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2600000004

第4章

十二、人与猪共同的厨房

农家一进门的这个厨房,其实是人与猪共同的厨房,可见猪在农家的地位之高。

猪之所以尊贵,原因是那一身膘。农家基本上没有可以立刻变现的财产,平时到集上去卖两个鸡蛋,那收入太可怜了,只有养肥了一头猪,杀了卖猪肉最解渴,所以猪尊贵。

农家那时候也没有专门养猪的饲料,无非是采一些猪草(人不能下咽的野菜),再掺和一点儿高粱糠之类,隔天给猪熬一锅新鲜猪食。那猪食的味道,也是令人窒息,一掀锅盖,人必须屏住呼吸一分钟,才喘得上一口气来。

——又酸又臭!

我前面说过,农家是中间一个厨房(外屋),东西两个卧室(里屋),卧室有火炕。这就是说,外屋有两个锅台。

因为直径太大,所以锅盖是两半的,要不然,农村妇女还真没力气能掀起这特大锅盖来。

锅台下面是灶坑,洞口朝北,凹进地下去。做饭用的柴禾,就是玉米秸秆。玉米秸秆在农村没有任何用处,只配拿来烧火。做饭时,先把柴禾塞满一灶坑,再拿干玉米叶子之类的做引火物,划着了“洋火”点燃,一会儿玉米秸秆就“轰轰轰”地燃起来了。

做饭的过程中,要注意火不要灭了,秸秆烧掉一段,就往灶坑里塞进去一点儿,烧完了一捆,就再塞进去一捆。

农家的烟道系统,搞得很科学,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有自然的风力,火烧得很旺,烟也走得很顺畅。但是在冬天极特殊的气候下,从烟囱里倒灌风,这叫“戗风”,那农妇就倒了霉了,两眼被熏得像核桃。

农家的柴禾垛,都堆放在房山头一侧,平时在厨房里也储备一些,以防突然下雨。柴禾就怕雨淋,淋湿了不好烧,一烧满厨房烟雾,两眼又该像核桃了。

厨房里必备的,还有一个水缸。每隔一两天,就要挑两担水回来,把水缸灌满。大约两个月时间,要淘一下缸,把缸底的泥沙清洗干净。

剩下,厨房的财产就没什么了:一个破木柜,装几个破碗碟。做饭的调料很简单,除了结晶体巨大的粗盐,别的可以说没有。什么酱油、醋、味精、香油、花椒、大料,都是城里人的奢侈品。

农家的食用油怎么办呢,总不成去买吧?如果买来吃,那吃油就把一个家能吃败了。要知道,那时候城市居民每人每个月才4两左右食用油,全靠买肥肉熬猪油才能挺住。

农民吃油有农民的办法。那时每个生产大队(行政村)都有一个油坊,用人工榨油。生产队(自然村)每年都会种植一些大豆(黄豆),分给社员。到时候,农家给油坊送去黄豆,从油坊换回一些豆油来吃,数量不是很多,点缀点缀吧。农民一年里绝大部分时间吃不上油的情况,毫不足奇。

厨房里常年烟熏火燎,给我的印象,就是个黑。

这就是农村妇女终其一生要待的地方。那个年头,激进的人指责妇女没出息,常说“就知道围着锅台转”。可是,人总是要吃饭的呀,没有“围着锅台转”的人,饭从何来?

人民公社大食堂,从理论上说,是美妙无比,把农妇都从锅台边解放了出去。结果如何?

几年里,有很多很多的人,连吃饭权都没有了。

我知道,农村的姑娘,也爱美,也渴望幸福。不过,烟熏火燎的外屋地,就是她们的归宿,一直到被岁月熬成皱巴巴的老太婆。

十三、最难舍农家小院

我不瞒大家,在农村的时候,我一心一意就想回城,什么“扎根农村”,上边让表态,不得不表。

可是,一旦回到城里,就发现,再也接不了地气了,好几十年也没住过一楼的房子。曾经有一次有买一楼房子的机会,也让我给错过了。

想想在农村,拿小板凳坐在小院里的情景,真是难舍。

在农村8年,我恨农村、咒农村,可是到了最后两年,渐渐地喜欢上了农家小院。中国人,还是有传统的心理积淀,假如没有自己的一小块地,没有自己的一个小院,就没有做主人的感觉。

农民那时候有自留地,面积很小,按人头摊,每家都有几分地,大概也就一二百平米的样子,就在宅基地的前后。用秫秸篱笆一围,就是农家小院。

这个院子,是农民私有的,随便你种什么,没人管。多数是前院种夏秋季蔬菜,后院种土豆、玉米。

农村冬季的蔬菜,一共三大类,土豆、白菜、大萝卜,这是生产队种的,到时候分给社员(不白给,要扣工分),分了就储藏在地下菜窖里,一吃一个冬天。自留地的菜,主要是解决夏秋季的食用。

