修理房子、挖菜窖、走亲访友。所以,一个劳力,一年要玩儿命地干,才能挣到70元。

那年头的时髦货,全钢手表、自行车,单价都在100元以上。

家里如果就一个男劳力,那就只能指望这点儿钱。家里要是有父子四五个强劳力,这家,就发了。所以,你不让农民生男孩儿,行吗?

劳动时间长,我们可以理解了。那么,为什么劳动效率不高呢?

人是有私心的呀。如果给自家干,糊弄庄稼地,就是糊弄自己的肚子。

而集体干活儿,挣的是工分,只要工分能到手,那还不是怎么取巧怎么来。千百年农民老实巴交的劳动伦理,到了公社时期,荡然无存。偷奸耍滑,成为潜规则。

那时候的农民,为何羡慕工人?工人是8小时工作制,8小时以外,自由啦!农民呢,是跟着日头转。东北老农把太阳叫“老爷儿”,一个农民,每天每日,必须亲眼看见“老爷儿”升起,又亲眼看见“老爷儿”落下。从早到晚,只要眼睛是睁开的,那就得在地里干活儿。

这是人的体力所能承受的极限了。大跃进时期挑灯夜战,那是瞎胡闹,挺不住的。

冬天的劳动强度还尚可,东北的冬天白昼短,下午4点就黑天了。

夏天最要命,到夏天锄地,早上3点半起床,不到4点太阳就出来了,晚上快8点才收工。夏至前后,甚至要劳动16个小时以上。早上不吃饭就下地,干一个半小时再回来吃饭,吃完就下地,中午也是。

无怪当年张铁生发牢骚,这么长的劳动时间,哪有时间复习功课,不考“白卷”行吗?

十六七岁的孩子,早上扛着锄头出工,走在田间小路上,人还没醒过来。

古语里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说法,有的小文人很欣赏这状态,能亲近大自然,不用闻废气,有陶渊明之风。可是,书斋里混出来的哥们儿,你不用干活儿,你就给我早上3点半起来,站在公园里,站到晚上8点,能站上一天不叫苦,站上一个礼拜不拉松套,你基本就可以去做陶渊明了。

我们那时候的知青,嘴上都说,艰苦劳动炼红心,可心里都咬牙切齿:这辈子只要有可能,永不劳动,连扫帚都不摸一下!

二十三、那几年基本是白干

下面我们就来看,那时候东北的四季,都干些什么样的农活。

对我这里的文字描述,没干过体力活儿的年轻读者,可能也就一看了之。但如果设身处地想想:那该有多脏、有多累,大概你们也就不敢嘲笑父辈了。因为,能不能扛得住生活的重压,是人的可贵精神所在。

至于没能赶上一个“好时代”,那不是父辈们的错儿。

我们初下乡时,还好是冬季。早年月的东北老农,冬天都袖手不干活——大地冻得硬邦邦的,有什么活儿可干?可是,自从公社化以后,没有活儿,变着法子也得有活儿可干。

冬季,是积肥的好时光,公社社员的文章就在这上面做。

那时候,化肥没普及,人粪尿又太金贵,一般的土地,只能用猪粪甚至是替代品。到冬天,有两个活儿跟这有关。一个是刨粪;那时夏天积攒起来的猪圈粪,混合了大量泥土,堆成一堆,到冬天完全冻死,比混凝土还结实。要把它刨碎,用马车送下地。

还有一个是刨大坑底;所谓“大坑”,是老农对池塘的叫法。到冬天,村边的池塘完全冻到了底,要用十字镐把上面的冰刨开,扔到一边去,然后把坑底的淤泥刨下来,用马车拉到地里,星星点点地堆成小堆。到春天,这些冻硬了的淤泥融化了,成了黑土,用铁锨散播在地里,据说可以改善土质。

听老农说,旧社会种地可不兴这么施肥,那是要精心积攒农家肥的,一点儿不能掺假。生产队时代用大坑底代替肥料,纯粹是糊弄。

可是,生产队家家户户都有自留地,纯正的农家肥(人粪尿)都“不流外人田”。即便是猪圈粪,生产队似乎也收不上来多少。那时候农民很现实,认为好肥料上到自留地,种出来的东西自己能享受,还能卖钱变现,所以好肥料不能给公家。而大田里种出来的庄稼,还不一定给谁享用呢,什么样随他去吧。

公社化没能解决好利益问题,于是,就只能年年糊弄土地爷。那时候屯子里有不少老资格的农民,经常叨咕:人哄地一晌,地哄人一年”。可是他们的意见,不敢公开提;就是提了,又有什么用?

