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2600000015

第15章

四十四、这里的军营静悄悄

在大队文艺宣传队里混,有一种类似“上班”的假象,使我嗅到了文明的气息。

余秋雨在他的文章中,动不动就要提到“文明”这个词儿。我的理解,他所说的“文明”是狭义的,不是指“五千年文明”那一类,而是指“文雅”、“礼貌”、“谦谦君子”。他是过来人,知道那个年代有多野蛮。

在宣传队的青年群体中,我终于吐出了一口浊气,暂时告别了野蛮。

宣传队补充了2队的老代、6队的小于和我之后,渐入佳境,很快拿出了一台新的节目。

由于不可能抽调那么多人脱产,因此,队里的每个人都要一专多能。

拉二胡的,也要上台演个角色。我是编剧,也演了一个农村干部角色。妇女主任也不能吃闲饭,她演了小话剧中的一位老大婶。

节目排完后,先给本大队的老农看,检验一下,然后参加片区4个大队的汇演,最后再选拔节目到公社参加总汇演。

给本大队社员公演的那天,我们精神抖擞。晚上,也是在露天,寒意料峭,有的节目只能穿衬衫,但一上台就物我两忘了,哪还能感觉到冷?

没上过舞台的人,可能不知道:舞台表演是人类最富有刺激性的工作。上台后,你完全融入了角色,而且也知道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吸引着台下万众瞩目。

演出开场很不错,老农们被我们全新的阵容给镇住了。红扑扑的舞台妆、鲜艳的演出服、高亢嘹亮的歌声,足以让老农陶醉一晚上的了。

在演小话剧的时候,出了一点儿岔子。妇女主任脑袋上扎个白毛巾,挎了一个柳条筐上场,由于她身躯硕大,台下忍不住一片哄笑,站在边台的演员们也直捂嘴。

妇女主任硬着头皮撑到最后,一下台,就伏案痛哭,大家连劝都不知道该怎么劝。

不管怎样,演出是成功了,全队士气大振。几天后,到临近大队去参加片区汇演,一看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家的水平,几近专业,我们拼了老命,好歹排到了第二。

几天后,附近军营的解放军来人联系,请我们去友情演出一场。

部队来了汽车,把我们拉到驻地。这是一个军用机场,里面静悄悄的,有柏油路、绿化树和亮堂堂的路灯。大礼堂里,军人坐得满满的,鸦雀无声。

我们的演出,显然超出了他们的期待。军人们原来可能想,能看上一场二人转也就不错了,没想到一个农村的文艺宣传队,能把节目演得这么有时代感。军人的高兴,我们在台上就能感觉到,只听得全场掌声雷动,反映远比老农热烈多了。

演出结束后,部队领导千谢万谢。等我们把服装、乐器扔到了车上,首长说:先别走。”我们立刻会意:这是要请我们吃夜宵。

导演小赵先上了车,没听到首长说话,看我们大家不动,他急了:“还愣着干嘛?上车呀!”

大家哄地笑开了。

因为事出突然,部队食堂简单炒了几个菜,煮了一锅面条当饭。我一生中,只有那一次,吃面条不放任何调料,但滋味奇香无比。

临走之时,我恋恋不舍,这么好的军营,怪不得人们都想当兵。好几百号军人,散场后悄无声息,迅速散去,整个大院又是一片静悄悄。

当兵的生活,真是太文明了。面条即使不放盐,也那么好吃。

四十五、幸福失而复得

按照现在的标准,那时候的知青是典型的“失败者”或“边缘人”,地位连老农都不如。每次回城,我都有强烈的屈辱感,养我长大的城市,把我一脚给踢开了,而农村这个“后娘”,面孔又不冷不热的。

我们处在了绝境。

有条件的知青,积极表现,争取出路。我们没条件的呢,那时候没有高楼可以跳,就只能强挺着活,轻松一天算一天。奥斯维辛里的犹太人,只听说有被折磨死的,没听说有自杀死的,这就是绝境下人的韧性。