农家小院里,夏天种的是黄瓜、茄子、西红柿、尖辣椒、倭瓜(南瓜)、西葫芦、胡萝卜、豆角、大葱、生菜。夏季里,满园绿色,煞是可爱。

尤其有味道的是黄瓜架。黄瓜架是用高粱秸秆搭成的,上面藤须缠绕,新鲜黄瓜顶花带刺,摘下来后放到水桶里,下到井水里面去“拔”一下,再捞起来吃,那真是嘎嘣脆,口水直流啊。

小院的边界,有用高粱秸秆编成的篱笆,老农叫做“障子”。房前留下一小块供活动用的空地,每天放工回来,要从门前的小院通过。看看两边绿油油的“时蔬”,心里很敞亮。

前面讲了,小院里的设施,有猪圈、有茅房,此外还有柴禾垛,堆在房山头。一年的柴禾都在这儿,高及屋顶。

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有一口大酱缸。柏杨先生提出一个概念,叫“酱缸文化”,没见过酱缸的人,不能体会他的真意。

农家从来不买食品厂生产的酱,全是各家自己做,程序较为复杂,是把大豆磨碎了,捣烂、发酵。酱缸就摆在屋檐下,上面有一个秫秸编的防雨盖子,样子有点像斗笠,叫“酱帽子”。老农老是叮嘱我们说:酱缸不能被雨淋,一淋雨,酱就要变质,成了臭酱,吃不得了。

各家的酱,各有风味,没有两家的味道是一样的。人人都习惯了自家的酱味,老妈做的酱,那就是香!

小院的风景,也体现在屋檐下,挂了一串串的大蒜辫子、干辣椒、玉米棒子(留种用的),极为祥和。

农家的窗户,不是对开的,而是分上下两扇,下面是死的,上面是我那时候读《陆游诗选》,发现一句“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呵呵,太亲切啦。

这,就是农家小院的情境。

十四、房山头

在前面的段落里,已经好几次出现了“房山头”这个概念。不是东北老农,还真不好理解这是什么方位。

这么说吧,东北的农家,房子都是朝南的,朝南是为了采光好,暖和。东北的冬天死冷死冷的,要是房子朝北开窗户开门,那要把人冻死。农家的房子,东西两堵外墙,就叫山墙,山墙外头的那片地方,就叫房山头。

房山头的设施,我也说过了,前面是烟囱,后面是厕所,还有巨大的柴禾垛。另外还有什么呢?

农村人,即便再穷,也得有个杂物间。有的人家是把厨房和卧室的空闲地方做杂物间,放置锄头、镐头、镰刀、箩筐、种子篓等农具,还有秋后存放够吃一年的粮食。也有的人家,是在一侧的房山头修建一座小屋,专门做储物间,这小屋,叫做“偏厦子”。

房山头的地面,还有一个重大的功用,年轻读者可能想不到。农村是没有上下水设施的,上水好说,到井沿去挑水;那么下水呢,总不能把淘米洗菜、洗洗涮涮的脏水,都端到后院厕所去倒掉吧?那个大粪缸,容不下太多的水。

房前倒是有一小片空地,但这是要经常走动的地方,不宜泼水。于是,房山头就成了农家的下水道。洗完菜、淘完米、洗完脸,端着一盆脏水走两步,“哗”一声都泼在房山头。夏天好办,水一下就渗进土里去了;到冬天,泼出的水,一到地面很快就冻上了,层层累加,积累一个冬天就很可观了。

那时候农民冬季起夜,光着身子披个大棉袄,一出门就冻得哆哆嗦嗦。要是没月亮,黑灯瞎火的还真不方便进厕所,弄不好一脚踩偏了,扎进粪坑,那就成了全屯子的笑话了。于是,一般的走到房山头就解决了。

老娘们没啥问题,蹲那儿“嘘嘘”一下就完事。伸手不见五指的,想要偷窥都看不见。老爷们儿的问题则带有方向性,于是大人就总教训小男孩:别往山墙上滋尿啊,看我擂你!”

为什么不许往山墙上滋尿?总滋总滋的,岂不是要把土墙冲出个大洞来?

在冬天,无论走到谁家的房山头,总有那么一块地方,是一层一层的冰,色彩很丰富,白的、黄的、清澈的、浑浊的,这就是日子积累的印记。偶尔在角落里,还有小小的、冻硬了的“巴巴橛子”,这都是小崽子们干的事。

有人也许要问,这房山头,岂不是气味很复杂?

不会。冬天里没问题,天气嘎嘣冷,什么怪味儿都没有。夏天是有一点儿味道,比如柴禾叶子腐烂的味道、泼出的脏水暧昧的味道,不过,我们的大自然有超强的自净功能,风一吹、雨一淋、日一晒,味道样的事儿。

——农民里也有流氓,但不至于这么下作。

还有就是,我想:夏天干活太他妈的累,冬天晚上又死冷,谁有闲心在那儿守着窥伺,发神经了吧?