刨大坑底这活儿,不算累,但是需要力气。抡十字镐,震得虎口发麻、胳膊焦酸。刨的时候,瞄准一个点,一连几下,全靠“震撼力”震下一大块黑冻土来。当时,谁刨下来的块儿大,谁就是能手,那脸上的表情都是“牛哄哄”的。

我抡大镐的技术还不行,就负责把刨下的大土块装车。

这也得豁出力气来干,大块儿的冻土,有六七十斤重,但不可能两人去抬(那不成老娘儿们了)。一个人,弯下腰,一运气就要抱起小磨盘似的土块,悠一下,给扔到马车上。干这活儿,光是俩胳膊用劲儿那根本不行,还得肚子挺、膝盖顶,这才能把土块儿扔上去。

我那时十六七岁,有一股蛮劲儿,一天干下来,几千斤就过了手。

老农看我不吝惜力气,直夸我——但我可不没私心,这完全是为了表现好啊。那年头,只要口碑一坏,年轻人就什么前程都没有了。

那时候,也可以不这么玩命,回家去泡病号,赖在城里当“宅男”。可是,这样做,就等于革命电影里的“逃兵”、“叛徒”、“胆小鬼”,好比是今日的“失败者”吧,谁也丢不起这个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暴风雨中的雄鹰,不做温室里的花朵”,现在,暴风雨的考验来了,只能硬挺着。别看我们是孩子,可孩子也有孩子的世故——人家怎样活,你就得怎样活,别想着有另外的活法。

我只能“刹下腰去”,老老实实干,争取好的群众舆论,为将来做铺垫。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这力气都白花了,一个知青有没有前途,不完全取决于苦干,这里面有很多学问。

那几年的重体力劳动,给我的唯一好处,就是身体素质提高了,到现在也还是好,痔疮、腰间盘突出、颈椎病什么的,一样也没有。

命运不让我坐板凳,我也就没得上坐板凳的病。

同类推荐
  • 那段最美的时光,暖到落泪

    那段最美的时光,暖到落泪

    每一段感情,从激情到平淡、从烟花到烟火,若说非要是什么让人得以改变——是相处,是时光,是年华流逝之间渐生的情感,是磨合后心生的感恩。不论是爱情、婚姻还是亲情,都需要我们有耐心并付出时间去探索、去守候、去珍惜。年少的爱情缺乏相互理解,往往被扼杀在平淡之中;年少的我们也曾叛逆得不懂父母的爱。直到长大成熟以后,方知那些是多么珍贵动人的情感,方知幸福一直都在身边。本书精选《读者》关于爱情、婚姻、亲情的情感小说。每一篇故事真情流露,动人催泪。这些平凡的故事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出现,只是我们不曾在意。父母的牵挂、爱人的守候……朴实的文字、感人的故事,值得我们在心底细细回味,在时光中慢慢沉淀。
  • 文人的骄傲

    文人的骄傲

    卢一心编著的《文人的骄傲》内容介绍:天空上同样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银河或者天河。神通过这条河观看大地的原形。我猜想,那里附近应该同样也有草地和牛羊,包括青蛙和萤火虫等,反正大地上有的天空上也应该有。否则,神又如何生存,未来的人类又如何在上面安居?可见,天空原来也是大地的另一座家园,或者说,大地只是天空的一张床铺而已。但无论如何,神是从天上往下看,而人是从地下往上看。这样一想,神也是人,人也是神了,无论是从天上往下看,还是从地下往上看,人神都是一样的。一起来翻阅《文人的骄傲》吧!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
  • 要什么完美

    要什么完美

    这是一本让年轻女孩找准人生定位的优雅书。追求完美是人之共性,但只有抛弃对完美的执念,才能在这残酷世界撒欢玩一场。人生有起有伏,走到何种境地都没关系,何种姿态才最要紧。与其妄想得到每个人的夸奖,不如挺起胸膛自己鼓掌。如此,人生便足够了!从此后,不苛求做一个完美的人,不企图寻找一个完美伴侣,更不假设一段完美人生。信任瑕疵与遗憾,它们是命运的真相,也是人生的必需。以你想要的方式,过你独特的一生。愿我们都变成优雅而有态度的女人,大气又从容,成熟并天真,不偏执、不依赖,任谁都无法取代。
  • 精神明亮的人