过完了一个欢欢乐乐的早春,到了春耕大忙时节,宣传队暂时解散,队员各回各队。大忙季节,大队不能集中那么多脱产的人——在舆论上受不了。

回到队里,我憋着劲儿忙了一个春天,就等着“归队”的一天。

5月,是田野上翠绿的季节,莺飞草长,万物蓬勃。忽然有一天,我听说,宣传队又恢复了。我很纳闷:怎么我没接到通知?难道……我心里浮起了不详的预感。

果然,晚上“前工人”老高来找我,说宣传队确实恢复了,但决定不要我了,让他去,请我把手里的文艺材料交给他。老高是我的忘年交,我不能说什么,只是心里很痛。

第二天去上工,感觉社员的眼光,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怜悯的。

我不知道是什么事儿,得罪了大队的头头儿,想想自己该做的都做了呀!也许,我生了这个不是农村人的模样儿,那就是得罪了人家。

从天上掉到地上的感觉,很难受。在野地里干活儿,想到往日的“战友们”正在排练室里嘻嘻哈哈,心里就更痛。那时也不知怎么了,把这种小小的得失看得太重。一个农村的文艺草台班子,能在一个人的生命中占多大分量?可是,这是事后才有的觉悟。

只要是人,就不可能不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中国人,本是最要面子的啊。

郁郁寡欢中,渐渐来到了初夏,铲地就要开始了。觉得好像过了一世,其实也不过才半个月。忽然一天的黄昏,有人见我从镇上回来,招呼我说:大队宣传队让你马上去报到呢!”

嗯?

乾坤扭转了?我做了各种分析,都不得要领。吃罢晚饭,就去了大队。

妇女主任乐呵呵地跟我谈,大意是,以后你就专职搞创作,为迎接8月份公社大汇演做好准备。

我问:这回,不能半截让我回去了?”

妇女主任坚定地:不能了,你放心干。”

见了昔日“战友”,个个都对我很亲。

老代和小于连忙把我拉到院子里,说:把你开掉,我们俩坚决不同意,去找了书记,说宁肯我们俩回去,也要让你来。”

我问他们:把我开掉,是什么理由呢?”

小于说:说你个头儿太高了,上台去不好看。”

果然,非我族类,人家看着就是不顺眼。

后来两天,我又陆续听到一些消息。原来,大队打的主意是:老高会拉二胡,让他来,即可以编写脚本,又可以拉二胡,比我的利用价值要高。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可行性,实际情况是,老高是20世纪50年代的青年,如今人到中年,思路上已不能与时俱进,完不成编写脚本的任务,跟年轻人的关系也很紧张。

这样,大队领导受到了来自几方面的压力,不得已,才让我回来。

我又过上了莺歌燕舞的生活,过一天算一天吧。

我觉得,我真的是这个社会的异类,今后的日子,也不会平坦。

四十六、一生中最美的一觉

现在有人咒骂我们那一代是“渣滓的一代”;也有人怜悯我们是“废掉的一代”。其实,代际之间,是没有聪明和愚笨之分的,差别全在于时代崇尚不同。

我们年轻时,也认为:30岁以上的人,都该枪毙。”

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看来,30岁以上的人只知道老婆孩儿,懦弱、自私、毫无大志。

直到我活到了年近花甲,才明白了:人生,除了“老婆孩儿”,还有什么更大的意义?很多可怜人,穷尽一生,连“老婆孩儿”的问题尚且解决不好呢,还谈什么“改造世界”、“拯救众生”?

青年和老年的最大区别就是,青年以为这世界上谁也击败不了自己,老年人则明白:这世界要想击败你,如同踩死个蚂蚁。

谁也不用狂妄,到老了,就都明白了。

我们那时候,也是聪明的。那时候,8个样板戏中有5个是京剧,所有的唱段加起来,也有100多个吧,有人能全凭记忆,一个音符也不差地唱出来。这样的聪明才智,要是用在数理化上,何愁不出科学巨人?

