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23800000007

第7章 小康的由来(3)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立足中国现实国情而提出的描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阶段性发展目标的新概念。1980年12月25日,他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20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6页)这里,邓小平提出了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并开始把小康社会的实现和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分开,小康社会成为“更高程度现代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1981年9月,邓小平会见日本客人时更明确指出:“实现四化是相当大的目标,要相当长的时间。本世纪末只能搞一个小康社会。”(《邓小平思想年谱》,第202页)

这样。小康社会作为一个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富裕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比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般特征,即:第一,我国的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先进性和落后的方面并存的特征。

第二,我国小康社会的发展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程度上都具有不平衡性。第三,我国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人口众多,基础落后,要消除同发达国家两三个世纪至少是一个多世纪形成的差距,决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办到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吏过程。

另一方面,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目标,是人民生活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种发展水平,即“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1—162页)实现了小康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3/4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社会表明,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2.小康社会包含了丰富的经济、政治、文化内涵。

1983年2月,邓小平南下江苏、浙江、上海进行考察。回京之后,邓小平约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他兴奋地介绍一路所见所闻,并以苏州为例,描绘了达到小康水平后的社会状况: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因为土地不足,向空中发展,小城镇和农村盖二三层楼房的已经不少;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

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4~25页)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央颐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再次谈到了苏州之行,详细描绘了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图景,同时,他还设想了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前景。他说:“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国家富强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了,而且不断增长。”(《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1页)

这两次谈话,是反映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重要文献。从这些讲话可以看出,邓小平所说的小康社会、小康目标,都不是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内,是一个综合概念,体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2页)同时,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在于:实现经济上的繁荣富强,政治上的高度民主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文明。实现这三大日标,决非一朝之功,而必须分阶段逐步实现。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推进的社会历史阶段。

3.小康社会具有时代性、开放性的特征。

小康、小康之家、小康社会等等,都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概念。但这种特色,只是在与国际的联系和比较中才能充分显示出来。邓小平强调:“我们的经济一定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要拿国际水平的尺度来衡量一下。”(《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70页)

他提出的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是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拿国际水平的尺子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反复衡量的结果。

在战略目标的总体设定上,邓小平先后有过两种设想。第一种设想是1984年5月29日的谈话中提出的“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二种设想就是从1986年12月14日的谈话开始的、也是最终确定的“中等发达国家”这个国际参照标准。按照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的发展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是下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人均4000美元是当时上中等收入国家的领先水平,这也是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准。

所以,按照邓小平最终确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小康社会将使我国历经由下中等收入国家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历史进程。

在战略目标的具体表达上,邓小平采用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通行的以美元衡量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以便于同世界各国进行比较。同时,他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历史阶段的划分,和国际社会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核心指标,来区分世界各国发展程度的标准保持了一致。这一比较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看到我们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也可以认真学习外国很多好的经验为我所用,使我们的小康社会更快地向现代化的标准接近。

邓小平还把小康社会置于国际开放的环境中来考察,赋予小康社会以开放的时代特征。他一再强调,“没有对外开放政策这一着,翻两番困难,翻两番之后再前进更困难……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0页)所以,对外开放将贯穿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

4.小康社会展现了中华民族现阶段的雄心壮志。

小康社会作为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作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盛行千年而不衰,但这种理想追求从未得到过实现。

所以,在当代中国,情系祖国和人民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把中华民族的再度复兴和人民的幸福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国人民面前树起了令人神往而又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目标。

他首先强调,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可以使人民生活得到较大的改善。他认为,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要消除同发达国家长期形成的差距,决不是短时期所能办到的,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们争取到20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人民可以过上小康生活,这个数字确实不高,目标有限,同发达国家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却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真正达到也并不容易。

由于国情不同,尤其是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不一样,同样的人均收入所反映出来的意义大不相同。邓小平说,800美元虽然不多,但是,由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财富不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没有大的贫富差别,所以一般老百姓的日子好过。

从国家实力看,邓小平也指出,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可以使国力大大增强。我国人均收入低,原因在于人口太多。但是,反过来看,由于人口多,人口收入数加起来,总值就很可观。邓小平曾分析说,他过去也没有注意这一点,后来看了一份材料,说一个搞霸权主义的邻国认为,中国人均收入虽然少,但总值高,国力并不弱,所以不可小看。他强调,我们是大国,又是个小国,所以经济上落后。如果我们达到人均800~1000美元,12亿多人口,总值就是一万多亿美元,这“反映到国力上,就是较强的国家”。(《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8页)

邓小平强调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

更重要的是因为,进入小康社会,我国的国际地位将大大提高,中华民族将对世界、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实现中华民族在历经长期沉疴之后的伟大复兴。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目标时就指出:“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有可能对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提供更多一点的帮助。”(《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7页)他强调,实现小康目标,“国家的力量真正是强大起来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也会大大不同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9页)

“那时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肯定会起比较显著的作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中国就可以对人类做出更多一点贡献。如果再花50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对人类的贡献就更大一些。我们有信心做好这件事情。”(《邓小平思想年谱》,第313页)

四、阐述了建设小康社会一系列方针、原则

围绕小康社会问题,邓小平还阐述了建立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一系列方针、政策。

他强调,要建立小康社会,首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4页)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侯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也就是讲,小康社会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绝大多数人过上了好日子,而避免出现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的现象。他还指出:“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6页)

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实现宏伟目标的根本政策。要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开放不行,不改革也不行。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要“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7页)因此它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内开放就是改革,只有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20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21世纪更好地前进。改革开放将贯穿于中国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