同类推荐
  • 战争童谣

    战争童谣

    年轻士兵最后一眼看到的一定是那株针茅草。雪白的绒羽在阳光下闪闪烁烁,晶莹而寒冷,如同一股银色的火苗一串串升向天空。年轻士兵当时就躺在它的下面。粗糙的叶梢轻轻舔着他的脸,银火苗溅落的星星点点装满了他眼中的全部世界……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解放康定

    解放康定

    蒋介石对中共发出求和声明,“西康王”刘文辉应召赴南京。美龄宫谒见,中共地下党代表的预言一语中的。民盟主席张澜上海传书“和谈即便成功,亦是蒋氏城下之盟”。再探张群:“和谈是一个未知数……”刘文辉恍然大悟。
  • 巫山红叶

    巫山红叶

    长江三峡,我们的家园。千百年来,我们生于斯,长于斯,耳鬓厮磨似乎不能再熟悉了。文人墨客关于三峡的歌赋诗词何止千百,名篇佳作,流光溢彩。然而,吟咏冬日三峡的却是不多,尤其是对三峡冬日精灵的评点和咏叹,更是凤毛麟角。
  • 让我糊涂一回

    让我糊涂一回

    本书收录了“女孩”、“世界是由不安分的人创造的”、“让我糊涂一回”、“生活向你提供信息”等20余篇文章。
热门推荐
  • 一生浮华终是梦

    一生浮华终是梦

    兼嫣出使云之国遇动乱,随出兵攻打云之国,云之国无奈投降。暮梦二国想联手攻打天之国,珞婉二公主从中作梗,此事不了了终。正是三国僵持之际,珞婉被梦之国所派的夜宛所伤,兼嫣念及往日之情,帮她寻找解药……她的美,让人不敢轻易去看,那绝美容颜下深邃的眸,掩不住内心的空洞……
  • 神冶公子传

    神冶公子传

    一次诡谲壮阔的奇幻侠旅,一场相伴禁欲的唏嘘之恋。从南战到北······恭请愉阅
  • 鬼大巴

    鬼大巴

    第1—22章《棺妖》约3万字旅游大巴在寂静的高速公路上突然抛锚,而另一辆神秘的大巴却是恰在此时出现,它将会把乘客们带向何方……第23——65章《于家祖师》约19万字于家祖师爷的一些奇闻异事,分为怨水,鬼腹子,无忧岛三部分。第65——114章《魔树》约18万字在奇异的地下空间,倒悬着一株巨大无比的大魔树,不断吸收着来自人类以外生物的怨气,它的目标,正是灭绝人类……第115章——253章《现世人魔》约45万字一次革命为名的打砸古墓,引出了人魔现世……第254章——273章《猫妖》约5万路边的野花,不要轻易采。新故事《天道之轮》274——更新中
  • 考古密档2:神农墓虎

    考古密档2:神农墓虎

    高长胜从新野归来以后,与妻子林颖经历了生离死别之痛,最后决定南下经商,然而在神农架生活的何大壮寄来了一封信,让高长胜又踏上了追查铁鬼与林颖下落的旅程。扑朔迷离的封魂铁树,二百多年前来过神农架的殷祖族人,血鬼母,可怕的神农墓虎,长发男人的再现,血鼠的追杀,一系列神秘而诡异的事件,高长胜能搜寻到什么信息?
  • 沉迷之朝酒晚舞

    沉迷之朝酒晚舞

    本书通过讲述“我”、朱赫、李小曼三人在大学校园内所共同经历的“日记事件”、“学费风波”、“勒索教授”、“宣布‘我’的假死来炒作‘我’”等种种曲折离奇的故事,展现出一个真实、鲜活精彩的当代大学校园,并以此折射出整个当代社会的影象。
  • 不死武医

    不死武医

    这是一个科技武道并存的时代,这个时代最受欢迎的竞技是武道联赛。夏默出身贫民,获得远古医祖传承,开启征战联赛之旅。天才云集的豪门又如何,既生瑜,何生亮,这个时代注定只有他夏默能站在联赛之巅,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夏默语录:打得过就打,打不过给你下下毒,创造一个小病,实在不行,让你打也打不死我!
  • 明伦汇编家范典妯娌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妯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妹征途:无良坑蒙拐

    萌妹征途:无良坑蒙拐

    本人年方一八,芳名宫凉墨,终日于凉生门、慵凉殿中虚度光阴,在师傅的教导、桃核儿的戏耍及三位师兄——就是江湖中的墨白子的哄骗之下茁壮成长,不问世事,闲来乘着树荫逗弄逗弄桃核儿、戏耍戏耍师兄,实乃悠哉游哉!搞怪难缠的师傅、各有特色的三位师兄、被我等众人带坏的无数门众,不,那些都是过去式!邪魅钟情的狐妖桃核儿——令狐狐腹黑善变的沁国三皇子——皇甫御冷漠忠心的护卫——小青——雪羽谪仙潇洒的暗月精灵——暗月影这才是我的菜看老夫我如何坐拥美男、笑傲江湖、
  • 三国杀之卡门世界

    三国杀之卡门世界

    斗气,魔法,百花争鸣,百族争霸,看一个废材如何在一片充满了传说的大陆书写自己的神话!
  • 迷局I

    迷局I

    雇佣兵王凯,因担任XF雇佣公司的教官意外卷入一场阴谋之中,究竟是什么在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