我们的才华,就是这么流散的,像水渗进了无边的沙地。

宣传队恢复之后的日子,我感觉很舒畅。恢复活动以后,正值夏锄大忙,大队为减轻舆论压力,让我们宣传队轮流到各生产队去帮助劳动,这样在名义上就是不脱产的了,免得“贫下中农”提意见。

协助各队劳动,各队当然要给面子,让我们干的都是较轻的活儿。我是编剧,那时还给我配备了一名“秘书”,是9队的回乡女青年小翠。她写的字,比别人稍微像样一点儿。下到生产队后,就给我们两人找了一户清净人家,坐在炕头上写作。我写出草稿,小翠替我誊清。

文字工作这东西,是软性的,手快的和手慢的效率很不同。我历来是属于手快的,因此大部分时间可以用来休息。在老乡家,人家把一间屋子让出来,没人打搅。正好有小翠是聊天对象,我们聊宣传队的家长里短的时间,远多于写作的时间。

诸位可不要想歪了——小翠仅有中人之姿,又不是我感兴趣的那种,所以我们只是“战友”,绝无其他。

宣传队虽然每天“上班”的时间比老农下地的时间晚得多,但在农村,除了病患,没有一个人是可以睡懒觉的。“老爷儿”没升起时,全家就都起来了。劳动力是凌晨3点半下地干一阵活儿,大约6点钟回来吃早饭,然后不到7点再下地。我们只不过免去了凌晨那一段劳作。

因此白天还是感觉困。一天下午,我和小翠在老乡炕头上“创作”,我感觉困意袭来,跟小翠说了一声:不行,我要睡会儿。要是有人来,赶紧叫醒我。”说罢,倒头就睡。

一觉醒来,太阳都快落山了,这一气儿,竟睡了3个小时!

插队8年中,大白天睡得最痛快的,就是那一觉。那是我一生中最美的一觉。

农村没有假期,只有下雨天是放假。在那时的老农看来,城里人全是懒汉,哪有太阳晒屁股还不起来的?太阳出来,不就是照亮大地让人干活儿的么?

一个人,年轻时代最缺乏什么,什么就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年轻时家里穷掉底儿的,发财就是最大幸福。年轻时被女孩子瞧不起的,泡妞就是最大幸福。而我年轻时,干活儿的时间太长,睡觉的时间太短,因此大白天睡上一觉,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到现在也还是。

同类推荐
  • 乌篷船

    乌篷船

    《乌篷船》是我的第四本散文集了。这集子所记,既有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也有我对当下生活的记录。无论是追今还是抚昔,无一不表达着我对人生的领悟,我对生活的理解,我对精神生命的探索。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的成长经历,也在某一方面印证了共和国的一段历史。南怀谨大师说,你不一定要相信历史,历史未必是真的,但你一定要相信文学,文学里的故事也许是假的,但它所说的现象却是真的。
  •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独辟蹊径,用“脂砚斋评语”诠释《红楼梦》中的“秦可卿问题”等,得出颇多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解。作品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誉为“二百年来红学沉滞中之大突破。”
  • 生死故乡

    生死故乡

    本长篇散文主要以故事和人物的方式,在虚构和纪实之间,就太行山南麓,即河北南部、山西东部、河南北部太行山区乡野人文历史、民间风习、乡村传统等诸多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切和真实书写和呈现,堪称一方地域民众生活与精神的集体画像与北方乡村人群的当代世俗生存史。
  • 郁达夫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彳艮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茶具与紫砂艺术》适合大众阅读。
热门推荐
  • 光之劫祸