    精神明亮的人

    在思想界,王开岭被誉为新生代的旗帜人物:在文学界,他被视为优美的灵魂书写者。其作品大量涌现在各类文选、年度排行榜、大学中学教材中,更被师生公荐为“精神启蒙书”和“美文鉴赏书”。本书了收入王开岭最具标志性的诗性散文和思想随笔。在这个浮跺的速写时代,本书具有一种鲜见的“世外”品质。
热门推荐
  • 我到美国种荸荠

    我到美国种荸荠

    《我到美国种荸荠》为著名故事作家李洪文先生的传奇故事集。《我到美国种荸荠》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里面有令人欲罢不能的悬疑,有叫人瞠目结舌的惊险,有抽丝剥茧般的探案侦破,还有使人振聋发聩般的历史纪实……作者将这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读者一定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渐人佳境,与故事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当你掩卷深思时,方能领悟到故事艺术的魅力所在。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平民剑圣

    平民剑圣

    他带着前世记忆转世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却成为一个差点饿死的小乞丐,幸好被恩人救起。然而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十三被装扮成女儿身。平民追寻剑道,终成剑中之圣。
  • 苍天不佑

    苍天不佑

    天地有终,万物有寿,大道规则之下,世间的一切冥冥而定,从始而终。若大道不仁,天地苍生皆沦做棋子,终其一生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那即便苍天佑我又有何意义?
  • 心理悬疑档案之梦陷鄱阳湖

    心理悬疑档案之梦陷鄱阳湖

    20世纪60年代,华北某军区机要处的机要员马军歌在一个雨夜接到一纸密令,让他前往素有中国百慕大之称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附近取一份十分重要的密件。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让马军歌经历了一系列荒诞离奇的恐怖事件…… 行踪诡异的同行战友、鄱湖嘴村的奇异风俗、谈之色变的幽冥水域、真假难辨的离奇幻象…… 这些胆寒的经历究竟是梦是真?马军歌能成功取到密件吗?一个悬疑万分、离奇诡异的故事正在上演……
  • 艇斋诗话

    艇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夺心妃

    夺心妃

    他,是一颗修炼千年的何首乌,冷若冰霜;是下一任妖界之王的首要人选,本生为妖,却是救人的本根。而他,是人王之后,风度翩翩、气宇非凡;他的心是六界所争之根源,六界传说只要吃了他的心便可拥有无穷的法力,无上的体能便能一统六界。二人争天下之雄霸,却为她的出现而舍天下为美人。当她看着他抱着胸口奄奄一息时,她转过头来对他道:“对不起!爱情,它从来不讲究先来后到。”他半跪在地,看着她背着他一瘸一拐渐渐的消失在弥漫的雾里。
  • 放下就是幸福

    放下就是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攥在手里、挂在心里的东西是该放下的!可往往就是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束缚了我们的手脚和思想,使我们无法获得自由,无法感受幸福。一个人若一直放不下自己的执念,任凭欲望和贪念无限膨胀,最终会使自己不堪重负,人生也会变成一场痛苦而无聊的游戏。为了获得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学会放下一些东西。《放下就是幸福》就如一位循循善诱的心灵导师,教你找到让自己痛苦的根源,放下那些早已失去、从不曾拥有,却在心里挂怀不忘的东西,解脱心灵、释放自我,在尘世的喧嚣中聆听生命的真谛。
  • 羽客云随

    羽客云随

    天方破晓,万物复苏。一辆公交车,拥挤的角落,站着一位身背厚重包的斯文少年,面容俊朗,文质彬彬。因为鼻梁的架着的金丝镜架,看去更令他平……
  • 麓山惠风

    麓山惠风

    该书收集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300余篇诗词作品,大多刊发在有关诗刊、杂志和中国金融文化网上。全书诗文并茂,富有特色。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生活,注重掠影,发现变化,敏于感悟,有所体会,马上记于笔端。因此,他的诗非常注重时代气息,相关文章社会背景清晰,紧贴经济金融和有关“热点”,深受广大文朋诗友的喜爱。
  • DNF之我是剑神

    DNF之我是剑神

    江红綪,一个着迷于DNF的富二代,意外的魂穿到了阿拉德,他的对手是谁呢?卡恩,魔界的第一使徒,第一高手,他真的不热衷于权利吗?暴龙王巴卡尔,也许,他并没有死……赫尔德,一个谜一样的魔界使徒。不一样的阿拉德,不一样的九使徒,一切都变了,变了,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