为了保证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现,邓小平十分强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保持国内政治稳定的重要性。他曾明确指出为了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我们希望至少有70年的和平时间。为此,我们“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国际上的和平环境,另一个是国内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我们能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0页)他强调,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完成原定的战略任务,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最关键的问题是需要稳定。

邓小平强调,要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必须保持我国的方针政策长期不变。如“一国两制”的方针、改革开放政策、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政策,等等。“如果这些都变了,我们要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就没有希望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8页)

他还指出,进入小康社会时,有可能也有必要集中力量办一些有力地推进现代化的大事,包括适应世界形势进行产业调整、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强国防力量、解决地区差距等这样的大事。

同类推荐
  • 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

    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一代航天人艰苦奋进的动人业绩和英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探寻航天精神,全方位学习航天精神,鼓舞着每个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赤诚和热血。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本书为2013年6月经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修订后的最新版团章。团十七大一致同意在团章中对共青团的奋斗目标进行调整和充实,对现阶段共青团基本任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团的建设基本要求的内容进行充实。大会认为,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团的工作和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团章部分条文作适当修改十分必要。”
  •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本书以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为治理新疆而实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完整呈现出来,同时还与其他历史时期作对比,以大量史实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论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当代新疆是新疆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并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历史经验。
  •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中国共产党执政问题简论

    本书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过程的阐述以及东西方执政能力的比较,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取得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

    为了解决百姓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民生问题,方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并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实现国家政策精神与百姓需求的有效对接,我们特组织编写了这本面向普通百姓的《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百姓实用政策一本通》采用问答阐述的形式,针对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运用现行政策法规进行解析,对案例进行点评、支招,提示大家在生活中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政策,理智、策略地应对民生问题,打理好日常生活。书中的案例,都是从百姓关心的问题中筛选出来的,分为衣食住行、婚姻家庭、百姓理财、文化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六个部分,案例真实、具体、鲜活,代表性较强,较全面地反映了百姓的民情和民意。
热门推荐
  • 代嫁太子妃升职记

    代嫁太子妃升职记

    别人新婚之夜穿着大红嫁衣欢欢喜喜洞房,她新婚之夜拿着嫁衣擦被太子殿下打出来血。没办法,谁叫她是个代嫁的冒牌货。不过冒牌货也是有尊严滴,她要升职!她要当皇后,母仪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指网文

    神指网文

    被隐藏的历史。小说界的正史。网文界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
  • 支持你成功的12种人

    支持你成功的12种人

    本书以人脉的概念、人脉的形成、人脉的使用、人脉的扩展为基本线索,着重阐述了3方面的内容。首先讲述了人脉对于成功的意义,其次阐明了应该着重构建的12种人脉资源,最后重点介绍了获得12种人脉资源的方法和技巧。些外,书中也提供了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测验。
  • 龙宫

    龙宫

    误打误撞,来到了龙宫,这里住着历代风云人物,又在不知不觉中练成了绝世神功,一个不知名的小伙子,大战历代顶尖高手,该如何面对?又是否能够战胜群雄而活着回到原来的生活?
  • 九天秘世录

    九天秘世录

    他因为她而活下来,他为她付出了情感,她又为他而付出了生命,他为复活佳人,不顾身踏上修炼之旅,穿越一个世界就为了爱人的重生。“上穷碧落下黄泉,为了你的复活,我李子夜可以破灭一切。”
  • 霸宠冷皇妃

    霸宠冷皇妃

    陌生的环境,再次睁开眼睛后,冷漠无情,便是她的风格,一把古筝,一把匕首,一袭白衣,踏上复仇之路。他,一根玉箫,一把长剑,一身青袍,为夺取天下,精心藏于别国。她面无表情的转身背对他,“你帮我接近皇帝,我便帮你夺取天下!”他斩钉截铁的说,“你要什么我都给你!唯独这,不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美国越南战争:从想象到幻灭

    本书共分四章,阐述美国人对越战从想象到幻灭的过程,概述了美国越战叙事文学以及美国越战叙事文学研究,分析越战是如何被美国公众想象出来的,美国越战叙事文学如何解构美国人以前想象的越战。
  • 我愿对你付今生

    我愿对你付今生

    我愿对你付今生,付这短暂的一生..........致EXO十二个少年们:我放下了尊严,放下了个性,放下了固执,都只是因为放不下你。脸上的快乐,别人看得到。心里的痛又有谁能感觉到。痛过之后就不会觉得痛了,有的只会是一颗冷漠的心。我想哭,可是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流泪了。在原谅与绝望之间游荡,唯一的感觉是伤!伤!伤!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象是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一滴一滴凝成热泪。我赢了所有人,但却输掉了你。淋过雨的空气,疲倦了的伤心,我记忆里的童话已经慢慢的融化。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来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也不必惋惜。
  • 茶几小姐重生记

    茶几小姐重生记

    茶几就是一个上面摆满了杯具的玩意。原本家财万贯、父母疼爱、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千金小姐被杀之后重生了一个住在贫民区的黄毛丫头。不过好在,姐姐温柔、哥哥可爱。只是很快……她又被逆转了身份。上一辈子给她最大的教训就是要过平平淡淡地生活,嫁一个远离是非的男人。只是,来这里以后,怎么一个个全是是非。
  • 铁狼侠

    铁狼侠

    五年前他是科学精英,因一份科研文件连连同父母在内遭遇暗杀;五年后的今天,身体经过超级科技改造的他强势回归!