    光之劫祸

    天降红雨,魔神复苏,是光的浩劫,还是昌盛,勇敢的少年经历了许多奇遇最终成就神位!
  • 魔宠无双

    魔宠无双

    青鸾、火凤、应龙、夜妖凰,梦魇魔君……天上地下,山川大海,就让我们一起,见证魔宠世界的无上荣光!
  • 千愁纪

    千愁纪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开元盛世中后期,习武之风盛行,武林之中,百家争鸣,各显神通。但繁华的背后,是武林中,数不清的恩怨纠缠,是朝廷中,实质化的腐朽。二十年前,一颗龙涎出,从此江湖争风雨,三尺轩辕血溅离。朝廷禁卫,江南山庄,西域宗门,民间盟派,为夺至宝,彼此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是无奈?还是人性?却是无形黑手,一场更大的阴谋,还在悄然逼近。一杯青梅酒,消的万事今古愁,一切且看唐家野子唐千愁,纵横江湖解恩仇
  • 脉诀汇辨

    脉诀汇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业余情人

    业余情人

    她是爱情侦探,游走于各色男人之间。他是商业精英,掌控经济帝国大动脉。一次特殊任务,她被他反将一军!男人,很有种嘛!她的小宇宙彻底燃烧!当鬼才遇天才,激烈碰撞后,能否迸出爱的火焰?
  • 绝魅邪妻

    绝魅邪妻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稳坐暗堂杀手盟盟主之位,后被爱人背叛,跳下山崖。竟离奇穿越到一个丝毫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奇幻大陆。成为月府最无用嫡系废材大小姐,失踪五年回归,医术?战力?才艺?阴谋?厨艺?都难不倒她!小三莲花都来找茬?不好意思本小姐最爱辣手摧花。恶整小三更是不在话下。“不信?小熙干掉他!”
  • 腹黑宝宝:爹地多了有人疼

    腹黑宝宝:爹地多了有人疼

    六年前,她无意中将呆傻的他捡回家中精心‘抚养’,却不料被他吃干抹净。六年后,她带着缩小版的他回来,堂而皇之的破坏他的‘好事’。“呜,爹地,扬扬好饿啊!”正在两人纠缠不清的时候,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一个小小的身影,好巧不巧的撞到他身上。“咦,你不是我妈咪,呃,你也不是我爹地。郁闷,走错房间了,对不起打扰了,你们继续。不过这位好看的大叔,你的审美标准有待提升哦。”小鬼在他错愕的眼神儿下,从容的起身,还顺带整理了一下衣服,然后淡定的转身,从容的离开……
  • 沙漠有点儿田

    沙漠有点儿田

    多疑的齐大王,愚忠的田守业,暴燥好强的哥哥们,更有虎视眈眈的蛮族人,虽然田府上下都很疼爱田丹,但最让她受不了的就是只不过一封密信,就让父亲与家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剩下全府的孤女寡母面对未知的蛮荒大漠,幸好田丹历经近千年拼杀出来的超强武力终于派上了用场,田丹觉得不管是在哪儿,唯有拳头硬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 莫言,天下

    莫言,天下

    她因为一场意外,穿越到了乱世三国。而她又该如何面对这个陌生的时空?冥冥之中,定有此劫?……她的生活,彻底被打乱。母亲的离去,父亲的不相认,以及他的无情。命运作弄,何去何从?……本已心死如灰的她,在这乱世,竟又有了那么点希望。这穿越千年,轰轰烈烈的爱情,是否美满?秋水伊人,在水一方。……首次尝试穿越文、文笔不好、还请大家多多原谅哦~此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有些地方,会与历史有出入,请见谅,谢谢。
  • 术士人生

    术士人生

    杨乘风眼珠子都快给吓到地上了。欲哭无泪,尼玛真的特么的这下完蛋了,还是一个被镇压五百年老鬼啊。听老人们常常说道,那些死得越久的鬼,越凶悍啊!五百年这个至少是个鬼王级别的。杨乘风一想到这就泪牛满面了。“气煞我也!本天师生前是龙虎山正统白袍天师,专门替天行道,降妖伏魔的,在你眼里本天师竟然是鬼魅魈魈。”龙天师双目一瞪对杨乘风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